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四章 水准测量(习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16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四章 水准测量(习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四章水准测量4.1试题4.1.1名词解释题(1)视准轴(2)水准管轴(3)圆水准器轴(4)水准管分划值(5)水准仪的仪器高程4.1.2填空题使(1)水准仪粗平是旋转的气泡居中,目的使是使线铅垂,而精平是旋转轴线水平。目的是使(2)内对光望远镜的构造主要包括:(a)(b)(c)(d)(3)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前倾会使读数变水准尺后倾会使读数变(4)水准测量时,把水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大约相等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消除(5)水准仪的构造主要包括:(a)(b)1(c)(d)(6)水准测量转点的作用是,因此转点必需选在,通常转点处要安放(7)水准仪水准管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灵敏度还与,有关。(8)圆水准器整平操作时,第一次调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大约处于上,第二次再调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二、三次即可完成。(9)水准测量时,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望远镜视准轴也就水平,因仪器构造的前提条件是4.1.3是非判断题(1)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条件。(1(2)通过圆水准器的零点,作内表面圆弧的纵切线称圆水准器轴线()(3)望远镜对光透镜的作用是使目标能成象在十字丝平面上。()(4)通过水准管零点所作圆弧纵切线称水准管轴。()(5)水准测量中观测误差可通过前、后视距离等远来消除。()(6)在一个测站水准测量过程中,如果读完后视水准尺后,转到前视水准尺时,发现圆气泡不居中,此时可以稍为调节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接着再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器泡符合,最后读取前视读数。)(7)水准管圆弧半径R愈大,则水准管分划值愈大,整平精度愈低。()4.1.4单项选择题(1)水准测量时,如用双面水准尺,观测程序采用“后-前-前-后”,其目的主要是消除(a)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b)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误差的影响;(c)水准尺下沉误差的影响;(d)水准尺刻划误差的影响。(2)水准测量过程中,当精平后,望远镜由后视转到前视时,有时会发现符合水准气泡偏歪较大,其主要原因是(a)圆水准器未检定好:(b)竖轴与轴套之间油脂不适量等因素造成的:

第四章 水准测量 4.1 试题 4.1.1 名词解释题 (1)视准轴 (2)水准管轴 (3)圆水准器轴 (4)水准管分划值 (5)水准仪的仪器高 程 4.1.2 填空题 (1)水准仪粗平是旋转_使_的气泡居中, 目的 是使_线铅垂,而精平是旋转_ 使 _,目的是使_轴线水平。 (2)内对光望远镜的构造主要包括:(a)_(b)_(c)_ (d)_。 (3)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前倾会使读数变_,水准尺后倾会使读数变_。 (4)水准测量时, 把水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大约相等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_。 (5) 水 准 仪 的 构 造 主 要 包 括 : (a)_ , (b)_ , (c)_,(d)_。 (6)水准测量转点的作用是_,因此转点 必需选在_,通常转点处要安放 _。 (7) 水准仪水准管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_,灵敏度还与 _有关。 (8)圆水准器整平操作时,第一次调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大约处于_ _上,第二次再调第三个脚螺旋使 气泡居中,如此反复二、三次即可完成。 (9)水准测量时,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望远镜视准轴也就水平,因仪器构造 的前提条件是_。 4.1.3 是非判断题 (1)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条件。( ) (2)通过圆水准器的零点,作内表面圆弧的纵切线称圆水准器轴线。 ( ) (3)望远镜对光透镜的作用是使目标能成象在十字丝平面上。 ( ) (4)通过水准管零点所作圆弧纵切线称水准管轴。 ( ) (5)水准测量中观测误差可通过前、后视距离等远来消除。 ( ) (6)在一个测站水准测量过程中,如果读完后视水准尺后,转到前视水准尺时,发现圆气 泡不居中,此时可以稍为调节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接着再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 器泡符合,最后读取前视读数。 ( ) (7)水准管圆弧半径 R 愈大,则水准管分划值愈大,整平精度愈低。 ( ) 4.1.4 单项选择题 (1)水准测量时,如用双面水准尺,观测程序采用“后-前-前-后”,其目的主要是消除 (a)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b)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误差的影响; (c)水准尺下沉误差的影响; (d)水准尺刻划误差的影响。 (2)水准测量过程中,当精平后,望远镜由后视转到前视时,有时会发现符合水准气泡 偏歪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圆水准器未检定好; (b)竖轴与轴套之间油脂不适量等因素造成的;

(c)圆水准器整平精度低;(d)兼有(b)、(c)两种原因。(3)在一条水准路线上采用往返观测,可以消除(a)水准尺未竖直的误差:(b)仪器升沉的误差;(c)水准尺升沉的误差:(d)两根水准尺零点不准确的误差。(4)水准仪安置在与前后水准尺大约等距之处观测,其目的是(a)消除望远镜调焦引起误差;(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c)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d)包含(b)与(c)两项的内容。(5)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a)两根都是从4687开始;(b)两根都是从4787开始;(c)一根从468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d)一根从467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6)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是说明(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c)视准轴水平;(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7)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结构可知,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便可达到(a)望远镜视准轴水平;(b)获取望远镜视准轴水平时的读数:(c)通过补偿器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8)水准测量记录表中,如果Zh=Za-Zb,则说明下列一项是正确的。(a)记录;(b)计算:(c)观测。(9)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b)水准尺的立尺点;(a)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4.1.5问答题(1)望远镜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2)水准测量时,前后尺轮换安置能基本消除什么误差?试推导公式来说明其理由。为了达到完全消除该项误差应采取什么测量措施?(3)外对光望远镜与内对光望远镜有什么不同?内对光望远镜有什么优点?(4)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与管水准器的用途有何区别?为什么必须安置这两套水准器?(5)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校核的方法有几种?试简述之。(6)水准仪的构造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其中哪个条件是最主要的?为什么它是最主要的?(7)使用微倾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每次读数前都要调平管水准器?(8)如果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对尺上的读数有什么影响?该项误差与仪器到尺子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测得高差不受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影响?(9)水准测量作业,测站校核的方法有几种?试具体说明。(10)为什么水准测量检验校正中不要求水准管轴线垂直于仪器的竖轴?(11)水准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哪些误差可以通过适当的观测的方法或经过计算加以减弱以至消除?哪些误差不能消除?(12)在水准测量原理中,计算待定点高程有哪两种基本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4.1.6计算题(1)水准测量测定深沟底的高程,安置、Ⅱ两测站(见图41),在测站I测得A点数为标尺读数为1.636m,B点标尺读1.6364.959读数为4.956m。在测站Ⅱ测得B点标尺不4.1230.561小A

(c)圆水准器整平精度低; (d)兼有(b)、(c)两种原因。 (3)在一条水准路线上采用往返观测,可以消除 (a)水准尺未竖直的误差; (b)仪器升沉的误差; (c)水准尺升沉的误差; (d)两根水准尺零点不准确的误差。 (4)水准仪安置在与前后水准尺大约等距之处观测,其目的是 (a)消除望远镜调焦引起误差;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c)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d)包含(b)与(c)两项的内容。 (5)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 (a)两根都是从 4687 开始; (b)两根都是从 4787 开始; (c)一根从 4687 开始,另一根从 4787 开始; (d)一根从 4677 开始,另一根从 4787 开始。 (6)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是说明 (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c)视准轴水平;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 (7)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结构可知,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便可达到 (a)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b)获取望远镜视准轴水平时的读数; (c)通过补偿器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8)水准测量记录表中,如果∑h=∑a-∑b, 则说明下列一项是正确的。 (a)记录; (b)计算; (c)观测。 (9)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a)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 (b)水准尺的立尺点; (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 (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 4.1.5 问答题 (1)望远镜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2)水准测量时,前后尺轮换安置能基本消除什么误差?试推导公式来说明其理由。为 了达到完全消除该项误差应采取什么测量措施? (3)外对光望远镜与内对光望远镜有什么不同?内对光望远镜有什么优点? (4)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与管水准器的用途有何区别?为什么必须安置这两套水准器? (5)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校核的方法有几种?试简述之。 (6)水准仪的构造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其中哪个条件是最主要 的?为什么它是最主要的? (7)使用微倾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每次读数前都要调平管水准器? (8)如果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对尺上的读数有什么影响?该项误差与仪器到尺子 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测得高差不受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影响? (9)水准测量作业,测站校核的方法有几种?试具体说明。 (10)为什么水准测量检验校正中不要求水准管轴线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11)水准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哪些误差可以通过适当的观测的方法或经过 计算加以减弱以至消除?哪些误差不能消除? (12)在水准测量原理中,计算待定点高程有哪两种基本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4.1.6 计算题 (1)水准测量测定深沟底的高程,安置 Ⅰ、Ⅱ两测站(见图 4-1),在测站Ⅰ测得 A 点 标尺读数为 1.636m,B 点标尺读 数 为 4.956m。在测站Ⅱ测得 B 点标尺 读数为

0.561m,C点标尺读数为4.123m,已知A点高程为100m,求得沟底C的高程为多少?又问测站I与测站Ⅱ的仪器视线高程为多少?图 4-1(2)如下图(图4-2)所示进行支水准测量,已知A点高程为417.251m,观测数据均在图上注明,将数据填入表中,完成表中各拦计算并求P点高程。高差测站点号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程检核1.647图4-2(3)设地面A、B两点间相距80m(如图4-3),水准仪安置在AB中点时,测得高差hAB=+0.228m;将水准仪移至离A点3m处,读取A点水AE准尺上中丝读数a=1.695m,B尺上中丝读数b=1.446m。试求:(a)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线图4-3向上还是向下倾斜?(b)i是多少?(c)如何校正?(4)如图4-4所示,A、B两点竖立水准尺,水准仪安置在M点,A尺上中丝读数aM=1.355m,B尺上中丝读数bm=1.455m;水准仪搬至NTd点,A尺上读数as=1.585m

0.561m,C 点标尺读数为 4.123m,已知 A 点高程为 100m,求得沟底 C 的高程为多少? 又问测站Ⅰ与测站Ⅱ的仪器视线高程为多少? 图 4-1 (2)如下图(图 4-2)所示进行支水准测量,已知 A 点高程为 417.251m,观测数据均在图 上注明,将数据填入表中,完成表中各拦计算并求 P 点高程。 测站 点号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高差 高程 检 核 计 算 图 4-2 (3)设地面 A、B 两点间相距 80m(如图 4-3),水准仪安置在 AB 中点时,测得高差 hAB=+0.228m;将水准仪移至 离 A 点 3m 处,读取 A 点水 准尺上中丝读数 a′ =1.695m,B尺上中丝读数b′ =1.446m。 试求: (a)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线 图 4-3 向上还是向下倾斜? (b) i 是多少? (c)如何校正? (4)如图 4-4 所示,A、B 两点竖立水准尺,水准仪安置在 M 点,A 尺上中丝读数 a'M=1.355m , B 尺 上 中 丝 读 数 b'M=1.455m;水准仪搬至 N 点,A 尺上读数 a'N=1.585m, b' B h a' A b' b' B N M a' a' A

B尺上读数b=1.485m。(a)求A、B两点间的正确高差hAB=?(b)判断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是否平行?i"=?(c)如不平行,如何校正?图 4-4(5)等外闭合水准测量,A为水点,已知高程和观测成果已列于表中。试求各未知点高程。点号距离D高差h高差改正数v改正后高差h+v高程Hkmmm1.1-2.10175.189A10.8+1.46821.0+1.46930.00.801AEfh*=±40VD=fi=(6)图根附合水准路线测量,A、B为已知水准点,已知高程和观测成果已列于表中。试求各未知点高程。点号测站数n高差h高差改正数v改正后高差h+v高程HmmA55.0008-0.127110-1.260212+4.27957.8412fhg=±12/n=fi =(7)已知水准仪水准管的分划值T=20",当尺子离仪器75m时,为了使由于水准管气泡不居中而产生的读数误差不超过2mm,问气泡不能偏离中央几格?4.1.7附加题(1)什么是交叉误差?它对水准测量有什么影响?如何检校交叉误差?

B 尺上读数 b'N=1.485m。 (a)求 A、B 两点间的正确高差 hAB=? (b)判断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是否平 行?i"=? (c)如不平行,如何 校正? 图 4-4 (5)等外闭合水准测量,A 为水点,已知高程和观测成果已列于表中。试求各未知点高程。 点号 距离 D 高差 h 高差改正数 v 改正后高差 h+v 高程 H A km 1.1 m -2.101 m 75.189 1 0.8 +1.468 2 1.0 +1.469 3 0.9 -0.801 A ∑ fh = fh 容=  40 D = (6)图根附合水准路线测量,A、B 为已知水准点,已知高程和观测成果已列于表中。试求 各未知点高程。 点号 测站数 n 高差 h 高差改正数 v 改正后高差 h+v 高程 H A 8 m -0.127 m 55.000 1 10 -1.260 2 12 +4.279 B 57.841 ∑ fh = fh 容= 12 n = (7) 已知水准仪水准管的分划值τ=20",当尺子离仪器 75m 时,为了使由于水准管气泡不 居中而产生的读数误差不超过 2mm,问气泡不能偏离中央几格? 4.1.7 附加题 (1)什么是交叉误差? 它对水准测量有什么影响? 如何检校交叉误差?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