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感知觉生理心理(二)

第六章感知觉生理心理(二)内容一、听觉二、化学觉三、 机体觉
第六章 感知觉生理心理(二) 内容 一、听觉 二、化学觉 三、机体觉

第一节听觉一、声音与耳声音是空气、水和其他介质的周期性压缩介质声音的频率(适宜刺激):20-20000Hz
第一节 听觉 一、声音与耳 声音是空气、水和其他介质的周期性压缩。 介质 声音的频率(适宜刺激) :20-20OOOHz

(一)声音的物理和心理维度1.振幅与响度(loudness)(1)振幅表示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2)口响度是强度的知觉,是机体的主观印象
(一)声音的物理和心理维度 1.振幅与响度(loudness) (1)振幅表示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 (2)响度是强度的知觉,是机体的主观印象

(3)二者的关系响度虽与振幅有关,但并不能等同·如果声音的振幅加倍,响度虽然增加,但未加倍。·如果振幅相同而频率不同,高频的声音我们往往会觉得更响。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140dB
(3)二者的关系 响度虽与振幅有关,但并不能等同。 • 如果声音的振幅加倍,响度虽然增加,但 未加倍。 • 如果振幅相同而频率不同,高频的声音我 们往往会觉得更响。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 为0-140dB

2.声音频率与音调(1)频率是每秒振动的次数,用赫兹(Hz)表示。(2)音调(pitch)是机体对频率的知觉
2.声音频率与音调 (1)频率是每秒振动的次数,用赫兹(Hz) 表示。 (2)音调(pitch)是机体对频率的知觉

(3)二者的关系音调的知觉与声音的频率高低基本一致的:但不等同。在声音频率不变而强度增大时,低频的音调显得更低而高频的音调显得更高。:不同年龄的人对音调的知觉也不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感知高频音调的能力会越来越低
(3)二者的关系 音调的知觉与声音的频率高低基本一致的;但不等 同。 • 在声音频率不变而强度增大时,低频的音调显得 更低而高频的音调显得更高。 • 不同年龄的人对音调的知觉也不相同,随着年龄 的增长,老年人感知高频音调的能力会越来越低

3.音色(timbre)纯音:指单一频率的声音。复音:由多个频率的纯音混合而成的声音。音色(1)它是复音的组成成分。包括低频的基音与高频的泛音。(2)它是复音主观属性的反映低音丰富,给人们以深沉有力的感觉;高音丰富给人们以活泼愉快的感觉
3.音色(timbre) 纯音:指单一频率的声音。 复音:由多个频率的纯音混合而成的声音。 音色 (1)它是复音的组成成分。包括低频的基音与高 频的泛音。 (2)它是复音主观属性的反映。 低音丰富,给人们以深沉有力的感觉;高音丰富 给人们以活泼愉快的感觉

(二)耳的结构与功能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1.外耳结构: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功能:聚音和调整声音的频率。2.中耳结构:鼓膜、鼓室、听骨链、中耳小肌和咽鼓管
(二)耳的结构与功能 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 1.外耳 结构: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功能:聚音和调整声音的频率。 2.中耳 结构:鼓膜、鼓室、听骨链、中耳小肌和 咽鼓管

中耳的功能(1)传音作用最有效的传音通道:鼓膜、听骨连和内耳卵圆窗。听骨连为声波传递的杠杆系统。(2)增压作用。22倍。(3)咽骨管使鼓室压力和大气压相同,保护鼓膜,且有利于鼓膜的振动
中耳的功能 (1)传音作用。 最有效的传音通道:鼓膜、听骨连和内耳 卵圆窗。听骨连为声波传递的杠杆系统。 (2)增压作用。22倍。 (3)咽骨管使鼓室压力和大气压相同, 保护鼓膜,且有利于鼓膜的振动

前庭膜砧骨卵圆窗锻骨锤骨盖膜前庭阶蜗管外淋巴一听毛丙淋巴外淋巴蜗孔鼓膜圆窗螺旋器基底膜鼓阶图6-1声音振动通过外耳鼓膜、听骨链到内耳基底膜模式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感知觉生理心理(一).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脑的发育与可塑性.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生理心理学的解剖基础.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神经元的电活动与信息交流.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生理心理学概论).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注意的心理生理.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生理心理学概论.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神经元的电活动与信息交流.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感知觉生理心理(二).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心理活动的神经解剖学基础.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脑的发育与可塑性.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感知觉生理心理(一).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睡眠的生理心理.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学习与记忆.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运动控制的生理心理.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情绪与应激.doc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Biological Psychology.doc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大学生情绪管理.ppt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讲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运动控制的生理心理.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睡眠与觉醒(睡眠的生理心理).ppt
-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学习与记忆的生理心理.ppt
-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大钢 Psychological Statistics.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统计表和统计图.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计量资料的描述统计.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参数估计.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相关分析.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假设检验.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两组均数差别比较的t检验.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多因素方差分析.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单因素方查分析.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卡方检验.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秩转换的非参数检.doc
-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相关关系(质与量的相关、品质相关).ppt
-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差异量数.ppt
-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参数估计.ppt
-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概率分布(样本分布).ppt
- 《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集中量数 Measure of central tendency.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