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字电路》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X
文档页数:14
文件大小:119.0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字电路》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曲华师范大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字电路课程号072409学院物理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

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 数字电路 课 程 号 072409 学 院 物理工程学院 专 业 物理学

《数字电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2409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名称数字电路英文名称FundamentalssofDigitalElectronics学分44建议修读学期1实验学时其中:实践学时总学时数72180其他学时预修课程《电工学》《模拟电路》考核方式期末考试、期中考试,随堂测验,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适用专业物理学及物理学(免师)专业大纲执笔人董艳锋大纲审核人《数字电路》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数字电路》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为物理学专业的师范生完成教书育人、治学育人的使命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字电路》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字电路》的教学,结合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运用数字逻辑电路知识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以适应改革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二、课程目标1.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牢固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作打

《数字电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409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数字电路 英文名称 Fundamentals of Digital Electronics 学分 4 建议修读学期 4 总学时数 72 其中:实践学时 18 实验学时 1 其他学时 0 预修课程 《电工学》 《模拟电路》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期中考试,随堂测验,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等 适用专业 物理学及物理学(免师)专业 大纲执笔人 董艳锋 大纲审核人 《数字电路》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数字电路》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 课程在为物理学专业的师范生完成教书育人、治学育人的使命中具有重要作用。 《数字电路》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学习对 于学生科学思维、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字电路》 的教学,结合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础知识, 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具有运用数字逻辑电路知识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电子技术领域 的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以适应改革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国家现代 化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牢固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以及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作打

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中学物理学科中对简单逻辑电路问题的认知特点和一般讲授方式方法。(支撑毕业要求3、4)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学会辩证、全面地分析数字电路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权衡利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2、3、7)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和整理文献的能力,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了解当今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查阅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2、3、7)4.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或趣味小制作,让学生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沟通合作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7、8)5.通过数字电路实验,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掌握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以及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2、3、4、8)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教意愿和动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意义。2.具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课程目标2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展

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中学物理学科中对简单逻辑电路问题的认知特点和一般 讲授方式方法。(支撑毕业要求 3、4) 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 学会辩证、全面地分析数字电路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权衡利弊,培养学生的辩证 思维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2、3、7) 3. 培养学生主动查阅和整理文献的能力,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培养 终身学习的能力,了解当今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 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查阅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支撑毕业 要求 2、3、7) 4. 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或趣味小制作,让学生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 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沟通合作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3、 7、8) 5. 通过数字电路实验,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掌握集成电路的使用方 法,以及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2、3、4、8)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 教育情怀 1.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 教意愿和动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 工作的专业性和意义。 2.具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富有爱心、责 任心和事业心,自觉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 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 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 生人格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富有 爱心与责任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 展。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1.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数字电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路的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力。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52.具备一定的查阅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观摩授课老师的讲课过程,了解中学物理学科中简单逻辑电路问题的认知特点和一般讲授方式方法:2.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相关知识,丰富和拓课程目标1展知识储备,使学生具备为中学生普及电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课程目标5子技术基础知识的能力,从而起到拓宽中学生学术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通过数字电路实验过程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物理实验示范教学能力和学生实验的指导能力。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有价值信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了解当今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课程目标2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在电子技术专业领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域发展的意识;课程目标42.面对实际遇到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课程目标5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评性思维,合理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课程目标41.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与他人积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课程目标5极探讨,找出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1.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和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数字电 路的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 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 力。 2.具备一定的查阅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手 册的能力。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1. 通过引导学生观摩授课老师的讲课过 程,了解中学物理学科中简单逻辑电路问 题的认知特点和一般讲授方式方法; 2. 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相关知识,丰富和拓 展知识储备,使学生具备为中学生普及电 子技术基础知识的能力,从而起到拓宽中 学生学术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通过数字电路实验过程的实践,具有一 定的物理实验示范教学能力和学生实验的 指导能力。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5 毕业要求7 学会反思 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有价值信息,养 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了解当今数字电子技 术发展的前沿,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 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在电子技术专业领 域发展的意识; 2. 面对实际遇到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 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评性思维,合理分 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1.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与他人积 极探讨,找出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2.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或趣味小制作,让学生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内容专题、学时(理论部分)支撑课程目标绪论课程目标151.1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课程目标2逻辑代数(8学时)课程目标391.2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课程目标451.3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52.1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的开课程目标1关特性课程目标2门电路(6学时)52.2分立元件门电路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52.3CMOS集成门电路92.4TTL集成门电路53.1组合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93.2加法器和数值比较器课程目标153.3编码器和译码器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组合逻辑电路(12学时)53.4数据选择器和分配器课程目标493.5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组合逻辑函数3.6只读存储器93.7组合电路中的竞争冒险课程目标154.1基本触发器课程目标2触发器(4学时)94.2同步触发器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54.3边沿触发器55.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课程目标195.2计数器课程目标2时序逻辑电路课程目标355.3寄存器和读/写存储器课程目标4(14学时)55.4顺序脉冲发生器56.1施密特触发器课程目标1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课程目标256.2单稳态触发器

2.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或趣味小制作,让学 生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沟通 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学时(理论部分)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逻辑代数(8 学时) 绪论 §1.1 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1.2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1.3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门电路(6 学时) §2.1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 MOS 管的开 关特性 §2.2 分立元件门电路 §2.3 CMOS 集成门电路 §2.4 TTL 集成门电路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组合逻辑电路(12 学时) §3.1 组合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3.2 加法器和数值比较器 §3.3 编码器和译码器 §3.4 数据选择器和分配器 §3.5 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3.6 只读存储器 §3.7 组合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触发器(4 学时) §4.1 基本触发器 §4.2 同步触发器 §4.3 边沿触发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时序逻辑电路 (14 学时) §5.1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5.2 计数器 §5.3 寄存器和读/写存储器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 §6.1 施密特触发器 §6.2 单稳态触发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形(6学时)56.3多谐振荡器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157.1D/A转换器;课程目标2数一模和模一数转换57.2A/D转换器。课程目标3(4学时)课程目标4内容专题、学时(实验部分)支撑课程目标1.了解实验箱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左作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一、实验箱的使用和基本们电课程目标42.掌握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路的测试课程目标5和与非门的原理和测试方法。(2学时)3.掌握用与非门实现非运算、与运算和或运算的方法。1.了解半加器、全加器和四位二进制全加器的原理。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课程目标42.掌握半加器、全加器和四位二进(2学时)制全加器的电路结构和连接,并能课程目标5进行实验验证。3.学习集成器件的灵活应用。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2.学习用门电路设计功能电路,并课程目标4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能进行实验验证。(2学时)课程目标53.学习用中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功能电路,并能进行实验验证。课程目标4四、译码器1.了解各种译码器的原理。(2学时)2.学习二进制译码器的使用。课程目标5

形(6 学时) §6.3 多谐振荡器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数—模和模—数转换 (4 学时) §7.1 D/A 转换器; §7.2 A/D 转换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专题、学时(实验部分)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一、实验箱的使用和基本们电 路的测试 (2 学时) 1.了解实验箱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左 作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掌握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 和与非门的原理和测试方法。 3.掌握用与非门实现非运算、与运 算和或运算的方法。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2 学时) 1.了解半加器、全加器和四位二进 制全加器的原理。 2.掌握半加器、全加器和四位二进 制全加器的电路结构和连接,并能 进行实验验证。 3.学习集成器件的灵活应用。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2 学时) 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2.学习用门电路设计功能电路,并 能进行实验验证。 3. 学习用中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功能 电路,并能进行实验验证。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四、译码器 (2 学时) 1.了解各种译码器的原理。 2.学习二进制译码器的使用。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3.学习二进制译码器的级联和验证。4.学习用二进制译码器实现逻辑函数。1.了解各种触发器的原理。五、触发器2.学习触发器的功能验证。课程目标4(2学时)课程目标53.学习各种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1.了解移位寄存器的结构和原理。2.学习用D触发器组成移位寄存器课程目标4六、移位寄存器并进行验证。(2学时)课程目标53.学习集成四位移位寄存器194的使用和级联,并能进行数据传输。1.了解集成计数器的结构和原理。2.学习集成计数器的使用。七、集成计数器课程目标43.学习用十进制集成计数器实现100(2 学时)课程目标5进制和27进制计数,并能连接电路进行验证。1.理解555定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功能验证。八、555定时器2.掌握用555定时器设计振荡器的课程目标4(2 学时)课程目标5方法,并能实现实验测试。3.学习用555定时器实现救护车报警电路。1.学习流水灯或者电子转盘电路的设计和分析。九、综合实验课程目标42.学习电路的焊接。(2学时)课程目标53.完成电路的设计和焊接,并能够进行调试

3.学习二进制译码器的级联和验 证。4.学习用二进制译码器实现逻 辑函数。 五、触发器 (2 学时) 1.了解各种触发器的原理。 2.学习触发器的功能验证。 3.学习各种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 换。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六、移位寄存器 (2 学时) 1.了解移位寄存器的结构和原理。 2.学习用 D 触发器组成移位寄存器 并进行验证。 3.学习集成四位移位寄存器 194 的 使用和级联,并能进行数据传输。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七、集成计数器 (2 学时) 1.了解集成计数器的结构和原理。 2.学习集成计数器的使用。 3.学习用十进制集成计数器实现 100 进制和 27 进制计数,并能连接电路 进行验证。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八、555 定时器 (2 学时) 1.理解 555 定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 理,并能进行功能验证。 2.掌握用 555 定时器设计振荡器的 方法,并能实现实验测试。 3.学习用 555 定时器实现救护车报 警电路。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九、综合实验 (2 学时) 1.学习流水灯或者电子转盘电路的 设计和分析。 2.学习电路的焊接。 3.完成电路的设计和焊接,并能够进 行调试。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课堂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注重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验部分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及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验完成后总结实验报告。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为活动表现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活动表现评价主要是学生平时在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以及完成作业、实验报告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理论课部分期中和期末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20%,期中考试占20%,期未考试占40%。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评价依据1.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和定理;2.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3.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以及常用1.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MSI集成电路的应用:牢固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4.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不同结构触1.课堂出勤论和基础知识以及数字电路的基发器的动作特点:2.课堂提问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从5.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3.平时作业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以及常用集成电路的应用:4.随堂测验的理论基础。了解中学物理学科中6.用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5.期末考试对简单逻辑电路问题的认知特点器、单稳态触发器及多谐振荡器的方法、功能及应用:和一般讲授方式方法。7.衡量D/A和A/D转换器的指标及典型D/A和A/D转换器的特点及应用。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运用数字电路知识分析并解决数字1.课堂出勤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电路实验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简单2.课堂提问

五、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课堂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注重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验部分要求学生 提前预习,实验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及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验完 成后总结实验报告。 六、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为活动表现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活动表现评价主要是学生平 时在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以及完成作业、实验报告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理论 课部分期中和期末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 10%,作业成绩占 10%,实验成绩 (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 20%,期中考试占 20%,期末考试占 40%。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1.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 牢固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 论和基础知识以及数字电路的基 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从 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扎实 的理论基础。了解中学物理学科中 对简单逻辑电路问题的认知特点 和一般讲授方式方法。 1. 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和定理; 2.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3. 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以及常用 MSI集成电路的应用; 4.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不同结构触 发器的动作特点; 5. 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以及常用集成电路的应用; 6. 用 555 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 器、单稳态触发器及多谐振荡器的 方法、功能及应用; 7. 衡量D/A和A/D转换器的指标 及典型D/A和A/D转换器的特点及 应用。 1.课堂出勤 2.课堂提问 3.平时作业 4.随堂测验 5.期末考试 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 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 运用数字电路知识分析并解决数字 电路实验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简单 1.课堂出勤 2.课堂提问

问题。3.平时作业实的工作作风,学会辩证、全面地分析数字电路中出现的问题,4.随堂测验学会权衡利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查阅文献的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和整理2.自主学习能力:1.课堂出勤文献的能力,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3.查阅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过程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了解2.课堂提问能力。当今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提3.平时作业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4.随堂测验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查阅电子器件5.期末考试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4.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或趣味1.比赛作品或趣味小制作的完成情1.课堂出勤小制作,让学生学会以团队形式积况;2.课堂提问极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2.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能力。3.平时作业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沟通合作能4.随堂测验力。5.期末考试5.通过数字电路实验,学会常1.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能通过独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掌握集成电路立思考或小组探讨进行正确合理分1.实验操作的使用方法,以及电路的设计、安析,并找出解决方法:2.实验报告2.对所得实验结果具备一定的判断装与调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能力。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的工作作风,学会辩证、全面 地分析数字电路中出现的问题, 学会权衡利弊,培养学生的辩证 思维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 3.平时作业 4.随堂测验 3. 培养学生主动查阅和整理 文献的能力,在阅读与整理文献的 过程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了解 当今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沿,提 高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及处理信息 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查阅电子器件 和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 1.查阅文献的能力; 2.自主学习能力; 3.查阅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手册的 能力。 1.课堂出勤 2.课堂提问 3.平时作业 4.随堂测验 5.期末考试 4. 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或趣味 小制作,让学生学会以团队形式积 极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沟通合作能 力。 1. 比赛作品或趣味小制作的完成情 况; 2. 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1.课堂出勤 2.课堂提问 3.平时作业 4.随堂测验 5.期末考试 5.通过数字电路实验,学会常 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掌握集成电路 的使用方法,以及电路的设计、安 装与调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能通过独 立思考或小组探讨进行正确合理分 析,并找出解决方法; 2.对所得实验结果具备一定的判断 能力。 1.实验操作 2.实验报告

七、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2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40%。课期中期末程平时作业实验考试考试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目(10%)(10%)(20%)(20%)(40%)标课程分目标达成度=((0.1x分目6008080目标80标在平时的平均得分+0.1x1分目标在作业中平均得分课程+0.2x分目标在实验的平均0目标20102020得分+0.2x分目标在期中考2试的平均得分+0.4x分目标在期末考试中的平均得分)课程2010000目标(0.1x分目标在平时的总分+0.1x分目标在作业的总分3+0.2x分目标在实验的总分课程目标200+0.2x分目标在期中考试的O总分+0.4x分目标在期末考4试中的总分))课程80目标0D05八、教材与参考资料1.选用教材《数字电路简明教程》(第三版),余孟尝,北京:高教出版社,2006年2.主要参考书目[1】《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六版),康华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七、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占 10%,作业成绩占 10%,实验成绩(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 20%, 期中成绩占 20%,期末成绩占 40%。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 《数字电路简明教程》(第三版),余孟尝,北京:高教出版社,2006 年 2.主要参考书目 [1]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六版),康华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课 程 目 标 平时 (10%) 作业 (10%) 实验 (20%) 期中 考试 (20%) 期末 考试 (40%)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 目标 1 60 80 0 80 80 分目标达成度={(0.1x分目 标在平时的平均得分+0.1x 分目标在作业中平均得分 +0.2x分目标在实验的平均 得分+0.2x分目标在期中考 试的平均得分+0.4x分目标 在期末考试中的平均得分)/ (0.1x分目标在平时的总分 +0.1x分目标在作业的总分 +0.2x分目标在实验的总分 +0.2x分目标在期中考试的 总分+0.4x分目标在期末考 试中的总分)} 课程 目标 2 20 10 0 20 20 课程 目标 3 20 10 0 0 0 课程 目标 4 0 0 20 0 0 课程 目标 5 0 0 80 0 0

共1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