《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二(含答案)

测量学试卷二 需的主任务是 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调节 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3.水平角的定义是 观测水平角时,望远 镜的视准轴饶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而。 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 5.某直线的磁方位角(A)为65°42',其磁偏角(6)为东偏320”,子午线收敛角 (Y)为2′10”,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 一,坐标方位角为 6.水准测量中 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士5mm,若1KM有15个测站,则1KM的 高差中误差为 一,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与出计算 8 三角高程测量一极与 同时进行 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包括二 9.中线别设的方法右 知 10.两点坐标反算中,已知△XAB0,而taa=△YAB△XAB,求出a=13 36'24”,则aAB 二、选择题 1.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分路运营管理 2雀水准测量中,仪器祝线高应等于(。 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3.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目标正上方的某点,则所测的角度结果与该角的实际 值相比 不变 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30.012米,则其尺 长改正为( A)30米 B)0.012米 C)30.012米 D)0.006米 5.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45°,则下列象限角表示的直线和该直线重合的是()。 南偏西4 6.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其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士4”和士3”,则第三个角的中误差 为(
测量学试卷二 一、填空题 1. 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 、 。 2. 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调节 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3. 水平角的定义是 ,观测水平角时,望远 镜的视准轴饶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面。 4. 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 5. 某直线的磁方位角(Am)为 65°42′,其磁偏角(δ)为东偏 3′20″,子午线收敛角 (γ)为-2′10″,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 ,坐标方位角为 。 6. 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 1KM 有 15 个测站,则 1KM 的 高差中误差为 ,L 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写出计算公 式)。 7.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与 同时进行。 8. 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包括 、 、 、 。 9. 中线测设的方法有 和 。 10. 两点坐标反算中,已知△XAB<0,△YAB>0,而 tanα=|△YAB |/|△XAB |,求出α=13° 36′24″,则αAB= 。 二、选择题 1.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 A) 公路运营管理 B) 测图 C) 用图 D) 放样 2. 在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 )。 A) 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 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 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 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3.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若瞄准的是目标正上方的某点,则所测的角度结果与该角的实际 值相比(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4. 某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 30 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 30.012 米,则其尺 长改正为( )。 A)30 米 B)0.012 米 C)30.012 米 D)0.006 米 5.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45°,则下列象限角表示的直线和该直线重合的是( )。 1. 南偏西 45° 2. 南偏东 45° 3. 北偏西 45° 4. 北偏东 45° 6. 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其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4″和±3″,则第三个角的中误差 为( )。 A)±4″

B)±3 C)±5 D) 7. 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 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B)1/6548 C)1/3929 D)1V4000 8.三幅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1000、1:2000、1:5000,则其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 A)Im:2m:5m: B)0.1m:0.2m:0.5m C)0.01m:0.02m:0.05m: 巴怎网的地形用上,A心两向的高老为0,距离为细测电商上丙态连找的一 9. A)1% B)29% C)3% D)4% 10.如右下图所示,0C=60.500m,B(∠A0Co)一B1(∠AOC)=+30”,则CC6的值为 A+0.009m -0.0045m 0.0045m 三、名词解界 Co 1.大地水准面: 2.竖直角 3.方位角 4.导线: 5.碎部测量: 四、问答题 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2.钢尺量距精度受到那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B)±3″ C)±5″ D)±6″ 7. 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8m,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0.06m,导线全长为 392.90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 A)1/4911 B)1/6548 C)1/3929 D)1/4000 8. 三幅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1000、1︰2000、1︰5000,则其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 )。 A)1m;2m;5m; B)0.1m;0.2m;0.5m; C)0.01m;0.02m;0.05m; D)0.001m;0.002m;0.005m; 9. 在 1︰1000 的地形图上,AB 两点间的高差为 0.10m,距离为 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 坡度为( )。 A)1% B)2% C)3% D)4% 10. 如右下图所示,OC=60.500m,β(∠AO C0)-β1(∠AOC) =+30″,则 CC0 的值为 ( )。 A) +0.009m B) –0.009m C) –0.0045m D) +0.0045m 三、名词解释 1. 大地水准面: 2. 竖直角: 3. 方位角: 4. 导线: 5. 碎部测量: 四、问答题 1. 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2. 钢尺量距精度受到那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O C C0 A

3.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都在什么条件下采用? 4.某里程桩号为K25+400,试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五、计 1. 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 响 2。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N1ha-1.424m h,=2.134m 8站 h,=1.787m BM10站 8站 N 山 h=-1.714 其中:水准点的高程Lw=44.313m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高差值 测点 测站数 高程 观测值m改正数m调整值m 备注 BM. N BM
3. 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都在什么条件下采用? 4. 某里程桩号为 K25+400,试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五、计算题 1. 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 1/100 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 响。 2. 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其中:水准点的高程 HBM1=44.313m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测点 测站数 高差值 高程 m 备注 观测值 m 改正数 mm 调整值 m BM1 N1 N2 N3 N4 BM1 ∑ BM1 h2=1.424m h1=2.134m h3=1.787m h4=-1.714m 11 站 h5=-1.714m 10 站 8 站 8 站 12 站 N1 N2 N3 N4

实测高差Σh= 己知高差H4H=0 高差闭合差f,= 容许闭合差=士10√万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n 3.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计算。 测目竖盘 竖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指标 竖盘形式 标 位置 差 811842 M 全圆式 2784130 左 1240330 顺时针 注记 右2355654 4. 一根名义长为30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30.012米,用这根钢尺量得 两点间距离为264.580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5。己知下列左角和右角,试计算线路的转角α,并说明路线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1)左角:B=170°24'30”:2)右角:B=165°25'36”:
实测高差∑h= 已知高差=H 终-H 始=0 高差闭合差 fh= 容许闭合差 fh 容=10 n =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 = − n f h 3. 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计算。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指标 差 竖盘形式 O M 左 81 18 42 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 右 278 41 30 N 左 124 03 30 右 235 56 54 4. 一根名义长为 30 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 30.012 米,用这根钢尺量得 两点间距离为 264.580 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5. 已知下列左角和右角,试计算线路的转角α,并说明路线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1)左角:β1=170°24′30″;2)右角:β2=165°25′36″;

测量学试卷二(答案) 一、填空题 1.测图,用图,放图(放样)。 2.使水准仪纵轴竖直,使视准轴水平。 3.地面上一点至目标方向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水平。 4.钢尺实际长度与其名义长度之差。 5.65°4520”,65°4730”。 ±19.4VLmm 8观测,计算,绘图,立尺(跑尺) 9.穿线交点发,拨角放样法 10.166°23°36 洗择丽 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题答 县安县安品安县客品安县客县客县客品客易密 1A 2A3 C4 B 5 D 6 C7 C8B9 B 10A 三、名词解释 1. 代替海水静止时水面的平均海水面是一个特定的重力等位的水准面(面上处处与重力方 向线正交),称为大地水准面。 23 在同 竖面内 45 而构成台 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图式符号绘成 地形图的一种测量方法 四、问答题 答:坐标轴互换:象限编号顺序相反。 人真定线,在丈量时钢尺边必须贴定向点:2)尺长误差 定要加 尺长 电的 并在 对准及读数 时安对准点位读数时要 集中精力,避免把数字读错或航倒 己录者不能听 3.闭合导线:多用在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作测图控制:附合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作测 图控制,也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支导线:一般只作补点使 用,而且点数不宜超过两个。 4.答:表示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为25400米。 五、计算题 m的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2.计算结果如下表: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高差值 测点 测站数 高程 备注 观测值m改正数mm调整值m BM. 四 2.134 +10 2.144 44.313 N 46.457 1.424 1.432 47.889
测量学试卷二(答案) 一、填空题 1. 测图,用图,放图(放样)。 2. 使水准仪纵轴竖直,使视准轴水平。 3. 地面上一点至目标方向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水平。 4. 钢尺实际长度与其名义长度之差。 5. 65°45′20″,65°47′30″。 6. ±19.4mm,± 19.4 L mm。 7. 平面控制。 8. 观测,计算,绘图,立尺(跑尺)。 9. 穿线交点发,拨角放样法。 10. 166°23′36″。 二、选择题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1 A 2 A 3 C 4 B 5 D 6 C 7 C 8 B 9 B 10 A 三、名词解释 1. 代替海水静止时水面的平均海水面是一个特定的重力等位的水准面(面上处处与重力方 向线正交),称为大地水准面。 2. 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倾斜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锐角。 3. 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起算,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 4.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 5. 是以图根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图式符号绘成 地形图的一种测量方法。 四、问答题 1. 答:坐标轴互换;象限编号顺序相反。 2. 答:1)定线误差,丈量前必须认真定线,在丈量时钢尺边必须贴定向点;2)尺长误差, 在丈量前应将钢尺交有关部门进行检定。并且由于钢尺尺长误差对量距的影响随距离增 长而增大,所以对也比较精密的丈量一定要加尺长改正;3)温度误差,加温度改正数。 并且在精密丈量中,必须设法测定钢尺表面的温度,据此加以改正;4)拉力误差,在 丈量时要保持拉力均匀;5)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量距时钢尺要对准点位;读数时要 集中精力,避免把数字读错或颠倒,记录者不能听错、记错。 3. 闭合导线:多用在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作测图控制;附合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作测 图控制,也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支导线:一般只作补点使 用,而且点数不宜超过两个。 4. 答:表示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为 25400 米。 五、计算题 1. 半径在 10km 的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2. 计算结果如下表: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测点 测站数 高差值 高程 m 备注 观测值 m 改正数 mm 调整值 m BM1 10 2.134 +10 2.144 44.313 N1 46.457 8 1.424 +8 1.432 N2 47.889

-1.787 -1.779 46.110 11 -1.714 +12 -1.702 44.408 12 -0.108 +13 -0.095 BM, 44.313 -0.051 +51 0 实测高差Σh=-0.051m 己知高差H-H=0 高差闭合差f=0.051m 容许闭合差6。=士10W历=士70m +51 ≈+1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 ∑n 49 3计算结里加下老】 竖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竖盘形式 811842 84118 84124 +6 2784130 84130 全圆式 顺时针 1240330 -340330 340318 注记 2355654 -340306 +12 26 5 30”为左转角 a=14°34 24”为右转角
8 -1.787 +8 -1.779 N3 46.110 11 -1.714 +12 -1.702 N4 44.408 12 -0.108 +13 -0.095 BM1 44.313 49 -0.051 +51 0 ∑ 实测高差∑h=-0.051m 已知高差=H 终-H 始=0 高差闭合差 fh=-0.051m 容许闭合差 fh 容=10 n =±70mm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 1 49 51 + + = − n f h mm 3. 计算结果如下表: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指标 差″ 竖盘形式 O M 左 81 18 42 8 41 18 8 41 24 +6 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 右 278 41 30 8 41 30 N 左 124 03 30 -34 03 30 -34 03 18 +12 右 235 56 54 -34 03 06 4. D=264.686m。 5.α1=9°35′30″为左转角;α2=14°34′24″为右转角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三(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四(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五(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六(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七(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八(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九(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十(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名词术语)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50228-96)测量学术语与解释.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1 水准仪认识与普通水准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2 经纬仪认识与角度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3 导线与三角高程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4 四等水准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一章 绪论(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二章 距离测量(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三章 直线定向(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四章 水准测量(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五章 角度测量(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七章 控制测量(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八章 碎部测量(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一(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汇水面积计算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综合经济挂图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水准仪检校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水准测量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钢尺量距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导线测量与计算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9章 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课程总结.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地形图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五 四等水准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三 交会定点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十章 平整土地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九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八章 碎步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七章 控制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五章 角度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四章 水准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三章 直线定向(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二章 距离测量(习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