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生理心理学概论

讲授内容注解第一章生理心理学概论内容一、概念和基本观点二、研究方法和技术三、脑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几种假说四、行为的自然与后天获得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观点一、概念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这里的心指的不是心脏而是脑,或者说是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生理学和心理学交织的边缘性科学。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任务1.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生理机制:比如感知觉、记忆、语言与思维、情绪等的生理机制。2.研究任务:研究并揭示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它的高级部位一一脑的活动方式。三、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问题1.它性质是生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2.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脑结构与功能关系。四、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元论:心和身是两个不同的实体。一元论:心理是脑的功能。还原论:它是将复杂现象分解为简单组分来做出解释的一种策略。整合论:它是用全局观点来整合还原论取得的微观成果。二元论(dualism)代表人物柏拉图展示人物照片笛卡尔艾克尔斯(Eccles)一元论(monism)(一)中性一元论(二)唯物主义的一元论1.交互作用论2.行为学习论还原论1
1 .讲授内容 注解 第一章 生理心理学概论 内容 一、概念和基本观点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 三、脑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几种假说 四、行为的自然与后天获得 第一节 生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观点 一、概念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 验。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这里的心指的不是心脏而是脑, 或者说是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生理学和心理学交织的边缘性科学。 二、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生理机制;比如感知觉、记忆、语言与思 维、情绪等的生理机制。 2.研究任务:研究并揭示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特别是 中枢神经系统和它的高级部位——脑的活动方式。 三、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问题 1.它性质是生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2.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脑结构与功能关系。 四、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元论:心和身是两个不同的实体。 一元论:心理是脑的功能。 还原论:它是将复杂现象分解为简单组分来做出解释的一种策略。 整合论:它是用全局观点来整合还原论取得的微观成果。 二元论(dualism) 代表人物 柏拉图 笛卡尔 艾克尔斯(Eccles) 一元论(monism) (一)中性一元论 (二)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1.交互作用论 2.行为学习论 还原论 展示人物照片

讲授内容注解微观技术研究细胞染色——认识了神经元展示细胞染色微电极技术—神经元的电活动图片膜片钳技术—离子通道研究分子遗传学—遗传性神经、精神疾病的基因定位微电极技术示整合论意图解释整合论与还原论的有机结合微观(细胞、分子水平)的工作为宏观观察提供分析基础:宏观观察又为微观的工作指引方向并体现其意义。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内容神经解剖学方法一、二、脑损伤法三、刺激法四、电记录法五、生物化学的方法六、脑成像技术七、行为学研究介绍一、神经解剖学技术目的:了解脑的结构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组织学技术方法1.固定:甲醛溶液图片展示,分2.切片:硬化组织的方法有冷冻和石蜡、火棉包埋。类说明3.染色:细胞体染色、神经纤维的髓鞘染色、细胞膜染色。(1)细胞体染色:又叫尼氏染色(2)髓鞘染色:Pal-Weigert法(3)细胞膜染色:Golgi-Cox法二、脑损伤法(一)人为造成动物脑损伤的方法强调这些方法1.横断损伤法:垂直于神经元纵轴离断神经组织。为动物实验的2.吸出损伤法:将研究部位的脑组织吸出。常用方法,应3.电解损伤法:采用电解的方法将研究部位的脑组织破坏。熟练掌握4.神经化学损伤法:利用神经毒素破坏神经系统的功能。5.冰冻损伤法:低温下神经细胞功能丧失。6.扩布性阻抑方法:用电、热、化学的方法,抑制脑皮层局部的电活动。(二)疾病引起人的脑损伤临床病例2
2 .讲授内容 注解 微观技术研究 细胞染色——认识了神经元 微电极技术——神经元的电活动 膜片钳技术——离子通道研究 分子遗传学——遗传性神经、精神疾病的基因定位 整合论 整合论与还原论的有机结合 微观(细胞、分子水平)的工作为宏观观察提供分析基础;宏观观察 又为微观的工作指引方向并体现其意义。 第二节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内容 一、 神经解剖学方法 二、脑损伤法 三、刺激法 四、电记录法 五、生物化学的方法 六、 脑成像技术 七、行为学研究 介绍 一、神经解剖学技术 目的:了解脑的结构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组织学技术方法 1.固定:甲醛溶液 2.切片:硬化组织的方法有冷冻和石蜡、火棉包埋。 3.染色:细胞体染色、神经纤维的髓鞘染色、细胞膜染色。 (1)细胞体染色:又叫尼氏染色 (2)髓鞘染色:Pal-Weigert 法 (3)细胞膜染色:Golgi-Cox 法 二、脑损伤法 (一)人为造成动物脑损伤的方法 1.横断损伤法:垂直于神经元纵轴离断神经组织。 2.吸出损伤法:将研究部位的脑组织吸出。 3.电解损伤法:采用电解的方法将研究部位的脑组织破坏。 4.神经化学损伤法:利用神经毒素破坏神经系统的功能。 5.冰冻损伤法:低温下神经细胞功能丧失。 6.扩布性阻抑方法:用电、热、化学的方法,抑制脑皮层局部的电活 动。 (二)疾病引起人的脑损伤临床病例 展示细胞染色 图片 微电极技术示 意图解释 图片展示,分 类说明 强调这些方法 为动物实验的 常用方法,应 熟练掌握

讲授内容注解三、刺激法1.电刺激法:用无伤害性电流刺激脑的特定部位使该脑部位功能发生变化或产生诱发电位,由此推测脑区之间是否存在联系。2.化学刺激法:该方法是在脑的局部区域注射神经递质等激动剂,然后观察它们对心理行为的影响。优点:无伤害性,脑功能可。第三节脑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几种假说内容一、定位学说和整体学说的统一二、功能系统学说三、模块学说一、定位学说和整体学说的统一暂时联系是神经元的普遍特性,但它们又有相对的专门化。暂时联系符合等势原理;不同类型的学习其参与的神经网络不同,这又符合功能定位学说:复杂的行为需要多个结构联合参与,这符合总体活动原理。三、功能系统学说(一)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了大量脑损伤的伤员,临床可以观察到脑功能障碍的现象和康复的过程,因此对脑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二)Luria的两个观点(1)脑的特定部位的损伤往往导致一系列脑功能的障碍。(2)脑的功能定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三)Luria的三个功能系统的特点从结构看,每个系统由多个部位组成,而且部位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从功能看,每个组成部位共同参与,体现了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四)Luria关于三个功能系统的观点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功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功能系统又具有不同的功能。四、模块学说模块学说产生于认知神经科学。例如:对于视觉的研究:题叶的词类识别研究等。3
3 .讲授内容 注解 三、刺激法 1.电刺激法:用无伤害性电流刺激脑的特定部位使该脑部位功能发生变化 或产生诱发电位,由此推测脑区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2.化学刺激法:该方法是在脑的局部区域注射神经递质等激动剂,然后观 察它们对心理行为的影响。 优点:无伤害性,脑功能可逆。 第三节 脑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几种假说 内容 一、定位学说和整体学说的统一 二、功能系统学说 三、模块学说 一、定位学说和整体学说的统一 暂时联系是神经元的普遍特性,但它们又有相对的专门化。 暂时联系符合等势原理;不同类型的学习其参与的神经网络不同,这又符 合功能定位学说;复杂的行为需要多个结构联合参与,这符合总体活动原 理。 三、功能系统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了大量脑损伤的伤员,临床可以观察到脑 功能障碍的现象和康复的过程,因此对脑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更 多、更深入的认识。 (二)Luria 的两个观点 (1)脑的特定部位的损伤往往导致一系列脑功能的障碍。 (2)脑的功能定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 (三)Luria 的三个功能系统的特点 从结构看,每个系统由多个部位组成,而且部位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从功能看,每个组成部位共同参与,体现了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四)Luria 关于三个功能系统的观点 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功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其中每个功能系统又具有不同的功能。 四、模块学说 模块学说产生于认知神经科学。 例如:对于视觉的研究;颞叶的词类识别研究等

讲授内容注解第四节:行为的自然与后天获得(自学内容)1.进化:指在种群内,一代和下一代基因序列的变化2.利己主义3.利他主义(1)群体选择(2)亲缘选择作业1、简述生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技术2、简述脑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几种假说4
4 .讲授内容 注解 第四节:行为的自然与后天获得(自学内容) 1.进化:指在种群内,一代和下一代基因序列的变化。 2.利己主义 3.利他主义 (1)群体选择 (2)亲缘选择 作业 1、 简述生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技术 2、 简述脑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几种假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神经元的电活动与信息交流.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感知觉生理心理(二).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心理活动的神经解剖学基础.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脑的发育与可塑性.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感知觉生理心理(一).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睡眠的生理心理.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学习与记忆.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运动控制的生理心理.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情绪与应激.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Biological Psychology.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大学生情绪管理.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讲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大学生学习心理.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讲 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讲 大学生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讲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拓展资料)心理案例解析.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拓展资料)心理小测验.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注意的心理生理.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生理心理学概论).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神经元的电活动与信息交流.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生理心理学的解剖基础.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脑的发育与可塑性.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感知觉生理心理(一).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感知觉生理心理(二).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运动控制的生理心理.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睡眠与觉醒(睡眠的生理心理).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学习与记忆的生理心理.ppt
-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钢 Psychological Statistics.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统计表和统计图.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描述统计.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参数估计.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相关分析.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假设检验.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两组均数差别比较的t检验.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多因素方差分析.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单因素方查分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