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动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7
文件大小:321.9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电动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1平面电磁波电磁场的波动方程Maxwell方程VxE=-aBatVx-OD+J,atV.D=PfV.B=0无电流和电荷分布时VxE=-aB(1)atVxA-OD(2)atV.D=0(3)V.B=0(4)在真空中物质方程(D=6,E(5)B=μH(6)由(2)式E_VxHat60可得OE1O1-x0B=—Vx(-VxE)VxVat?atMoat6060Collo11[v(v.E)-?司]×(V×E)=ColoCoMo所以a"EV?E-SMo(7)=0at?1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1 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1 平面电磁波 一、 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Maxwell 方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0 D J t D H t B E f f K K K K K K K ρ 无电流和电荷分布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4) 0 (3) (2) (1) B D t D H t B E K K K K K K z 在真空中 物质方程 ⎪⎩ ⎪ ⎨ ⎧ = = (6) (5) 0 0 B H D E K K K K μ ε 由(2)式 H t E K K = ∇ × ∂ ∂ 0 1 ε 可得 E [ ] ( ) E E B E t H t t E K K K K K K K 2 0 0 0 0 0 0 0 0 0 2 2 1 ( ) 1 ( ) 1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ε μ ε μ ε ε μ ε μ 所以 0 2 2 0 0 2 = ∂ ∂ ∇ − t E E K K ε μ (7)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又,由(1)式aB=-V×Eat可得a?B-×(×)-Vxat?at60[v(v.B)- v?B]V×(V×B)= -1ooColo所以a2BV-B-S00=0(8)at?1令C:电磁场在真空中的波动方程VcoMoV2E-102E=0? at?(9)vB-1 02B= 0c? at?讨论:1)上述方程的解决定于边界条件,有多种形式的解2)所有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光波、X射线和射线等)在真空中都以光速c传播。3)光速c是最基本的物理参数量。(→电磁现象,G→万有引力,k→热现象,h→量子现象)在介质中考虑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射入介质内,束缚电荷在电场作用下作相同频率的振荡。极化强度P(0) = 60x.(0)E(0)一般,极化率(@)与の有关(讲述物理图象)。在线性介质中,[D(0) = 8(0)E(0)(10)[B(0) = μ(0)H(α)和μ随频率改变的现象称为介质的色散。注意:1)由于色散效应,在介质中没有形如(9)式的(一般性)波动方程(不能以sμu替换8A。)。2)对于非单一频率(非正弦变化)的电磁波,一般不再满足D()=6E()。2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2 又,由(1)式 E t B K K = −∇ × ∂ ∂ 可得 ( ) ( ) B [ ] ( ) B B H t E t B K K K K K K 2 0 0 0 0 0 2 2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ε μ ε μ ε 所以 0 2 2 0 0 2 = ∂ ∂ ∇ − t B B K K ε μ (8) 令 0 0 1 ε μ c = ,电磁场在真空中的波动方程 ⎪ ⎪ ⎩ ⎪ ⎪ ⎨ ⎧ = ∂ ∂ ∇ − = ∂ ∂ ∇ − ⇒ 0 1 0 1 2 2 2 2 2 2 2 2 B c t B E c t E K K K K (9) 讨论: 1)上述方程的解决定于边界条件,有多种形式的解 2)所有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光波、X 射线和γ 射线等)在真空中都以光速c 传播。 3)光速c 是最基本的物理参数量。(c → 电磁现象,G → 万有引力,k → 热现象,h → 量 子现象) z 在介质中 考虑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射入介质内,束缚电荷在电场作用下作相同频率的振荡。极化 强度 ( ) ( ) ( ) P ω ε 0χ e ω E ω G G = 一般,极化率 χ (ω) e 与ω 有关(讲述物理图象)。 在线性介质中, ⎪⎩ ⎪ ⎨ ⎧ = = ⇒ ( ) ( ) ( ) ( ) ( ) ( ) ω μ ω ω ω ε ω ω B H D E G G G G (10) ε 和 μ 随频率改变的现象称为介质的色散。 注意: 1)由于色散效应,在介质中没有形如(9)式的(一般性)波动方程(不能以εμ 替换 0μ 0 ε )。 2)对于非单一频率(非正弦变化)的电磁波,一般不再满足 D(t) = εE(t)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二、 时谐电磁波时谐:(电场和磁场)随时间作谐振变化。时谐电磁波即是单一频率(单色)电磁波。。为什么要研究时谐电磁波?1)许多实际情况(无线电广播、通讯中的载波、激光器辐射的光束等)可近似作为单一频率电磁波:2)一般情况下,可作Fourier频谱分析,电磁波可分解为不同的频率的单色波的叠加。可以对各成份进行分析处理。·时谐电磁波满足的方程时谐电磁波的复数形式[E(x,t) = E()e-iot(11)[B(x,t)= B(x)e-tot单一频率的电磁波满足a2V?E-E=0eat?a?B=0at2将(11)式代入上式,可得Helmholtz方程(V?E+k?E=0(12)=/v?B+kB=0其中k=wue(13)注意:1)Helmholtz方程中的E和B仅是电场和磁场的空间部分:2)对某一频率,Helmholtz方程一般有多种电磁波解,每种解称为一种波模。.E与B的关系VxE=-OB=ioBatIVXE=1=B=-VHEVxE(14)0aDVxA=-ioD=-icoEatii→E=V×B=V×B(15)ekJue时谐电磁波仍然要满足3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3 二、 时谐电磁波 时谐:(电场和磁场)随时间作谐振变化。时谐电磁波即是单一频率(单色)电磁波。 z 为什么要研究时谐电磁波? 1)许多实际情况(无线电广播、通讯中的载波、激光器辐射的光束等)可近似作为单一频 率电磁波; 2)一般情况下,可作 Fourier 频谱分析,电磁波可分解为不同的频率的单色波的叠加。可以 对各成份进行分析处理。 z 时谐电磁波满足的方程 时谐电磁波的复数形式 ( ) () ⎪⎩ ( ) () ⎪ ⎨ ⎧ = = − − i t i t B x t B x e E x t E x e ω ω K K K K K K K K , , (11) 单一频率的电磁波满足 ⎪ ⎪ ⎩ ⎪ ⎪ ⎨ ⎧ = ∂ ∂ ∇ − = ∂ ∂ ∇ − 0 0 2 2 2 2 2 2 B t B E t E K K K K εμ εμ 将(11)式代入上式,可得 Helmholtz 方程 ⎪⎩ ⎪ ⎨ ⎧ ∇ + = ∇ + = ⇒ 0 0 2 2 2 2 B k B E k E K K K K (12) 其中 k = ω με (13) 注意: 1) Helmholtz 方程中的 E G 和 B G 仅是电场和磁场的空间部分; 2) 对某一频率,Helmholtz 方程一般有多种电磁波解,每种解称为一种波模。 z E K 与 B K 的关系 i B t B E K K K = ω ∂ ∂ ∇ × = − E k i E i B K K K ⇒ = − ∇ × = − με∇ × ω (14) i D i E t D H K G K K = − ω = − εω ∂ ∂ ∇ × = B k i B i E K K K ⇒ = ∇ × = ∇× ωεμ με (15) 时谐电磁波仍然要满足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v.E=0(16)[v.B=0上述(14)、(15)和(16)式,即是时谐(单色)电磁波的Maxwell方程。三、平面电磁波Helmholtz方程最简单的情形是:E和B与y、无关,只与x有关。以电场强度为例d?E+k?E=0-dx?它的一个解为E-Eoeikt(17)注意上述E仅是电场强度的空间部分,考虑时间部分,则应为E = Ee (kr-ar)(18)讨论:1)ei(kx-)称为相位因子,上述电磁波当x相同时,在同一时刻t,相位(x-t)相同,即相位相同的点(等相面、波阵面)与x轴正交:2)V.E=ike,E=0,E的方向与k垂直;四、平面电磁波的特征在电磁波的复数形式(11)中,有实际意义的是E的实数部分E(x,t)= Ecos(kx - ot)ot当t=0时,x=0平面处于波峰;经过t时间,波峰移到kx-のt=0处,即x=,处,Tdx_0波峰移动速度,这即是等相面移动速度一相速。dt -k相速102:kVe1在真空中的相速为光速:C:VuE1c.在介质中的相速:VusVu,e,4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4 ⎩ ⎨ ⎧ ∇ ⋅ = ∇ ⋅ = 0 0 B E K K (16) 上述(14)、(15)和(16)式,即是时谐(单色)电磁波的 Maxwell 方程。 三、 平面电磁波 Helmholtz 方程最简单的情形是: E K 和 B K 与 y 、 z 无关,只与 x 有关。 以电场强度为例 0 2 2 2 ⇒ E + k E = dx d K K 它的一个解为 ikx E E e0 K K = (17) 注意上述 E G 仅是电场强度的空间部分,考虑时间部分,则应为 i( ) kx t E E e −ω = 0 K K (18) 讨论: 1) i( ) k x t e −ω 称为相位因子,上述电磁波当 x 相同时,在同一时刻t ,相位(kx −ωt)相同,即 相位相同的点(等相面、波阵面)与 x 轴正交; 2)∇ ⋅ E = ikex ⋅ E = 0 K G K , E K 的方向与 k K 垂直; 四、 平面电磁波的特征 在电磁波的复数形式(11)中,有实际意义的是 E K 的实数部分 E(x,t) = E cos(kx −ωt) 0 K K K 当t = 0 时,x = 0平面处于波峰;经过t 时间,波峰移到 kx −ωt = 0 处,即 k t x ω = 处, 波峰移动速度, dt k dx ω = ,这即是等相面移动速度——相速。 相速 με ω 1 = = k v z 在真空中的相速为光速: 0 0 1 μ ε c = z 在介质中的相速: r r c v με μ ε = = 1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显然,相速v与の有关,有色散现象(不同颜色的光,相速度不同一→光的折射)。电磁波并不沿x轴方向传播时4ZE(x,t)= E,expi(k.x-ot)PK=1行考虑面S(LK)上一点P,其相位Yp=k.x-otS由此可知,S面上各点β相等。所以,等相面工k。等相面移动方向→K方向→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以x表投影(沿k方向),则=kr-のt。相邻波峰之空间距离记为,在同一时刻Ap = kAr'元=k=2元/2元=k由V.E=E.Ve(ki-ot)=ik.E=0所以Elk(19)E可在垂直于K的任意方向上振荡。E的取向称为偏振方向。可规定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为基本方向,任意方向的偏振方向可沿两个基本方向分解。上述推导对B亦适用。亦即对于B,也有上述类似结论。又B=--vE=--vx[E。expi(k.x-ot)]00二[expi(--o1)]xE。 =-[k expi(k-x-o)]xE(×E)-E×E=/μ×E=/AOn×E00E和B的关系5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5 显然,相速v 与ω 有关,有色散现象(不同颜色的光,相速度不同→光的折射)。 电磁波并不沿 x 轴方向传播时 ( ) , exp ( ) 0 E x t = E i k ⋅ x −ωt K K K K G k = ω με 考虑面 S( k ) K ⊥ 上一点 P ,其相位 ϕ = k ⋅ x −ωt K K 由此可知,S 面上各点ϕ 相等。所以, 等相面 k K ⊥ 。 等相面移动方向 k K → 方向→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以 x' 表投影(沿 k K 方向),则ϕ = kx'−ωt 。相邻波峰之空间距离记为λ ,在同一时刻 Δϕ = kΔx' 2π = kλ λ ⇒ k = 2π 由 ( ) 0 ∇ ⋅ = 0 ⋅∇ = ⋅ = ⋅ − E E e ik E i k x t K K K K K K ω 所以 E k K K ⊥ (19) E K 可在垂直于 k K 的任意方向上振荡。 E K 的取向称为偏振方向。可规定两个相互垂直的 方向为基本方向,任意方向的偏振方向可沿两个基本方向分解。 上述推导对 B K 亦适用。亦即对于 B K ,也有上述类似结论。 又 [ ( )] [ ] ( ) [ ] ( ) ( ) E n E k k E k ik E i ik i k x t E i i k x t E i E i k x t i E i B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μω μω ω ω ω ω ω ω ω ω ω 0 0 0 exp exp exp E K 和 B K 的关系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B=JuonxE(20)(n为波矢方向的单位矢量)由此可知,E和B同相;结合(19)式,可得(k、E、B)相互垂直,且E]1(21)1BJue小结:(P.142)如右图,。电磁波是横波;·E与B相互垂直,且E×B沿波矢k方向;E与B同相,且振幅之比为相速。.五、电磁波的能量和能流平面电磁波的能量密度I(E.D+B.A)-$E?+| B?W=1LE1因为一BJusRW=SE2(22)A平面电磁波的能流密度S-ExH-—ExB--E[EEx(nxE)=EE'nwnVuVuVe所以S=ywn(23)可见电磁波能量的传播方向(即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为k。六、(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瞬时值和平均值的计算w和S涉及场强的二次项,不宜用场强的复数形式进行计算。计算时,只取实部。W和S的瞬时值(与时间的关系)6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6 B n E K K K = μω × ( n G 为波矢方向的单位矢量) (20) 由此可知, E K 和 B K 同相;结合(19)式,可得( k K 、 E K 、 B K )相互垂直,且 v B E = = με 1 K K (21) 小结:(P. 142)如右图, z 电磁波是横波; z E G 与 B G 相互垂直,且 E B G G × 沿波 矢 k G 方向; z E G 与 B G 同相,且振幅之比为相速。 五、 电磁波的能量和能流 平面电磁波的能量密度 ( ) ⎟ ⎟ ⎠ ⎞ ⎜ ⎜ ⎝ ⎛ = ⋅ + ⋅ = +2 1 2 2 1 2 1 w E D B H E B K K K K K K μ ε 因为 με 1 = B E 2 1 2 w E B μ = ε = K (22) 平面电磁波的能流密度 [ ] E ( ) n E E n wn S E H E B E n E K K K K K K K G K K K K K μ με ε μ ε με μ μ 1 1 1 2 = × × = = = × = × = × × 所以 S vwn K G = (23) 可见电磁波能量的传播方向(即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为 k K 。 六、 (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瞬时值和平均值的计算 w 和 S G 涉及场强的二次项,不宜用场强的复数形式进行计算。计算时,只取实部。 z w 和 S G 的瞬时值(与时间的关系)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W= BE cos (k.X- ot)(24)E?[[1+ cos2(k -x - ot)]2由(23)式可得S的瞬时值。W和S的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数学补充:设两个复函数f(t)=foe-ie!和g(t)=goe-io+i,Φ是它们的相位差。考虑它们的2元乘积在一个周期(T=)的平均值002元/fg=df.cos(ot)g。cos(wt-g)2元J0(25a)/12fog, cos =Re(['g)2可以证明:对于两个矢量函数f和g,有F.g==Re(J".g)(25b)2fxg-_Re(F*xg)(25c)2#运用上述公式,可得1Re(E".D+H*.B)=BW=42μ(26)611IS"-Re(E* × H)=-En2Vμ27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7 ( ) E [ ] ( ) k x t w E k x t ε ω ε ω = + ⋅ − = ⋅ − K K K K 1 cos 2 2 1 cos 2 0 2 2 0 (24) 由(23)式可得 S G 的瞬时值。 z w 和 S G 的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 数学补充: 设两个复函数 i t f t f e− ω = 0 ( ) 和 iωt iφ g t g e− + = 0 ( ) ,φ 是它们的相位差。考虑它们的 乘积在一个周期( ω 2π T = )的平均值 Re( ) 2 1 cos 2 1 cos( ) cos( ) 2 * 0 0 2 / 0 0 0 f g f g f g dtf t g t = = = − ∫ φ ω ω φ π ω π ω (25a) 可以证明:对于两个矢量函数 f G 和 g G ,有 Re( ) 2 1 * f g f g G G G G ⋅ = ⋅ (25b) Re( ) 2 1 * f g f g G G G G × = × (25c) # 运用上述公式,可得 ⎪ ⎪ ⎩ ⎪ ⎪ ⎨ ⎧ = × = = ⋅ + ⋅ = = S E H E n w E D H B E B G G G G G G G G 2 0 * 2 0 2 0 * * 2 1 Re( ) 2 1 2 1 2 1 Re( ) 4 1 μ ε μ ε (26)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S2电磁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电磁波与光波一样,投射到介质分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这个问题属于电磁场边值问题。电磁波最基本情形:平面电磁波问题:为什么平面电磁波是电磁波最基本情形?两个或多个频率的平面电磁波构成一个复杂的电磁波E(x,t)=ZA,E, expi(k,x-O, t)j构成E(x,t)的平面电磁波的频率是分离分布的。如果,构成E(≤,)的平面电磁波频率连续分布(取值),则E(x,t)= A(o)E (o)expi(k . x-0t) do反过来,对任意电磁波,可以作频谱展开。可以通过分析平面电磁波来研究一般电磁波。所以我们先讨论平面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定律当一束平面电磁波投射到介质表面时,在空间中存在入射、反射和折射(电磁)波E=E,expi(k.x-ot)入射E' =E,expi(kx-ot)反射折射E"=Eexpi(k"-x-ot)注意: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处,波矢、振幅可以发生改变,但频率应不变。(问题:为何频率不变?其物理图象)1.电磁场边值关系[nx(E, -E)=0(1)nx(H, -H,)=d(2)n-(D, -D)= G(3)n.(B, -B)=0(4)上述关系是由Maxwell方程得到,对任意电磁场、任意介质均成立。它可以视为边界处的Maxwell方程。在一定频率下,土述边界条件只有两个是独立的说明:对于无自由电荷和传导电流分布系统,Maxwell方程8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8 §2 电磁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电磁波与光波一样,投射到介质分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这个问题属于电磁场 边值问题。 电磁波最基本情形:平面电磁波 问题:为什么平面电磁波是电磁波最基本情形? 两个或多个频率的平面电磁波构成一个复杂的电磁波 ( ) = ∑ ( ⋅ − ) j j j j j E x t A E i k x ω t K K K K K , 0 exp 构成 E( ) x,t K K 的平面电磁波的频率是分离分布的。 如果,构成 E( ) x,t K K 的平面电磁波频率连续分布(取值),则 E(x t) () = A ω E (ω) i(k ⋅ x −ωt) dω ∫ K K K K K , 0 exp 反过来,对任意电磁波,可以作频谱展开。可以通过分析平面电磁波来研究一般电磁波。 所以我们先讨论平面电磁波。 一、 反射和折射定律 当一束平面电磁波投射到介质表面时,在空间中存在入射、反射和折射(电磁)波 ( ) ( ) ( ) ⎪ ⎩ ⎪ ⎨ ⎧ = ⋅ − = ⋅ − = ⋅ − E E i k x t E E i k x t E E i k x t ω ω ω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exp " exp ' exp '' 0 '' ' 0 ' 0 折射 反射 入射 注意: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处,波矢、振幅可以发生改变,但频率应不变。(问题: 为何频率不变?其物理图象) 1.电磁场边值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4) (3) (2) 0 (1) 2 1 2 1 2 1 2 1 n B B n D D n H H n E E K K K G G K K K K G K K K σ α 上述关系是由 Maxwell 方程得到,对任意电磁场、任意介质均成立。它可以视为边界处的 Maxwell 方程。 在一定频率下,上述边界条件只有两个是独立的。 说明: 对于无自由电荷和传导电流分布系统,Maxwell 方程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VxE=-_aB(5)atVxH-OD(6)atV.D=0(7)V.B=0(8)对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由(5)和(6)式VxE=ioB(9)VxH=-i0sE=VxB=-i0sE矢量的旋度的散度始终为零,所以,Maxwell方程的(7)和(8)两式可以由(5)和(6)导出。故,对一定频率的电磁波,Maxwell方程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常选(5)和(6)。边值关系是从Maxwell方程导出的,所以边值关系也只有两个是独立的,(5)和(6)对应的边值关系为(1)和(2),对于绝缘介质(实际需利用的边值关系),α=0,所以[nx(E, -E)=0(10)[nx(H, -H)=02.波矢关系式设介质分界面为无限大的平面,由电场强度的边值关系(1)nx(E+E)=nxE"nx(Eexpik.x+E,expik.x)=nxE,expik.x"分界面上z=0,上述关系对任意x、y均成立,所以,上式的三个指数因子必须在==0的平面上完全相等,有=k.x=k.x=k".x(当z=0时)(这样指数因子可以略去)。又由于x、y是任意的,根据上式,可得·波失关系式[k,=k’=k(11)[k,=k,=k)由上述条件可得波失k、K和k"共面说明:设入射波矢k在xz平面(如图),则k,=0,由(11)式,k,=k=0,所以反射波9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8) 0 (7) (6) (5) B D t D H t B E K K K K K K 对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由(5)和(6)式 ⎩ ⎨ ⎧ ∇ × = − ⇒ ∇ × = − ∇ × = H i E B i E E i B K L K K K K ωε ωεμ ω (9) 矢量的旋度的散度始终为零,所以,Maxwell 方程的(7)和(8)两式可以由(5)和(6) 导出。故,对一定频率的电磁波,Maxwell 方程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常选(5)和(6)。 边值关系是从 Maxwell 方程导出的,所以边值关系也只有两个是独立的,(5)和(6) 对应的边值关系为(1)和(2), 对于绝缘介质(实际需利用的边值关系),α = 0 K ,所以 ( ) ⎪ ( ) ⎩ ⎪ ⎨ ⎧ × − = × − = 0 0 2 1 2 1 n H H n E E K K K K K K (10) 2.波矢关系式 设介质分界面为无限大的平面,由 电场强度的边值关系(1) n (E E') n E" K K K K K × + = × ( ) exp " exp exp ' '' 0 ' 0 0 n E ik x n E ik x E ik x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 × ⋅ + ⋅ 分界面上 z = 0 ,上述关系对任意 x 、y 均成立,所以,上式的三个指数因子必 须在 z = 0 的平面上完全相等,有 k x k x k x K K K K K K ⇒ ⋅ = '⋅ = "⋅ (当 z = 0 时) (这样指数因子可以略去)。又由于 x 、 y 是任意的,根据上式,可得 z 波矢关系式 ⎪⎩ ⎪ ⎨ ⎧ = = = = ⇒ ' '' ' '' y y y x x x k k k k k k (11) z 由上述条件可得波矢 k K 、 k ' K 和 k" K 共面 说明: 设入射波矢 k G 在 xz 平面(如图),则k y = 0,由(11)式, 0 ' '' k y = k y = ,所以反射波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矢和折射波矢也在xz平面内。3.反射定律如图,以θ、"和"分别表示入射、反射和折射角,根据(11)式,ksingk,=ksing=k,=ksing↓(12)ksine100可得k=对单色平面波(P.1401.21)相速由于反射波和入射1=kvVs波处于同一介质,所以=k=k(13)代入(12)式,有=0=0(14)这就是平面电磁波的反射定律。4.折射定律由(11)式k,=ksing=k,=ksino""-V822singU=n21sing"kw"V2e,Mn21为介质2相对于介质1的折射率,平面电磁波的折射定律sine(15)=n21sin"讨论111c所以,介质的折射率1)电磁波在介质中的相速:1:VueVHosoueVu,e,n=u,e,(16)2)相对折射率(介质2相对于介质1)Vu2r62rn2Vu2e(17)n21 =n,u,eVurer3)介质的色散现象:对一般介质(除铁磁介质)有μ~μo所以10

电动力学讲稿●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10 矢和折射波矢也在 xz 平面内。 3.反射定律 如图,以θ 、θ '和θ"分别表示入射、反射和折射角,根据(11)式, ' ' ' kx = k sinθ = kx = k sinθ ⇒ k k ' ' sin sin = θ θ (12) 对单色平面波(P.140 1.21)相速 με ω 1 = = k v ,可得 v k ω = 。由于反射波和入射 波处于同一介质,所以 ' ⇒ k = k (13) 代入(12)式,有 ' ⇒θ = θ (14) 这就是平面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4.折射定律 由(11)式 sin sin " '' '' kx = k θ = kx = k θ 21 1 1 2 2 2 1 " " sin " sin n v v v v k k ⇒ = = = = = ε μ ε μ θ θ 21 n 为介质 2 相对于介质 1 的折射率, 平面电磁波的折射定律 21 sin " sin = n θ θ (15) 讨论: 1)电磁波在介质中的相速: r r r r c v με μ ε μ ε μ ε = = = 1 1 1 0 0 ,所以,介质的折射率 r r n = μ ε (16) 2)相对折射率(介质 2 相对于介质 1) 1 1 2 2 1 1 2 2 1 2 21 μ ε μ ε μ ε μ ε = = = r r r r n n n (17) 3)介质的色散现象:对一般介质(除铁磁介质)有 μ ≈ μ 0 所以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