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X
文档页数:11
文件大小:120.1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曲华师范大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号072104学院物理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

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 数学物理方法 课 程 号 072104 学 院 物理工程学院 专 业 物理学

《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072104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数学物理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英文名称44建议修读学期学分0实验学时72其中:实践学时18总学时数18其他学时高等数学1、高等数学2、力学、热学、电磁学预修课程考核方式平时考核(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适用专业物理学刘中强大纲审核人王海龙大纲执笔人一、课程性质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能从事中高等学校物理学专业教师职业所必修的重要课程。数学物理方法是以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为目标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是物理学教学科研工作所必需的数学基础和方法论。数学物理方法以物理学基本定律为基础构建模型,通过使用多种数学演绎方法解决实际物理学问题,是进行物理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熟练系统地掌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培养和造就高级物理学科技人才和从事物理学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载体。二、课程目标1.了解数学物理方法在物理学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掌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定理和计算方法。掌握运用复变函数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复数的计算,复变函数解析性的判断,复变函数的积分,留数的计算及应用,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及应用等。掌握常见的数学物理方程和定解条件的推导

《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104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数学物理方法 英文名称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学分 4 建议修读学期 4 总学时数 72 其中:实践学时18 实验学时 0 其他学时 18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1、高等数学2、力学、热学、电磁学 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大纲执笔人 刘中强 大纲审核人 王海龙 一、课程性质 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 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 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 和创新意识、能从事中高等学校物理学专业教师职业所必修的重要课程。 数学物理方法是以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为目标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这些 理论和方法是物理学教学科研工作所必需的数学基础和方法论。数学物理方法以 物理学基本定律为基础构建模型,通过使用多种数学演绎方法解决实际物理学问 题,是进行物理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熟练系统地掌握数学物 理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培养和造就高级物理学科技人才和从事物理学教学 工作者的重要载体。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数学物理方法在物理学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掌握数学 物理方法的基本定理和计算方法。掌握运用复变函数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 复数的计算,复变函数解析性的判断,复变函数的积分,留数的计算及应用,傅 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及应用等。掌握常见的数学物理方程和定解条件的推导

掌握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波法,分离变量法和级数求解方法等。(支撑毕业要求2、3、4)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踏实工作的作风,养成在学习和处理问题时不骄不躁的习惯,初步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2、4、7、8)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数学物理方法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应用前景。(支撑毕业要求1、4、7、8)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的垂范作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用,激励学生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课程目标3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1.通过学习数学物理方法中的科学精神,培养毕业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课程目标2人生态度,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1.通过掌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2.通过运用复变函数理论解决相关数学和物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课程目标1理问题,掌握数学物理方程的推导和求解方法,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物理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1.通过引导学生观摩授课老师的讲课过程,做课程目标1笔记,了解物理学科认知特点和一般讲授方式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方法: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2.通过课堂讨论和语言表达训练,初步具备讲授学习内容的能力

掌握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波法,分离变量法和级数求解方法等。 (支撑毕业要求 2、3、4) 2. 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踏实工作的作风, 养成在学习和处理问题时不骄不躁的习惯,初步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1、2、4、7、8) 3. 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形成批判 性思维,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 数学物理方法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应用前景。(支撑毕业要求 1、4、7、8)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 师德规范 1.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的垂范作 用,激励学生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 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2 教育情怀 1. 通过学习数学物理方法中的科学精神,培养 毕业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 实的工作作风, 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 人生态度,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 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1. 通过掌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初步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 通过运用复变函数理论解决相关数学和物 理问题,掌握数学物理方程的推导和求解方法, 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物理学科及其 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1. 通过引导学生观摩授课老师的讲课过程,做 笔记,了解物理学科认知特点和一般讲授方式 方法; 2. 通过课堂讨论和语言表达训练,初步具备讲 授学习内容的能力。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有价值信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在物理教育和科研等专业领域发展的意识;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课程目标32.通过学习数学物理方法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其应用领域,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评性思维。1.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课程目标2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课程目标32.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阅读,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及时提交课外作业。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内容专题、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复数课程目标1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课程目标22.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4学时)3.复球面与无穷远点课程目标31.解析函数的概念及柯西黎曼条件课程目标1第二章解析函数2.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4学时)课程目标23.初等解析函数1.复变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第三章柯西定理柯西积分课程目标22.柯西积分定理及其推广(4学时)课程目标33.柯西积分公式及其推厂1.函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2.幂级数与解析函数第四章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课程目标1表示(8学时)3.洛朗级数课程目标34.单值函数的孤立奇点1.留数的定义与定理课程目标1第五章留数及其应用2.留数的求法课程目标2(8学时)3.利用留数进行实积分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7 学会反思 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有价值信息,养成终 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在物理教育和科研等专业 领域发展的意识; 2.通过学习数学物理方法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以及其应用领域,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评性思维。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 1. 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 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2. 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阅读,提出自己的见 解并能及时提交课外作业。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学时 内容 支撑课程目 标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4 学时) 1.复数 2.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 3.复球面与无穷远点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第二章 解析函数 (4 学时) 1.解析函数的概念及柯西黎曼条件 2.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 3.初等解析函数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第三章 柯西定理柯西积分 (4 学时) 1.复变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 2.柯西积分定理及其推广 3.柯西积分公式及其推广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 表示(8 学时) 1.函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 2.幂级数与解析函数 3.洛朗级数 4.单值函数的孤立奇点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第五章 留数及其应用 (8 学时) 1.留数的定义与定理 2.留数的求法 3.利用留数进行实积分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1第七章一维波动方程的傅1.一维波动方程课程目标2里叶解(6学时)2.齐次方程混合问题的傅里叶解课程目标31.热传导方程与扩散方程课程目标1第八章热传导方程的傅里2.混合问题的傅里叶解课程目标2叶解(4学时)3.初值问题的傅里叶解课程目标3第九章拉普拉斯方程的圆1.圆的狄利克问题课程目标1的狄利克雷问题的傅里叶解2.8函数(4学时)第十章波动方程的达朗贝1.弦振动方程初值问题的达朗贝尔解课程目标2尔解(4学时)2.高维波动方程第十二章傅里叶变换(4学1.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课程目标2时)课程目标32.用傅里叶变换解数理方程举例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和它的逆变换第十三章拉普拉斯变换(4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举例课程目标1学时)3.展开定理课程目标11.勒让德多项式、母函数及其递推公式第十五章勒让德多项式球课程目标22.勒让德多项式展开函数(6学时)课程目标3第十六章贝塞尔函数柱函课程目标11.贝塞尔函数、母函数及其递推公式数(6学时)课程目标2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构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使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点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与学达到高效同频共振的目的。做到教师讲授、学生动手推导与课堂讨论相融合,真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六、教学评价

第七章 一维波动方程的傅 里叶解(6 学时) 1.一维波动方程 2.齐次方程混合问题的傅里叶解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第八章 热传导方程的傅里 叶解(4 学时) 1.热传导方程与扩散方程 2.混合问题的傅里叶解 3.初值问题的傅里叶解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第九章 拉普拉斯方程的圆 的狄利克雷问题的傅里叶解 (4 学时) 1.圆的狄利克问题 2. 函数 课程目标1 第十章 波动方程的达朗贝 尔解(4 学时) 1.弦振动方程初值问题的达朗贝尔解 2.高维波动方程 课程目标2 第十二章 傅里叶变换(4 学 时) 1.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 2.用傅里叶变换解数理方程举例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第十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 (4 学时) 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和它的逆变换 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举例 3.展开定理 课程目标1 第十五章 勒让德多项式 球 函数(6 学时) 1.勒让德多项式、母函数及其递推公式 2.勒让德多项式展开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第十六章 贝塞尔函数柱函 数 (6 学时) 1.贝塞尔函数、母函数及其递推公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五、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构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使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点使用传统教学方法 和手段使教与学达到高效同频共振的目的。做到教师讲授、学生动手推导与课堂 讨论相融合,真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六、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为活动表现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活动表现评价主要是学生平时在课堂学习中的活动表现以及完成作业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中和期末考核考试。其中,平时表现占20%,作业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50%。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评价依据课程目标1.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将学生的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培养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了解数学物理方法在物理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熟练(1)复变函数的积分计算1.课堂出勤和掌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定理、建模(2)复变函数的展开课堂讨论思路、计算以及求解方法。掌握运用(3)留数的计算2.主题发言复变函数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3)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3.平时作业复数的计算,复变函数解析性的判(4)数学物理方程的推导4.期中考试断,复变函数的积分,留数的计算及(5)定解条件的确定5.期末考试应用,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及(6)各种数学物理方程的求解应用等。掌握常见的数学物理方程和定解条件的推导,掌握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波法,分离变量法和级数求解方法等。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1.平时作业(1)查阅文献和认真记笔记的能力2.课堂讨论风,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人(2)课堂讨论和语言表达能力生态度,并初步具备发现、分析和解(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期末成绩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1.平时作业理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1)查阅文献和获取有价值信息的2.课堂参与能力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终身学3.课程小论文(2)上交讨论课件的统计情况习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数学物理方法

评价方式为活动表现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活动表现评价主要是学生平 时在课堂学习中的活动表现以及完成作业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中和期末考 核考试。其中,平时表现占 20%,作业占 10%,期中成绩占 20%,期末成绩占 50%。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 师应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将学 生的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培养落实在 日常教学之中。了解数学物理方法在 物理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熟练 掌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定理、建模 思路、计算以及求解方法。掌握运用 复变函数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 复数的计算,复变函数解析性的判 断,复变函数的积分,留数的计算及 应用,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及 应用等。掌握常见的数学物理方程和 定解条件的推导,掌握求解数学物理 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波法,分离 变量法和级数求解方法等。 (1)复变函数的积分计算 (2)复变函数的展开 (3)留数的计算 (3)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 (4)数学物理方程的推导 (5)定解条件的确定 (6)各种数学物理方程的求解 1.课堂出勤和 课堂讨论 2.主题发言 3.平时作业 4.期中考试 5.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 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 风, 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人 生态度,并初步具备发现、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查阅文献和认真记笔记的能力 (2)课堂讨论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平时作业 2.课堂讨论 3.期末成绩 课程目标3. 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 理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 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终身学 习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 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数学物理方法 (1)查阅文献和获取有价值信息的 能力 (2)上交讨论课件的统计情况 1.平时作业 2.课堂参与 3.课程小论文

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应用领域七、成续评定方法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未考试成绩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中包括20%的出勤和课堂参与成绩、10%的作业和20%的期中考试成绩。总成绩=0.2X出勤与课堂参与成绩+0.1X作业成绩+0.2X期中考试+0.5X期末成绩。出勤和课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课程目标(10%)(20%)试堂参与等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20%)(50%)分目标达成度=((0.2x分目标在出勤与课堂参70707080课程目标1与的平均得分+0.1x分目标在作业中平均得分+0.2x分目标在期中考试中的平均得分+0.5x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20102020课程目标2平均得分)/(0.2x分目标在出勤与课堂参与中总分+0.1x分目标在作业成绩中总分+0.2x分目标在期中考试中的总课程目标31020100分+0.5x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总分)八、教材与参考资料1.选用教材

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应用领域。 七、成绩评定方法 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 50%,其中平时成绩中包括 20%的出 勤和课堂参与成绩、10%的作业和 20%的期中考试成绩。总成绩=0.2×出勤与课 堂参与成绩+0.1×作业成绩+0.2×期中考试+0.5×期末成绩。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 课程目标 出勤和课 堂参与等 (20%) 作业 (10%) 期中考试 (20%) 期末考 试 (50%)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1 70 70 70 80 分目标达成度={(0.2x 分目标在出勤与课堂参 与的平均得分+0.1x分 目标在作业中平均得分 +0.2x分目标在期中考 试中的平均得分+0.5x 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 平均得分)/(0.2x分目 标在出勤与课堂参与中 总分+0.1x分目标在作 业成绩中总分+0.2x分 目标在期中考试中的总 分+0.5x分目标在期末 考试中的总分)} 课程目标2 20 10 20 20 课程目标3 10 20 10 0

四川大学《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2.主要参考书目[1]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2]陆全康、赵蕙芬,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3]胡柱、倪光炯,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4]】周治宁,数学物理方法习题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5]姚端正,数学物理方法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6]李惜雯,数学物理方法典型题,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九、课程学习建议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课件和作业中涉及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2.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物理问题,以个体或小组方式构建与之相关的数学物理方程,并提出解决方案,可形成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十、评分标准

四川大学《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出版。 2.主要参考书目 [1] 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出版。 [2] 陆全康、赵蕙芬,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出版。 [3] 胡嗣柱、倪光炯,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出版。 [4] 周治宁,数学物理方法习题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出版。 [5] 姚端正,数学物理方法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1 年出版。 [6] 李惜雯,数学物理方法典型题,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年出版。 九、课程学习建议 1. 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课件和作业中涉及的学习 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物理问题,以个体或小组方式构建与之相 关的数学物理方程,并提出解决方案,可形成研究性学习小论文。 十、评分标准

90-10080-8970-7960-690-59课程教学目标中优良及格不及格课程目标1.了解数学物(1)熟练的掌握数学(1)较好的掌握数学(1)基本掌握数学物(1)了解数学物理方(1)不了解复变函数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论,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论,理方法的基本理论,有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理方法在物理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掌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探(2)了解复变函数基(2)不能完成常见数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探究兴趣。探究兴趣。究兴趣。本理论。学物理方程的求解。定理和计算方法。掌握运(2)能够熟练运用复(2)基本能够运用复(3)了解数学物理方(2)能够较熟练运用用复变函数理论解决问变函数理论解决问题。复变函数理论解决问变函数理论解决问题。程的推导过程。题。(4)了解各种数学物题的方法,包括复数的计(3)熟练掌握数学物(3)基本掌握数学物理方程的求解方法算,复变函解析性的判理方程的推导。(3)较熟练掌握数学理方程的推导。(4)熟练掌握各种数物理方程的推导。(4)基本掌握各种数断,的积分,留学物理方程的求解方(4)较熟练掌握各种学物理方程的求解方数的计算及应用,傅里叶法。法。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及数学物理方程的求解方法。应用等常见的数学物理方条件的推导,学物理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行

课程教学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 了解数学物 理方法在物理学科研工 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掌 握数学物理方法的基本 定理和计算方法。掌握运 用复变函数理论解决问 题的方法,包括复数的计 算,复变函数解析性的判 断,复变函数的积分,留 数的计算及应用,傅里叶 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及 应用等。掌握常见的数学 物理方程和定解条件的 推导,掌握求解数学物理 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行 (1)熟练的掌握数学 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论, 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 探究兴趣。 (2)能够熟练运用复 变函数理论解决问题。 (3)熟练掌握数学物 理方程的推导。 (4)熟练掌握各种数 学物理方程的求解方 法。 (1)较好的掌握数学 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论, 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 探究兴趣。 (2)能够较熟练运用 复变函数理论解决问 题。 (3)较熟练掌握数学 物理方程的推导。 (4)较熟练掌握各种 数学物理方程的求解 方法。 (1)基本掌握数学物 理方法的基本理论,有 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探 究兴趣。 (2)基本能够运用复 变函数理论解决问题。 (3)基本掌握数学物 理方程的推导。 (4)基本掌握各种数 学物理方程的求解方 法。 (1)了解数学物理方 法的基本理论 (2)了解复变函数基 本理论。 (3)了解数学物理方 程的推导过程。 (4)了解各种数学物 理方程的求解方法 (1)不了解复变函数 基本理论 (2)不能完成常见数 学物理方程的求解

波法,分离变量法和级数求解方法等。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科不能够积极的参与有能够积极的参与有关能够积极的参与有关能够积极的参与有关基本能够参与有关知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知识的讨论,有关当前知识的讨论,有关当前知识的讨论,有关当前识的讨论,有关当前国关知识的讨论,有关当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国际科学研究热点的国际科学研究热点的国际科学研究热点的际科学研究热点的了前国际科学研究热点解活动等。作作风,培养创新意识以了解活动等,在教学与了解活动等,在教学与了解活动等。的了解活动等。及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科学研究中具备较强科学研究中具备一定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的能力。题的能力。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主积极主动查阅、整理文较主动查阅、整理文能查阅一定量的文献,能查阅少量文献,较少能查阅少量文献,较少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献,能熟练运用教学平献,能运用教学平台和能运用教学平台和常运用教学平台和常见运用教学平台和常见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台和常见软件处理实常见软件处理实验数见软件处理数据。基本软件处理数据。经常不软件处理数据。不能按能按时提交作业。时提交作业。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验数据,并了解数学物据,初步了解数学物理按时提交作业。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理方法发展前沿的先方法发展前沿的先进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进思想与应用前景,并思想与测试技术,并按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数按时提交作业。时提交作业。学物理方法发展前沿的

波法,分离变量法和级数 求解方法等。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科 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 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 作作风, 培养创新意识以 及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 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积极的参与有关 知识的讨论,有关当前 国际科学研究热点的 了解活动等,在教学与 科学研究中具备较强 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能够积极的参与有关 知识的讨论,有关当前 国际科学研究热点的 了解活动等,在教学与 科学研究中具备一定 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能够积极的参与有关 知识的讨论,有关当前 国际科学研究热点的 了解活动等。 基本能够参与有关知 识的讨论,有关当前国 际科学研究热点的了 解活动等。 不能够积极的参与有 关知识的讨论,有关当 前国际科学研究热点 的了解活动等。 课程目标3. 培养学生主 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 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 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 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 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数 学物理方法发展前沿的 积极主动查阅、整理文 献,能熟练运用教学平 台和常见软件处理实 验数据,并了解数学物 理方法发展前沿的先 进思想与应用前景,并 按时提交作业。 较主动查阅、整理文 献,能运用教学平台和 常见软件处理实验数 据,初步了解数学物理 方法发展前沿的先进 思想与测试技术,并按 时提交作业。 能查阅一定量的文献, 能运用教学平台和常 见软件处理数据。基本 按时提交作业。 能查阅少量文献,较少 运用教学平台和常见 软件处理数据。经常不 能按时提交作业。 能查阅少量文献,较少 运用教学平台和常见 软件处理数据。不能按 时提交作业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