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情绪与应激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61.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情绪与应激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注解讲授内容第九章情绪与应激第一节情绪的理论一、情绪的含义1.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2.情绪由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的3个反应成分组成。(1)首先是认知反应成分,即主观的独特体验。(2)机体的生理唤醒。(3)行为反应。二、情绪的分类和基本情绪(一)基本情绪1.特点(1)面部表情具有特征性。(2)具有不同的自主反应神经模型。(3)具有特异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2.分类6分法:喜、惊、怕、悲、厌、怒。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面部表情。三、情绪的理论研究(一)哲学与心理学理论1.哲学的二元论柏拉图:心灵与躯体相对独立。Freud的心理结构模式:潜意识的本我与意识的自我及超我。2.心理学:认知与情绪。(二)神经心理学理论1.James的“外周论”:情绪是对相应刺激自主引起的特定身体变化的知觉。特点:强调情绪反应的自主、不随意的本质。2.Bard的动物实验一一猫的愤怒反应情绪的“中枢”说:丘脑中介情绪知觉,而下丘脑中介情绪反应。3.Papez环路:强调海马的作用。4.MacLean的边缘理论。(三)进化理论达尔文的《人类及动物的情绪表现》用进化的观点来解释人类情绪表现的起源和发展情绪的表现的两个基本特性即情绪具有求生存的价值,是对环境的适应结果:情绪表现具有沟通及讯号的价值。1

1 .讲授内容 注解 第九章 情绪与应激 第一节 情绪的理论 一、情绪的含义 1.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由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的 3 个反应成分组成。 (1)首先是认知反应成分,即主观的独特体验。 (2)机体的生理唤醒。 (3)行为反应。 二、情绪的分类和基本情绪 (一)基本情绪 1.特点 (1)面部表情具有特征性。 (2)具有不同的自主反应神经模型。 (3)具有特异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 2.分类 6 分法:喜、惊、怕、悲、厌、怒。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面部表情。 三、情绪的理论研究 (一)哲学与心理学理论 1.哲学的二元论 柏拉图:心灵与躯体相对独立。 Freud 的心理结构模式:潜意识的本我与意识的自我及超我。 2.心理学:认知与情绪。 (二)神经心理学理论 1.James 的“外周论”:情绪是对相应刺激自主引起的特定身体变化的知觉。 特点:强调情绪反应的自主、不随意的本质。 2.Bard 的动物实验——猫的愤怒反应 情绪的“中枢”说:丘脑中介情绪知觉,而下丘脑中介情绪反应。 3. Papez 环路:强调海马的作用。 4. MacLean 的边缘理论。 (三)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人类及动物的情绪表现》 ►用进化的观点来解释人类情绪表现的起源和发展 ►情绪的表现的两个基本特性 即情绪具有求生存的价值,是对环境的适应结果;情绪表现具有沟通及讯 号的价值

讲授内容注解情绪反应具有无意识的,反射的特性,尤其是在危险的环境中。二、几个经典理论一)James-Lange理论1.观点:感觉刺激首先被大脑皮质接收并解释,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引起内脏活动的改变,通过躯体神经系统引起骨骼肌系统的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导致了情绪的产生。例如,我们因为哭,所以感到悲伤。2.该理论缺陷(1)内脏反应和骨骼肌变化有时较慢,很难把他们解释为即刻情绪反应的原因。(2)生理唤起不会总是引起情绪反应。例如我们跑步时骨骼肌系统,心率呼吸都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二)Cannon-Bard理论1.观点:外界刺激同时引起情绪的体验和生理反应,这两个过程是平行的中枢在丘脑。情绪性刺激,经感觉神经传人丘脑,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到大脑皮质,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产生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二者之间没有因果联系,不同的情绪无需伴有特异性的生理反应。例如,恐惧和怒都可能产生心跳加快,消化抑制和汗腺分泌增多。2.缺陷:过分强调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而忽视大脑皮质对情绪的作用,完全否定外周生理反应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是不正确的(三)情绪的认知理论1.观点:情绪的产生是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因素起决定性作用。Schachter的理论占有重要地位。情绪是在认知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对输人信息、对有机体价值的估计,主体对输人信息与先前建立的内部模式(如以记忆形式存在的愿望、目的、经验等)进行比较加工的过程。Arnold的认知评价学说(评估一一兴奋学说):强调评价过程先于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行为变化。例如,我们在动物园观赏笼子里的老虎觉得很有趣,但当我们在野外遇见老虎时,会觉得惊恐万分。第二节情绪的脑机制Kluver-Bucy综合征恒河猴双侧频叶被切除后,产生了对可怕情形的强烈反应。行为反应:精神盲、口倾向、过度变态、性行为异常。2

2 .讲授内容 注解 ►情绪反应具有无意识的,反射的特性,尤其是在危险的环境中。 二、几个经典理论 (一)James-Lange 理论 1.观点:感觉刺激首先被大脑皮质接收并解释,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引起内脏活 动的改变,通过躯体神经系统引起骨骼肌系统的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导致了情 绪的产生。 例如,我们因为哭,所以感到悲伤。 2.该理论缺陷 (1)内脏反应和骨骼肌变化有时较慢,很难把他们解释为即刻情绪反应的原 因。 (2)生理唤起不会总是引起情绪反应。 例如我们跑步时骨骼肌系统,心率呼吸都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产生相应 的情绪反应。 (二)Cannon-Bard 理论 1.观点:外界刺激同时引起情绪的体验和生理反应,这两个过程是平行的, 中枢在丘脑。情绪性刺激,经感觉神经传人丘脑,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 冲动,向上传到大脑皮质,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产生生理 反应。 ►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二者之间没有因果联系,不同的情绪 无需伴有特异性的生理反应。 ►例如,恐惧和愤怒都可能产生心跳加快,消化抑制和汗腺分泌增多。 2.缺陷:过分强调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而忽视大脑皮质对情绪的作用,完全 否定外周生理反应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是不正确的。 (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1. 观点:情绪的产生是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 中认知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 Schachter 的理论占有重要地位。情绪是在认知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包 括对输人信息、对有机体价值的估计,主体对输人信息与先前建立的内部模式 (如以记忆形式存在的愿望、目的、经验等)进行比较加工的过程。 Arnold 的认知评价学说(评估——兴奋学说):强调评价过程先于生理反应、 情绪体验和行为变化。 例如,我们在动物园观赏笼子里的老虎觉得很有趣,但当我们在野外遇见老虎 时,会觉得惊恐万分。 第二节 情绪的脑机制 Kluver-Bucy 综合征 恒河猴双侧颞叶被切除后,产生了对可怕情形的强烈反应。 行为反应:精神盲、口倾向、过度变态、性行为异常

注解讲授内容情绪反应:变得驯服,大胆,情绪平稳。这些症状被称为Kliiver-Bucy综合征。(一)杏仁核1.杏仁核的结构和纤维联系(1)内部结构:内侧核、基底外侧核群、中央核和基底核。(2)纤维联系传入纤维:来自海马、扣带回以及新皮质。感觉传入主要投射到外侧核,外侧核发出投射到内侧及基底亚核,加工感觉输人,从内侧及基底核来的内部联系到达杏仁核的主要输出区。√传出纤维:杏仁核投射到包括下丘脑在内的广泛脑区,调控多种生理反应。2.杏仁核对恐惧和愤怒情绪的表达与识别毁损杏仁核的表现:变得驯服,还降低动物的恐惧反应。电刺激猫的杏仁核,可引起警惕性和注意力的增加,同时导致恐惧和强烈的攻击反应。3.杏仁核还可处理学习获得的情绪反应。毁损动物的双侧否仁外侧基底核使习得性恐惧反应丧失。习得性恐惧反应的记忆储存可能部位:①储存在否仁核,因为否仁核的损伤导致习得反应的情绪成分的破坏。②情绪记忆可能存放在扣带回和海马旁皮质中,他们与杏仁核相互联系。4.杏仁核可能参与愉快情绪。当一种中性的刺激(如音调)与正性刺激物如食物相结合,则该音调就会与食物的奖励属性(如美味)或无奖励的属性(如外形)相联系。杏仁外侧基底核受损,动物丧失音调与有奖励属性的联系而保留与无奖励意义的属性的联系。5.杏仁核有两条投射通路参与情绪的自动表达和认知:①杏仁核与下丘脑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连接完成情绪状态的自动表达(无意识的情绪过程)。②否仁核到扣带回和前额叶的投射完成有意识的情感过程。(二)眶额皮质1.眶额皮质结构与纤维联系(1)眶额皮质结构位于额叶腹侧(眶)面,由嘴侧的11区,外侧的12区,尾侧的13区及内侧的14区组成。(2)纤维联系输入纤维主要来自①丘脑背内侧核的巨细胞(内侧)部,它本身就接受包括否仁核在内的题叶结构的输入:3

3 .讲授内容 注解 情绪反应:变得驯服,大胆,情绪平稳。这些症状被称为 Kliiver-Bucy 综合 征。 (一)杏仁核 1.杏仁核的结构和纤维联系 (1)内部结构:内侧核、基底外侧核群、中央核和基底核。 (2)纤维联系 ►传入纤维:来自海马、扣带回以及新皮质。感觉传入主要投射到外侧核, 外侧核发出投射到内侧及基底亚核,加工感觉输人,从内侧及基底核来的内部 联系到达杏仁核的主要输出区。 ►传出纤维:杏仁核投射到包括下丘脑在内的广泛脑区,调控多种生理反应。 2.杏仁核对恐惧和愤怒情绪的表达与识别 ►毁损杏仁核的表现:变得驯服,还降低动物的恐惧反应。 ►电刺激猫的杏仁核,可引起警惕性和注意力的增加,同时导致恐惧和强烈 的攻击反应。 3.杏仁核还可处理学习获得的情绪反应。 毁损动物的双侧杏仁外侧基底核使习得性恐惧反应丧失。 习得性恐惧反应的记忆储存可能部位: ①储存在杏仁核,因为杏仁核的损伤导致习得反应的情绪成分的破坏。 ②情绪记忆可能存放在扣带回和海马旁皮质中,他们与杏仁核相互联系。 4.杏仁核可能参与愉快情绪。 当一种中性的刺激(如音调)与正性刺激物如食物相结合,则该音调就 会与食物的奖励属性(如美味)或无奖励的属性(如外形)相联系。 杏仁外侧基底核受损,动物丧失音调与有奖励属性的联系而保留与无奖 励意义的属性的联系。 5.杏仁核有两条投射通路参与情绪的自动表达和认知: ①杏仁核与下丘脑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连接完成情绪状态的自动表达(无意识的 情绪过程)。 ②杏仁核到扣带回和前额叶的投射完成有意识的情感过程。 (二)眶额皮质 1.眶额皮质结构与纤维联系 (1)眶额皮质结构 位于额叶腹侧(眶)面,由嘴侧的 11 区,外侧的 12 区,尾侧的 13 区及内 侧的 14 区组成。 (2)纤维联系 输入纤维主要来自 ①丘脑背内侧核的巨细胞(内侧)部,它本身就接受包括杏仁核在内的颞叶结 构的输入;

注解讲授内容②尾侧接受来自杏仁核的直接输入,以及嗅、味、躯体感觉及视觉输入:内、外侧眶额皮质接受直接来自前扣带回的输入。眶额皮质输出纤维到基底神经节、下丘脑及脑干,还有输出反馈到下题皮质、杏仁核及前扣带皮质。2.眶额皮质与奖励、转向(reversal)和消退Rol1s的系列研究表明,眶额皮质参与了对刺激物的情绪性和动机性学习。眶额区受损的动物,奖励性学习受到破坏,主要表现为转向学习的缺失,它们反复地对先前与奖励相关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不是转向对当前强化刺激作反应。这些动物还出现学习反应的异常消退,明显地对不再预期发送食物的刺激持续作出反应。3.眶额皮质细胞作出的反应与刺激的强化值有关而于它们的特殊物理属性无关。实验结果:眶额皮质在情绪学习中的作用与杏仁核不同,杏仁核是情绪性一一联想的获得和保存的关键而眶额皮质则涉及在遇到偶然的意外刺激时发生的快速和可变的情绪反应。人类眶额皮质与情绪的研究1.眶额皮质损伤引起一种特殊的综合征,即不负责任、不可抑制的行为,以及幼稚、愚味的情感。2.眶额皮质受损患者在强化的偶发事件转向后(即当靶刺激从奖励转向为负性时)仍继续靶刺激起反应。同样,在实验性赌博作业中,眶额皮质受损的惠者对预期获胜的改变仍作出反应。3.影像学研究发现,眶额皮质对原发强化刺激(如愉快的抚摸,愉悦的声音,愉快与厌恶的味觉及食物的气味)反应增强。然而,猴、人的眶额皮质对食物刺激的反应由于满足而减少。4.情绪学习反转研究。实验初,向被试者反复呈现两幅面部图片,对33%图片A呈现之后,立即给予厌恶刺激(>9odB的响亮噪声),图片B没有噪声跟进。随后给予其他三种刺激方案:重复初期刺激:②反转相刺激,即图片B跟进噪音,而图片A没有:③新刺激,即将实验初期的图片A,B改成图片C,D。结果:初期及重复刺激时,图A引起杏仁核反应增加,反转相刺激时,图A仍能引起否仁核激活增加,图B则引起眶额皮质活动增加。(三)前扣带回1.扣带回的解剖与生理学扣带回是一个细胞构筑独特的皮质带。按功能分为不同亚区(其归类的模型包括认知带与情感带)(1)腹侧的情感性亚区(包括25区,32区,33区)与杏仁核、伏隔核、眶额皮质、前岛叶及自主性脑干区有解部联结。4

4 .讲授内容 注解 ②尾侧接受来自杏仁核的直接输入,以及嗅、味、躯体感觉及视觉输入; ③内、外侧眶额皮质接受直接来自前扣带回的输入。 眶额皮质输出纤维到 ►基底神经节、下丘脑及脑干, ►还有输出反馈到下颞皮质、杏仁核及前扣带皮质。 2.眶额皮质与奖励、转向(reversal)和消退 ►Rolls 的系列研究表明,眶额皮质参与了对刺激物的情绪性和动机性学习。 ►眶额区受损的动物,奖励性学习受到破坏,主要表现为转向学习的缺失, 它们反复地对先前与奖励相关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不是转向对当前强化刺激作 反应。这些动物还出现学习反应的异常消退,明显地对不再预期发送食物的刺 激持续作出反应。 3. 眶额皮质细胞作出的反应与刺激的强化值有关而于它们的特殊物理属性无 关。 ► 实验结果:眶额皮质在情绪学习中的作用与杏仁核不同,杏仁核是情绪性 ——联想的获得和保存的关键而眶额皮质则涉及在遇到偶然的意外刺激时发 生的快速和可变的情绪反应。 人类眶额皮质与情绪的研究 1.眶额皮质损伤引起一种特殊的综合征,即不负责任、不可抑制的行为,以及 幼稚、愚昧的情感。 2.眶额皮质受损患者在强化的偶发事件转向后(即当靶刺激从奖励转向为负性 时)仍继续靶刺激起反应。同样,在实验性赌博作业中,眶额皮质受损的患者 对预期获胜的改变仍作出反应。 3.影像学研究发现,眶额皮质对原发强化刺激(如愉快的抚摸,愉悦的声 音,愉快与厌恶的味觉及食物的气味)反应增强。然而,猴、人的眶额皮质对 食物刺激的反应由于满足而减少。 4.情绪学习反转研究。 ►实验初,向被试者反复呈现两幅面部图片,对 33%图片 A 呈现之后,立即 给予厌恶刺激(>9odB 的响亮噪声),图片 B 没有噪声跟进。 ►随后给予其他三种刺激方案:①重复初期刺激;②反转相刺激,即图片 B 跟进噪音,而图片 A 没有;③新刺激,即将实验初期的图片 A,B 改成图片 C,D。 ►结果:初期及重复刺激时,图 A 引起杏仁核反应增加,反转相刺激时,图 A 仍能引起杏仁核激活增加,图 B 则引起眶额皮质活动增加。 (三)前扣带回 1.扣带回的解剖与生理学 ►扣带回是一个细胞构筑独特的皮质带。 ►按功能分为不同亚区(其归类的模型包括认知带与情感带) (1)腹侧的情感性亚区(包括 25 区,32 区,33 区)与杏仁核、伏隔核、眶 额皮质、前岛叶及自主性脑干区有解剖联结

注解讲授内容(2)背侧的认知亚区(包括尾区24区,32区和扣带运动区)与顶叶皮质、后扣带回、辅助运动区及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有解剖连接。(3)前扣带回具有联结评价与刺激有关的行为的作用。2.扣带皮质参与情绪加工损毁扣带回皮质扣带回皮质是情绪体验的感受器官,也参与情绪反应。电刺激称猴的前扣带回:引起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而且还引起发声及面部表情的变化。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1)前扣带皮质:在情绪加工中有广泛的作用。它与情绪的面部表情,包括恐惧及愤怒、情绪性图像、情绪性词语、恐惧条件刺激、痛刺激、疼痛强度、疼痛情感及疼痛预期等都有关。(2)背侧前扣带回:在非情绪性认知作业包括刺激选择及反应竞争中的作用。(3)腹侧前扣带回:可能是调制和评估外部刺激(尤其是厌恶性或疼痛性)以及选择带有情绪特点及目标的适应性反应。(四)脑岛1.脑岛的解剖学√脑岛皮质是一个具有内脏、味、躯体感觉、视及听传入的多模式感觉区,并与否仁核、下丘脑、扣带回及脏额皮质有交互连接。脑岛的功能可能是一种多模式整合皮质,协调对伤害性或非预期刺激的感觉运动反应。2.脑岛与厌恶及其他内脏活动的加工脑岛前部受损的患者既不能表达自已的厌恶情绪也不能识别他人的厌恶情绪。腹侧前脑岛的电极记录:对描述厌恶表情的图片反应,而对其他表情没反应。脑成像研究:脑岛前部与受到视觉或味觉的厌恶刺激时厌恶情绪的表达有关,还与识别他人的厌恶表情有关。虽然脑岛可以表现对厌恶的功能性专门化,它在情绪加工中的作用不限于一种特殊的情绪。Critchley等(2002)提出脑岛可能介导外周自主的唤醒,对有意识的体验情绪状态的影响起作用,提示它在情绪的主观方面起作用。健康人的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个体在害怕、愤怒、悲伤、恐惧、厌恶、饥饿及满足状态下都表现激活,尤其是要求被试者在执行情绪任务并同时做出认知判断时。三、情绪加工的功能性整合情绪相关脑区(特别是杏仁核)与其他脑区(感觉、运动和非情绪性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的解剖学联系。5

5 .讲授内容 注解 (2)背侧的认知亚区(包括尾区 24 区,32 区和扣带运动区)与顶叶皮质、后 扣带回、辅助运动区及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有解剖连接。 (3)前扣带回具有联结评价与刺激有关的行为的作用。 2.扣带皮质参与情绪加工 ►损毁扣带回皮质 扣带回皮质是情绪体验的感受器官,也参与情绪反应。 ►电刺激称猴的前扣带回:引起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而且还引起发声 及面部表情的变化。 ►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 (1)前扣带皮质:在情绪加工中有广泛的作用。它与情绪的面部表情,包括 恐惧及愤怒、情绪性图像、情绪性词语、恐惧条件刺激、痛刺激、疼痛强度、 疼痛情感及疼痛预期等都有关。 (2)背侧前扣带回:在非情绪性认知作业包括刺激选择及反应竞争中的作用。 (3)腹侧前扣带回:可能是调制和评估外部刺激(尤其是厌恶性或疼痛性) 以及选择带有情绪特点及目标的适应性反应。 (四)脑岛 1.脑岛的解剖学 ►脑岛皮质是一个具有内脏、味、躯体感觉、视及听传入的多模式感觉区, 并与杏仁核、下丘脑、扣带回及眶额皮质有交互连接。 ►脑岛的功能可能是一种多模式整合皮质,协调对伤害性或非预期刺激的感 觉运动反应。 2.脑岛与厌恶及其他内脏活动的加工 ►脑岛前部受损的患者既不能表达自己的厌恶情绪也不能识别他人的厌恶情 绪。 ►腹侧前脑岛的电极记录:对描述厌恶表情的图片反应,而对其他表情没反 应。 ►脑成像研究:脑岛前部与受到视觉或味觉的厌恶刺激时厌恶情绪的表达有 关,还与识别他人的厌恶表情有关。 ►虽然脑岛可以表现对厌恶的功能性专门化,它在情绪加工中的作用不限于 一种特殊的情绪。Critchley 等(2002)提出脑岛可能介导外周自主的唤醒,对 有意识的体验情绪状态的影响起作用,提示它在情绪的主观方面起作用。 ►健康人的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个体在害怕、愤怒、悲伤、恐惧、厌 恶、饥饿及满足状态下都表现激活,尤其是要求被试者在执行情绪任务并同时 做出认知判断时。 二、情绪加工的功能性整合 ►情绪相关脑区(特别是杏仁核)与其他脑区(感觉、运动和非情绪性认知 功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的解剖学联系

注解讲授内容>情绪相关脑区也与许多神经调制系统有重要联系,如胆碱能的Meynert基底核、5一经色胺(5-HT)能的中缝背核及多巴胺能的腹侧被盖。情绪加工的完整模式需要考虑到情绪与其他感觉、运动及认知功能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一)感觉加工的情绪性调制杏仁核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对多种感觉模式的生物性情绪信号进行整合,通过直接反馈及它神经调制系统来影响正在进行的感觉加工。各种感受和非感觉性事件的连接就发生在杏仁核内。边缘系统也可能影响感觉信息(了解)周绍慈等的研究证实,边缘系统的扣带回、眶回、杏仁核对上传的听觉、视觉、痛觉、触觉信息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尤其是否仁核不同部位的兴奋可以明显的抑制或易化内侧膝状体的听觉上传信息及外侧膝状体的视觉反应。这些结果支持了边缘系统可以通过对感觉信息的调制而影响行为的观点。经埋植电极刺激癫痛患者的杏仁核,可使患者产生精神症状或出现视、听、内脏、驱体及具有情绪色彩的幻觉或回忆性的幻想。这说明了否仁核的功能变化可以引起感觉经验的变化。(二)跨模式加工(了解)杏仁核在不同模式的行为上突出的刺激(如情绪性的面容和喧闹,厌恶的噪音)之间联想的获得中起作用。(三)记忆的情绪调制使情绪激动的东西比枯燥的东西更容易被记住。解释:由于人会对富有刺激性的事物给予较多的关注与思考,从而强化了记忆。例:2002年美国科学家KristyNielson还发现观看血淋淋的拔牙过程可以帮助人记住无关的事情。Nielson让32名实验对象记忆一些单词,其中一半人被安排同时观看可怕的拔牙过程的电影,伴随着鲜血、尖叫声、电钻声等。24小时后,看过拨牙的一组人,单词记忆量要比观看无声洗牙的一组超出10%。Nielson认为是情绪因素增强了记忆,这种情绪不一定是非要亲身经历的不可。使人激动、兴奋的事情不仅本身容易被记住,还能帮助人记住无关的东西。记忆不仅受到相关情绪的调制还受到无关情绪的调制。杏仁核对强化记忆起了重要的作用。杏仁核对与海马和纹状体有关的记忆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提高记忆的保持过程而不是识记过程完成的。情绪加工(例如害怕、愤怒、愉快、满足等)反应了脑高级中枢和皮质下区域如下丘脑、杏仁核之间的相互作用。例证:前额叶或扣带回被切除的患者感觉疼痛。三、唤醒、情绪与认知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6

6 .讲授内容 注解 ►情绪相关脑区也与许多神经调制系统有重要联系,如胆碱能的 Meynert 基 底核、5 一经色胺(5-HT)能的中缝背核及多巴胺能的腹侧被盖。 ►情绪加工的完整模式需要考虑到情绪与其他感觉、运动及认知功能之间的 动态相互作用。 (一)感觉加工的情绪性调制 ►杏仁核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对多种感觉模式的生物性情绪信号进行整合,通 过直接反馈及它神经调制系统来影响正在进行的感觉加工。各种感受和非感觉 性事件的连接就发生在杏仁核内。 边缘系统也可能影响感觉信息(了解) ►周绍慈等的研究证实,边缘系统的扣带回、眶回、杏仁核对上传的听觉、视 觉、痛觉、触觉信息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尤其是杏仁核不同部位的兴奋可以 明显的抑制或易化内侧膝状体的听觉上传信息及外侧膝状体的视觉反应。这些 结果支持了边缘系统可以通过对感觉信息的调制而影响行为的观点。 ►经埋植电极刺激癫痛患者的杏仁核,可使患者产生精神症状或出现视、听、 内脏、躯体及具有情绪色彩的幻觉或回忆性的幻想。这说明了杏仁核的功能变 化可以引起感觉经验的变化。 (二)跨模式加工(了解) ►杏仁核在不同模式的行为上突出的刺激(如情绪性的面容和喧闹,厌恶的 噪音)之间联想的获得中起作用。 (三)记忆的情绪调制 使情绪激动的东西比枯燥的东西更容易被记住。 解释:由于人会对富有刺激性的事物给予较多的关注与思考,从而强化了记忆。 例:2002 年美国科学家 Kristy Nielson 还发现观看血淋淋的拔牙过程可以帮 助人记住无关的事情。Nielson 让 32 名实验对象记忆一些单词,其中一半人 被安排同时观看可怕的拔牙过程的电影,伴随着鲜血、尖叫声、电钻声等。24 小时后,看过拔牙的一组人,单词记忆量要比观看无声洗牙的一组超出 10%。 Nielson 认为是情绪因素增强了记忆,这种情绪不一定是非要亲身经历的不可。 使人激动、兴奋的事情不仅本身容易被记住,还能帮助人记住无关的东西。记 忆不仅受到相关情绪的调制还受到无关情绪的调制。 ►杏仁核对强化记忆起了重要的作用。 ►杏仁核对与海马和纹状体有关的记忆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提高记忆的保持过 程而不是识记过程完成的。 ►情绪加工(例如害怕、愤怒、愉快、满足等)反应了脑高级中枢和皮质下 区域如下丘脑、杏仁核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证:前额叶或扣带回被切除的患者感觉疼痛。 三、唤醒、情绪与认知 ►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

讲授内容注解√大学生干预认知实验干预:注射药物(肾上腺素,但被试不知)分组告知组:告诉被试者药物会导致心悸、颤抖、兴奋等反应;未告知组:对被试者说药物是温和的,不会有副作用:误告知组:告诉被试药物会导致全身麻木、发痒和头痛。实验结果:√告知组被试者在室内安静地等待并镇静地进行他们的工作,毫不理会同伴的古怪行为:√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者则倾向于追随室内同伴的行为,变得欣快或愤怒。分析>告知组被试能正确解释自身的生理唤醒,他们都不被环境中同伴的情绪所影响,因此没有任何情绪反应: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对自身的生理唤醒没有现成的解释,从而受到环境中同伴行为的暗示,把生理唤醒与“欣快”或“愤怒”情境联系起来并表现相应的情绪行为。结论:单独的外界环境不能决定情绪反应,单独的内部生理机制也不能决定情绪反应,而个体对生理效应的认知性解释对情绪体验起决定性作用。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一)情绪的表达情绪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表达。进化论认为它具有普遍性。面部表情可以影响情绪体验。Rutledge和Hupka请被试看一些高兴脸或愤怒脸的幻灯片,当被试观看的同时做出高兴的面部表情,他们较多的感到高兴而较少感到愤怒,而观看时做出愤怒的面部表情,他们则较多的感到愤怒而较少感到高兴。面部表情是可以自主控制的,但真实的面部表情是不随意的。法国的神经病学家Duchenne首次描述了真实的和假的面部表情的区别。高兴时的微笑和假笑的区别在于两块脸部肌肉的收缩:眼轮匝肌将脸颊和额头的皮肤拉向眼球,演绎着精神上的甜蜜情绪:颜大肌将嘴唇上翘,表示意愿的服从。Ekman把真正的微笑叫做Duchenne微笑。只有情绪激起,面部表情才会自然产生。7

7 .讲授内容 注解 ►大学生干预认知实验 干预:注射药物(肾上腺素,但被试不知) 分组 ►告知组:告诉被试者药物会导致心悸、颤抖、兴奋等反应; ►未告知组:对被试者说药物是温和的,不会有副作用; ►误告知组:告诉被试药物会导致全身麻木、发痒和头痛。 实验结果: ►告知组被试者在室内安静地等待并镇静地进行他们的工作,毫不理会同伴 的古怪行为; ►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者则倾向于追随室内同伴的行为,变得欣快或愤 怒。 分析 ►告知组被试能正确解释自身的生理唤醒,他们都不被环境中同伴的情绪所 影响,因此没有任何情绪反应; ►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对自身的生理唤醒没有现成的解释,从而受到环 境中同伴行为的暗示,把生理唤醒与“欣快”或“愤怒”情境联系起来并表现 相应的情绪行为。 ►结论:单独的外界环境不能决定情绪反应,单独的内部生理机制也不能决 定情绪反应,而个体对生理效应的认知性解释对情绪体验起决定性作用。 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 ►(一)情绪的表达 ►情绪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表达。进化论认为 它具有普遍性。 ►面部表情可以影响情绪体验。 Rutledge 和 Hupka 请被试看一些高兴脸或愤怒脸的幻灯片,当被试观看的 同时做出高兴的面部表情,他们较多的感到高兴而较少感到愤怒,而观看时做 出愤怒的面部表情,他们则较多的感到愤怒而较少感到高兴。 ►面部表情是可以自主控制的,但真实的面部表情是不随意的。 法国的神经病学家 Duchenne 首次描述了真实的和假的面部表情的区别。 高兴时的微笑和假笑的区别在于两块脸部肌肉的收缩:眼轮匝肌将脸颊和额头 的皮肤拉向眼球,演绎着精神上的甜蜜情绪;颧大肌将嘴唇上翘,表示意愿的 服从。Ekman 把真正的微笑叫做 Duchenne 微笑。只有情绪激起,面部表情才 会自然产生

注解讲授内容√面部的肌电可以记录到情绪发生时脸部肌肉的收缩。√大脑右半球在情绪的表达方面起重要作用。Wada试验:当右半球被麻醉时,可减轻情绪表达的强度。(二)情绪的识别(了解)8

8 .讲授内容 注解 ►面部的肌电可以记录到情绪发生时脸部肌肉的收缩。 ►大脑右半球在情绪的表达方面起重要作用。 Wada 试验:当右半球被麻醉时,可减轻情绪表达的强度。 ► (二)情绪的识别(了解)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