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物理教学论》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11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物理教学论》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物理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073101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物理教学论Physics Teaching Methodology英文名称3建议修读学期5学分实验学时0其中实践学时1854总学时数18其他学时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专业基础课预修课程考核方式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物理学适用专业大纲审核人李建彬王海龙大纲执笔人一、课程性质物理教学论是研究物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物理教学规律、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一门理论兼应用的学科,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师范类)学生的一门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师范生具有现代科学教育理念,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具有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教材、分析学情、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设计、中学物理教学与学业评价的能力,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从而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物理课程,物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物理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等。2.经历中学物理教学训练过程,初步掌握基本教师技能。能解读课程标准、分析中学物理教材;能针对中学物理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知道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教学、物理实验教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物理复习教学的一般过程及要求,具备设计、开展与评价上述类型教学的能力;知道说课的一般内容与要求,1

1 《物理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3101 课程类别 教师教育必修课 课程名称 物理教学论 英文名称 Physics Teaching Methodology 学分 3 建议修读学期 5 总学时数 54 其中:实践学时 18 实验学时 0 其他学时 18 预修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大纲执笔人 李建彬 大纲审核人 王海龙 一、课程性质 物理教学论是研究物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物理教学规律、指导物理教学 实践的一门理论兼应用的学科,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师范类)学生 的一门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师范生具有现代科学 教育理念,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具有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 教材、分析学情、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设计、中学物理教学与 学业评价的能力,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从而为顺利从 事中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物理课程,物理教学的心理学基 础,物理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专 业化发展等。 2.经历中学物理教学训练过程,初步掌握基本教师技能。能解读课程标准、 分析中学物理教材;能针对中学物理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知道物理概念教学、物 理规律教学、物理实验教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物理复习教学的一般过程及要 求,具备设计、开展与评价上述类型教学的能力;知道说课的一般内容与要求

能系统阐述对物理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设计依据;能利用信息技术、身边器材等初步整合、开发需要的教学资源。3.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在研讨过程中增强交流、合作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4.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具有恰当的教师观、学生观。在学习物理教学相关理论和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能客观认识物理教育领域相关问题,能对自身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进行改进,能合理规划自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生涯。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2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毕业要求1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课程目标4师德规范法执教意识。2.1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教意愿和动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意义。2.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毕业要求2课程目标4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及个体差异,因材教育情怀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展。3.2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毕业要求3课程目标1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物学科素养课程目标2理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4.1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4.2掌握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了解物理学特点;领会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中学物理教材:掌握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课程目标1毕业要求44.3具有良好的物理学教育实践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设计、课程目标2教学能力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及双语教学教学目标4等教学基本技能。4.4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课标,分析教材,把握学情,独立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能够及时总结教学实践当中的经验,并能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毕业要求6课程目标16.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中学教育原理综合育人和规律课程目标47.2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毕业要求7教学目标12

2 能系统阐述对物理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设计依据;能利用信息技术、身边器材等初 步整合、开发需要的教学资源。 3.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并在研讨过程中增强交流、合作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 4.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具有恰当的教师观、学生观。在学习物 理教学相关理论和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能客观认识物理教育领域相关问题, 能对自身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进行改进,能合理规划自己的 教师专业化发展生涯。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 师德规范 1.2 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 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 法执教意识。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 2 教育情怀 2.1 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从教意愿和动 机,端正的从教态度,认同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意义。 2.3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 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及个体差异,因材 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 面发展。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 3 学科素养 3.2 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 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物 理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 4 教学能力 4.1 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理解教师是学生学 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4.2 掌握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了解物理学特点; 领会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中学物理教材;掌握物理教 学中的教学策略。 4.3 具有良好的物理学教育实践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及双语教学 等教学基本技能。 4.4 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课标,分析教材,把握学情, 独立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能够及时总结教学实践当中 的经验,并能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 研究成果。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教学目标4 毕业要求 6 综合育人 6.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中学教育原理 和规律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 7 7.2 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 教学目标1

学会反思需求,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定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生涯教学目标2规划。教学目标37.3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课程目标4批评性思维,并能用其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8.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8.2能够通过小组或同伴交流与合作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毕业要求8题。课程目标3沟通合作8.3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熟练使用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内容专题、学时支撑课程目标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学科绪论课程目标1(2课时)发展历程:物理教学论课程的目标、内容、特点与学习方法课程的含义、分类,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课程目标1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物理课程的含义与价值:物理课程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8课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课程目标4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理论与实践)影响物理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课程目标1物理教学的物理学习中的观察与记忆;课程目标2心理学基础课程目标3物理学习中的思维;(2课时)课程目标4物理学习中的兴趣和动机。教学过程的含义;物理教学过课程目标1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程、原则和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方法物理教学原则;课程目标4(2 课时)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教材的含义与功能;课程目标1物理教材与教材分析的意义和依据:课程目标2分析课程目标3教材分析的步骤和方法:(3课时)课程目标4课题教材分析(实践)。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课程目标1物理教学设物理课时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课程目标2计课程目标3教学设计案例分析;(3课时)课程目标4撰写物理课时教学设计(实践)。课程目标1引入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物理概念教课程目标2学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课程目标3(8课时)物理概念的讨论及运用;课程目标43

3 学会反思 需求,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定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生涯 规划。 7.3 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 批评性思维,并能用其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课程目标4 毕业要求 8 沟通合作 8.1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8.2 能够通过小组或同伴交流与合作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 题。 8.3 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 习,熟练使用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 自己的思想。 课程目标3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学时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绪论 (2 课时) 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学科 发展历程;物理教学论课程的目标、内容、特点与学习方法。 课程目标1 物理课程 (8 课时) 课程的含义、分类,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 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物理课程的含义与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理论与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教学的 心理学基础 (2 课时) 影响物理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 物理学习中的观察与记忆; 物理学习中的思维; 物理学习中的兴趣和动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教学过 程、原则和 方法 (2 课时) 教学过程的含义; 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物理教学原则; 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及运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教材与 分析 (3 课时) 物理教材的含义与功能; 教材分析的意义和依据; 教材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课题教材分析(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教学设 计 (3 课时) 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物理课时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撰写物理课时教学设计(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概念教 学 (8 课时) 引入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 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的讨论及运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概念教学案例分析;物理概念教学(实践)创设物理规律情境的方法:课程目标1建立物理规律的方法:物理规律教课程目标2学物理规律的讨论及运用;课程目标3(8课时)物理规律教学案例分析。课程目标4物理规律教学(实践)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目标1演示实验的作用及基本要求;物理实验教课程目标2学分组实验的基本过程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3(3课时)边学边实验的类型及要求;课程目标4物理课外实验的类型及要求:物理实验教学案例分析。物理问题的含义、类型和作用:课程目标1物理问题解物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课程目标2决教学课程目标3物理习题课的设计:(3课时)课程目标4物理习题课案例分析。物理复习教学的作用与常用方法;课程目标1物理复习教物理复习课的设计:课程目标2学课程目标3物理讲评课的教学;(3课时)课程目标4物理复习题课案例分析。物理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1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物理教学测课程目标2量与评价物理学业成绩评价:课程目标3(3课时)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课程目标4物理教师的评价。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物理教师的课程目标1物理教师的说课;专业发展与课程目标2物理教师的听课与评课:课程目标3成长物理教学研究:课程目标4(6课时)物理说课案例分析。物理课前说课(实践)五、教学方法4

4 物理概念教学案例分析; 物理概念教学(实践) 物理规律教 学 (8 课时) 创设物理规律情境的方法; 建立物理规律的方法; 物理规律的讨论及运用; 物理规律教学案例分析。 物理规律教学(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实验教 学 (3 课时) 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 演示实验的作用及基本要求; 分组实验的基本过程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边学边实验的类型及要求; 物理课外实验的类型及要求; 物理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问题解 决教学 (3 课时) 物理问题的含义、类型和作用; 物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物理习题课的设计; 物理习题课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复习教 学 (3 课时) 物理复习教学的作用与常用方法; 物理复习课的设计; 物理讲评课的教学; 物理复习题课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教学测 量与评价 (3 课时) 物理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物理学业成绩评价;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物理教师的评价。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物理教师的 专业发展与 成长 (6 课时) 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物理教师的说课; 物理教师的听课与评课; 物理教学研究; 物理说课案例分析。 物理课前说课(实践)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五、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讲授法与自学辅导法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演练法结合,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六、考核方法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10%)、个人模拟讲课成绩(10%)、个人说课成绩(10%)、教学设计成绩(10%)、小组模拟讲课评比成绩(5%)、小组说课评比成绩(5%)。为调动学生合作学习和开展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和个人,可情额外加分。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评价依据课程目标1.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平时作业;物理课程,物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理论,具体包括物理课程,物理教学教学设计:础,物理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的心理学基础,物理教学过程、原则个人模拟讲课;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个人说课;和方法,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测价、教师专业化发展期末考试。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等。课程目标2.经历中学物理教学训练过程,初步掌握基本教师技能。能解读课程标准、分析中学物理教材:能针课程标准解读;平时作业;对中学物理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知道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教学、物理个人模拟讲课;教学设计能力;实验教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物理个人说课;课堂教学能力:小组模拟讲课复习教学的一般过程及要求,具备设教学评价能力;评比:计、开展与评价上述类型教学的能力:说课能力;小组说课评比;知道说课的一般内容与要求,能系统期末考试。教学资源开发能力。阐述对物理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设计依据:能利用信息技术、身边器材等初步整合、开发需要的教学资源。平时作业;课程目标3.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教学设计:中学物理教学研讨,解决教学中遇到个人模拟讲课;的问题;并在研讨过程中增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个人说课;合作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小组模拟讲课评比;小组说课评比。5

5 1.采用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讲授法与自学辅导法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演练法结合,培 养学生教学能力。 六、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 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10%)、个人模拟讲课成绩(10%)、个人说课 成绩(10%)、教学设计成绩(10%)、小组模拟讲课评比成绩(5%)、小组说 课评比成绩(5%)。为调动学生合作学习和开展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对于表现 优异的小组和个人,可酌情额外加分。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 理论,具体包括物理课程,物理教学 的心理学基础,物理教学过程、原则 和方法,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测 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等。 物理课程,物理教学的心理学基 础,物理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 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测量与评 价、教师专业化发展 平时作业; 教学设计; 个人模拟讲课; 个人说课;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2.经历中学物理教学训练过 程,初步掌握基本教师技能。能解读 课程标准、分析中学物理教材;能针 对中学物理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知道 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教学、物理 实验教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物理 复习教学的一般过程及要求,具备设 计、开展与评价上述类型教学的能力; 知道说课的一般内容与要求,能系统 阐述对物理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设计依 据;能利用信息技术、身边器材等初 步整合、开发需要的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解读; 教材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 说课能力; 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平时作业; 教学设计; 个人模拟讲课; 个人说课; 小组模拟讲课 评比; 小组说课评比;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3.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 中学物理教学研讨,解决教学中遇到 的问题;并在研讨过程中增强交流、 合作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平时作业; 教学设计; 个人模拟讲课; 个人说课; 小组模拟讲课 评比; 小组说课评比

课程目标4.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具有恰当的教师观、学生观。师德规范:平时作业;教学设计:在学习物理教学相关理论和开展教学教育情怀;个人模拟讲课;实践的基础上,能客观认识物理教育教师观;个人说课;领域相关问题,能对自身教学过程中学生观;小组模拟讲课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进行改反思能力;评比:小组说课评比。进,能合理规划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展生涯。七、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续期末考试课程目标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50%)(50%)分目标达成度=(分目标平时成绩平3050课程目标1均分+0.5×(分目标期末成绩平均分)50课程目标240/(0.5×分目标在平时成绩中的总分+0.5×分目标在期末成绩中的总分)!10课程目标31010课程目标4八、教材与参考资料[1]《物理教学论》。李新乡,张军朋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2]《课程与教学论》.李允,齐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郭玉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6 课程目标4.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和教 育情怀,具有恰当的教师观、学生观。 在学习物理教学相关理论和开展教学 实践的基础上,能客观认识物理教育 领域相关问题,能对自身教学过程中 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进行改 进,能合理规划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 展生涯。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教师观; 学生观; 反思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平时作业; 教学设计; 个人模拟讲课; 个人说课; 小组模拟讲课 评比; 小组说课评比。 七、成绩评定方法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 (50%) 期末考试 (50%)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1 30 50 分目标达成度={(分目标平时成绩平 均分+0.5×(分目标期末成绩平均分) /(0.5×分目标在平时成绩中的总分+ 0.5×分目标在期末成绩中的总分)} 课程目标2 50 40 课程目标3 10 课程目标4 10 10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物理教学论》.李新乡,张军朋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2]《课程与教学论》.李允,齐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郭玉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九、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059课程教学目标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对中学物理教学对中学物理教学基本理解中学物简单了解对中学不知道对中学物谦程目标1.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物理的基本理论理解理教学的基本理物理教学的基本的基本理论理解理教学的基本理课程,物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物理教学过程、原则和方论。深刻。较为深刻。论理解。理论。法,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等。课程目标2.经历中学物理教学训练过程,初步掌握基本教扎实经历中学物较为全面地经历基本经历中学物简单经历中学物未经历中学物理理教学训练过理教学训练过理教学训练过师技能。能解读课程标准、分析中学物理教材:能针对中中学物理教学训教学训练过程,程,基本掌握基程,简单掌握基没能掌握基本教学物理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知道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程,很好地掌握练过程,较好地教学、物理实验教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物理复习教学基本教师技能。掌握基本教师技本教师技能。本教师技能。师技能。能。的一般过程及要求,具备设计、开展与评价上述类型教学的能力:知道说课的一般内容与要求,能系统阐述对物理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设计依据:能利用信息技术、身边器材等初步整合、开发需要的教学资源。能很好地开展小能较好地开展小能在他人组织下能他人督促下开不能开展小组合课程目标3.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组合作学习,具组合作学习,具开展小组合作学展小组合作学作学习,不具有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在研讨过程中增强交流、团队意识。合作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有强烈的团队意有较强的团队意习,具有一定的习,具有基本的识。识。团队意识。团队意识。7

7 九、评分标准 课程教学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物理 课程,物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物理教学过程、原则和方 法,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化发 展等。 对中学物理教学 的基本理论理解 深刻。 对中学物理教学 的基本理论理解 较为深刻。 基本理解中学物 理教学的基本理 论理解。 简单了解对中学 物理教学的基本 理论。 不知道对中学物 理教学的基本理 论。 课程目标 2.经历中学物理教学训练过程,初步掌握基本教 师技能。能解读课程标准、分析中学物理教材;能针对中 学物理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知道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 教学、物理实验教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物理复习教学 的一般过程及要求,具备设计、开展与评价上述类型教学 的能力;知道说课的一般内容与要求,能系统阐述对物理 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设计依据;能利用信息技术、身边器材 等初步整合、开发需要的教学资源。 扎实经历中学物 理教学训练过 程,很好地掌握 基本教师技能。 较为全面地经历 中学物理教学训 练过程,较好地 掌握基本教师技 能。 基本经历中学物 理教学训练过 程,基本掌握基 本教师技能。 简单经历中学物 理教学训练过 程,简单掌握基 本教师技能。 未经历中学物理 教学训练过程, 没能掌握基本教 师技能。 课程目标 3.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 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在研讨过程中增强交流、 合作以及团队协作的意识。 能很好地开展小 组合作学习,具 有强烈的团队意 识。 能较好地开展小 组合作学习,具 有较强的团队意 识。 能在他人组织下 开展小组合作学 习,具有一定的 团队意识。 能他人督促下开 展小组合作学 习,具有基本的 团队意识。 不能开展小组合 作学习,不具有 团队意识

课程目标4.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具有恰当的具有良好的师德具有较好的师德具有一定的师德师德规范和教育不具备师德规范教师观、学生观。在学习物理教学相关理论和开展教学实规范和教育情规范和教育情规范和教育情怀和教育情怀,未情怀较为模糊,践的基础上,能客观认识物理教育领域相关问题,能对自怀,具有恰当的怀,教师观较为和教师观。教师观较为淡形成教师观。薄。身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进行改进,能教师观、学生观。恰当。合理规划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生涯。8

8 课程目标4.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具有恰当的 教师观、学生观。在学习物理教学相关理论和开展教学实 践的基础上,能客观认识物理教育领域相关问题,能对自 身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进行改进,能 合理规划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生涯。 具有良好的师德 规范和教育情 怀,具有恰当的 教师观、学生观。 具有较好的师德 规范和教育情 怀,教师观较为 恰当。 具有一定的师德 规范和教育情怀 和教师观。 师德规范和教育 情怀较为模糊, 教师观较为淡 薄。 不具备师德规范 和教育情怀,未 形成教师观

9

9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