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舞狮》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舞狮课程代码:舞狮1:27111174:舞狮2:27111175课程学分:舞狮1,1.0学分,舞狮2,1.0学分课程总学时:舞狮1,30学时,舞狮2,30学时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面向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开课学期:舞狮1,第一、三学期,舞狮2,第二、四学期二、课程简介1.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结合我校实际,本课程通过舞狮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舞狮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舞狮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舞狮技术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舞狮运动训练、竞赛参与的需求,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队协作的体育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民族自豪感,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3.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场地、师资条件所开设的教育课程,适用于所有专业统招学生及留学生。三、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舞狮运动兴趣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意识,养成热爱民族传统运动的习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舞狮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能够参与舞狮运动训练和表演,体验舞狮运动乐趣,感受舞狮运动魅力,学会欣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以及坚韧不拨、勇敢顽强、挑战自我、正视挫折、不骄不躁的良好品质。四、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教学过程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内容。思政元素融入序号授课章节教学方法思政元素简述点以舞狮文化为切入点,强化文化自信与团队第一部分理对中华优秀传精神。通过解析舞狮千年传承中的“尚和合、重协论课引导:统文化—一舞作”民族智慧,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发式、互1动式舞狮运动的狮运动的介当代价值:结合“狮头狮尾一体同心”的协作铁绍。形成与发展律,在动作演练中深化集体主义认同,实现“强体魄”与“铸魂育人”的双重目标。以基本功训练为载体,淬炼务实品格与协作树牢根基意根基。通过马步、四六步、高举、上腿等基础动作识:牢记基的千次锤炼,引导学生体悟“根基不牢,地动山第二部本不牢,地动启发式、互摇”的朴素真理一一正如扎马步时气沉丹田的稳2分舞狮基山摇”,做人动式、探究定,做人做事也需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在双人做事脚踏实地式本技术教学托举、音乐配合中深化“个人根基即团队根基”的才能行稳致集体认知,让“一步一印夯基础,一招一式见精远。神”成为课堂最生动的思政宣言。以套路创编为熔炉,淬炼规则意识与创新担当。通过“形意相合“的狮舞叙事,引导学生理解守套路创编是舞第三部分正创新的深层内涵一一尊重传统程式的美学根基狮展演的核舞狮套路组启发式、互更要勇担时代表达的文化使命:在集体创编中体心,团队演练3动式合创编及教悟”狮形即心形”:个人创意需融于团队韵律,鼓点更提升凝聚学错则狮步散,协作真谛正在于”收放共节拍,荣辱力。同担当”,让青年在舞动中读懂“规矩成方圆,凝聚生合力“的成长哲学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舞狮 课程代码:舞狮1:27111174 ;舞狮2:27111175 课程学分:舞狮1,1.0学分,舞狮2,1.0学分 课程总学时:舞狮1,30学时,舞狮2,30学时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面向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舞狮1,第一、三学期,舞狮2,第二、四学期 二、课程简介 1.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结合我校实际,本课程通过舞狮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舞狮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舞狮运动的基本知识、基 本技能和舞狮技术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舞狮运动训练、竞赛参与的需求,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队协作的体 育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民族自豪感,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场地、师资条件所开设的教育课程,适用于所有 专业统招学生及留学生。 三、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舞狮运动兴趣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意识,养成热爱民族传统运动的习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灵敏、速度、 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舞狮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能够参与舞狮运动训练和表演,体验舞狮运动乐趣,感受舞狮运动魅力,学 会欣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敢顽强、挑战自我、正视挫 折、不骄不躁的良好品质。 四、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 教学过程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内容。 序号 授课章节 思政元素融入 点 思政元素简述 教学方法 1 第一部分 理 论课引导: 舞狮运动的 形成与发展 对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舞 狮运动的介 绍。 以舞狮文化为切入点,强化文化自信与团队 精神。通过解析舞狮千年传承中的“尚和合、重协 作”民族智慧,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当代价值;结合“狮头狮尾一体同心”的协作铁 律,在动作演练中深化集体主义认同,实现“强体 魄”与“铸魂育人”的双重目标。 启发式、互 动式 2 第二部 分 舞狮基 本技术教学 树牢根基意 识:牢记'基 本不牢,地动 山摇',做人 做事脚踏实地 才能行稳致 远。 以基本功训练为载体,淬炼务实品格与协作 根基。通过马步、四六步、高举、上腿等基础动作 的千次锤炼,引导学生体悟“根基不牢,地动山 摇”的朴素真理——正如扎马步时气沉丹田的稳 定,做人做事也需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在双人 托举、音乐配合中深化“个人根基即团队根基”的 集体认知,让“一步一印夯基础,一招一式见精 神”成为课堂最生动的思政宣言。 启发式、互 动式、探究 式 3 第三部分 舞狮套路组 合创编及教 学 套路创编是舞 狮展演的核 心,团队演练 更提升凝聚 力。 以套路创编为熔炉,淬炼规则意识与创新担 当。通过"形意相合"的狮舞叙事,引导学生理解守 正创新的深层内涵——尊重传统程式的美学根基, 更要勇担时代表达的文化使命;在集体创编中体 悟"狮形即心形":个人创意需融于团队韵律,鼓点 错则狮步散,协作真谛正在于"收放共节拍,荣辱 同担当",让青年在舞动中读懂"规矩成方圆,凝聚 生合力"的成长哲学。 启发式、互 动式

以体能淬炼为镜,映照全面发展与时代担当。通过柔韧、协调、力量等训练,引导学生领悟“体魄为基,精神为魂”的深层关联一一正增强身体素质第四部分启发式、探如舞狮中“腰活则狮灵”的技艺铁律,青年唯有筋提高身体机能究式身体素质练骨强健方能托举文化传承重任:在抗阻练习中注4的协调性和灵习入“百折筋骨不断志”的意志教育,将身体苦痛转活性。化为“破茧成蝶”的生命隐,让每一次拉伸与跃动都成为淬炼坚韧品格、锻造时代脊梁的生动实践。以考促行,以行证道一一让考场成为品格的试金石。技术考核不仅检验动作规范度,更锤炼学第五部分生敬畏与诚信精神:双人考核中“一人失误共同担5考试启发式技术考核责”的设定,让“荣辱与共”的团队观从口号化为切肤体验。最终成绩单上每一分,都是对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与同心共进的集体信仰的双重认证。五、教学内容纲要舞狮1()理论部分1.舞狮运动发展概况及其内容简介(1)舞狮运动的主要流派(2)舞狮运动的风格特点(3)舞狮运动的形成与发展2.舞狮运动的教学与训练(1)教学的原则、步骤与方法(2)训练的原则、内容、方法与手段(二)实践部分1.基本技术(1)狮头握法(2)狮尾握法双手、单手、脱手扶位(3)狮头基本手法摇、点、摆、错、叼(4)北狮基本步伐行步、跑步、盖步、错步、碎步、颠步(5)北狮形态技术动作亮相、卧势、高举、侧滚翻、金狮站立、舔、啃、挠、甩尾(6)北狮神态技术动作楞相、美相、惊相、怕相、急相2.基本组合(1)开场组合动作、啃挠组合动作、甩尾高举推进组合动作(2)双狮戏球组合动作3.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练习舞狮2(一)理论部分1.舞狮运动的发展趋势与规律(1)舞狮运动发展趋势与演进的规律(2)舞狮运动竞赛与裁判规则2.国内外优秀舞狮文化与队伍简介(1)国内舞狮队伍及运动员介绍
4 第四部分 身体素质练 习 增强身体素质 提高身体机能 的协调性和灵 活性。 以体能淬炼为镜,映照全面发展与时代担 当。通过柔韧、协调、力量等训练,引导学生领 悟 “体魄为基,精神为魂” 的深层关联——正 如舞狮中“腰活则狮灵”的技艺铁律,青年唯有筋 骨强健方能托举文化传承重任;在抗阻练习中注 入“百折筋骨不断志”的意志教育,将身体苦痛转 化为“破茧成蝶”的生命隐喻,让每一次拉伸与跃 动都成为淬炼坚韧品格、锻造时代脊梁的生动实 践。 启发式、探 究式 5 第五部分 技术考核 考试 以考促行,以行证道——让考场成为品格的 试金石。技术考核不仅检验动作规范度,更锤炼学 生敬畏与诚信精神:双人考核中“一人失误共同担 责”的设定,让“荣辱与共”的团队观从口号化为 切肤体验。最终成绩单上每一分,都是对精益求精 的工匠态度与同心共进的集体信仰的双重认证。 启发式 五、教学内容纲要 舞狮1 (一)理论部分 1.舞狮运动发展概况及其内容简介 (1)舞狮运动的主要流派 (2)舞狮运动的风格特点 (3)舞狮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2.舞狮运动的教学与训练 (1)教学的原则、步骤与方法 (2)训练的原则、内容、方法与手段 (二)实践部分 1.基本技术 (1)狮头握法 (2)狮尾握法 双手、单手、脱手扶位 (3)狮头基本手法 摇、点、摆、错、叼 (4)北狮基本步伐 行步、跑步、盖步、错步、碎步、颠步 (5)北狮形态技术动作 亮相、卧势、高举、侧滚翻、金狮站立、舔、啃、挠、甩尾 (6)北狮神态技术动作 愣相、美相、惊相、怕相、急相 2.基本组合 (1)开场组合动作、啃舔挠组合动作、甩尾高举推进组合动作 (2)双狮戏球组合动作 3.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舞狮2 (一)理论部分 1.舞狮运动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1)舞狮运动发展趋势与演进的规律 (2)舞狮运动竞赛与裁判规则 2.国内外优秀舞狮文化与队伍简介 (1)国内舞狮队伍及运动员介绍

(2)国外舞狮队伍及运动员介绍(二)实践部分1.基本技术(1)北狮基本手法步法(2)南狮神态技术动作南狮三点、三抛、三拜、马拉拜、啃腿、麒麟步、小跳、金鸡独立(3)舞狮形态技术动作高举、甩尾、金狮站立、舔啃挠、坐肩旋转、踩背亮相、金狮独立转体180度、夹腰旋转2.基本组合(1)双狮对练组合动作2.基本套路(1)全国青少年北狮规定套路(2)全国青少年南狮规定套路六、教学方法说明1.讲解法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2.示范法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示范,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在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序、技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3.完整法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学习和练习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没有质的区别或运动技术难度不高而没有必要进行或根本不可分解的运动项目。4.分解法分解法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有质的区别或运动技术难度较高而又可分解的运动项目。5.游戏与比赛法游戏比赛法通常有一定的情节和竞争成分,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正是游戏中的情节和竞争、合作等要素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心理锻炼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法被广泛地采用。6.纠正动作错误法纠正动作错误法是体育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提高是伴随着动作错误的不断出现与不断纠正而进行的。7、学习通线上教学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互动,主要是在特殊条件下对线下教学活动的一种补充。比如:疫情、雨天、视频学习等。七、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要点舞狮1周时美教学内容教学要点次1.介绍本学期教学内容、任务与要求2.舞狮运动基本理论知识介绍(1)舞狮运动的主要流派1使学生明确课程性质、清楚课程教学内容、进度及考试要求(2)舞狮运动的风格特点(3)舞狮运动的形成与发展(4)舞狮运动竞赛与裁判1.学习舞狮基本动作(1)手法:摇、点、摆、错、叼通过基本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舞狮基本技术要领,多遍2(2)握法:狮头、狮尾重复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2.学习狮形步、扣跳步亮相动作4.专项力量练习1.复习舞狮基本动作1.注意双人配合,向上形成合力5(1)手法:摇、点、摆、错、叼
(2)国外舞狮队伍及运动员介绍 (二)实践部分 1.基本技术 (1)北狮基本手法步法 (2)南狮神态技术动作 南狮三点、三抛、三拜、马拉拜、啃腿、麒麟步、小跳、金鸡独立 (3)舞狮形态技术动作 高举、甩尾、金狮站立、舔啃挠、坐肩旋转、踩背亮相、金狮独立转体180度、夹腰旋转 2.基本组合 (1)双狮对练组合动作 2.基本套路 (1)全国青少年北狮规定套路 (2)全国青少年南狮规定套路 六、教学方法说明 1.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 识、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2.示范法 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示范,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在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 序、技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3.完整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学习和练习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没有质 的区别或运动技术难度不高而没有必要进行或根本不可分解的运动项目。 4.分解法 分解法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有质的区别或运动技术难度 较高而又可分解的运动项目。 5.游戏与比赛法 游戏比赛法通常有一定的情节和竞争成分,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正是游戏中的情节和竞争、合作等要素可以帮助体育教师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心理锻炼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法被广泛地采用。 6.纠正动作错误法 纠正动作错误法是体育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提高是伴随着动作错误的 不断出现与不断纠正而进行的。 7、学习通线上教学 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互动,主要是在特殊条件下对线下教学活动的一种补充。比如:疫情、雨天、视频学习等。 七、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要点 舞狮1 周 次 学 时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点 1 2 1.介绍本学期教学内容、任务与要求 2.舞狮运动基本理论知识介绍 (1)舞狮运动的主要流派 (2)舞狮运动的风格特点 (3)舞狮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4)舞狮运动竞赛与裁判 使学生明确课程性质、清楚课程教学内容、进度及考试要求 2 2 1.学习舞狮基本动作 (1)手法:摇、点、摆、错、叼 (2)握法:狮头、狮尾 2.学习狮形步、扣跳步亮相动作 4.专项力量练习 通过基本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舞狮基本技术要领,多遍 重复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 2 1.复习舞狮基本动作 (1)手法:摇、点、摆、错、叼 1.注意双人配合,向上形成合力

(2)握法:狮头、狮尾2.狮尾径直高举,抓握腰带两侧2.复习狮形步、扣跳步亮相动作3.学习高举动作(垂直跳过渡到打腿跳)4.专项力量练习(狮尾肩推:狮头核心、腿部爆发力)1.复习舞狮基本动作(1)手法:摇、点、摆、错、叼1.注意双人配合,向上形成合力(2)握法:狮头、狮尾422.复习狮形步2.狮头起跳弹腿,狮尾径直高举3.复习高举动作(垂直跳过渡到分腿跳)4.专项力量练习1.复习狮形步2.复习高举动作1.狮尾大臂夹紧向后拉:狮头双脚踩到位,膝盖伸直523.学习上腿动作(瓣脚练习、辅助练习)2.做好辅助,两组同学轮换练习4.专项力量练习(狮尾肩推、俯卧撑:狮头核心、深)1.复习狮形步2.复习高举动作1.狮尾大臂夹紧向后拉:狮头双脚踩到位,膝盖伸直623.复习上腿动作(脚练习、辅助练习)2.做好安全防护4.专项力量练习1.复习狮形步1.注意狮头狮尾滚翻同时2.复习高举、上腿动作723.学习滚翻动作(分解练习、个人练习、双人练2.狮尾手握腰带滚翻时的变换习)3.注意膝盖触地、不要收腿4.专项力量练习(核心力量练习)1.复习狮形步1.注意狮头狮尾滚翻同时2.复习高举、上腿动作822.狮尾手握腰带滚翻时的变换3.复习滚翻动作3.注意膝盖触地、不要收腿4.专项力量练习1.复习狮形步2.复习高举、上腿、滚翻动作1.注意“啃”时的动作,三次幅度逐渐变大923.学习啃、舔、挠组合动作(分解、单人、双人练2.狮头狮尾配合默契习)4.专项力量练习(上肢、下肢、核心力量练习)1.复习狮形步1.狮头狮尾配合默契2.复习高举、上腿、滚翻动作1023.复习啃、膝、挠组合动作2.配合表演灵活生动4.专项力量练习1.复习狮形步1.注意配合、灵活生动2.复习高举、上腿、滚翻、啃舔挠组合动作1123.学习戏球、甩尾、啃尾等动作2.培养自主编排套路意识4.自主创新编排舞狮套路1.复习狮形步1.注意配合、灵活生动2.复习高举、上腿、滚翻、啃舔挠组合动作1223.复习戏球、甩尾、啃尾等动作2.注意前后动作衔接4.学习基本舞狮套路组合1.注意套路的方向、完整性及观赏性1.复习舞狮基本技术动作1322.复习舞狮基本套路组合2.配合默契(双人、双狮)1.复习舞狮基本套路组合142体现舞狮的灵活生动、观赏性及美感2.考试
(2)握法:狮头、狮尾 2.复习狮形步、扣跳步亮相动作 3.学习高举动作(垂直跳过渡到打腿跳) 4.专项力量练习(狮尾肩推;狮头核心、腿部爆发 力) 2.狮尾径直高举,抓握腰带两侧 4 2 1.复习舞狮基本动作 (1)手法:摇、点、摆、错、叼 (2)握法:狮头、狮尾 2.复习狮形步 3.复习高举动作(垂直跳过渡到分腿跳) 4.专项力量练习 1.注意双人配合,向上形成合力 2.狮头起跳弹腿,狮尾径直高举 5 2 1.复习狮形步 2.复习高举动作 3.学习上腿动作(掰脚练习、辅助练习) 4.专项力量练习(狮尾肩推、俯卧撑;狮头核心、 深蹲) 1.狮尾大臂夹紧向后拉;狮头双脚踩到位,膝盖伸直 2.做好辅助,两组同学轮换练习 6 2 1.复习狮形步 2.复习高举动作 3.复习上腿动作(掰脚练习、辅助练习) 4.专项力量练习 1.狮尾大臂夹紧向后拉;狮头双脚踩到位,膝盖伸直 2.做好安全防护 7 2 1.复习狮形步 2.复习高举、上腿动作 3.学习滚翻动作(分解练习、个人练习、双人练 习) 4.专项力量练习(核心力量练习) 1.注意狮头狮尾滚翻同时 2.狮尾手握腰带滚翻时的变换 3.注意膝盖触地、不要收腿 8 2 1.复习狮形步 2.复习高举、上腿动作 3.复习滚翻动作 4.专项力量练习 1.注意狮头狮尾滚翻同时 2.狮尾手握腰带滚翻时的变换 3.注意膝盖触地、不要收腿 9 2 1.复习狮形步 2.复习高举、上腿、滚翻动作 3.学习啃、舔、挠组合动作(分解、单人、双人练 习) 4.专项力量练习(上肢、下肢、核心力量练习) 1.注意“啃”时的动作,三次幅度逐渐变大 2.狮头狮尾配合默契 10 2 1.复习狮形步 2.复习高举、上腿、滚翻动作 3.复习啃、舔、挠组合动作 4.专项力量练习 1.狮头狮尾配合默契 2.配合表演灵活生动 11 2 1.复习狮形步 2.复习高举、上腿、滚翻、啃舔挠组合动作 3.学习戏球、甩尾、啃尾等动作 4.自主创新编排舞狮套路 1.注意配合、灵活生动 2.培养自主编排套路意识 12 2 1.复习狮形步 2.复习高举、上腿、滚翻、啃舔挠组合动作 3.复习戏球、甩尾、啃尾等动作 4.学习基本舞狮套路组合 1.注意配合、灵活生动 2.注意前后动作衔接 13 2 1.复习舞狮基本技术动作 2.复习舞狮基本套路组合 1.注意套路的方向、完整性及观赏性 2.配合默契(双人、双狮) 14 2 1.复习舞狮基本套路组合 2.考试 体现舞狮的灵活生动、观赏性及美感

152机动补差补缺舞狮2周学村教学内容教学要点次1.舞狮运动的发展趋势与规律2.舞狮运动竞赛与裁判规则3.国内外优秀舞狮文化与队伍简介使学生明确课程性质、清楚课程教学内容、进度及12考试要求(1)国内舞狮队伍及运动员介绍(2)国外舞狮队伍及运动员介绍1.高举向上形成合力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2.上腿:狮尾后拉,狮头脚到位、膝盖伸直222.学习高举推进动作3.高举推进:狮尾肩关节打开、狮头核心收紧3.专项素质(肩推、核心、爆发力量练习)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2.复习高举推进动作1.注意甩尾时两人间距323.学习甩尾动作2.注意双人脚步配合4.专项素质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2.复习高举推进、甩尾动作1.踩背时背部平整、狮尾托举过胸部再放到背部423.学习踩背、夹腰动作2.夹腰时狮头腰部挺直4.专项素质(手臂、肩部、核心肌肉力量)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2.复习高举推进、甩尾、踩背等动作1.对练时突出情节523.学习双狮对练组合套路2.注意狮头狮尾及双狮配合4.专项素质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2.复习高举推进、甩尾、踩背等动作1.对练时突出情节623.复习双狮对练组合套路2.注意狮头狮尾及双狮配合4.专项素质1.复习北狮基本动作及组合套路2.学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1)南狮手法、握法、步法1.套路练习注意配合72(2)三点狮(徒手、配合步法)2.三点、三拜注意神态及配合步法练习(3)三拜狮(三个方向)3.专项素质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1.注意后叉步与抛狮的时机82.学习南狮三抛狮技术22.注意抛狮时的手法与幅度3.专项素质(上肢力量练习)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1.注意后叉步与抛狮的时机922.复习南狮三抛狮技术2.注意抛狮时的手法与幅度3.专项素质102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三点、三抛、三拜)注意手法与脚步的配合2.学习南狮“马拉拜”技术动作
15 2 机动 补差补缺 舞狮2 周 次 学 时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要 点 1 2 1.舞狮运动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2.舞狮运动竞赛与裁判规则 3.国内外优秀舞狮文化与队伍简介 (1)国内舞狮队伍及运动员介绍 (2)国外舞狮队伍及运动员介绍 使学生明确课程性质、清楚课程教学内容、进度及 考试要求 2 2 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 2.学习高举推进动作 3.专项素质(肩推、核心、爆发力量练习) 1.高举向上形成合力 2.上腿:狮尾后拉,狮头脚到位、膝盖伸直 3.高举推进:狮尾肩关节打开、狮头核心收紧 3 2 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 2.复习高举推进动作 3.学习甩尾动作 4.专项素质 1.注意甩尾时两人间距 2.注意双人脚步配合 4 2 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 2.复习高举推进、甩尾动作 3.学习踩背、夹腰动作 4.专项素质(手臂、肩部、核心肌肉力量) 1.踩背时背部平整、狮尾托举过胸部再放到背部 2.夹腰时狮头腰部挺直 5 2 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 2.复习高举推进、甩尾、踩背等动作 3.学习双狮对练组合套路 4.专项素质 1.对练时突出情节 2.注意狮头狮尾及双狮配合 6 2 1.复习狮形步、高举、上腿等基本动作 2.复习高举推进、甩尾、踩背等动作 3.复习双狮对练组合套路 4.专项素质 1.对练时突出情节 2.注意狮头狮尾及双狮配合 7 2 1.复习北狮基本动作及组合套路 2.学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 (1)南狮手法、握法、步法 (2)三点狮(徒手、配合步法) (3)三拜狮(三个方向) 3.专项素质 1.套路练习注意配合 2.三点、三拜注意神态及配合步法练习 8 2 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 2.学习南狮三抛狮技术 3.专项素质(上肢力量练习) 1.注意后叉步与抛狮的时机 2.注意抛狮时的手法与幅度 9 2 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 2.复习南狮三抛狮技术 3.专项素质 1.注意后叉步与抛狮的时机 2.注意抛狮时的手法与幅度 10 2 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三点、三抛、三拜) 2.学习南狮“马拉拜”技术动作 注意手法与脚步的配合

3.专项素质(脚步灵活性、协调练习)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1.多次练习、熟能生巧112.复习南狮“马拉拜”技术动作22.注意手法与脚步的配合3.专项素质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2.复习南狮“马拉拜”技术动作1.注意保持身体协调性1223.学习南狮啃腿、金鸡独立等技术动作2.注意狮头的握法4.专项素质(协调性、上肢力量练习)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1322.复习南狮啃腿、金鸡独立等技术动作注意套路的方向、节奏3.学习南狮基本组合套路1.复习南狮基本组合套路142注意套路的方向、完整性及观赏性2.考试152机动补差补缺八、考试内容、评分标准(一)成绩构成成绩构成(百分制)=体测(50%)+课堂教学课(45%)+健康跑(5%)(二)考核内容1.体测(50%)根据当学期体测成绩计算2.课堂教学课(45%)(1)学习态度5%分:根据考勤,课堂表现评价。(2)技术技能考核40%分:根据每学期实际上课内容进行考核。学期成绩评价时,课堂教学及格以上,总评成绩方能及格,否则最终分不超过59分注:所有成绩按照百分制录入教务系统,无故旷课3次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一次扣30分,迟到一次扣10分,事假、病假一次扣10分(特殊情况除外),早退按照旷课处理,每累计迟到两次计旷课一次。3.健康跑(5%)根据健康跑实施方案,当学期学生实际跑步有效跑步次数得分。(三)专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初级、中级会员班(舞狮1、舞狮2)北狮、南狮套路动作的评分标准:分值评分标准动作规范熟练,对舞狮的风格特点、技术动作要领能理解并表现出来;优(90-100)手法步法、狮头狮尾及双狮多狮之间配合协调,动作路线正确,无错误。动作规范熟练,对舞狮的风格特点、要领有一定的理解,并在动作中有良(80-89)一定的体现:手法步法、狮头狮尾配合较协调,动作路线正确,无明显错误。能完成套路,整套动作较连贯,手法步法、狮头狮尾较协调,套路中有中(70-79)3次以下停动:动作路线基本正确。能完成套路,整套动作不规范、不够协调、套路中停动超过3次以上,及格(60-69)动作路线基本清楚。不及格(60以动作不规格,不能独立完成套路。下)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体育》,2018年:主编:陈有忠、尹维增2.《舞狮运动教程》,段全伟编著,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3.《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中英版,国际龙狮协会审定,2002年。5.《龙狮运动训练》,雷军蓉编著,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制定人:李智鹏课程审核人:
3.专项素质(脚步灵活性、协调练习) 11 2 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 2.复习南狮“马拉拜”技术动作 3.专项素质 1.多次练习、熟能生巧 2.注意手法与脚步的配合 12 2 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 2.复习南狮“马拉拜”技术动作 3.学习南狮啃腿、金鸡独立等技术动作 4.专项素质(协调性、上肢力量练习) 1.注意保持身体协调性 2.注意狮头的握法 13 2 1.复习南狮基本技术动作 2.复习南狮啃腿、金鸡独立等技术动作 3.学习南狮基本组合套路 注意套路的方向、节奏 14 2 1.复习南狮基本组合套路 2.考试 注意套路的方向、完整性及观赏性 15 2 机动 补差补缺 八、考试内容、评分标准 (一)成绩构成 成绩构成(百分制)=体测(50%)+课堂教学课(45%)+ 健康跑(5%) (二)考核内容 1.体测(50%) 根据当学期体测成绩计算 2.课堂教学课(45%) (1)学习态度5%分:根据考勤,课堂表现评价。 (2)技术技能考核40%分:根据每学期实际上课内容进行考核。 学期成绩评价时,课堂教学及格以上,总评成绩方能及格,否则最终分不超过59分 注:所有成绩按照百分制录入教务系统,无故旷课3次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一次扣30分,迟到一次扣10分,事假、病假一 次扣10分(特殊情况除外),早退按照旷课处理,每累计迟到两次计旷课一次。 3.健康跑(5%) 根据健康跑实施方案,当学期学生实际跑步有效跑步次数得分。 (三)专项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初级、中级会员班(舞狮1、舞狮2)北狮、南狮套路动作的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优(90-100) 动作规范熟练,对舞狮的风格特点、技术动作要领能理解并表现出来; 手法步法、狮头狮尾及双狮多狮之间配合协调,动作路线正确,无错 误。 良(80-89) 动作规范熟练,对舞狮的风格特点、要领有一定的理解,并在动作中有 一定的体现;手法步法、狮头狮尾配合较协调,动作路线正确,无明显 错误。 中(70-79) 能完成套路,整套动作较连贯,手法步法、狮头狮尾较协调,套路中有 3次以下停动;动作路线基本正确。 及格(60-69) 能完成套路,整套动作不规范、不够协调、套路中停动超过3次以上, 动作路线基本清楚。 不及格(60以 下) 动作不规格,不能独立完成套路。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体育》,2018年;主编:陈有忠、尹维增 2.《舞狮运动教程》,段全伟编著,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3.《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中英版,国际龙狮协会审定, 2002年。 5.《龙狮运动训练》,雷军蓉编著,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制定人:李智鹏 课程审核人:

2025年8月月6日
2025年 8 月 6 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街舞》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踏板操》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腰旗橄榄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匹克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手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足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瑜伽》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游泳》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舞龙舞狮》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武术散打》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网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跆拳道》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三人制篮球俱乐部》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气排球》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乒乓球》课程教学大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