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固体物理》教学大纲

曲华師范大学S2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固体物理课程号072440学院物理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班级
1 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 固体物理 课 程 号 072440 学 院 物理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物理学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072440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固体物理Solid State Physics英文名称37建议修读学期学分0实验学时54其中:实践学时18总学时数18其他学时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预修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讨论、期中考试、小论文等)、期末考试适用专业物理学李士玲王海龙大纲审核人大纲执笔人一、课程性质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融汇了普通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和晶体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凝聚态物理的主要领域的内容。其基本任务是阐述晶体结构、固体结合规律、晶体中的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的物理图像及其有关模型,掌握晶体内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及其与晶体宏观性能的物理本质。使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对凝聚态物理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和概括的了解,以适应以后中学物理教学的需要或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光电子学技术、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固体物理在生活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固体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支撑毕业要求2,3,4)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技能,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7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固体物理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支撑毕业要求4,7,8)2
2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440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固体物理 英文名称 Solid State Physics 学分 3 建议修读学期 7 总学时数 54 其中:实践学时18 实验学时 0 其他学时 18 预修课程 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讨论、期中考试、小论文等)、期末考试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大纲执笔人 李士玲 大纲审核人 王海龙 一、课程性质 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融汇了普通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量 子力学和晶体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凝聚态物理的主要领域的内容。其 基本任务是阐述晶体结构、固体结合规律、晶体中的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的物理 图像及其有关模型,掌握晶体内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及其与晶体宏观性能的物理本质。 使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对凝聚态物理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和概括的了解, 以适应以后中 学物理教学的需要或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光电子学技术、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奠定 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固体物理在生活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 原理和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固体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2,3,4)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 培养创新 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技能,初步具有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7) 3. 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 维,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固体物理发 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支撑毕业要求 4,7,8)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教意愿和动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意义。2.具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毕业要求2教育情课程目标2献祖国的引路人。怀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展。1.掌握固体物理基本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毕业要求3学科素固体物理的基本理论,解决基本问题。课程目标1养2.掌握固体物理所必需的力、热、电磁、量子力学等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观摩授课老师的讲课过程,做笔记,掌毕业要求4教学能握一般讲授方式方法:课程目标1力课程目标32.通过课堂讨论和语言表达训练,初步具备讲授学习内容的能力。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有价值信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在物理教育和科研等专业领域发展的意识;毕业要求7学会反课程目标22.通过学习固体物理中的基本原理、定律和方法以及其思课程目标3应用,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评性思维。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和参考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正确抽象出物理模型。毕业要求8沟通合课程目标22.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作课程目标3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固体物理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应用技术。3
3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 教育情 怀 1.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教意愿和动 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意义。 2.具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 心,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 献祖国的引路人。 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 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及个体差异,因 材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 与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3 学科素 养 1.掌握固体物理基本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 固体物理的基本理论,解决基本问题。 2.掌握固体物理所必需的力、热、电磁、量子力学等知 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4 教学能 力 1. 通过引导学生观摩授课老师的讲课过程,做笔记,掌 握一般讲授方式方法; 2.通过课堂讨论和语言表达训练,初步具备讲授学习内 容的能力。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7 学会反 思 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有价值信息,养成终身学习的 习惯,具有在物理教育和科研等专业领域发展的意识; 2. 通过学习固体物理中的基本原理、定律和方法以及其 应用,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 识和批评性思维。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8 沟通合 作 1.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和参考书,以 学习小组为单位正确抽象出物理模型。 2. 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 的能力,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 解固体物理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应用技术。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专题、学时内容支撑课程目标绪论1-1一些晶格的实例1-2晶格的周期性1-3晶向、晶面和它们的标志1-4倒格子课程目标1晶格结构(12学时)1一5晶体的宏观对称性课程目标21-6点群课程目标31一7晶格的对称性1一8晶体表面的几何结构1一9晶体结构的实验确定2-1离子性结合2-2共价结合课程目标1固体的结合(4学时)2-3金属性结合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2-4范德瓦耳斯结合2-5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3-1简谐近似与简正坐标3-2一维单原子链3-3一维双原子链3一4三维晶格的振动课程目标1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3一5离子晶体的长光学波课程目标2质(13学时)3一6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课程目标33一8晶格热容的量子理论3-9晶格振动模式密度3-10晶格的状态方程和热膨胀3一11晶格的热传导4-1布洛赫定理课程目标14一2一维周期场中电子运动的近自由近4-能带理论(10学时)课程目标23三维周期场中电子运动的近自由近似:课程目标34一4势4
4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学时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晶格结构(12 学时) 绪论 1-1 一些晶格的实例 1-2 晶格的周期性 1-3 晶向、晶面和它们的标志 1-4 倒格子 1-5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1-6 点群 1-7 晶格的对称性 1-8 晶体表面的几何结构 1-9 晶体结构的实验确定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固体的结合(4 学时) 2-1 离子性结合 2-2 共价结合 2-3 金属性结合 2-4 范德瓦耳斯结合 2-5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 质(13 学时) 3-1 简谐近似与简正坐标 3-2 一维单原子链 3-3 一维双原子链 3-4 三维晶格的振动 3-5 离子晶体的长光学波 3-6 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 3-8 晶格热容的量子理论 3-9 晶格振动模式密度 3-10 晶格的状态方程和热膨胀 3-11 晶格的热传导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能带理论(10 学时) 4-1 布洛赫定理 4-2一维周期场中电子运动的近自由近4- 3 三维周期场中电子运动的近自由近似; 4-4 赝势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4一5紧束缚近似4一6晶体能带的对称性4-7能态密度和费米面5-1准经典近似5一2恒定电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课程目标15-3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理论晶体中电子在电场和磁场课程目标25一4在恒定磁场中电子的运动中的运动(7学时)课程目标35-5回旋共振5-6德.哈斯-范.阿尔芬效应6-1点缺陷课程目标16-2位错晶体中的缺陷和扩散(4学课程目标26一3空位、间隙原子的运动和统计平衡时)6一4扩散和原子布朗运动课程目标36-5离子性导电7-1半导体的基本能带结构课程目标17-2半导体中的杂质半导体电子论(4学时)课程目标27-3半导体中电子的分布课程目标37一4电导和霍尔效应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使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设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之上。做到讲授、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为活动表现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包括平时活动表现成绩(50%,含课堂参与、作业、考勤、在线自学成绩或阶段性测验等)和期末成绩(50%)。评价依据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固体物理在生活及科(1)理解晶体结构1.平时作业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掌握固体物理的(2)掌握固体结合2.课堂参与基本原理和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3)描述声子运动的理论3.阶段性测验固体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4)描述电子运动的理论4.期末成绩(5)缺陷对宏观性质影响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5
5 4-5 紧束缚近似 4-6 晶体能带的对称性 4-7 能态密度和费米面 晶体中电子在电场和磁场 中的运动(7 学时) 5-1 准经典近似 5-2 恒定电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 5-3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理论 5-4 在恒定磁场中电子的运动 5-5 回旋共振 5-6 德.哈斯-范.阿尔芬效应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晶体中的缺陷和扩散(4 学 时) 6-1点缺陷 6-2位错 6-3空位、间隙原子的运动和统计平衡 6-4 扩散和原子布朗运动 6-5 离子性导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半导体电子论(4 学时) 7-1 半导体的基本能带结构 7-2 半导体中的杂质 7-3 半导体中电子的分布 7-4 电导和霍尔效应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五、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依托 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融合使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把教学方法与 手段的建设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之上。做到讲授、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为活动表现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包括平时活动表现成绩(50%,含 课堂参与、作业、考勤、在线自学成绩或阶段性测验等)和期末成绩(50%)。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固体物理在生活及科 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掌握固体物理的 基本原理和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固体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 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 (1)理解晶体结构 (2)掌握固体结合 (3)描述声子运动的理论 (4)描述电子运动的理论 (5)缺陷对宏观性质影响 1.平时作业 2.课堂参与 3.阶段性测验 4.期末成绩

力。(6)半导体导电性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1.平时作业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1)应用固体物理理论分析和处理2.课堂参与创新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在学习问题的手段和方法3.阶段性测验过程中锻炼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技能,初步具4.期末成绩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1)查阅文献的能力;习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形成批判1.平时作业(2)团结协作能力。性思维,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利用信2.课堂参与(3)分析解决问题过程和反思解决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固体物3.阶段性测验思路,自我提高的能力。理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技术。七、成绩评定方法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其中阶段性测验(在线自学成绩)20%,作业10%,出勤和课堂参与等20%)。总成绩=0.5×期末成绩+0.2×阶段性测验+0.1×作业成绩+0.2X出勤与课堂参与成绩。作业出勤和课堂阶段性测期末考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10%)验试课程目标参与等(20%)(20%)(50%)分目标达成度=((0.2x分目标在出60807080课程目标1勤与课堂参与的平均得分+0.1x分目标在作业中平均得分+0.2x分目标在阶段性测验中的平均得分+0.5201020课程目标220x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平均得分)/(0.2x分目标在出勤与课堂参与中总分+0.1x分目标在作业成绩中总分+0.2x分目标在阶段性测验中的201010课程目标30总分+0.5x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总分))
6 力。 (6)半导体导电性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 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 培养 创新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在学习 过程中锻炼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技能,初步具 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应用固体物理理论分析和处理 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1.平时作业 2.课堂参与 3.阶段性测验 4.期末成绩 课程目标3. 培养学生主动查阅、整理文献的 习惯,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形成批判 性思维,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利用信 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固体物 理发展前沿的先进思想与技术。 (1)查阅文献的能力; (2)团结协作能力。 (3)分析解决问题过程和反思解决 思路,自我提高的能力。 1.平时作业 2.课堂参与 3.阶段性测验 七、成绩评定方法 期末考试占 50%,平时成绩占 50%(其中阶段性测验(在线自学成绩)20%,作业 10%, 出勤和课堂参与等 20%)。总成绩=0.5×期末成绩+0.2×阶段性测验+0.1×作业成绩+0.2 ×出勤与课堂参与成绩。 课程目标 出勤和课堂 参与等(20%) 作业 (10%) 阶段性测 验 (20%) 期末考 试 (50%)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1 60 80 70 80 分目标达成度={(0.2x分目标在出 勤与课堂参与的平均得分+0.1x分 目标在作业中平均得分+0.2x分目 标在阶段性测验中的平均得分+0.5 x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平均得分) /(0.2x分目标在出勤与课堂参与中 总分+0.1x分目标在作业成绩中总 分+0.2x分目标在阶段性测验中的 总分+0.5x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 总分)} 课程目标2 20 10 20 20 课程目标3 20 10 10 0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一)主要教材[1]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二)主要参考书目[1]】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出版。[2]阎守胜,《固体物理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3]吴代鸣,《固体物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九、课程学习建议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视频、图书馆自主查阅实验和作业中涉及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2.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现象,以个体或小组方式提出与之相关的研究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可形成研究性课程论文。十、评分标准7
7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主要教材 [1] 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出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 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年出版。 [2] 阎守胜,《固体物理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出版。 [3] 吴代鸣,《固体物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出版。 九、课程学习建议 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视频、图书馆自主查阅实验和作业中涉及的学 习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现象,以个体或小组方式提出与之相关的研 究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可形成研究性课程论文。 十、评分标准

70-7990-100808960-690-59课程教学目标中优良及格不及格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1)熟练掌握晶体的(1)较熟练掌握晶体(1)基本掌握晶体的(1)了解品体的品格(1)了解品体的品格固体物理在生活及科研晶格结构:基元、格点、的晶格结构:基元、格结构:基元、格点、晶结构:基元、格点、品晶格结构:基元、格点、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品格、原胞、品胞、配晶格、原胞、晶胞、配点、晶格、原胞、晶胞、格、原胞、晶胞、配位格、原胞、晶胞、配位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原位数、致密度等概念:配位数、致密度等概位数、致密度等概念:数、致密度等概念:品数、致密度等概念:晶理和思想,培养学生正确晶向指数、晶面指数、念:晶向指数、品面指品向指数、品面指数、向指数、品面指数、密向指数、晶面指数、密理解和运用固体物理学密勒指数的概念及计数、密勒指数的概念及密勒指数的概念及计勒指数的概念及计算勒指数的概念及计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解决算:掌握倒格的定义及计算:掌握倒格的定义算:掌握倒格的定义及掌握倒格的定义及倒掌握倒格的定义及倒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倒格与正格的关系。及倒格与正格的关系。倒格与正格的关系。格与正格的关系。格与正格的关系。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2)熟练掌握晶体的(2)较熟练掌握晶体(2)基本掌握品体的(2)了解品体的四种(2)了解品体的四种能力。四种结合类型:计算平的四种结合类型:计算四种结合类型:计算平结合类型:计算平衡时结合类型:计算平衡时衡时品体的品格常数、平衡时品体的品格常衡时品体的品格常数、品体的品格常数、结合品体的品格常数、结合结合能、体积弹性模能、体积弹性模量:负结合能、体积弹性模数、结合能、体积弹性能、体积弹性模量:负模量:负电性的概念。量:负电性的概念。电性的概念。量:负电性的概念。电性的概念。(3)熟练掌握一维简(3)较熟练掌握维(3)基本掌握一维简(3)了解一维简单晶(3)不完全了解一维单晶格和复式晶格的简单晶格和复式晶格单晶格和复式晶格的格和复式晶格的振动、简单晶格和复式晶格振动、色散关系:光学的振动、色散关系:光振动、色散关系:光学色散关系:光学波和声的振动、色散关系:光8
8 课程教学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 固体物理在生活及科研 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牢固 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原 理和思想,培养学生正确 理解和运用固体物理学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解决 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 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 能力。 (1)熟练掌握晶体的 晶格结构;基元、格点、 晶格、原胞、晶胞、配 位数、致密度等概念; 晶向指数、晶面指数、 密勒指数的概念及计 算;掌握倒格的定义及 倒格与正格的关系。 (2)熟练掌握晶体的 四种结合类型;计算平 衡时晶体的晶格常数、 结合能、体积弹性模 量;负电性的概念。 (3)熟练掌握一维简 单晶格和复式晶格的 振动、色散关系;光学 (1)较熟练掌握晶体 的晶格结构;基元、格 点、晶格、原胞、晶胞、 配位数、致密度等概 念;晶向指数、晶面指 数、密勒指数的概念及 计算;掌握倒格的定义 及倒格与正格的关系。 (2)较熟练掌握晶体 的四种结合类型;计算 平衡时晶体的晶格常 数、结合能、体积弹性 模量;负电性的概念。 (3)较熟练掌握一维 简单晶格和复式晶格 的振动、色散关系;光 (1)基本掌握晶体的 晶格结构;基元、格点、 晶格、原胞、晶胞、配 位数、致密度等概念; 晶向指数、晶面指数、 密勒指数的概念及计 算;掌握倒格的定义及 倒格与正格的关系。 (2)基本掌握晶体的 四种结合类型;计算平 衡时晶体的晶格常数、 结合能、体积弹性模 量;负电性的概念。 (3)基本掌握一维简 单晶格和复式晶格的 振动、色散关系;光学 (1)了解晶体的晶格 结构;基元、格点、晶 格、原胞、晶胞、配位 数、致密度等概念;晶 向指数、晶面指数、密 勒指数的概念及计算; 掌握倒格的定义及倒 格与正格的关系。 (2)了解晶体的四种 结合类型;计算平衡时 晶体的晶格常数、结合 能、体积弹性模量;负 电性的概念。 (3)了解一维简单晶 格和复式晶格的振动、 色散关系;光学波和声 (1)了解晶体的晶格 结构;基元、格点、晶 格、原胞、晶胞、配位 数、致密度等概念;晶 向指数、晶面指数、密 勒指数的概念及计算; 掌握倒格的定义及倒 格与正格的关系。 (2)了解晶体的四种 结合类型;计算平衡时 晶体的晶格常数、结合 能、体积弹性模量;负 电性的概念。 (3)不完全了解一维 简单晶格和复式晶格 的振动、色散关系;光

波和声学波的概念:晶学波和声学波的概念:波和声学波的概念:晶学波的概念:晶格振动学波和声学波的概念:格振动波失数、格波振晶格振动波矢数、格波格振动波数、格波振波失数、格波振动频率品格振动波失数、格波动频率数、格波的支振动频率数、格波的支动频率数、格波的支数、格波的支数、声学振动频率数、格波的支数、声学支格波数、光数、声学支格波数、光数、声学支格波数、光支格波数、光学支格波数、声学支格波数、光学支格波数与晶体的学支格波数与晶体的学支格波数与晶体的数与晶体的原胞和原学支格波数与晶体的原胞和原胞内原子数原胞和原胞内原子数原胞和原胞内原子数胞内原子数的关系:声原胞和原胞内原子数的关系:声子意义:品的关系:声子意义:品的关系:声子意义:品子意义:晶格振动谱的的关系:声子意义: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测定格振动谱的实验测定格振动谱的实验测定实验测定方法:品体比格振动谱的实验测定方法:晶体比热计算的方法:品体比热计算的方法:品体比热计算的方法:品体比热计算的热计算的爱因斯坦模爱因斯坦模型及德拜爱因斯坦模型及德拜爱因斯坦模型及德拜型及德拜模型:晶格振爱因斯坦模型及德拜模型:晶格振动模式密模型:晶格振动模式密模型:晶格振动模式密动模式密度:黄昆方模型:晶格振动模式密度:黄昆方程、LST关度:黄昆方程、LST关度:黄昆方程、LST关程、LST关系。度:黄昆方程、LST关系。系。系。(4)了解布洛赫定理系。(4)熟练掌握布洛赫(4)较熟练掌握布洛(4)基本掌握布洛赫及电子波矢的取值范(4)不完全了解布洛定理及电子波失的取赫定理及电子波矢的定理及电子波矢的取围:近自由电子近似下赫定理及电子波矢的值范围:近自由电子近取值范围:近自由电子值范围:近自由电子近一维周期性场中电子取值范围:近自由电子似下一维周期性场中似下一维周期性场中近似下一维周期性场的运动:紧束缚近似计近似下一维周期性场电子的运动:紧束缚近中电子的运动:紧束缚电子的运动:紧束缚近算电子运动:能态密度中电子的运动:紧束缚和费米面。似计算电子运动:能态近似计算电子运动:能似计算电子运动:能态近似计算电子运动:能9
9 波和声学波的概念;晶 格振动波矢数、格波振 动频率数、格波的支 数、声学支格波数、光 学支格波数与晶体的 原胞和原胞内原子数 的关系;声子意义;晶 格振动谱的实验测定 方法;晶体比热计算的 爱因斯坦模型及德拜 模型;晶格振动模式密 度;黄昆方程、LST关 系。 (4)熟练掌握布洛赫 定理及电子波矢的取 值范围;近自由电子近 似下一维周期性场中 电子的运动;紧束缚近 似计算电子运动;能态 学波和声学波的概念; 晶格振动波矢数、格波 振动频率数、格波的支 数、声学支格波数、光 学支格波数与晶体的 原胞和原胞内原子数 的关系;声子意义;晶 格振动谱的实验测定 方法;晶体比热计算的 爱因斯坦模型及德拜 模型;晶格振动模式密 度;黄昆方程、LST关 系。 (4)较熟练掌握布洛 赫定理及电子波矢的 取值范围;近自由电子 近似下一维周期性场 中电子的运动;紧束缚 近似计算电子运动;能 波和声学波的概念;晶 格振动波矢数、格波振 动频率数、格波的支 数、声学支格波数、光 学支格波数与晶体的 原胞和原胞内原子数 的关系;声子意义;晶 格振动谱的实验测定 方法;晶体比热计算的 爱因斯坦模型及德拜 模型;晶格振动模式密 度;黄昆方程、LST关 系。 (4)基本掌握布洛赫 定理及电子波矢的取 值范围;近自由电子近 似下一维周期性场中 电子的运动;紧束缚近 似计算电子运动;能态 学波的概念;晶格振动 波矢数、格波振动频率 数、格波的支数、声学 支格波数、光学支格波 数与晶体的原胞和原 胞内原子数的关系;声 子意义;晶格振动谱的 实验测定方法;晶体比 热计算的爱因斯坦模 型及德拜模型;晶格振 动模式密度;黄昆方 程、LST关系。 (4)了解布洛赫定理 及电子波矢的取值范 围;近自由电子近似下 一维周期性场中电子 的运动;紧束缚近似计 算电子运动;能态密度 和费米面。 学波和声学波的概念; 晶格振动波矢数、格波 振动频率数、格波的支 数、声学支格波数、光 学支格波数与晶体的 原胞和原胞内原子数 的关系;声子意义;晶 格振动谱的实验测定 方法;晶体比热计算的 爱因斯坦模型及德拜 模型;晶格振动模式密 度;黄昆方程、LST关 系。 (4)不完全了解布洛 赫定理及电子波矢的 取值范围;近自由电子 近似下一维周期性场 中电子的运动;紧束缚 近似计算电子运动;能

态密度和费米面。密度和费米面。态密度和费米面。密度和费米面。(5)熟练掌握准经典(5)了解准经典近似:近似:品体中电子在电(5)较熟练掌握准经(5)基本掌握准经典品体中电子在电场和(5)不完全了解准经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导典近似:品体中电子在近似:品体中电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导体、典近似:晶体中电子在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导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能带理论解释。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带理论解释。(6)熟练掌握点缺陷、的能带理论解释。能带理论解释。(6)了解点缺陷、位的能带理论解释。位错的概念:空位、间(6)较熟练掌握点缺(6)基本掌握点缺陷、错的概念:空位、间隙(6)不完全了解点缺隙原子的运动:离子品陷、位错的概念:空位、位错的概念:空位、间原子的运动:离子品体陷、位错的概念:空位、体中缺陷的特性、离子中缺陷的特性、离子性间隙原子的运动:离子隙原子的运动:离子晶间隙原子的运动:离子性导电的本质。体中缺陷的特性、离子导电的本质。晶体中缺陷的特性、离晶体中缺陷的特性、离子性导电的本质。性导电的本质。子性导电的本质。(7)熟练掌握半导体(7)了解半导体能带能带结构特点:杂质对(7)较熟练掌握半导(7)基本掌握半导体结构特点:杂质对半导(7)不完全了解半导半导体能带结构及性体能带结构特点:杂质能带结构特点:杂质对体能带结构及性质的体能带结构特点:杂质质的影响:有效质量的半导体能带结构及性影响:有效质量的物理对半导体能带结构及对半导体能带结构及质的影响:有效质量的意义。性质的影响:有效质量物理意义。性质的影响:有效质量1的物理意义。的物理意义。物理意义。10
10 密度和费米面。 (5)熟练掌握准经典 近似;晶体中电子在电 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导 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 能带理论解释。 (6)熟练掌握点缺陷、 位错的概念;空位、间 隙原子的运动;离子晶 体中缺陷的特性、离子 性导电的本质。 (7)熟练掌握半导体 能带结构特点;杂质对 半导体能带结构及性 质的影响;有效质量的 物理意义。 态密度和费米面。 (5)较熟练掌握准经 典近似;晶体中电子在 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的能带理论解释。 (6)较熟练掌握点缺 陷、位错的概念;空位、 间隙原子的运动;离子 晶体中缺陷的特性、离 子性导电的本质。 (7)较熟练掌握半导 体能带结构特点;杂质 对半导体能带结构及 性质的影响;有效质量 的物理意义。 密度和费米面。 (5)基本掌握准经典 近似;晶体中电子在电 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导 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 能带理论解释。 (6)基本掌握点缺陷、 位错的概念;空位、间 隙原子的运动;离子晶 体中缺陷的特性、离子 性导电的本质。 (7)基本掌握半导体 能带结构特点;杂质对 半导体能带结构及性 质的影响;有效质量的 物理意义。 (5)了解准经典近似; 晶体中电子在电场和 磁场中的运动;导体、 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 带理论解释。 (6)了解点缺陷、位 错的概念;空位、间隙 原子的运动;离子晶体 中缺陷的特性、离子性 导电的本质。 (7)了解半导体能带 结构特点;杂质对半导 体能带结构及性质的 影响;有效质量的物理 意义。 态密度和费米面。 (5)不完全了解准经 典近似;晶体中电子在 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的能带理论解释。 (6)不完全了解点缺 陷、位错的概念;空位、 间隙原子的运动;离子 晶体中缺陷的特性、离 子性导电的本质。 (7)不完全了解半导 体能带结构特点;杂质 对半导体能带结构及 性质的影响;有效质量 的物理意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原子物理》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力学》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光学》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课程论文》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毕业论文》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高等数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三).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高等数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二).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量子力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一).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理论力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力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高等数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一).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电动力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模拟电路》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光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数学物理方法》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原子物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热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固体物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双语).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固体物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固体物理》教学大纲(双语).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字电路》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一).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二).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三).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模拟电路》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热学》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电动力学》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电磁学》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一).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二).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量子力学》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一).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二).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三).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物理教学论》教学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