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空手道》课程教学大纲

《空手道》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空手道课程代码:空手道1:27111018;空手道2:27111049课程学分:空手道1,1.0学分,空手道2,1.0学分课程总学时:空手道1,30学时,空手道2,30学时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面向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开课学期:空手道1,第一、三学期,空手道2,第二、四学期二、课程简介空手道是一项集合了拳法、腿法、摔法的武道类项目,它起源于中国、发展在日本、传播于全世界,空手道进入高校以其特有的民族性、实用性、健身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课程从《体育空手道》入手,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探索,将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和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融入空手道教学,立足实际,回归教育本源,“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学生学会失败、感受挫折;在挫折中磨炼,在失败中成长,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学会尊师重道、票崇德尚礼,在教学的过程中传播技艺,传承中华文化,切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以“体”育人、责任担当、品格塑造等途径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三、课程目标1.空手道在日语中读作(办5(2),通过空手道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空手道项自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战术的同时也对空手道项目日语的入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2.其次是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过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3.空手道专修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进的原则,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练习空手道的基本技能和方法。4.掌握一定的比赛规则。5.长期练习空手道,不仅能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人的忍耐力、责任心和自信心。更可贵的是通过空手道的训练,能培养人的一种无所畏惧的心理素质等。6.能够促使同学们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为将来独立锻炼、终身锻炼打好必要的基础。四、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内容。(表1)序授课教学思政元素融入点思政元素简述号章节方法
《空手道》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空手道 课程代码:空手道1:27111018;空手道2:27111049 课程学分:空手道1,1.0学分,空手道2,1.0学分 课程总学时:空手道1,30学时,空手道2,30学时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面向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空手道1,第一、三学期,空手道2,第二、四学期 二、课程简介 空手道是一项集合了拳法、腿法、摔法的武道类项目,它起源于中国、发展在日本、传播于全世 界,空手道进入高校以其特有的民族性、实用性、健身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课程从《体育空 手道》入手,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新时代高 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探索,将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和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融入空手道教学, 立足实际,回归教育本源,“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学生学会失败、感受挫折;在挫折中磨 炼,在失败中成长,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 学会尊师重道、崇德尚礼,在教学的过程中传播技艺,传承中华文化,切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以“体”育人、责任担当、品格塑造等途径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 三、课程目标 1. 空手道在日语中读作(からてどう),通过空手道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空手道项目的基础 理论及基本技、战术的同时也对空手道项目日语的入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 其次是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过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达到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3. 空手道专修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练习空手道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 .掌握一定的比赛规则。 5. 长期练习空手道,不仅能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人的忍耐力、责任心和自信心。更可贵的是通过 空手道的训练,能培养人的一种无所畏惧的心理素质等。 6. 能够促使同学们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为将来独立锻炼、终身锻炼打好 必要的基础。 四、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 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内容。(表1) 序 号 授课 章节 思政元素融入点 思政元素简述 教学 方法

1.通过介绍空手道的发展史,了解空手道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历史的各个阶段空手道发展的主1.空手道基本要特点到不同时期对空手道的重视程度进行介绍,分析知识:起源与发空手道与其他武道类项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介绍展,特点与作用启发空手道的礼仪文化和“寸止”的基本技术和内涵,使学等;式、生对空手道文化产生兴趣,更好地为后面的技术学习打11引导2. 教学内容、下基础。案例任务及考核内式2.介绍《空手道》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对课堂的常规容、考核标准;做出要求,突出引导学生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3.空手道礼仪文3.通过对空手道礼仪的介绍,了解空手道礼仪的文化涵化义,对习武者在德智体美方面的要求和尊师重道、崇德尚礼的约束,传承中华文化1.介绍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提高身体兴奋度和降低运动损伤几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准备1.运动前的热身启发2.运动后的放松可以让紧张的肌肉得到休息并减少肌肉活动式2.运动后的身体产生的乳酸堆积,科学的对运动量、运动强度进行评2互动与放放松价,介绍肌肉放松和韧带拉伸的正确方法。松式3.身体素质练习3.介绍五大身体素质对运动以及身体健康的作用,通过身体素质的练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和遵循健身的科学性1.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等专业知识进行技术讲解,通过对空手道技术攻防含义的讲解,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动作,启发学生对实战技术动作思考和实空手道拳法(前践;启发手拳、后手基本式2.对教学内容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从历史、社会等3拳);腿法(中互动技术角度,运用实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空手道技术的理段踢、上段踢)式解和掌握,以及摔法技术。3.通过技术练习,引导学生对传统体育中意志力的强化,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从规则的介绍,启发学生的规则意识;对规则中的具竞赛1.空手道竞赛规体条款进行案例分析,体现规则的民族性和科学性。启发规则则;2.对裁判法的介绍,突出裁判员对运动员在场上的行为式案4和裁2.空手道裁判如何进行判断和奖,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例式判法法。观,公平、公正的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5技术1.基本素质2.专1.考核内容涵盖了所学技术的全部内容,并对考核纪律考核项素质3.专项技进行了严格要求,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考核,公平竞争获术得评价。2.采用提前告知和过程评价管理,对于违反考风考纪的行为给予严重处理,为学生树立师德师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
1 引导 1. 空手道基本 知识:起源与发 展,特点与作用 等; 2. 教学内容、 任务及考核内 容、考核标准; 3. 空手道礼仪文 化 1.通过介绍空手道的发展史,了解空手道发展与中国传 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历史的各个阶段空手道发展的主 要特点到不同时期对空手道的重视程度进行介绍,分析 空手道与其他武道类项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介绍 空手道的礼仪文化和“寸止”的基本技术和内涵,使学 生对空手道文化产生兴趣,更好地为后面的技术学习打 下基础。 2.介绍《空手道》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对课堂的常规 做出要求,突出引导学生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3.通过对空手道礼仪的介绍,了解空手道礼仪的文化涵 义,对习武者在德智体美方面的要求和尊师重道、崇德 尚礼的约束,传承中华文化。 启发 式、 案例 式 2 准备 活动 与放 松 1.运动前的热身 2.运动后的身体 放松 3.身体素质练习 1.介绍运动前热身的重要性,提高身体兴奋度和降低运 动损伤几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2.运动后的放松可以让紧张的肌肉得到休息并减少肌肉 产生的乳酸堆积,科学的对运动量、运动强度进行评 价,介绍肌肉放松和韧带拉伸的正确方法。 3.介绍五大身体素质对运动以及身体健康的作用,通过 身体素质的练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引导 学生了解和遵循健身的科学性。 启发 式 互动 式 3 基本 技术 空手道拳法(前 手拳、后手 拳);腿法(中 段踢、上段踢) 以及摔法技术。 1.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等专业知识进行技术讲 解,通过对空手道技术攻防含义的讲解,进一步帮助学 生理解技术动作,启发学生对实战技术动作思考和实 践; 2.对教学内容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从历史、社会等 角度,运用实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空手道技术的理 解和掌握; 3.通过技术练习,引导学生对传统体育中意志力的强 化,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 启发 式 互动 式 4 竞赛 规则 和裁 判法 1.空手道竞赛规 则; 2.空手道裁判 法。 1.从规则的介绍,启发学生的规则意识;对规则中的具 体条款进行案例分析,体现规则的民族性和科学性。 2.对裁判法的介绍,突出裁判员对运动员在场上的行为 如何进行判断和奖惩,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公平、公正的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 当。 启发 式案 例式 5 技术 考核 1.基本素质2.专 项素质3.专项技 术 1.考核内容涵盖了所学技术的全部内容,并对考核纪律 进行了严格要求,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考核,公平竞争获 得评价。 2.采用提前告知和过程评价管理,对于违反考风考纪的行为给 予严重处理,为学生树立师德师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

道德准则。五、教学内容纲要初级会员班(空手道1)(一)理论部分1、空手道(5)的概述(1)空手道发展简况(2)空手道的特点、作用(3)心肺复苏2、基本技术型和组手(二)实践部分1、基础部分:礼仪:进门礼、立礼、坐礼:A:(),B()。2、基本技术:(1)步型:前屈步、后屈立步、骑马立步、四股立马步。2)基本动作:顺突(冲拳)、刀受(刀手)、横猿臂、前(前踢)、横(横踢)、迥、连、下格挡+逆突(前屈立步一→后屈立步)、扬受+逆突(前屈立步一→后屈立步)、中段外受+逆突(前屈立步一后屈立步)、中段内受+逆突(前屈立步一后屈立步)、后屈手刀受+贯手。3、型(套路):平安初段()、平安二段(龙)、铁骑初段(L上龙)任选两套教学。4、身体素质中级会员班(空手道2)(一)理论部分1、空手道的比赛规则2、基本技、战术分析(二)实践部分1、基础部分(1)型(套路):平安三段()、平安四段()、平安五段(h)任选两套进行教学2)组手(攻防):五本组手(上段、中段)、基本一本组手(左右上段、左右中段)、自由一本组手(左右上段、左右中段、左右前、左右横)。2、身体素质六、教学方法说明(1)以线下授课为主,与多媒体技术视频教学辅助相结合,有助于课后复习指导;阐述空手道的起源,了解并学习空手道的基本技战术,使学生基本掌握空手道项目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战术的同时也对空手道项目日语的入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2)适时安排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教育平台,如学习通、班级群等,通过在线发布技术视频,促进全体学生对空手道的基本技术以及攻防技法的有更深入的理解与练习,提高学习效果;(3)深入研究空手道教学,以德育教育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取实境式、体验式、讨论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感性认识与理性学习相结合,培养道德情操,增强文化自信、专业责任担当。(4)在教学手段上提倡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有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空手道》的课程教学,“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学生学会失败、感受挫折;在挫折中磨炼,在失败中成长,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通过以“体”育人、立德树人、责任担当、品格塑造等途径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六、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要点初级会员班(空手道1)
道德准则。 五、教学内容纲要 初级会员班(空手道1) (一)理论部分 1、空手道(からてどう)的概述 (1)空手道发展简况 (2)空手道的特点、作用 (3)心肺复苏 2、基本技术型和组手 (二)实践部分 1、基础部分: 礼仪:进门礼、立礼、坐礼:A:(ぉねがぃします), B(ぁりがとぅござぃます)。 2、基本技术: (1) 步型:前屈步、后屈立步、骑马立步、四股立马步。 (2) 基本动作:顺突(冲拳)、刀受(刀手)、横猿臂、前蹴(前踢)、横蹴(横踢)、廻蹴、 连蹴、下格挡+逆突(前屈立步→后屈立步)、扬受+逆突(前屈立步→后屈立步)、中段外受+逆 突(前屈立步→后屈立步)、中段内受+逆突(前屈立步→后屈立步)、后屈手刀受+贯手。 3、型(套路):平安初段(ひあんしだん)、平安二段(ひあんにだん)、铁骑初段(てっき しよだん)任选两套教学。 4、身体素质 中级会员班(空手道2) (一)理论部分 1、空手道的比赛规则 2、基本技、战术分析 (二)实践部分 1、基础部分 (1)型(套路):平安三段(ひあんさんだん)、平安四段 (へいあんよだん) 、平安五段(へいあんごだ ん)任选两套进行教学 (2) 组手(攻防):五本组手(上段、中段)、基本一本组手(左右上段、左右中段)、自由一 本组手(左右上段、左右中段、左右前蹴、左右横蹴)。 2、身体素质 六、教学方法说明 (1)以线下授课为主,与多媒体技术视频教学辅助相结合,有助于课后复习指导;阐述空手道的起源,了 解并学习空手道的基本技战术,使学生基本掌握空手道项目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战术的同时也对空手道项目日语 的入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适时安排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教育平台,如学习通、班级群等,通过在线发布技术视频,促进全 体学生对空手道的基本技术以及攻防技法的有更深入的理解与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3)深入研究空手道教学,以德育教育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取实境式、体验式、讨论式、翻 转课堂等教学,感性认识与理性学习相结合,培养道德情操,增强文化自信、专业责任担当。 (4)在教学手段上提倡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有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融入《空手道》的课程教学,“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学生学会失败、感受挫折;在挫 折中磨炼,在失败中成长,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通过以“体”育人、立德树 人、责任担当、品格塑造等途径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 六、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要点 初级会员班(空手道1)

课次教学要点教学内容1.课堂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1.规范课堂纪律和考勤制度2.空手道项目简介2.了解空手道项目及基本礼仪3.空手道基本动作:服装细带、礼仪、基本手型、足法3.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4.心肺复苏1、顺突(上段、中段)、下格挡1.基本手技的要领二2、前屈立步、顺突(前屈立步)2.步伐移动重心的保持3、素质练习3.上肢力量的练习1.基本手技要领1、口中段内受、中段外受;三2、前刺踢、前屈立步+前刺踢2.前刺踢的发力点及重心保持3、身体素质练习3.腰腹肌的练习1、扬受、刀手(左右)1.手刀的基本要领四2、后屈立步、横上(骑马立)2.后屈立的重心分配3、具3.速度耐力练习身体素质练习1、下格挡(前屈立步)、扬受(前屈立步)1.组合技法的协调配合五2、平安初段五本组手(上段)2.平安初段的方向转换3、身体素质练习3.力量及协调性练习1、中段内受(前屈立步)、中段外受(前屈立步)1.组合技法转腰发力的要领六2、平安初段五本组手(中段)2.平安初段的复习和学习3、身体素质练习3.上肢力量练习1、1.组合技法重心及发力要领下格挡(后屈立步)、扬受(后屈立步)七2.型的学习及组手技法要领2、平安初段基本一本组手(左右上段)3、身体素质练习:15米折返3.身体速度耐力练习1、中段内受、中段外受1.组合技法重心及发力要领八2、平安初段基本一本组手(左右中段)2.型的复习学习及组手技法3、身体素质练习3.要腹肌的练习1、后屈手刀受(退步手刀)1.手刀技法练习九2、平安二段2.平安二段的基本技术"3、身体素质练习)3.身体素质练习1.组合技法练习1、中段外受+横猿臂(前屈立步+骑马立)2+2、平安二段基本一本组手(左右前)2.平安二段的手刀技法要领3、素质练习3.上肢力量练习1、下格挡+逆突1.组合技法要领十2、平安二段2.平安二段的学习与复习2、素质练习3.速度练习
课次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点 一 1.课堂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空手道项目简介 3.空手道基本动作:服装细带、礼仪、基本手型、足法。 4.心肺复苏 1.规范课堂纪律和考勤制度 2.了解空手道项目及基本礼仪 3.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 二 1、顺突(上段、中段)、下格挡 2、前屈立步、顺突(前屈立步) 3、素质练习 1.基本手技的要领 2.步伐移动重心的保持 3.上肢力量的练习 三 1、中段内受、中段外受; 2、前刺踢、前屈立步+前刺踢 3、身体素质练习 1.基本手技要领 2.前刺踢的发力点及重心保持 3.腰腹肌的练习 四 1、扬受、刀手(左右) 2、后屈立步、横蹴上(骑马立) 3、身体素质练习 1.手刀的基本要领 2.后屈立的重心分配 3.速度耐力练习 五 1、下格挡(前屈立步)、扬受(前屈立步) 2、平安初段 五本组手(上段) 3、身体素质练习 1.组合技法的协调配合 2.平安初段的方向转换 3.力量及协调性练习 六 1、中段内受(前屈立步)、中段外受(前屈立步) 2、平安初段 五本组手(中段) 3、身体素质练习 1.组合技法转腰发力的要领 2.平安初段的复习和学习 3.上肢力量练习 七 1、下格挡(后屈立步)、扬受(后屈立步) 2、平安初段 基本一本组手(左右上段) 3、身体素质练习:15米折返 1.组合技法重心及发力要领 2.型的学习及组手技法要领 3.身体速度耐力练习 八 1、中段内受、中段外受 2、平安初段 基本一本组手(左右中段) 3、身体素质练习 1.组合技法重心及发力要领 2.型的复习学习及组手技法 3.要腹肌的练习 九 1、后屈手刀受(退步手刀) 2、平安二段 3、身体素质练习) 1.手刀技法练习 2.平安二段的基本技术 3.身体素质练习 十 1、中段外受+横猿臂(前屈立步+骑马立) 2、平安二段 基本一本组手(左右前蹴) 3、素质练习 1.组合技法练习 2.平安二段的手刀技法要领 3.上肢力量练习 十一 1、下格挡+逆突 2、平安二段 2、素质练习 1.组合技法要领 2.平安二段的学习与复习 3.速度练习

1、中段内受+逆突、中段外受+逆突1.组合技法的练习十二2、平安二段基本一本组手(左右横)2.平安二段中横踢的练习3、具身体素质练习3.身体素质练习1、扬受+逆突、组手格斗式1.组合技法练习及基本功练习十三2、2.型的复习及比赛规则复习平安一段、平安二段,讲解比赛规则3、身体素质练习3.身体素质考核1.基本功考核十四技术考试:基本功、型考核、约束组手考核2.平安型考核(二选一)3.约束组手考核十五机动补缺补差中级会员班 (空手道2)课次教学内容教学要点理论课:1.规范课堂纪律和考勤制度1、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及考核标准2.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2、复习第一学期的所学内容1.移动中,后屈立手刀重心1、手刀受+贯手(后屈立步)的保持2、平安三段自由一本组手(左右上段)2.平安三段基本技术学习3、身体素质练习3.速度频率的练习1.前屈立和后屈立的重心转换1、下格挡+逆突(前屈立步一后屈立步)三2、平安三段自由一本组手(左右上段)2.型的学习及组手技法的掌握3、身体素质练习3.上肢力量的练习1、中段内受+逆突、中段外受+逆突(前屈立步一后屈立1.组合技法重心转换步)四2.一本组手两人的配合2、平安三段自由一本组手(左右中段)3.腰腹肌的练习3、身体素质练习1、扬受+逆突(前屈立步一后屈立步)1.组合技法的练习五2、平安三段自由一本组手(左右中段)2.型的复习及组手的配合3、身体素质练习3.腹肌练习1、前屈立追突、前屈立三本突1.注意组合技法的协调连贯六2、平安四段自由组手攻击技2.学习平安四段基本技术3、身体素质3.上肢力量练习1.横踢的基本技术1、基本横上、横入2.型的复习、自由组手的学七2、平安四段自由组手攻击技习3、身体素质3.速度频率的练习
十二 1、中段内受+逆突、中段外受+逆突 2、平安二段 基本一本组手(左右横蹴) 3、身体素质练习 1.组合技法的练习 2.平安二段中横踢的练习 3.身体素质练习 十三 1、扬受+逆突、组手格斗式 2、复习平安一段、平安二段,讲解比赛规则 3、身体素质练习 1.组合技法练习及基本功练习 2.型的复习及比赛规则 3.身体素质考核 十四 技术考试:基本功、型考核、约束组手考核 1.基本功考核 2.平安型考核(二选一) 3.约束组手考核 十五 机动 补缺补差 中级会员班(空手道2) 课次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点 一 理论课: 1、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及考核标准 2、复习第一学期的所学内容 1.规范课堂纪律和考勤制度 2.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 二 1、手刀受+贯手(后屈立步) 2、平安三段 自由一本组手(左右上段) 3、身体素质练习 1.移动中,后屈立手刀重心 的保持 2.平安三段基本技术学习 3.速度频率的练习 三 1、下格挡+逆突(前屈立步→后屈立步) 2、平安三段 自由一本组手(左右上段) 3、身体素质练习 1.前屈立和后屈立的重心转 换 2.型的学习及组手技法的掌 握 3.上肢力量的练习 四 1、中段内受+逆突、中段外受+逆突(前屈立步→后屈立 步) 2、平安三段 自由一本组手(左右中段) 3、身体素质练习 1.组合技法重心转换 2.一本组手两人的配合 3.腰腹肌的练习 五 1、扬受+逆突(前屈立步→后屈立步) 2、平安三段 自由一本组手(左右中段) 3、身体素质练习 1.组合技法的练习 2.型的复习及组手的配合 3.腹肌练习 六 1、前屈立追突、前屈立三本突 2、平安四段 自由组手攻击技 3、身体素质 1.注意组合技法的协调连贯 2.学习平安四段基本技术 3.上肢力量练习 七 1、基本横蹴上、横蹴入 2、平安四段 自由组手攻击技 3、身体素质 1.横踢的基本技术 2.型的复习、自由组手的学 习 3.速度频率的练习

1、骑马立、骑马立横上1.骑马立的组合技击练习八2、平安四段自由组手攻击技2.型的练习、自由组手技法3、身体素质3.速度耐力1.所有基本功组合的复习1、基本功组合练习2.型的学习及自由组手技战九2、平安四段自由组手攻击技术3、身体素质3.上肢力量练习1、基本功组合练习1.基本技法组合练习+2.型的复习2、复习平安三段、平安四段3、身体素质3.加强身体素质练习1.型的复习1、复习:基本动作、平安初段、平安二段、平安三段+自由一本组手2.组手技术复习2、身体素质练习3.身体素质练习1、复习平安三段、平安四段1.型的复习+2、比赛规则讲解2.学习组手比赛规则二3、身体素质练习3.身体素质练习1、连(上段、中段)、手足技法组合练习1.手足技法复习+2、复习平安三段、平安四段、自由一本组手2.型的复习三3、身体素质考核3.身体素质考核+1.型的考核(二选一)实践考试:基本功、型考核、自由组手一分钟四2.组手的考核+机动补缺补差五八、考试内容、评分标准(一)成绩构成成绩构成(百分制)=体测(50%)+课堂教学课(45%)+健康跑(5%)(二)考核内容1.体测(50%)根据本学期体测成绩计算2.课堂教学课(45%)(1)学习态度5%分:根据考勤,课堂表现评价。(2)技术技能考核40%分:根据每学期实际上课内容进行考核。学期成绩评价时,课堂教学及格以上,总评成绩方能及格,否则最终分不超过59分注:所有成绩按照百分制录入教务系统,无故课3次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一次扣30分,迟到一次扣10分,事假、病假一次扣10分(特殊情况除外),早退按照旷课处理,每累计迟到两次计旷课一次。3.健康跑(5%)根据健康跑实施方案,当学期学生实际跑步有效跑步次数得分(三)技术、专项素质考核评分标准(根据各项目实际制定标准,分两个学期,制定表格)1.初级、会员班(空手道1)(1)空手道基本功动作的评分标准(20%)
八 1、骑马立、骑马立横蹴上 2、平安四段 自由组手攻击技 3、身体素质 1.骑马立的组合技击练习 2.型的练习、自由组手技法 3.速度耐力 九 1、基本功组合练习 2、平安四段 自由组手攻击技 3、身体素质 1.所有基本功组合的复习 2.型的学习及自由组手技战 术 3.上肢力量练习 十 1、基本功组合练习 2、复习平安三段、平安四段 3、身体素质 1.基本技法组合练习 2.型的复习 3.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十 一 1、复习:基本动作、平安初段、平安二段、平安三段、 自由一本组手 2、身体素质练习 1.型的复习 2.组手技术复习 3.身体素质练习 十 二 1、复习平安三段、平安四段 2、比赛规则讲解 3、身体素质练习 1.型的复习 2.学习组手比赛规则 3.身体素质练习 十 三 1、连蹴(上段、中段)、手足技法组合练习 2、复习平安三段、平安四段、自由一本组手 3、身体素质考核 1.手足技法复习 2.型的复习 3.身体素质考核 十 四 实践考试:基本功、型考核、自由组手一分钟 1.型的考核(二选一) 2.组手的考核 十 五 机动 补缺补差 八、考试内容、评分标准 (一)成绩构成 成绩构成(百分制)=体测(50%)+课堂教学课(45%)+ 健康跑(5%) (二)考核内容 1.体测(50%) 根据本学期体测成绩计算 2.课堂教学课(45%) (1)学习态度5%分:根据考勤,课堂表现评价。 (2)技术技能考核40%分:根据每学期实际上课内容进行考核。 学期成绩评价时,课堂教学及格以上,总评成绩方能及格,否则最终分不超过59分 注:所有成绩按照百分制录入教务系统,无故旷课3次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一次扣30分, 迟到一次扣10分,事假、病假一次扣10分(特殊情况除外),早退按照旷课处理,每累计迟到两次 计旷课一次。 3.健康跑(5%) 根据健康跑实施方案,当学期学生实际跑步有效跑步次数得分。 (三)技术、专项素质考核评分标准 (根据各项目实际制定标准,分两个学期,制定表格) 1.初级、会员班(空手道1) (1)空手道基本功动作的评分标准(20%)

分值评分标准优(90-100)动作准确、合理、速度快、力量大良 (80-89)动作准确、合理;速度比较快、力量比较大中 (70-79)动作比较准确、比较合理;速度比较慢、力量比较小。及格(60-69)动作不够准确、合理;速度比较慢、力量比较小。不及格(60以下)动作不够正确,无力。(2)空手道平安型动作的评分标准(40%)分值评分标准优(90-100)套路熟练;动作协调规范,功架到位;劲力充沛;精神饱满。套路熟练、动作较为规范;路线、方向清晰;劲力充沛、力量顺达良(80-89)但精神、节奏较为饱满。套路熟练、动作比较规范;路线、方向比较清晰;劲力比较充沛顺达中(70-79)但精神、节奏较为一般。能够较熟练地完成全套技术;没有出现明显遗忘;动作的路线、方向基本正及格(60-69)确;动作规格较为一般。不及格(60以动作不熟练;动作不协调且规格较差;动作路线方向明显错误;动作有2次以下)上的明显遗忘。(3)空手道组手动作的评分标准(10%)分值评分标准实战意识强、灵敏性好、反应速度快、击打目标准确、力度控制适当,有高难优(90-100)度动作。实战意识较强、灵敏性较好、反应速度较快、击打目标准确、力度控制适当,良(80-89)有高难度动作。实战意识比较强、灵敏性比较好、反应速度比较快、击打目标准确、力度控制中 (70-79)适当。实战意识一般、灵敏性一般、反应速度一般、击打目标较准确、力度控制较适及格(60-69)当。不及格(60以实战意识较差、灵敏性较差、反应速度较慢、击打目标不准、力度控制不当。下)(4)身体素质评分标准(10%)分值分值俯卧撑分值仰卧起坐平板支撑
分值 评分标准 优(90-100) 动作准确、合理、速度快、力量大 良(80-89) 动作准确、合理;速度比较快、力量比较大 中(70-79) 动作比较准确、比较合理;速度比较慢、力量比较小。 及格(60-69) 动作不够准确、合理;速度比较慢、力量比较小。 不及格(60以下) 动作不够正确,无力。 (2)空手道平安型动作的评分标准(40%) 分值 评分标准 优(90-100) 套路熟练;动作协调规范,功架到位;劲力充沛;精神饱满。 良(80-89) 套路熟练、动作较为规范;路线、方向清晰;劲力充沛、力量顺达, 但精神、节奏较为饱满。 中(70-79) 套路熟练、动作比较规范;路线、方向比较清晰;劲力比较充沛顺达, 但精神、节奏较为一般。 及格(60-69) 能够较熟练地完成全套技术;没有出现明显遗忘;动作的路线、方向基本正 确;动作规格较为一般。 不及格(60以 下) 动作不熟练;动作不协调且规格较差;动作路线方向明显错误;动作有2次以 上的明显遗忘。 (3)空手道组手动作的评分标准(10%) 分值 评分标准 优(90-100) 实战意识强、灵敏性好、反应速度快、击打目标准确、力度控制适当,有高难 度动作。 良(80-89) 实战意识较强、灵敏性较好、反应速度较快、击打目标准确、力度控制适当, 有高难度动作。 中(70-79) 实战意识比较强、灵敏性比较好、反应速度比较快、击打目标准确、力度控制 适当。 及格(60-69) 实战意识一般、灵敏性一般、反应速度一般、击打目标较准确、力度控制较适 当。 不及格(60以 下) 实战意识较差、灵敏性较差、反应速度较慢、击打目标不准、力度控制不当。 (4)身体素质评分标准(10%) 仰卧起坐 分值 俯卧撑 分值 平板支撑 分值

(个)(个)(分钟)男女男女女男46436020 4.01001003.01004441955718953.452.4595423990541690903.302.30405137 851485853.152.15383548128080803.002.003633451075752.451.457534317040970702.301.3032296535865651.152.15302760307602.0601.0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撰写要求:《大学体育》、《体育空手道》
(个) (个) (分钟)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46 43 100 60 20 100 4.0 3.0 100 44 41 95 57 18 95 3.45 2.45 95 42 39 90 54 16 90 3.30 2.30 90 40 37 85 51 14 85 3.15 2.15 85 38 35 80 48 12 80 3.00 2.00 80 36 33 75 45 10 75 2.45 1.45 75 34 31 70 40 9 70 2.30 1.30 70 32 29 65 35 8 65 2.15 1.15 65 30 27 60 30 7 60 2.0 1.0 60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撰写要求:《大学体育》、《体育空手道》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中华养生》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体育保健》课程教学大纲.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运动损伤的预防.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记住这6点 正确开启春季跑步模式.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高级伸展技巧——-PNF伸展法.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夏天运动如何防止中暑?.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踝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冬日跑步嗓子为什么会痛?.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运动中常见损伤的处理.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运动疲劳恢复的方法.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冬季运动中高度重视以下十种不适症状.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怎样的跑步姿势才能让小腿变细?.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长跑的好处、技巧及注意事项.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秋季健身哪些健身方法最好.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心理学与生活——皮格马利翁效应.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常识)心理学与生活——定势思维.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营养与保健)8个关于夏季运动的补水常识.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营养与保健)减肥期间应该吃什么?.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营养与保健)合理膳食营养的基本要求.pdf
-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运动营养与保健)营养素与健康.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啦啦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篮球俱乐部》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排球俱乐部》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气排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三人制篮球俱乐部》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网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武术散打》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舞龙舞狮》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游泳》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瑜伽》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足球》课程教学大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