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电动力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曲华師范大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动力学课程号072114学院物理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
1 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 电动力学 课 程 号 072114 学 院 物理工程学院 专 业 物理学

《电动力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072114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英文名称45建议修读学期学分0实验学时72其中:实践学时18总学时数其他学时18高等数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预修课程考核方式作业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适用专业物理学张旭大纲审核人王海龙大纲执笔人一、课程性质电动力学是物理学专业重要的理论必修课程。电动力学的教学对象为物理学专业本科生。该门课程的预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等课程。电动力学在电磁学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宏观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并且研究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规律以及电磁场和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电动力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电磁学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认识电磁场的本质,还可以理解相对论的时空观,而且要学习理论物理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在本课程相关领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基本性质的理解。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力、介质的电磁性质;能够把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应用到静电场和静磁场情形;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和电磁波的辐射规律。熟悉法拉第、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对本门课程领域的贡献。通过学习狭义相对论,理解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及时空观。掌握洛伦兹变换和相对论的时空理论;根据相对论的时空观解决电动力学的参考系问题,把电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表示为适用于一切惯性参考系的形式,并导出势和电磁场的变换关系;把力学规律推广为相对论协变形式。(支撑毕业要求2、3)2
2 《电动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114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电动力学 英文名称 Electrodynamics 学分 4 建议修读学期 5 总学时数 72 其中:实践学时18 实验学时 0 其他学时 18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 考核方式 作业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大纲执笔人 张旭 大纲审核人 王海龙 一、课程性质 电动力学是物理学专业重要的理论必修课程。电动力学的教学对象为物理学 专业本科生。该门课程的预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等课程。 电动力学在电磁学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宏观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并且研究电磁波 的传播和辐射规律以及电磁场和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电动力学的学 习,可以使学生在电磁学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认识电磁场的本质,还可以理解相 对论的时空观,而且要学习理论物理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在本课程相关领域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学习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基本性质的理解。掌握麦克斯 韦方程组、洛伦兹力、介质的电磁性质;能够把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应用到静电场 和静磁场情形;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和电磁波的辐射规律。熟悉法拉第、麦克斯韦、 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对本门课程领域的贡献。通过学习狭义相对论,理解狭义相 对论的基本原理及时空观。掌握洛伦兹变换和相对论的时空理论;根据相对论的 时空观解决电动力学的参考系问题,把电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表示为适用于一切惯 性参考系的形式,并导出势和电磁场的变换关系;把力学规律推广为相对论协变 形式。(支撑毕业要求 2、3)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获得在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最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对于本课程的难点和与本课程领域相关的科技发展前沿,通过查阅参考书目和有关科技文献,以个体或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和互助合作学习。通过课下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沟通合作、团队协作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8)3.培养学生查阅和整理文献的习惯,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电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与研究前沿,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形成批判性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4、6、7)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熟悉该课程中涉及到的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的光辉事迹。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课程目标12.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1.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性质的理解: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掌握求解静电场和静磁场的一些基本方法:理解电磁波传播和辐射的基本规律。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2.熟悉相对论的历史背景、实验基础,理解狭义课程目标2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掌握洛伦兹变换及其四维形式,掌握相对论的时空理论和相对论力学。3.具备科学思维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在本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1:通过学习本课程,加深对中学物理教材中电磁学部分知识的理解。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课程目标32.具有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3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获 得在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最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对于本课程的难点和 与本课程领域相关的科技发展前沿,通过查阅参考书目和有关科技文献,以个体 或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和互助合作学习。通过课下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 培养沟通合作、团队协作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3、8) 3. 培养学生查阅和整理文献的习惯,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 能力,了解电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与研究前沿,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 生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形成批判性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4、6、7)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 教育情怀 1. 熟悉该课程中涉及到的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 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的光辉事迹。 2. 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 神。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1. 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性质的 理解: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掌握求 解静电场和静磁场的一些基本方法;理解电磁波 传播和辐射的基本规律。 2. 熟悉相对论的历史背景、实验基础,理解狭义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掌握洛伦兹变换及其四维形 式,掌握相对论的时空理论和相对论力学。 3.具备科学思维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在本课程中 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1. 通过学习本课程,加深对中学物理教材中电磁 学部分知识的理解。 2. 具有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

理解物理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方面的巨大作用。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理解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能够结合物理教学进课程目标3行育人活动。1: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2.能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课程目标3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在物理教育和科研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1.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经与他人讨论,能够解决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22.对于本课程中的难点或感兴趣的科学前沿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有价值的结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内容专题、学时支撑课程目标引言课程目标1引言及矢量分析(6学时)矢量分析课程目标21.1:电荷和电场1.2:电流和磁场课程目标11.3: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2学时)课程目标21.4:介质的电磁性质课程目标31.5:电磁场边值关系1.6: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2.1:静电场的标势及其微分方程2.2:唯一性定理课程目标1静电场(10学时)2.3:拉普拉斯方程分离变量法课程目标22.4:镜象法课程目标32.5:格林函数4
4 毕业要求6 综合育人 理解物理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方面的巨大作用。 理解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能够结合物理教学进 行育人活动。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7 学会反思 1.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 2. 能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在物理教育和科研中具有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 1.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与他人沟通交流的 能力,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经与 他人讨论,能够解决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2. 对于本课程中的难点或感兴趣的科学前沿问 题,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有价值的结论,培养团 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2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学时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引言及矢量分析(6 学时) 引言 矢量分析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2 学时) 1.1:电荷和电场 1.2:电流和磁场 1.3:麦克斯韦方程组 1.4:介质的电磁性质 1.5:电磁场边值关系 1.6: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静电场(10 学时) 2.1:静电场的标势及其微分方程 2.2:唯一性定理 2.3:拉普拉斯方程 分离变量法 2.4:镜象法 2.5:格林函数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2.6:电多极矩3.1:矢势及其微分方程3.2:磁标势课程目标1静磁场(6学时)3.3:磁多极矩课程目标23.4:阿哈罗诺夫一—玻姆效应课程目标33.5:超导体的电磁性质4.1:平面电磁波4.2: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课程目标1折射电磁波的传播(12学时)课程目标24.3:有导体存在时电磁波的传播课程目标34.4:谐振腔4.5:波导5.1:电磁场的矢势和标势5.2:推迟势5.3:电偶极辐射课程目标1电磁波的辐射(12学时)5.4:磁偶极辐射和电四极辐射课程目标25.5:天线辐射课程目标35.6:电磁波的衍射5.7:电磁场的动量6.1:相对论的实验基础6.2: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洛伦兹变换课程目标16.3:相对论的时空理论狭义相对论(14学时)课程目标26.4:相对论理论的四维形式课程目标36.5:电动力学的相对不变性6.6:相对论力学五、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师讲授采用板书加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模式,建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主讲教师为主导。针对各章节内容,适当选讲部分科研前沿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和教室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另外,该门课程有专门的师生互动学习群(QQ群、微信群等),全体同学和主讲教师都会加入该师生互5
5 2.6:电多极矩 静磁场(6 学时) 3.1:矢势及其微分方程 3.2:磁标势 3.3:磁多极矩 3.4: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 3.5:超导体的电磁性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电磁波的传播(12 学时) 4.1:平面电磁波 4.2: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 折射 4.3:有导体存在时电磁波的传播 4.4:谐振腔 4.5:波导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电磁波的辐射(12 学时) 5.1:电磁场的矢势和标势 5.2:推迟势 5.3:电偶极辐射 5.4:磁偶极辐射和电四极辐射 5.5:天线辐射 5.6:电磁波的衍射 5.7:电磁场的动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狭义相对论(14 学时) 6.1: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6.2: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洛伦兹变换 6.3:相对论的时空理论 6.4:相对论理论的四维形式 6.5:电动力学的相对不变性 6.6:相对论力学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对学生 的启发与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师讲授采用板书加多媒体教学的教学 模式,建立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学生 为主体,以主讲教师为主导。针对各章节内容,适当选讲部分科研前沿问题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和教室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另外,该门课程有专门的 师生互动学习群(QQ 群、微信群等),全体同学和主讲教师都会加入该师生互

动学习群,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在学习群发起讨论,主讲教师也会积极参与讨论,通过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为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1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期未考试占总成绩的50%作业成绩考核内容如下:是否按时完成、认真程度、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10%。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如下:课堂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主题发言,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和期未考试均为闭卷考试,试卷卷面总分均为100分,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考核内容评价依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电磁场的基本规(1)真空和介质中的麦克斯韦律,加深对电磁场基本性质的理解。掌握方程组,电磁场边值关系、洛伦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力、介质的电磁兹力、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性质;能够把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应用到静(2)求解静电场和静磁场:电场和静磁场情形;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和(3)平面电磁波的性质及其在电磁波的辐射规律。熟悉法拉第、麦克斯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问题,1.课堂提问和韦、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对本门课程领域有导体存在时电磁波的传播问讨论的贡献。通过学习狭义相对论,理解狭义题,谐振腔和波导中的电磁波;2.主题发言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及时空观。掌握洛伦兹(4)用势描述电磁场,推迟势、3.平时作业变换和相对论的时空理论:根据相对论的电偶极辐射、电磁场的动量;4.期中考试(5)相对论的实验基础;时空观解决电动力学的参考系问题,把电5.期末考试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表示为适用于一切惯(6)相对论的基本原理、间隔性参考系的形式,并导出势和电磁场的变不变性、洛伦兹变换:换关系;把力学规律推广为相对论协变形(7)相对论的时空理论(相对式。论时空结构、因果律和相互作用的最大传播速度、同时相对性、运动时钟的延缓、运动尺度的缩6
6 动学习群,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在学习群发起讨论,主讲教师也会积极参与讨 论,通过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为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 1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20%,期中考试 占总成绩的 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50%。 作业成绩考核内容如下:是否按时完成、认真程度、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成 绩占总成绩的 10%。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如下:课堂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主题发言,平时 成绩占总成绩的 20%。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均为闭卷考试,试卷卷面总分均为 100 分,期中考试占 总成绩的 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50%。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电磁场的基本规 律,加深对电磁场基本性质的理解。掌握 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力、介质的电磁 性质;能够把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应用到静 电场和静磁场情形;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和 电磁波的辐射规律。熟悉法拉第、麦克斯 韦、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对本门课程领域 的贡献。通过学习狭义相对论,理解狭义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及时空观。掌握洛伦兹 变换和相对论的时空理论;根据相对论的 时空观解决电动力学的参考系问题,把电 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表示为适用于一切惯 性参考系的形式,并导出势和电磁场的变 换关系;把力学规律推广为相对论协变形 式。 (1)真空和介质中的麦克斯韦 方程组,电磁场边值关系、洛伦 兹力、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2)求解静电场和静磁场; (3)平面电磁波的性质及其在 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问题, 有导体存在时电磁波的传播问 题,谐振腔和波导中的电磁波; (4)用势描述电磁场,推迟势、 电偶极辐射、电磁场的动量; (5)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6)相对论的基本原理、间隔 不变性、洛伦兹变换; (7)相对论的时空理论(相对 论时空结构、因果律和相互作用 的最大传播速度、同时相对性、 运动时钟的延缓、运动尺度的缩 1.课堂提问和 讨论 2.主题发言 3.平时作业 4.期中考试 5.期末考试

短、速度变换公式);(8)洛伦兹变换的四维形式、理解四维协变量和物理规律的协变性;(9)电动力学的相对论不变性;(10)相对论力学。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踏实的工作作风,(1)电动力学教学内容的选择1.课堂出勤和获得在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最讨论与组织;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对于本课程的难点(2)电动力学学习活动:2.主题发言和与本课程领域相关的科技发展前沿,通(3)电动力学专题研讨活动:3.平时作业过查阅参考书目和有关科技文献,以个体(4)与电动力学课程领域相关4.期中考试或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和互助合作的科技发展前沿讨论活动。5.期末考试学习。通过课下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沟通合作、团队协作能力。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查阅和整理文献的习惯,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1.课堂出勤和的能力,了解电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与研究(1)文献查阅、信息整理加工讨论前沿,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的能力;2.主题发言生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形成批判性(2)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3.平时作业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力:4.期中考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在教(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期末考试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成绩包括作业成绩10%,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作业成平时成期中考期末考课程目标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试绩绩(10%)试(20%)
7 短、速度变换公式); (8)洛伦兹变换的四维形式、 理解四维协变量和物理规律的 协变性; (9)电动力学的相对论不变性; (10)相对论力学。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 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获得在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最 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对于本课程的难点 和与本课程领域相关的科技发展前沿,通 过查阅参考书目和有关科技文献,以个体 或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和互助合作 学习。通过课下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 培养沟通合作、团队协作能力。 (1)电动力学教学内容的选择 与组织; (2)电动力学学习活动; (3)电动力学专题研讨活动; (4)与电动力学课程领域相关 的科技发展前沿讨论活动。 1.课堂出勤和 讨论 2.主题发言 3.平时作业 4.期中考试 5.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3. 培养学生查阅和整理文献的 习惯,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 的能力,了解电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与研究 前沿,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 生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形成批判性 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在教 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1)文献查阅、信息整理加工 的能力; (2)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 力; (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课堂出勤和 讨论 2.主题发言 3.平时作业 4.期中考试 5.期末考试 七、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成绩包括作业成绩 10%,平时成绩 20%,期中考试 20%,期末考试 50%。 课程目标 作业成 绩(10%) 平时成 绩 期中考 试(20%) 期末考 试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20%)(50%)分目标达成度=((0.2x分目40808080课程目标1标在平时成绩的平均得分+0.1x分目标在作业中平均得分+0.2x分目标在期中考10301010课程目标2试中的平均得分+0.5x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平均得分)/(0.2x分目标在平时成绩的总分+0.1x分目标在作业成1010课程目标31030绩中总分+0.2x分目标在期中考试中的总分+0.5x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总分))八、教材与参考资料[1]《电动力学》(第三版),郭硕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Introduction toElectrodynamics》(third edition),DavidJ.Griffiths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3]《ClassicalElectrodynamics》(third edition,JohnDavidJackson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动力学(第三版),尹真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5]《电动力学简明教程》,俞允强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电动力学题解》(第三版,林璇英、张之翔编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九、课程学习建议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根据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布置的课下作业,通过图书馆、网络自主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2.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电动力学的相关领域,以个体或小组方式提出研究课题,探索解决方案,或者深入探讨主讲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以主80
8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电动力学》(第三版),郭硕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2]《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third edition),David J. Griffiths 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3]《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third edition),John David Jackson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4]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动力学(第三版),尹真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 [5]《电动力学简明教程》,俞允强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6]《电动力学题解》(第三版),林璇英、张之翔编著,科学出版社,2018 年。 九、课程学习建议 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根据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布置的课下作业,通 过图书馆、网络自主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培养终 身学习的习惯。 2.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电动力学的相关领域,以个体或小组方式提出 研究课题,探索解决方案,或者深入探讨主讲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以主 (20%) (50%) 课程目标1 80 40 80 80 分目标达成度={(0.2x分目 标在平 时成绩 的平 均得分 +0.1x分目标在作业中平均 得分+0.2x分目标在期中考 试中的平均得分+0.5x分目 标在期末考试中的平均得分) /(0.2x分目标在平时成绩的 总分+0.1x分目标在作业成 绩中总分+0.2x分目标在期 中考试中的总分+0.5x分目 标在期末考试中的总分)} 课程目标2 10 30 10 10 课程目标3 10 30 10 10

题发言的方式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对于学生们的研究成果,鼓励其撰写成课程论文或研究性小论文,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9
9 题发言的方式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对于学生们的研究成果,鼓励其撰写成课 程论文或研究性小论文,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

十、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059课程教学目标中优良及格不及格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1)深入理解电(1)理解电磁场(1)了解电磁场的(1)部分了解电(1)对电磁场的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磁场的基本性质、熟练的基本性质、掌握电磁基本性质、基本掌握电磁磁场的基本性质、部基本性质和电磁现象深对电磁场基本性质掌握电磁现象的普遍现象的普遍规律。现象的普遍规律。分掌握电磁现象的普的普遍规律了解不多。的理解。掌握麦克斯韦规律。(2)掌握静电场(2)基本掌握静电遍规律。(2)不能求解静方程组、洛伦兹力、介(2)熟练掌握静(2)能够但不能电场和静磁场、不能进和静磁场的求解方法场和静磁场的求解方法质的电磁性质:能够把行相应的计算。电场和静磁场的求解和技巧,并能够正确求和技巧,基本能够正确求完整求解静电场和静方法和技巧,并能够正解。解。磁场。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应(3)不能理解和用到静电场和静磁场确求解。(3)理解并掌握(3)基本理解并掌(3)部分理解并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及情形:掌握电磁波的传电磁波的传播及辐射握电磁波的传播及辐射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及辐射的基本规律。(3)理解并熟练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及播和电磁波的辐射规基本规律。的基本规律。(4)不了解与本辐射的基本规律。辐射基本规律。律。熟悉法拉第、麦克(4)比较熟悉与(4)了解与本课程课程领域相关的物理(4)部分了解与(4)熟悉与本课斯韦、爱因斯坦等物理本课程领域相关的物领域相关的物理学家对本课程领域相关的物学家对本课程领域的程领域相关的物理学理学家对本课程领域贡献。学家对本门课程领域理学家对本课程领域本课程领域的贡献。家对本课程领域的页的贡献。的贡献。的贡献。通过学习狭义(5)理解狭义相对(5)对于狭义相1
10 十、评分标准 课程教学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 深对电磁场基本性质 的理解。掌握麦克斯韦 方程组、洛伦兹力、介 质的电磁性质;能够把 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应 用到静电场和静磁场 情形;掌握电磁波的传 播和电磁波的辐射规 律。熟悉法拉第、麦克 斯韦、爱因斯坦等物理 学家对本门课程领域 的贡献。通过学习狭义 (1)深入理解电 磁场的基本性质、熟练 掌握电磁现象的普遍 规律。 (2)熟练掌握静 电场和静磁场的求解 方法和技巧,并能够正 确求解。 (3)理解并熟练 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及 辐射基本规律。 (4)熟悉与本课 程领域相关的物理学 家对本课程领域的贡 (1)理解电磁场 的基本性质、掌握电磁 现象的普遍规律。 (2)掌握静电场 和静磁场的求解方法 和技巧,并能够正确求 解。 (3)理解并掌握 电磁波的传播及辐射 基本规律。 (4)比较熟悉与 本课程领域相关的物 理学家对本课程领域 的贡献。 (1)了解电磁场的 基本性质、基本掌握电磁 现象的普遍规律。 (2)基本掌握静电 场和静磁场的求解方法 和技巧,基本能够正确求 解。 (3)基本理解并掌 握电磁波的传播及辐射 的基本规律。 (4)了解与本课程 领域相关的物理学家对 本课程领域的贡献。 (5)理解狭义相对 (1)部分了解电 磁场的基本性质、部 分掌握电磁现象的普 遍规律。 (2)能够但不能 完整求解静电场和静 磁场。 (3)部分理解并 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及 辐射的基本规律。 (4)部分了解与 本课程领域相关的物 理学家对本课程领域 的贡献。 (1)对电磁场的 基本性质和电磁现象 的普遍规律了解不多。 (2)不能求解静 电场和静磁场、不能进 行相应的计算。 (3)不能理解和 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及 辐射的基本规律。 (4)不了解与本 课程领域相关的物理 学家对本课程领域的 贡献。 (5)对于狭义相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模拟电路》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光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数学物理方法》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原子物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热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固体物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双语).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固体物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光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光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信息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信息光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激光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光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二).docx
- 曲阜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光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高等数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一).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力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理论力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量子力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一).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高等数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二).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高等数学》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三).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毕业论文》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课程论文》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光学》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力学》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原子物理》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固体物理》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固体物理》教学大纲(双语).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字电路》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一).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二).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三).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模拟电路》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