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距离测量与全站仪

《测量学》第四章距离测量与全站仪61
1 《测量学》 61

84-1距离测量概述测距技术的发展:从直接用各种尺子量距一光学间接测距一磁波物理测距测距工具:直接量距一木尺、织物卷尺、钢卷尺、钢线尺光学测距一光学仪器的视距测量、基线尺视距测量、光于涉测距电磁波测距一用物理测距仪器的微波测距、红外光测距、激光测距61
§4-1 距离测量概述 测距技术的发展: 从直接用各种尺子量距 — 光学间接测距 — 磁波物理测距 测距工具: 直接量距 — 木尺、织物卷尺、钢卷尺、钢线尺 光学测距 —光学仪器的视距测量、基线尺视距 测量、光干涉测距 电磁波测距 — 用物理测距仪器的微波测距、红 外光测距、激光测距 61 2

S4-2卷尺量距一、钢卷尺和文量工具尺盒尺架(a)卷于尺盒内或尺架上的钢卷尺尺长20m、30m、50m(b).1234.5.167891012尺头及尺上分划10cm尺上具有毫米分划、厘米和米的数字注记61
§4-2 卷尺量距 一、钢卷尺和丈量工具 3 2 (b) 0 1 (a) 10 cm 3 4 5 6 7 8 9 10 1 2 卷于尺盒内 或尺架上的 钢卷尺 尺头及尺上 分划 尺长20m、30m、50m 61 尺上具有毫米分划、厘米和米的数字注记 尺盒 尺架

广泛用于地形测量50m长钢尺和工程测量的各种钢卷尺20m钢尺TaJima20POCKE5m小钢尺EPKGO经典的测量工具自前仍有广泛用途61
广泛用于地形测量 和工程测量的各种 钢卷尺 4 50m长钢尺 20m钢尺 5m小钢尺 经典的测量工具目前仍有广泛用途 61

、直线定线用标杆进行目测定线:甲由甲按照AB方向指挥乙将标杆插在方向线上AB两点之间由于距离过长,需要在AB直线上用标杆目测定出1、2两点。61
二、直线定线 5 A B 2 1 2 1 A B 甲 乙 用标杆进行目测定线: AB两点之间由于距离过长,需要在AB直线上 用标杆目测定出 1、2 两点。 61 由甲按照AB方向指挥乙 将标杆插在方向线上

用经纬仪定线长距离的直线精密定线得借助于经纬仪望远镜字丝的瞄准标杆或测针,代替目视瞄准。用经纬仪延长直线,如需要将AB直线延长至C:B点置经纬仪,盘左后视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倒镜前视得C点;盘右后视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倒镜前视得C"点;取C'C"的中点C,则A-B-C精确地位于一直线上。B称为延长直线的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61
用经纬仪定线 长距离的直线精密定线得借助于 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的瞄准标杆 或测钎,代替目视瞄准。 6 用经纬仪延长直线,如需要将AB直线延长至C;B点置经 纬仪,盘左后视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倒镜前视得C′ 点;盘右后视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倒镜前视得C″点; 取C′C″的中点C,则A-B-C精确地位于一直线上。 61 称为延长直线的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

三、距离丈量(一)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例如从A量至B,由后尺手定向,先量整尺段最后量余长。一整尺段数n前尺手(乙)l。一 尺段长— 余长后尺手(甲)AB的平距:DAB =n × 尺段长 + 余长D = nlo + △l61
(一) 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 例如从A量至B,由后尺手定向,先量整尺段, 最后量余长。 7 A B 后尺手(甲) 前尺手(乙) 三、距离丈量 AB的平距:DAB = n × 尺段长 + 余长 D = nl + l 0 61 n — 整尺段数 lo — 尺段长 Δl — 余长

一般量距相对精度:往测距离一返测距离3000距离概值(二)1倾斜地面丈量方法沿倾斜地面AB量得的为斜距S,设两点间高差为h,则用下式将其归算为平距D:BBS = nlo +△lSD=Vs2-h一ShhAPDST61
沿倾斜地面AB量得的为斜距 S,设两点间高差 为h,则用下式将其归算为平距 D: 8 2 2 0 D S h S nl l = − = + A B S D h (二)倾斜地面丈量方法 一般量距相对精度:往测距离-返测距离 距离概值 < 1 3000 S D h A B 61

四、钢尺长度检定钢尺两端分划之间的标准长度称为实际长度,未端分划的注记长度称为名义长度。丈量时的地面温度对尺长也有影响。经过钢尺长度检定,得到尺长方程式,用以计算量得的实际长度。尺长方程式::l=lo+△k+loα(t-to)1一钢尺在温度时的实际长度l.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一在标准温度下,钢尺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的差数α一钢尺的温度线膨胀系数t。-设定的标准温度t一测量时的钢尺温度61
四、钢尺长度检定 尺长方程式: 测量时的钢尺温度 9 设定的标准温度 钢尺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在标准温度下,钢尺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的差数 钢尺的名义长度 钢尺在温度 时的实际长度 − − − − − − t t l l k 0 0 t 钢尺两端分划之间的标准长度称为实际长度,末端分划 的注记长度称为名义长度。丈量时的地面温度对尺长也 有影响。经过钢尺长度检定,得到尺长方程式,用以计 算量得的实际长度。 ( ) 0 0 0 l = l + k +l t −t 61

五、钢尺量距的长度改正用钢尺沿倾斜地面量得的名义长度D:D'D'= nlo + △ln长度改正:ADk=D'.k△Dk一尺长改正数AD,一温度改正数 AD, =D'α.(t-to)h?AD,-高差改正数AD, = D'-Di2-h?= -2D'改正后长度:D= D'+ADk+AD,+ AD6110
五、钢尺量距的长度改正 用钢尺沿倾斜地面量得的名义长度 D′: 10 D = nl + l 0 ' k t h h t k D D D D D D D D = + + + − − − ' 高差改正数 温度改正数 尺长改正数 2 ' ' ' 2 2 2 D h D D D h h = − − = − ( ) 0 D D' t t t = − 0 ' l D D k k = 长度改正: 改正后长度: 6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误差理论基本知识.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控制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地形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地形图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一章 绪论(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二章 距离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三章 直线定向(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四章 水准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五章 角度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七章 控制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八章 碎步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九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十章 平整土地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三 交会定点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五 四等水准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地形图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课程总结.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9章 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导线测量与计算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钢尺量距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角度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准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绪论(同济大学,第四版).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