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舞龙舞狮》课程教学大纲

《舞龙舞狮俱乐部》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舞龙舞狮课程代码:舞龙舞狮1:27111019;舞龙舞狮2:27111050课程学分:舞龙舞狮1,1.0学分,舞龙舞狮2,1.0学分课程总学时:舞龙舞狮1,30学时,舞龙舞狮2,30学时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面向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开课学期:舞龙舞狮1,第一、三学期,舞龙舞狮2,第二、四学期二、课程简介龙狮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能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有较强的健身性、观赏性、娱乐性和竞技性。早在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就提出,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等各方面的作用,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舞龙舞狮俱乐部正是响应号召,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设置进行教学,不仅可以系统学习舞龙舞狮的专业技术,同时还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舞龙舞狮项目的特点是团结性,需要多人进行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龙狮运动反映中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不挠、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使这项古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三、课程目标舞龙舞狮俱乐部课程教学,重点掌握舞龙项目的理论知识、动作技术、专项技能、演练技巧、团队协作及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通过开展舞龙舞狮运动,全面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专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通过舞龙舞狮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奋发开拓的团队精神;通过龙狮系统训练,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对龙狮运动产生兴趣、形成爱好、树立终生体育意识:通过“一诗一课堂”教学,继承中华优秀诗词文化,达到全面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远期目标。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龙狮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内涵。2.掌握龙狮运动的基本技术,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3.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技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四、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教学过程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内容。序教学授课章思政元素融入点思政元素简述号节方法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汉代学者王符认为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屋,讲授第一节式、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形象是中国传统文1龙文化化中许多良兽的精华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是中国启发内涵。式古人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是中华民族的图龙文化腾,是具有超强能力的精神象征,是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标志,是中华民族团结的鲜活载体
《舞龙舞狮俱乐部》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舞龙舞狮 课程代码:舞龙舞狮1:27111019 ;舞龙舞狮2:27111050 课程学分:舞龙舞狮1,1.0学分,舞龙舞狮2,1.0学分 课程总学时:舞龙舞狮1,30学时,舞龙舞狮2,30学时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面向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舞龙舞狮1,第一、三学期,舞龙舞狮2,第二、四学期 二、课程简介 龙狮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 价值,同时能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有较强的健身性、观赏性、娱乐性和竞技性。 早在2005年12 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就提出,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 等各方面的作用,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舞龙舞狮俱乐部正是响应号召,在高校 体育课程中设置进行教学,不仅可以系统学习舞龙舞狮的专业技术,同时还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舞龙舞狮项目的特点是团结性,需要多人进行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龙狮运 动反映中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不挠、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使这项古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具深厚的文化内涵, 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三、课程目标 舞龙舞狮俱乐部课程教学,重点掌握舞龙项目的理论知识、动作技术、专项技能、演练技巧、团 队协作及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通过开展舞龙舞狮运动,全面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柔韧 等专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通过舞龙舞狮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奋发开拓的团队精 神;通过龙狮系统训练,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对龙狮运动产 生兴趣、形成爱好、树立终生体育意识;通过“一诗一课堂”教学,继承中华优秀诗词文化,达到全面 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远期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龙狮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内涵。 2.掌握龙狮运动的基本技术,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3.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技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四、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 教学过程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内容。 序 号 授课章 节 思政元素融入点 思政元素简述 教学 方法 1 第一节 龙文化 内涵。 龙文化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 文化现象之一。汉代学者王符认为龙有九似:头似 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 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形象是中国传统文 化中许多良兽的精华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是中国 古人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是中华民族的图 腾,是具有超强能力的精神象征,是优秀中华文化 的传承标志,是中华民族团结的鲜活载体。 讲授 式、 启发 式

开展中华诗词讲解,拓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创新性发展,引导学生青年励志,树立家国情怀。赠父诗龙狮项目蕴涵包括毛泽东民族音乐、民族戏讲授第二节孩儿立志出乡关,曲、传统服饰、传式、2介绍龙统武术、书法对联启发学不成名誓不还。狮项目和儒家思想等中国式传统文化代表性的埋骨何须桑梓地,元素。人生无处不青山。第三节中国戏曲元素介绍,引导学生中国传统审美元舞龙的素:基本步案例身段总的说包括神和形两个方面:形是客观存在的外式、法:台部动作,神是表达内在感情的手段。神,广义地讲是3步、跑通过内在感情表露在形体上的神态,也是形的动作依实境身形亮相步、跳式据。从外部技术来讲,神又是指眼神的运用,神和形步和身的凝结才产生身段的身法韵律。这种神形兼备的动形亮相作,就称之为身段快腾进技术特点:龙头在龙珠引领下,逐渐降低高度,龙珠从五把前穿过,龙头从六把前穿过的同第四节案例时,六把队员从龙头和二把之间的龙身上跳过,如《朱子治家》舞龙快式、此七、八和龙尾依次从三、四、五把前跳过。此动格言:凡事宜未4启发腾进技作在行进间完成,需要队员要提前充分做好穿、腾雨而绸缪,毋临术式准备,密切配合,才能够顺畅完成。渴而掘井。一套舞龙动作结束后,全体队员成一列横队站立,敬礼环讲授节。队员在口令统一指挥下,把杆交至右手,呈竖直第五节式、状态,整齐落地放下,要求把杆落地声清脆有力。5落杆敬一套舞龙动作结束启发启发学生,中国儒家思想要求为人处世需做到“仁礼环节后,落杆敬礼环节式义礼智信”,为人要像把杆一样“正直”,才能做到掷地有声。6第六节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案例抱拳礼式、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实境与下平齐。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式自然大方。抱拳礼内涵: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右抱拳礼做法与内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涵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
2 第二节 介绍龙 狮项目 龙狮项目蕴涵包括 民族音乐、民族戏 曲、传统服饰、传 统武术、书法对联 和儒家思想等中国 传统文化代表性的 元素。 开展中华诗词讲解,拓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创新性 发展,引导学生青年励志,树立家国情怀。 赠父诗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讲授 式、 启发 式 3 第三节 舞龙的 基本步 法:台 步、跑 步、跳 步和身 形亮相 身形亮相 中国戏曲元素介绍,引导学生中国传统审美元 素: 身段总的说包括神和形两个方面:形是客观存在的外 部动作,神是表达内在感情的手段。神,广义地讲是 通过内在感情表露在形体上的神态,也是形的动作依 据。从外部技术来讲,神又是指眼神的运用,神和形 的凝结才产生身段的身法韵律。这种神形兼备的动 作,就称之为身段 案例 式、 实境 式 4 第四节 舞龙快 腾进技 术 《朱子治家》 格言:凡事宜未 雨而绸缪,毋临 渴而掘井。 快腾进技术特点:龙头在龙珠引领下,逐渐降低高 度,龙珠从五把前穿过,龙头从六把前穿过的同 时,六把队员从龙头和二把之间的龙身上跳过,如 此七、八和龙尾依次从三、四、五把前跳过。此动 作在行进间完成,需要队员要提前充分做好穿、腾 准备,密切配合,才能够顺畅完成。 案例 式、 启发 式 5 第五节 落杆敬 礼环节 一套舞龙动作结束 后,落杆敬礼环节 一套舞龙动作结束后,全体队员成一列横队站立,敬礼环 节。队员在口令统一指挥下,把杆交至右手,呈竖直 状态,整齐落地放下,要求把杆落地声清脆有力。 启发学生,中国儒家思想要求为人处世需做到“仁 义礼智信”,为人要像把杆一样“正直”,才能做 到掷地有声。 讲授 式、 启发 式 6 第六节 抱拳礼 抱拳礼做法与内 涵 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 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 与下颏平齐。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 自然大方。 抱拳礼内涵: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 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右 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 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 思。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 案例 式、 实境 式

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五、教学内容纲要初级会员班(舞龙舞狮1)(一)理论部分1.介绍龙狮项目特点及其文化内涵。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汉代学者王符认为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屋,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良兽的精华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是中国古人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具有超强能力的精神象征,是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标志,是中华民族团结的鲜活载体。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或音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了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奔腾争跃、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龙狮运动反映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不挠、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这项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具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舞狮运动是指:由狮头、狮尾组成的单狮,运用各种步形步法,模仿狮子的摔、跌、扒、跃等动态,通过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以及惟妙惟肖的安态可聚的神态。在表演过程中,其舒缓婉转之处,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称绝;其飞腾、跳跃之时,让人胆战心惊而又昂然振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增进中华各民族凝聚力的客观需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经济、文化的代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龙狮运动融合了民族音乐、民族戏剧、书法对联、儒家思想等内容,是了解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所以,高校开展龙狮课程教学对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意义深远。2.介绍舞龙舞狮运动,观看高水平舞龙舞狮录像。3.心肺复苏。(二)实践部分舞龙初级班考核套路双排龙舟造型——龙珠出场一一直线行进——高平圆1周——低平圆1周一一8字快舞龙6次一—戏头戏尾接花造型(口号)一一穿龙尾1次一一跃龙尾1次一一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一一卧龙飞腾-单侧起伏6次一一快腾进3次一一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3次一一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一一退场敬礼!中级会员班(舞龙舞狮2)(一)理论部分:介绍龙狮项目文化内涵。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一直颇受人怕群众的喜爱,历代相传,鼎盛不衰。近十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经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不断挖掘和整理,已发展成为颇具民族特色、极具吉祥喜庆色彩和观赏价值的体育竞赛项目。这种象征着吉祥喜庆、欢乐幸福的龙狮运动己经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喜庆佳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大众体育项目之一。龙狮运动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健身价值,同时还能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1995年,随着中国龙狮协会的成立,龙狮运动逐渐发展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比赛项目。特别是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中,舞龙比赛已经被列为正式的群众比赛项目。2001年国际龙狮总会制定并推出了国际舞龙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推动了世界各国舞龙运动的蓬勃发展,并使舞龙运动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的轨道。(二)实践部分
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 会友。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 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五、教学内容纲要 初级会员班(舞龙舞狮1) (一)理论部分 1.介绍龙狮项目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汉代学者王符认为 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 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良兽的精华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是中国古人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具有超强能力的精神象征,是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标志,是中华民族团结 的鲜活载体。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或音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 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了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民族 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奔腾争跃、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龙狮运动反映了中 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不挠、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这项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具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中华 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舞狮运动是指:由狮头、狮尾组成的单狮,运用各种步形步法,模仿狮子的摔、跌、扒、跃等动 态,通过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 态,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以及惟妙惟肖的安态可聚的神态。在表演过程中,其舒缓婉转之处,令 人忍俊不禁,拍手称绝;其飞腾、跳跃之时,让人胆战心惊而又昂然振奋。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增进中华各民族凝聚力的客观需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经济、文化的代表,弘扬中华传 统文化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龙狮运动融合了民族音乐、民族戏剧、书法对联、儒家思想等内 容,是了解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所以,高校开展龙狮课程教学对大学生继承和弘 扬中华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2.介绍舞龙舞狮运动,观看高水平舞龙舞狮录像。 3.心肺复苏。 (二)实践部分 舞龙初级班考核套路 双排龙舟造型——龙珠出场——直线行进——高平圆1周——低平圆1周——8字快舞龙6次——戏头 戏尾接花造型(口号)——穿龙尾1次——跃龙尾1次——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卧龙飞腾 ——单侧起伏6次——快腾进3次——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3次——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退 场敬礼! 中级会员班(舞龙舞狮2) (一)理论部分:介绍龙狮项目文化内涵。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一直颇受人怕群众的喜爱,历代相传,鼎盛不衰。近十年来,中 华民族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经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不断挖掘和整理,已发展成为颇具民族特 色、极具吉祥喜庆色彩和观赏价值的体育竞赛项目。这种象征着吉祥喜庆、欢乐幸福的龙狮运动已 经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喜庆佳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大众体育项目之一。 龙狮运动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健身价值,同时还能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和集 体主义精神。1995年,随着中国龙狮协会的成立,龙狮运动逐渐发展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比赛 项目。特别是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中,舞龙比赛已经被列为正式的群众比赛项目。2001年国际龙 狮总会制定并推出了国际舞龙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推动了世界各国舞龙运动的蓬勃发展,并使舞龙 运动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的轨道。 (二)实践部分

舞龙中级班考核套路长城造型一一曲线行进跃龙珠一一8字快舞龙6次一一斜平圆2周定型一一双侧起伏6次一一穿龙尾1次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一一8字舞龙螺旋跳龙接直躺一一龙门造型(口号)一一快腾进3次一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舞龙一一穿5,6把行进一一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4次一一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一一退场敬礼!六、教学方法说明1.舞龙舞狮课堂以练习为主,讲授为辅。介绍龙狮项目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之后,围绕舞龙舞狮套路动作,教师讲解结合示范,组织学生进行练习。2.适时安排互动交流环节。利用现代教育平台,通过线上发布课堂练习、观看视频、讨论等互动交流,促进全体学生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思考,提高学习效果。3.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和研讨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习惯七、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要点舞龙初级班(舞龙舞狮1):课学教学内容教学要点次时1.介绍龙狮项目特点及其文化内涵。1.龙狮文化。2.舞龙舞狮俱乐部初级班教学内容介绍。122.教学内容。3.心肺复苏。3.恢复训练。4.身体素质恢复。1.台步。1.舞龙基本步法:台步。222.按照男女比例,身高等把班级分成3条龙。2.直线行进。3.直线行进,高平圆。3.高平圆。1.舞龙基本步法:跳跃步。1.跳跃步。322.8字舞龙。2.8字舞龙。3.龙珠:平转珠。3.平转珠。1.圆场步。1.舞龙基本步法:圆场步。42.穿龙尾。22.穿龙尾,跃龙尾。3.龙珠:8字绕珠。3.跃龙尾。1.舞龙基本步法:后踢腿跑。1.后踢腿跑52.曲线起伏行进。22.曲线起伏行进。3.龙珠:棍花绕珠。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练习。1.步法组合。62.卧龙飞腾,单侧起伏6次。2.卧龙飞腾。n3.龙珠:龙珠出场。3.单侧起伏6次。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练习。2.快腾进。1.快腾进。723.直线行进一一高平圆1周一一低平圆1周一一8字快舞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龙6次,组合练习。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练习。2.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1.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823.穿龙尾1次一一跃龙尾1次一一曲线起伏行进一一卧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龙飞腾一一单侧起伏6次,组合练习。921.双排龙舟造型。1.双排龙舟造型。2.戏头戏尾接花造型(口号)
舞龙中级班考核套路: 长城造型——曲线行进跃龙珠——8字快舞龙6次——斜平圆2周定型——双侧起伏6次——穿龙尾1次 ——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8字舞龙螺旋跳龙接直躺——龙门造型(口号)——快腾进3次 ——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舞龙——穿5,6把行进——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4次——高平圆接龙字造型 (口号)——退场敬礼! 六、教学方法说明 1.舞龙舞狮课堂以练习为主,讲授为辅。介绍龙狮项目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之后,围绕舞龙舞狮套路动 作,教师讲解结合示范,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适时安排互动交流环节。利用现代教育平台,通过线上发布课堂练习、观看视频、讨论等互动交 流,促进全体学生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3.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和研讨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要点 舞龙初级班(舞龙舞狮1): 课 次 学 时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点 1 2 1.介绍龙狮项目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2.舞龙舞狮俱乐部初级班教学内容介绍。 3.心肺复苏。 4.身体素质恢复。 1.龙狮文化。 2.教学内容。 3.恢复训练。 2 2 1.舞龙基本步法:台步。 2.按照男女比例,身高等把班级分成3条龙。 3.直线行进,高平圆。 1.台步。 2.直线行进。 3.高平圆。 3 2 1.舞龙基本步法:跳跃步。 2.8字舞龙。 3.龙珠:平转珠。 1.跳跃步。 2.8字舞龙。 3.平转珠。 4 2 1.舞龙基本步法:圆场步。 2.穿龙尾,跃龙尾。 3.龙珠:8字绕珠。 1.圆场步。 2.穿龙尾。 3.跃龙尾。 5 2 1.舞龙基本步法:后踢腿跑。 2.曲线起伏行进。 3.龙珠:棍花绕珠。 1.后踢腿跑 2.曲线起伏行进。 6 2 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练习。 2.卧龙飞腾,单侧起伏6次。 3.龙珠:龙珠出场。 1.步法组合。 2.卧龙飞腾。 3.单侧起伏6次。 7 2 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练习。 2.快腾进。 3.直线行进——高平圆1周——低平圆1周——8字快舞 龙6次,组合练习。 1.快腾进。 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 8 2 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练习。 2.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 3.穿龙尾1次——跃龙尾1次——曲线起伏行进——卧 龙飞腾——单侧起伏6次,组合练习。 1.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 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 9 2 1.双排龙舟造型。 2.戏头戏尾接花造型(口号)。 1.双排龙舟造型

2.戏头戏尾接花造型(口3.双排龙舟造型一一龙珠出场一一直线行进一一高平号)。圆1周一一低平圆1周一一8字快舞龙。3.舞龙动作组合练习。1.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1.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1022.快腾进3次一—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3次一一高平圆接号)。龙字造型(口号)一一退场敬礼!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1.考核套路前半套配合音乐:双排龙舟造型一一龙珠出场直线行进一一高平圆1周一—低平圆1周一一8字快舞龙6次一一戏头戏尾接花造型(口号)一一穿龙1.考核套路前半套配合音乐。112尾1次一一跃龙尾1次一一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2.介绍北狮。向。2.介绍北狮。1.考核套路后半套配合音乐:卧龙飞腾一一单侧起伏6次1.考核套路后半套配合音乐。—快腾进3次—一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3次一一高平122圆接龙字造型(口号)一一退场敬礼!2.身体素质考核:2分钟跳绳。2.身体素质考核:2分钟跳绳。1.考核套路整套配合音乐:双排龙舟造型一一龙珠出场—直线行进——高平圆1周—一低平圆1周——8字快舞龙6次一一戏头戏尾接花造型(口号)一一穿龙1.考核套路整套配合音乐。尾1次一一跃龙尾1次一一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132.身体素质考核:俯卧撑2—卧龙飞腾—一单侧起伏6次—一快腾进3次—一8(男),仰卧起坐(女)。字舞龙接螺旋跳龙3次一一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一一退场敬礼!2.身体素质考核: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1421.学期舞龙技术考核。1.学期舞龙技术考核。1521.机动。1.机动。舞龙中级班(舞龙舞狮2):课学教学内容教学要点次时1.介绍龙狮文化。2.龙狮文化。2.舞龙舞狮俱乐部中级班教学内容介绍。12.教学内容。3.身体素质恢复。3.恢复训练。1.舞龙基本步法:台步,跳跃步。1.台步,跳跃步。22.长城造型。2.曲线行进跃龙珠。23.曲线行进跃龙珠,8字舞龙。3.8字舞龙。1.舞龙基本步法:圆场步,后踢腿跑。1.圆场步,后踢腿跑。32.斜平圆2周。2.斜平圆。3.双侧起伏。3.双侧起伏。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1.穿龙尾。2.穿龙尾。42.曲线起伏行进。3.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
3.双排龙舟造型——龙珠出场——直线行进——高平 圆1周——低平圆1周——8字快舞龙。 2.戏头戏尾接花造型(口 号)。 3.舞龙动作组合练习。 10 2 1.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 2.快腾进3次——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3次——高平圆接 龙字造型(口号)——退场敬礼! 1.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 号)。 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 11 2 1.考核套路前半套配合音乐:双排龙舟造型——龙珠出场 ——直线行进——高平圆1周——低平圆1周——8字 快舞龙6次——戏头戏尾接花造型(口号)——穿龙 尾1次——跃龙尾1次——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 向。 2.介绍北狮。 1.考核套路前半套配合音乐。 2.介绍北狮。 12 2 1.考核套路后半套配合音乐:卧龙飞腾——单侧起伏6次 ——快腾进3次——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3次——高平 圆接龙字造型(口号)——退场敬礼! 2.身体素质考核:2分钟跳绳。 1.考核套路后半套配合音 乐。 2.身体素质考核:2分钟跳 绳。 13 2 1.考核套路整套配合音乐:双排龙舟造型——龙珠出场 ——直线行进——高平圆1周——低平圆1周——8字 快舞龙6次——戏头戏尾接花造型(口号)——穿龙 尾1次——跃龙尾1次——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 ——卧龙飞腾——单侧起伏6次——快腾进3次——8 字舞龙接螺旋跳龙3次——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 号)——退场敬礼! 2.身体素质考核: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 1.考核套路整套配合音乐。 2.身体素质考核:俯卧撑 (男),仰卧起坐(女)。 14 2 1.学期舞龙技术考核。 1.学期舞龙技术考核。 15 2 1.机动。 1.机动。 舞龙中级班(舞龙舞狮2): 课 次 学 时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点 1 2 1.介绍龙狮文化。 2.舞龙舞狮俱乐部中级班教学内容介绍。 3.身体素质恢复。 2.龙狮文化。 2.教学内容。 3.恢复训练。 2 2 1.舞龙基本步法:台步,跳跃步。 2.长城造型。 3.曲线行进跃龙珠,8字舞龙。 1.台步,跳跃步。 2.曲线行进跃龙珠。 3.8字舞龙。 3 2 1.舞龙基本步法:圆场步,后踢腿跑。 2.斜平圆2周。 3.双侧起伏。 1.圆场步,后踢腿跑。 2.斜平圆。 3.双侧起伏。 4 2 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 2.穿龙尾。 3.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 1.穿龙尾。 2.曲线起伏行进

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1.螺旋跳龙。522.8字舞龙螺旋跳龙接直躺。2.螺旋跳龙接直躺。1.步法组合。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62.龙门造型(口号)2.龙门造型(口号)。3.快腾进3次。3.快腾进3次。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1.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舞龙。2.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舞龙。723.长城造型一一直线行进跃龙珠一一8字快舞龙6次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斜平圆2周定型一一双侧起伏6次,组合练习。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2.穿5,6把行进一一8字舞龙接正反螺旋跳龙。1.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823.穿龙尾1次一一跃龙尾1次一一曲线起伏行进一一卧龙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飞腾一一单侧起伏6次,组合练习。1.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1.考核套路前半套配合音2.考核套路前半套配合音乐:长城造型一一直线行进跃龙珠92乐。-8字快舞龙6次一一斜平圆2周定型一一双侧起伏6次穿龙尾1次一一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1.考核套路后半套配合音乐8字舞龙螺旋跳龙接直躺一一龙门造型(口号)——快腾进3次一—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舞龙一—穿1.考核套路后半套配合音1025,6把行进一一8字舞龙接正反螺旋跳龙4次一一高平圆接龙字造乐。型(口号)一一退场敬礼!1.舞龙中级班考核套路:长城造型一一直线行进跃龙珠一一8字快舞龙6次一一斜平圆2周定型一一双侧起伏6次一一穿龙尾1次一一曲线起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一—8字舞龙螺旋跳龙接直躺一一龙112练。门造型(口号)一一快腾进3次一一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2.介绍南狮。舞龙一一穿5,6把行进一一8字舞龙接正反螺旋跳龙4次一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一一退场敬礼!2.介绍南狮。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练。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练。122.身体素质考核:2分钟跳绳。2.身体素质考核:2分钟跳绳。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练。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练。2132.身体素质考核:俯卧撑2.身体素质考核: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男),仰卧起坐(女)。2141.学期舞龙技术考核。1.学期舞龙技术考核。1521.机动。1.机动。八、考试内容、评分标准
5 2 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 2.8字舞龙螺旋跳龙接直躺。 1.螺旋跳龙。 2.螺旋跳龙接直躺。 6 2 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 2.龙门造型(口号) 3.快腾进3次。 1.步法组合。 2.龙门造型(口号)。 3.快腾进3次。 7 2 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 2.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舞龙。 3.长城造型——直线行进跃龙珠——8字快舞龙6次—— 斜平圆2周定型——双侧起伏6次,组合练习。 1.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舞龙。 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 8 2 1.舞龙基本步法组合。 2.穿5,6把行进——8字舞龙接正反螺旋跳龙。 3.穿龙尾1次——跃龙尾1次——曲线起伏行进——卧龙 飞腾——单侧起伏6次,组合练习。 1.8字舞龙接螺旋跳龙。 2.舞龙动作组合练习。 9 2 1.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 2.考核套路前半套配合音乐:长城造型——直线行进跃龙珠 ——8字快舞龙6次——斜平圆2周定型——双侧起伏6次 ——穿龙尾1次——曲线起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 1.考核套路前半套配合音 乐。 10 2 1.考核套路后半套配合音乐8字舞龙螺旋跳龙接直躺——龙门造 型(口号)——快腾进3次——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舞龙——穿 5,6把行进——8字舞龙接正反螺旋跳龙4次——高平圆接龙字造 型(口号)——退场敬礼! 1.考核套路后半套配合音 乐。 11 2 1.舞龙中级班考核套路: 长城造型——直线行进跃龙珠——8字快舞龙6次——斜 平圆2周定型——双侧起伏6次——穿龙尾1次——曲线起 伏行进5次变换方向——8字舞龙螺旋跳龙接直躺——龙 门造型(口号)——快腾进3次——8字舞龙互靠接摇船 舞龙——穿5,6把行进——8字舞龙接正反螺旋跳龙4次 ——高平圆接龙字造型(口号)——退场敬礼! 2.介绍南狮。 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 练。 2.介绍南狮。 12 2 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练。 2.身体素质考核:2分钟跳绳。 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 练。 2.身体素质考核:2分钟跳 绳。 13 2 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练。 2.身体素质考核: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 1.考核套路配合音乐演 练。 2.身体素质考核:俯卧撑 (男),仰卧起坐 (女)。 14 2 1.学期舞龙技术考核。 1.学期舞龙技术考核。 15 2 1.机动。 1.机动。 八、考试内容、评分标准

(一)成绩构成成绩构成(百分制)体测(50%)+课堂教学课(45%)+健康跑(5%)(二)考核内容1.体测(50%)根据当学期体测成绩计算2.课堂教学课(45%)(1)学习态度5%分:根据考勤,课堂表现评价。(2)技术技能考核40%分:根据每学期实际上课内容进行考核。学期成绩评价时,课堂教学及格以上,总评成绩方能及格,否则最终分不超过59分注:所有成绩按照百分制录入教务系统,无故旷课3次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一次扣30分,退到一次扣10分,事假、病假一次扣10分(特殊情况除外),早退按照旷课处理,每累计退到两次计旷课一次。3.健康跑(5%)根据健康跑实施方案,当学期学生实际跑步有效跑步次数得分。(三)专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舞龙套路动作的评分标准:分值评分标准优(90-100)动作规格,姿势正确,龙型顺畅,配合默契,节奏清晰,套路熟练。良(80-89)动作规格,姿势正确,配合默契,节奏清晰,套路熟练,有1-2个小错误。中(70-79)动作基本规格,节奏感尚可,基本完成套路,有一个大错误或3个小错误及格(60-69)动作基本规格,能基本完成套路,有一个大错误或3个以上小错误。不及格(60以下)动作不规格,不能独立完成套路,显著错误超过3次。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雷军蓉,中国舞龙运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9;2.吕韶君,舞龙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黄益苏、张东宇、蔡开明,传统体育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段全伟,舞狮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雷军蓉主编.舞龙运动[M].北京体育出版社,2004
(一)成绩构成 成绩构成(百分制)=体测(50%)+课堂教学课(45%)+ 健康跑(5%) (二)考核内容 1.体测(50%) 根据当学期体测成绩计算 2.课堂教学课(45%) (1)学习态度5%分:根据考勤,课堂表现评价。 (2)技术技能考核40%分:根据每学期实际上课内容进行考核。 学期成绩评价时,课堂教学及格以上,总评成绩方能及格,否则最终分不超过59分 注:所有成绩按照百分制录入教务系统,无故旷课3次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一次扣30分, 迟到一次扣10分,事假、病假一次扣10分(特殊情况除外),早退按照旷课处理,每累计迟到两次 计旷课一次。 3.健康跑(5%) 根据健康跑实施方案,当学期学生实际跑步有效跑步次数得分。 (三)专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舞龙套路动作的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优(90-100) 动作规格,姿势正确,龙型顺畅,配合默契,节奏清晰,套路熟练。 良(80-89) 动作规格,姿势正确,配合默契,节奏清晰,套路熟练,有1-2个小错误。 中(70-79) 动作基本规格,节奏感尚可,基本完成套路,有一个大错误或3个小错误。 及格(60-69) 动作基本规格,能基本完成套路,有一个大错误或3个以上小错误。 不及格(60以下) 动作不规格,不能独立完成套路,显著错误超过3次。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雷军蓉,中国舞龙运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9; 2.吕韶君, 舞龙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3.黄益苏、张东宇、蔡开明,传统体育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段全伟,舞狮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5.雷军蓉主编.舞龙运动[M].北京体育出版社,200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武术散打》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网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三人制篮球俱乐部》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气排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排球俱乐部》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篮球俱乐部》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啦啦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空手道》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中华养生》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体育保健》课程教学大纲.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运动损伤的预防.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记住这6点 正确开启春季跑步模式.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游泳》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瑜伽》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足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手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匹克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腰旗橄榄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踏板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街舞》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舞狮》课程教学大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