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9章 施工测量原理与方法

第九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9-1 概述 §9-2 测设的基本工作 §9-3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 §9-4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9-5 曲线的测设(选)
第九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9-1 概述 §9-2 测设的基本工作 §9-3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 §9-4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9-5 曲线的测设(选)

§9-1概述 一、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施工测量 在施工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2、主要任务 将图纸上设计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 计与施工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作为施 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条列的测量工作
一、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施工测量 在施工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2、主要任务 将图纸上设计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 计与施工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作为施 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9-1 概 述

3、主要内容: (1)建立施工控制网; (2)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建(构) 筑物的放样; (3)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通过测 量检查各部位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随着施工的进展,对一些大 型、高层或特殊建(构)物进行 变形观测
3、主要内容: (1)建立施工控制网; (2)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建(构) 筑物的放样; (3)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通过测 量检查各部位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随着施工的进展,对一些大 型、高层或特殊建(构)物进行 变形观测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与要求 1·施工测量虽与地形测量相反,但它 同样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 后细部”的原则; 2、施工测量精度取决于建筑物的用 途、大小、性质、材料、结构形式 和施工方法; 3.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一部分, 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与要求 1.施工测量虽与地形测量相反,但它 同样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 后细部”的原则; 2.施工测量精度取决于建筑物的用 途、大小、性质、材料、结构形式 和施工方法; 3.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一部分, 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4、施工测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 的质量,故施工测量应建立健全检 查制度; 5、施工现场交通频繁,地面震动大;各 种测量标志应埋设稳固,一旦被毁, 应及时恢复。 6、施工现场工种多,交叉作业,干扰 大,易发生差错和安全事故· 返回
4.施工测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 的质量,故施工测量应建立健全检 查制度; 5.施工现场交通频繁,地面震动大;各 种测量标志应埋设稳固,一旦被毁, 应及时恢复。 6.施工现场工种多,交叉作业,干扰 大,易发生差错和安全事故. 返回

§9-2 测设的基本工作 基本工作: 距离测设 角度测设 高程测设 一、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开始,沿已知方向,量出 给定的水平距离,定出该段距离的另一端的工作 (一)钢尺测设法 1、一般测设方法 己知点 q 已知方向 已知水平距离
一、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开始,沿已知方向,量出 给定的水平距离,定出该段距离的另一端的工作 (一)钢尺测设法 1.一般测设方法 已知水平距离 已知点 已知方向 基本工作:距离测设 角度测设 高程测设 §9-2 测设的基本工作

2、精确测设方法 步骤: 1)利用一般方法,测设出已知水平距离D, 定出终点; 2)利用水准仪测得起终点之间的高差; 3)利用下式计算出实地应测设的距离; L=D-(△Ldt△L+△Lh) △La:尺长改正数 △L:温度改正数 △Lh:高差改正数 4)利用经纬仪定向,使用检定过的钢尺,根据 计算出【,实地标定出己知水平距离D
步骤: 1)利用一般方法,测设出已知水平距离D, 定出终点; 2)利用水准仪测得起终点之间的高差; 3)利用下式计算出实地应测设的距离; L=D-(ΔLd+ ΔLt+ ΔLh ) ΔLd:尺长改正数 ΔLt:温度改正数 ΔLh:高差改正数 4)利用经纬仪定向,使用检定过的钢尺,根据 计算出L,实地标定出已知水平距离D. 2.精确测设方法

(二)光电测距仪测设法 D
(二)光电测距仪测设法 D D' L α A C C'

二、测设已知水平角 1、一般测设方法 盘左盘右取中 2、精确测设方法 在一般测设的基础上 进行垂线改正。 4B-OC C1
1、一般测设方法 二、测设已知水平角 2、精确测设方法 A B C' C C" β A B C C1 β'β 盘左盘右取中 在一般测设的基础上 进行垂线改正

当测设水平角精度要求软高时,采用精确方法 精确测设水平角的步骤: 1)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β; 2)精测∠BAC,观测结果为B′; 3)计算观测角B’与待测设水平角B之差,进而计 算出改正数CC1; △B=B-B CC1=AC.tan△β=△B/p 4)根据CC1,现场将C改正至C1
当测设水平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精确方法 精确测设水平角的步骤: 1)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β; 2)精测∠BAC,观测结果为β' ; 3)计算观测角β '与待测设水平角β之差,进而计 算出改正数CC1; Δβ = β- β' CC1=AC•tanΔβ= Δβ/ρ 4)根据CC1,现场将C改正至C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导线测量与计算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钢尺量距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水准测量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水准仪检校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综合经济挂图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汇水面积计算案例.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一(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二(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三(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四(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五(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六(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七(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八(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九(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测量学试卷十(含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名词术语)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50228-96)测量学术语与解释.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1 水准仪认识与普通水准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2 经纬仪认识与角度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3 导线与三角高程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课程总结.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地形图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五 四等水准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实验三 交会定点测量.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十章 平整土地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九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八章 碎步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七章 控制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五章 角度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四章 水准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三章 直线定向(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二章 距离测量(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章节习题,23988)第一章 绪论(习题).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地形图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地形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控制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误差理论基本知识.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距离测量与全站仪.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角度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水准测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