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睡眠与觉醒(睡眠的生理心理)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72
文件大小:717.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醒——睡节律 第二节 觉醒状态 第三节 睡眠的分期与脑机制 第四节 睡眠的功能及梦的学说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八章睡眠的生理心理

第八章 睡眠的生理心理

1.睡眠(sleep)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意识的一种状态(states of consciousness)2.睡眠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

1.睡眠(sleep)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意识 的一种状态(states of consciousness)。 2.睡眠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

第一节醒-睡节律一、内源性周期1.“生物钟”现象(1)体温在24小时期间可以有1℃的波动,一般在傍晚达峰值,凌晨最低

第一节 醒——睡节律 一、内源性周期 1.“生物钟”现象 (1)体温在24小时期间可以有1℃的波动, 一般在傍晚达峰值,凌晨最低

(2)激素释放昼夜节律如褪黑素(melatonin)释放的峰水平在晚间;生长激素则在前半夜释放;皮质醇及辜酮则在清晨(苏醒时);肾上腺素则在午后

(2)激素释放昼夜节律 如褪黑素(melatonin)释放的峰水平在晚间; 生长激素则在前半夜释放;皮质醇及睾酮则在 清晨(苏醒时); 肾上腺素则在午后

(3)生、死昼夜节律:约有1/3的自然分娩在凌晨(3a.m.前后),而死亡约在5a.m.左右。(4)睡眠就是生物钟现象之一

(3)生、死昼夜节律:约有1/3的自然分娩 在凌晨(3 a. m.前后),而死亡约在5 a. m.左右。 (4)睡眠就是生物钟现象之一

地下隔离生活6个月一人体生物钟研究·条件:断绝一切与外部世界的时间性信息,、记录指标:睡眠周期、心率、血压及肌肉活动、体温、尿样

地下隔离生活6个月—人体生物钟研究 • 条件:断绝一切与外部世界的时间性信息。 • 记录指标:睡眠周期、心率、血压及肌肉 活动、体温、尿样

·结果(1)Siffre实验记录的最后一次睡眠一觉醒是第151次;实际上已经是第179天。实验中,在心理上“丧失”28天。(2)体温曲线较为稳定,保持在25小时左右极少波动

• 结果 (1)Siffre实验记录的最后一次睡眠一觉醒是 第151次;实际上已经是第179天。实验中, 在心理上“丧失”28天。 (2)体温曲线较为稳定,保持在25小时左右, 极少波动

·结论(1)抑郁和记忆损害。(2)机体内至少有两种振荡器控制着昼夜节律。一种控制体温,相对比较稳定(有时称之为“X起搏点”),另一种是较为多变,(有时称之为“Y起搏点”)

• 结论 (1)抑郁和记忆损害。 (2)机体内至少有两种振荡器控制着昼夜节 律。 一种控制体温,相对比较稳定(有时称之 为“X起搏点”), 另一种是较为多变,(有时称之为“Y起 搏点”)

二、生物钟及其生理机制·机体内部存在“自由运转”(free-running)节律。·植物避光实验结果:植物内部的时钟并不完全与外部世界匹配

二、生物钟及其生理机制 • 机体内部存在“自由运转”(free-running) 节律。 • 植物避光实验结果:植物内部的时钟并不 完全与外部世界匹配

.生物钟机制:钟振荡器功能、信号输入、信号输出和钟的整合或调节。·昼夜节律生物钟的中枢振荡器SCN(下丘脑腹侧前部的视交叉上核)·SCN损伤特点:不改变睡眠时间或者SWS及REM睡眠的相对比例;但改变了睡眠一觉醒的模式,即它的昼夜节律消失

• 生物钟机制:钟振荡器功能、信号输入、 信号输出和钟的整合或调节。 • 昼夜节律生物钟的中枢振荡器——SCN(下 丘脑腹侧前部的视交叉上核) • SCN损伤特点:不改变睡眠时间或者SWS 及REM睡眠的相对比例;但改变了睡眠—觉 醒的模式,即它的昼夜节律消失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