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395.1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体适能》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体适能课程代码:体适能1:27111032:体适能2:27111033课程学分:体适能1,1.0学分,体适能2,1.0学分课程总学时:体适能1,30学时,体适能2,30学时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面向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开课学期:体适能1,第一、三学期,体适能2,第二、四学期二、课程简介体适能是PhysicalFitness的中文翻译,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沛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体适能包括健身活动与心理健康、健身活动与个人健康、有氧适能、肌适能、营养与健康、能量与运动、体重控制方案、环境与运动、健身活动与衰老和长寿等。体适能主要教授的是与健康有关的体育运动及适应能力的知识和方法,体适能课程主要是采用体能训练与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田径等运动项目相结合的教学课程,在运动中促进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奋进的精神品质,达到体育育人“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通过体适能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心理训练的全面发展,形成自觉锻炼的终身体育的意识行为。三、课程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体适能的提高方法,掌握体适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2.通过教学,能熟练掌握一些运动项自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行为。3.通过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相关运动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1.与上课纪律结合。嵌入“课程思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政治素养。2.与排球结合,有效嵌入“女排精神”,培养学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精神。3.与跨栏结合,有效植入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思想意识教育,和培养不断自我挑战、超越自我的勇气。五、教学内容纲要体适能1(一)理论部分:(1)体适能训练对价值观形成与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2)心肺复苏(二)实践部分:(1)立定跳远(2)实心球(3)中长跑(4)篮球(5)跳远体适能2(一)理论部分:

《体适能》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体适能 课程代码:体适能1:27111032;体适能2:27111033 课程学分:体适能1,1.0学分,体适能2,1.0学分 课程总学时:体适能1,30学时,体适能2,30学时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面向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体适能1,第一、三学期,体适能2,第二、四学期 二、课程简介 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沛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 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体适能包括健身活 动与心理健康、健身活动与个人健康、有氧适能、肌适能、营养与健康、能量与运动、体重控制方 案、环境与运动、健身活动与衰老和长寿等。体适能主要教授的是与健康有关的体育运动及适应能力的知识 和方法,体适能课程主要是采用体能训练与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田径等运动项目相结合的教学课程,在运动 中促进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 奋进的精神品质,达到体育育人“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通过体适能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健康 第一、全面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心理训练的全面发展,形成自觉锻炼的 终身体育的意识行为。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体适能的提高方法,掌握体适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2.通过教学,能熟练掌握一些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行为。 3.通过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相关运动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 1.与上课纪律结合。嵌入“课程思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政治素养。 2.与排球结合,有效嵌入“女排精神”,培养学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精 神。 3.与跨栏结合,有效植入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思想意识教育,和培养不断自我挑战、超越 自我的勇气。 五、教学内容纲要 体适能1 (一)理论部分: (1)体适能训练对价值观形成与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 (2)心肺复苏 (二)实践部分: (1)立定跳远 (2)实心球 (3)中长跑 (4)篮球 (5)跳远 体适能2 (一)理论部分:

(1)理论:体适能核心力量训练在各个运动项目中的运用(二)实践部分:(1)排球(2)短跑(3)跨栏六、教学方法说明在体适能课程中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错、游戏法、竞赛法等方法,从体能训练的价值和意义,体能训练方法和原则方面。发展个性、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从中培养适合自身锻炼和兴趣的项目技巧与方法,为后续终身体育做准备。七、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要点体适能1周学教学内容教学要点次时1.体适能训练对价值观形成与终身1.体适能的锻炼的方法。21体育锻炼的意义2终身体育价值观的形成。2.心肺复苏1.学习立定跳远技术,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及下肢爆1.立定跳远发力量。222.实心球2.学习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技术,发展上肢力量和腰腹背肌力量。1.立定跳远1.测试232.实心球2.测试1.脚步移动,球性练习(原地各种绕球、运球练1.篮球42习)。2.中长跑2.简介中长跑的基本知识1.篮球1.复习上课内容,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522.中长跑2.介绍途中跑技术、呼吸方法、300M-500M跑。1.篮球1.复习上次课内容,学习行进间传接球技术。622.中长跑2.练习200MX4间歇跑(按照1500M节奏跑)。1.篮球1.复习上次课,学习行进间变向及变速运球272.中长跑2.站立式起跑、讲解“极点”,1500M跑。1.复习上次课内容,巩固和提高行进间的变向及变速1.篮球82运球技术(加防守)。2.中长跑2.练习400M×2间歇跑1.篮球1.复习上次课内容,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922.跳远2.跳远技术简介。1.巩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学习行进间运球上篮1.篮球102技术。2.跳远2.复习跳远的短程助跑起跳、腾空练习1.中长跑1.考核:男生1000m,女生800m。2112.跳远2.跳远尊踞式(挺身式)腾空、落地技术

(1)理论:体适能核心力量训练在各个运动项目中的运用 (二)实践部分: (1)排球 (2)短跑 (3)跨栏 六、教学方法说明 在体适能课程中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错、游戏法、竞赛法等方法,从体能训练的价值和意义,体 能训练方法和原则方面。发展个性、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从中培养适合自身锻炼和 兴趣的项目技巧与方法,为后续终身体育做准备。 七、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要点 体适能1 周 次 学 时 教学内容 教学要点 1 2 1.体适能训练对价值观形成与终身 体育锻炼的意义 2.心肺复苏 1.体适能的锻炼的方法。 2终身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2 2 1.立定跳远 2.实心球 1.学习立定跳远技术,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及下肢爆 发力量。 2.学习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技术,发展上肢力 量和腰腹背肌力量。 3 2 1.立定跳远 2.实心球 1.测试 2.测试 4 2 1.篮球 2.中长跑 1.脚步移动,球性练习(原地各种绕球、运球练 习)。 2.简介中长跑的基本知识。 5 2 1.篮球 2.中长跑 1.复习上课内容,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2.介绍途中跑技术、呼吸方法、300M-500M跑。 6 2 1.篮球 2.中长跑 1.复习上次课内容,学习行进间传接球技术。 2.练习200M×4间歇跑(按照1500M节奏跑)。 7 2 1.篮球 2.中长跑 1.复习上次课,学习行进间变向及变速运球。 2.站立式起跑、讲解“极点”,1500M跑。 8 2 1. 篮球 2. 中长跑 1. 复习上次课内容,巩固和提高行进间的变向及变速 运球技术(加防守)。 2. 练习400M × 2间歇跑 9 2 1.篮球 2.跳远 1.复习上次课内容,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跳远技术简介。 10 2 1.篮球 2.跳远 1.巩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学习行进间运球上篮 技术。 2.复习跳远的短程助跑起跳、腾空练习 11 2 1.中长跑 2.跳远 1.考核:男生1000m,女生800m。 2.跳远蹲踞式(挺身式)腾空、落地技术

1.篮球1.考核:罚球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2122.跳远2.丈量步点、完整技术练习。1.完整技术练习。2131.跳远2.考核。1.考核:罚球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2141.篮球2.教学比赛。215机动体适能2周学教学内容教学要点时次1.体适能核心力量训练在各个运动项1.体适能力量的定义与分类21目中的运用2.力量训练在各个项目中的运用1.排球1.准备姿势和移动、正面双手垫球。222.短跑2.跑的专门性练习。1.排球1.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上手传球232.短跑2.加速跑技术。1.排球1.巩固和提高垫球和上手传球技术242.短跑2.途中跑的技术。1.排球1.巩固和提高垫球和上手传球技术522.短跑2.终点冲刺跑1.巩固和提高垫球和上手传球技术1.排球622.跑的专门性练习、跨距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2.短跑终点冲刺跑。1.排球1.复习垫球、上手传球和学习正面、侧面下手发球。722.短跑2.弯道跑、接力跑和交接棒技术。1.排球1.巩固和提高垫、传和发球技术282.短跑2.考核(100M)1.跨栏1.学习跨栏步技术。292.排球2.教学比赛。1.跨栏1.复习上次课内容,学习栏间跑技术。2102.排球2.教学比赛1.跨栏1.复习上次课内容,学习起跑过第一栏技术。2112.排球2.教学比赛。1.跨栏1.复习上次课内容,练习起跑过三至五栏技术。1222.排球2.教学比赛。1.跨栏1.半程栏或全程栏技术。2132.排球2.教学比赛。1.跨栏1.110m栏考核2142.排球2.排球考核

12 2 1.篮球 2.跳远 1.考核:罚球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 2.丈量步点、完整技术练习。 13 2 1.跳远 1.完整技术练习。 2.考核。 14 2 1.篮球 1. 考核:罚球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 2.教学比赛。 15 2 机动 体适能2 周 次 学 时 教学内容 教学要点 1 2 1.体适能核心力量训练在各个运动项 目中的运用 1.体适能力量的定义与分类。 2.力量训练在各个项目中的运用。 2 2 1. 排球 2. 短跑 1. 准备姿势和移动、正面双手垫球。 2. 跑的专门性练习。 3 2 1.排球 2.短跑 1.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上手传球。 2.加速跑技术。 4 2 1.排球 2.短跑 1.巩固和提高垫球和上手传球技术。 2.途中跑的技术。 5 2 1.排球 2.短跑 1.巩固和提高垫球和上手传球技术。 2.终点冲刺跑。 6 2 1.排球 2.短跑 1.巩固和提高垫球和上手传球技术。 2.跑的专门性练习、蹲距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 终点冲刺跑。 7 2 1.排球 2.短跑 1.复习垫球、上手传球和学习正面、侧面下手发球。 2.弯道跑、接力跑和交接棒技术。 8 2 1.排球 2.短跑 1.巩固和提高垫、传和发球技术 2.考核(100M) 9 2 1. 跨栏 2. 排球 1.学习跨栏步技术。 2.教学比赛。 10 2 1.跨栏 2.排球 1.复习上次课内容,学习栏间跑技术。 2.教学比赛 11 2 1.跨栏 2.排球 1.复习上次课内容,学习起跑过第一栏技术。 2.教学比赛。 12 2 1.跨栏 2.排球 1.复习上次课内容,练习起跑过三至五栏技术。 2.教学比赛。 13 2 1.跨栏 2.排球 1.半程栏或全程栏技术。 2.教学比赛。 14 2 1.跨栏 2.排球 1.110m栏考核 2.排球考核

152 机动八、考试内容、评分标准(一)成绩构成成绩构成(百分制)=体测(50%)+课堂教学课(45%)+健康跑(5%)(二)考核内容1.体测(50%)根据本学期体测成绩计算2.课堂教学课(45%)(1)学习态度5%分:根据考勤,课堂表现评价。(2)技术技能考核40%分:根据每学期实际上课内容进行考核。学期成绩评价时,课堂教学及格以上,总评成绩方能及格,否则最终分不超过59分注:所有成绩按照百分制录入教务系统,无故旷课3次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一次扣30分迟到一次扣10分,事假、病假一次扣10分(特殊情况除外),早退按照旷课处理,每累计迟到两次计旷课一次。3.健康跑(5%)根据健康跑实施方案,当学期学生实际跑步有效跑步次数得分。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王健.健康体适能(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徐玉明.体适能评定与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3]陈佩杰.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李采丰,孙超。健康体适能评定与运动处方制定阐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15 2 机动 八、考试内容、评分标准 (一)成绩构成 成绩构成(百分制)=体测(50%)+课堂教学课(45%)+ 健康跑(5%) (二)考核内容 1.体测(50%) 根据本学期体测成绩计算 2.课堂教学课(45%) (1)学习态度5%分:根据考勤,课堂表现评价。 (2)技术技能考核40%分:根据每学期实际上课内容进行考核。 学期成绩评价时,课堂教学及格以上,总评成绩方能及格,否则最终分不超过59分 注:所有成绩按照百分制录入教务系统,无故旷课3次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一次扣30分, 迟到一次扣10分,事假、病假一次扣10分(特殊情况除外),早退按照旷课处理,每累计迟到两次 计旷课一次。 3.健康跑(5%) 根据健康跑实施方案,当学期学生实际跑步有效跑步次数得分。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王健.健康体适能(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徐玉明.体适能评定与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3]陈佩杰.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李采丰,孙超。健康体适能评定与运动处方制定阐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