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3 其它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Euler’s Formula for other end conditions)

压杆稳定(Bucklingof ColumnsS9-3其它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Euler's Formula for otherend conditions)1.细长压杆的形式(Differentendconditionsofastraightcolumns两端铰支轴嘴T两端固定二端铰支Tm
(Buckling of Columns) §9-3 其它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Euler’s Formula for other end conditions ) 1.细长压杆的形式(Different end conditions of a straight columns) 两 端 铰 支 一端 自由 一端 固定 一端 固定 一端 铰支 两 端 固 定

压杆稳定(BucklingofColumns)2.其它支座条件下的欧拉公式(Euler'sFormulaforOtherEndConditions).........................................1/40.71...................................0.311/4元'EI元EI元EI(20)(1/2)(0.7)μ一相当长度元EI欧拉公式一Fr(ul)Eμ一长度因数
(Buckling of Columns) 2.其它支座条件下的欧拉公式(Euler’s Formula for Other End Conditions) l Fcr 2l ( ) = 2 cr 2 2 EI F l Fcr l 0.3l 0.7l ( . ) = 2 cr 2 0 7 EI F l Fcr l = 2 cr 2 EI F l —长度因数 l—相当长度 欧拉公式 2 2 cr ( ) π l EI F = l Fcr l/4 l/4 l/2 ( / ) = 2 cr 2 2 EI F l l

压杆稳定(Buckling of Columns表9-1各种支承约束条件下等截面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支承情况临界力的欧拉公式长度因数u元"EI两端铰支μ=12元"EIF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μ= 0.7CT(0.71)2元EIFu=0.5两端固定cI(0.51)2元EIμ=2F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cr(21)2欧拉公式的统一形式(GeneralEulerBucklingLoadFormula)元EI(u为压杆的长度因数)(u)
(Buckling of Columns) 两端铰支 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 两端固定 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 表9-1 各种支承约束条件下等截面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支承情况 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长度因数 = 1 = 0.7 = 0.5 = 2 欧拉公式 的统一形式(General Euler Buckling Load Formula) ( 为压杆的长度因数) 2 2 cr π l EI F = 2 2 cr (0.7 ) π l EI F = 2 2 cr (0.5 ) π l EI F = 2 2 cr (2 ) π l EI F = 2 2 cr ( ) π l EI F =

压杆稳定(Bucklingof Columnsu为长度因数元EIFcr(μl)?ul为相当长度5.讨论(Discussion)(1相当长度ul的物理意义压杆失稳时,挠曲线上两拐点间的长度就是压杆的相当长度μl.u是各种支承条件下,细长压杆失稳时,挠曲线中相当于半波正弦曲线的一段长度
(Buckling of Columns) 5.讨论(Discussion) 为长度因数 l 为相当长度 (1)相当长度 l 的物理意义 压杆失稳时,挠曲线上两拐点间的长度就是压杆的相当长 度 l . l是各种支承条件下,细长压杆失稳时,挠曲线中相当于 半波正弦曲线的一段长度. 2 2 cr ( ) π l EI F =

压杆稳定(Buckling of Columns2)横截面对某一形心主惯性轴的惯性矩1若杆端在各个方向的约束情况相同(如球形铰等),则1应取最小的形心主惯性矩取I,I,中小的一个计算临界力X若杆端在各个方向的约束情况不同(如柱形铰),应分别计算杆在不同方向失稳时的临界压力.I为其相应中性轴的惯性矩即分别用I,,I计算出两个临界压力.然后取小的一个作为压杆的临界压力
(Buckling of Columns) z y x 取 Iy ,Iz 中小的一个计算临界力. 若杆端在各个方向的约束情况不同(如柱 形铰),应分别计算杆在不同方向失稳时的临 界压力. I 为其相应中性轴的惯性矩. 即分别用 Iy ,Iz计算出两个临界压力. 然 后取小的一个作为压杆的临界压力. (2)横截面对某一形心主惯性轴的惯性矩I 若杆端在各个方向的约束情况相同(如球形铰等),则I 应取最小的形心主惯性矩

压杆稳定(Bucklingof Columns)例题1已知一内燃机、空气压缩机的连杆为细长压杆.截面形状为工字钢形,惯性矩1=6.5×104mm4,l=3.8×104mm,弹性模量E=2.1X105MPa.试计算临界力F088000182
(Buckling of Columns) 例题1 已知一内燃机、空气压缩机的连杆为细长压杆.截面形状 为工字钢形,惯性矩 Iz=6.5×10 4 mm4 ,Iy=3.8×10 4 mm4,弹性 模量 E = 2.1×10 5 MPa.试计算临界力Fcr . x 880 1000 y z y x z 880

压杆稳定(Bucklingof Columnsx0008088分析思路:(1)杆件在两个方向的约束情况不同;(2)计算出两个临界压力.最后取小的一个作为压杆的临界压力
(Buckling of Columns) F F l x z 880 (1)杆件在两个方向的约束情况不同; x 880 1000 y z y (2)计算出两个临界压力. 最后取小的一个作为压杆 的临界压力. 分析思路:

压杆稳定(Buckling of Columns)解:xOy面:约束情况为两端铰支u=1,l1=1m00010883.142×2.1×10ll×6.5×10-8元EIFcr(ul)?(1×1)2=134.6kNxOz面:约束情况为两端固定u=0.5,I=l1=0.88m元EI3.142×2.1×10ll×3.8×10-82cr(ul)?(0.5×0.88)8= 406.4kN所以连杆的临界压力为134.6kN
(Buckling of Columns) 解: 134.6kN (1 1) 3.14 2.1 10 6.5 10 ( ) π 2 2 1 1 8 2 2 c r = = = − l EI F x 880 1000 y z y 406.4kN (0.5 0.88) 3.14 2.1 10 3.8 10 ( ) π 2 2 1 1 8 2 2 c r = = = − l EI F 所以连杆的临界压力为134.6kN. xOy面:约束情况为两端铰支 = 1,I=Iz, l = 1m xOz面:约束情况为两端固定 = 0.5,I=Iy, l = 0.88m F F l x z 88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4a 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经验公式(Applicable range for Euler’s formula • the experimental formula).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4 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 Applicable range for Euler’s formula.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5 实际压杆的稳定因数.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 §8-3 偏心拉(压)• 截面核心(Eccentric loads &the kern of a section).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Combined bending and torsion).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7-1 应力状态概述(Concepts of stress-state).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Analysis of plane stress-state).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7-4 三向应力状态分析(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ess-state).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7-5 平面应变状态分析(Analysis of plane strain-state).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7-6 广义胡克定律(Generalized Hooke’s law).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7-7 复杂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Strain-energy density in general stress-state).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7-8 强度理论(The failure criteria).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7-9 莫尔强度理论(Mohr’s failure criterion).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弯曲变形 Deflection of Beams §6-1 基本概念及工程实例(Basic concepts and example problems).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弯曲变形 Deflection of Beams §6-2 挠曲线的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the deflection curve).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弯曲变形 Deflection of Beams §6-3 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Beam deflection by integration).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2 两端绞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The Critical Load for a straight, uniform, axially loaded, pin-ended columns).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1 压杆稳定的概念(The basic concepts of columns).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动载荷(2/2).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动载荷(1/2).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能量法(卡氏定理2/2、单位载荷法 - 莫尔积分).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能量法(杆件应变能的计算、卡氏定理1/2).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3 压杆稳定校核与合理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4.1 压杆稳定概念 4.2 压杆临界载荷的确定.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组合变形 8.3 弯扭组合.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组合变形 8.2 斜弯曲.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组合变形 8.1 叠加原理、拉弯组合(偏心压缩).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应力状态分析及强度理论(应变能、强度理论).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应力状态分析及强度理论(空间应力状态分析、平面应变状态、广义胡克定律).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应力状态分析及强度理论(一点的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分析).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弯曲变形 6.3 简单超静定梁 6.4 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弯曲变形 6.1 弯曲变形基本方程 6.2 计算梁位移的叠加法.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弯曲应力 5.3 梁的合理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弯曲应力 5.2 弯曲应力分析及强度设计-纯弯曲.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弯曲应力 5.1 纯弯曲应力分析及强度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截面几何性质.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