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学大纲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学大纲课程类别072132教师教育必修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学物理实验研究Studyof Middle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英文名称1建议修读学期5学分实验学时30其中实践学时3036总学时数6其他学时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电工学、普通物理实验等预修课程考核方式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适用专业物理学专业大纲审核人李建彬王海龙大纲执笔人一、课程性质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师范类)学生的一门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本课程在学生已有的大学物理学基础知识和普通物理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设置了系列中学物理实验项目训练以及相关中学物理实验理论探讨。本课程通过实验训练和理论探讨,使学生掌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从事中学物理教学所必需的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为学生从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和开展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奠定基础。二、课程目标1.知道中学物理实验特点、类型、作用与教学基本要求,认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掌握中学物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法,能依托相关实验项目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活动。2.形成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掌握中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掌握中学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会使用数字化手段测量物理量,养成良好的实验行为规范与实验素养。掌握1
1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2132 课程类别 教师教育必修课 课程名称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英文名称 Study of Middle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学分 1 建议修读学期 5 总学时数 36 其中:实践学时 30 实验学时 30 其他学时 6 预修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电工学、普通物理实验等 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 适用专业 物理学专业 大纲执笔人 李建彬 大纲审核人 王海龙 一、课程性质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师范类)学生的一门教 师教育必修课程。本课程在学生已有的大学物理学基础知识和普通物理实验技能 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设置了系列中学物理实验项目训练以 及相关中学物理实验理论探讨。本课程通过实验训练和理论探讨,使学生掌握适 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从事中学物理教学所必需的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 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为学生从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和开展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奠定 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道中学物理实验特点、类型、作用与教学基本要求,认识中学物理实验 教学的重要性,掌握中学物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法,能依托相关实验项目开展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活动。 2.形成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掌握中学基本物理量的 测量原理和方法,掌握中学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项,会使用数字化手段测量物理量,养成良好的实验行为规范与实验素养。掌握

自制教具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能够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并改进中学物理实验。3.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并在交流讨论中反思、分析、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指标点1.2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教学目标1毕业要求1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遵守中学教师职业教学目标2师德规范教学目标3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2.3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教学目标1毕业要求2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教学目标2教育情怀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教学目标3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展。3.2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较广博毕业要求3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教学目标1学科素养教学目标2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物理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4.1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4.2掌握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了解物理学特点:领会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中学物理教材:掌握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毕业要求44.3具有良好的物理学教育实践能力,掌握物理教学目标2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目标3辅助教学及双语教学等教学基本技能。4.4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课标,分析教材,把握学情,独立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能够及时总结教学实践当中的经验,并能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7.3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毕业要求7教学目标3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并能用其分析和解决教育学会反思教学问题。8.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8.2能够通过小组或同伴交流与合作解决教学毕业要求8教学目标3中遇到的问题。沟通合作8.3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熟练使用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2
2 自制教具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能够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的 要求,设计并改进中学物理实验。 3.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形成良 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学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并在交 流讨论中反思、分析、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师德规范 1.2 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 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遵守中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毕业要求 2 教育情怀 2.3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理解教师作为 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懂得尊重学生人格 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富有爱心与责任 心,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毕业要求 3 学科素养 3.2 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较广博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够综合运用 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物理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 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毕业要求 4 教学能力 4.1 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理解教师 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了解学生身心发展 的一般规律。 4.2 掌握物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了解物理 学特点;领会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中学物理 教材;掌握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4.3 具有良好的物理学教育实践能力,掌握物理 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应用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及双语教学等教学基本技能。 4.4 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课标,分析教材,把 握学情,独立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能够及时 总结教学实践当中的经验,并能对教学实践中遇 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毕业要求 7 学会反思 7.3 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 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并能用其分析和解决教育 教学问题。 教学目标3 毕业要求 8 沟通合作 8.1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 神。 8.2 能够通过小组或同伴交流与合作解决教学 中遇到的问题。 8.3 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积极开展小组互助 和合作学习,熟练使用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 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 教学目标3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专题、学时内容支撑课程目标1.绪论;教学目标1理论课12.中学物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法;(2学时)教学目标23.中学物理实验的类型与教学要求。1.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与案例。理论课2教学目标1(4学时)2.教具制作中常用的方法与工具教学目标21.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教学目标1中学物理测量专题2.测金属丝的电阻率;教学目标2(6学时)3.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教学目标34.测电表内阻。教学目标1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检验与调整;运动与力教学目标2(2学时)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1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学实验专题教学目标2(4学时)2.用光的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1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物态变化专题教学目标2(4学时)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教学目标31.超重与失重(力传感器)2.自感现象研究(电流传感器)3.向心力研究(力传感器、光电门)教学目标1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光电门)中学物理数字化实验专题教学目标2(6学时)5.运动研究专题(二维运动传感器、分体式教学目标3位移传感器)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研究(磁感应强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教学目标1物理演示实验专题力、热、电磁、光学等四个专题模块的展示教学目标2(6学时)与介绍。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1自制教具与改进实验专题学生自制教具成品展示。教学目标2(2学时)教学目标33
3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学时 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理论课 1 (2 学时) 1.绪论; 2.中学物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法; 3.中学物理实验的类型与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理论课 2 (4 学时) 1.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与案例。 2.教具制作中常用的方法与工具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中学物理测量专题 (6 学时) 1.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2.测金属丝的电阻率; 3.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4.测电表内阻。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运动与力 (2 学时)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检验与调整;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光学实验专题 (4 学时)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用光的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物态变化专题 (4 学时) 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中学物理数字化实验专题 (6 学时) 1.超重与失重(力传感器) 2.自感现象研究(电流传感器) 3.向心力研究(力传感器、光电门) 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光电门) 5.运动研究专题(二维运动传感器、分体式 位移传感器) 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研究(磁感应强度传 感器、电压传感器)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物理演示实验专题 (6 学时) 力、热、电磁、光学等四个专题模块的展示 与介绍。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自制教具与改进实验专题 (2 学时) 学生自制教具成品展示。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五、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进行中学物理实验项目,课堂上,学生代表基于该实验项目进行实验模拟试教,学生分析互评、教师再总结点评:课下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将对该实验的教学处理融入到实验报告中。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为基于学生表现的考核评价,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未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包括预习情况、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期未考核为对学生自制教具作品的考核。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评价依据中学物理实验特点、类型、作用课程目标1.知道中学物理实验特点、类与教学基本要求:型、作用与教学基本要求,认识中学物理1.预习情况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掌握中学物理实验中2.课堂表现中学物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3.实验报告典型的实验方法,能依托相关实验项目开法:4.期末考核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依托相关实验项目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能力。课程目标2.形成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掌握中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掌握中学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的结构、基本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事项,会使用数字化手段测量物理量,养用数字化手段测量物理量的能1.预习情况成良好的实验行为规范与实验素养。掌握力:2.课堂表现3.实验报告自制教具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能够根实验行为规范与实验素养:4.期末考核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的自制教具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要求,设计并改进中学物理实验。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并改进中学物理实验的能力。课程目标3.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形成严谨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情怀: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形成1.预习情况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学2.课堂表现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3.实验报告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并在交教学反思、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4.期末考核流讨论中反思、分析、解决实验教学中的力。问题。4
4 五、教学方法 学生动手进行中学物理实验项目,课堂上,学生代表基于该实验项目进行实 验模拟试教,学生分析互评、教师再总结点评;课下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将对 该实验的教学处理融入到实验报告中。 六、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为基于学生表现的考核评价,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 平时考核包括预习情况、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期末考核为对学生自制教 具作品的考核。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 1.知道中学物理实验特点、类 型、作用与教学基本要求,认识中学物理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掌握中学物理实验中 典型的实验方法,能依托相关实验项目开 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活动。 中学物理实验特点、类型、作用 与教学基本要求;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中学物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 法; 依托相关实验项目开展中学物 理实验教学的能力。 1.预习情况 2.课堂表现 3.实验报告 4.期末考核 课程目标 2.形成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掌握中学基本物理 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掌握中学物理实验 基本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 事项,会使用数字化手段测量物理量,养 成良好的实验行为规范与实验素养。掌握 自制教具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能够根 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的 要求,设计并改进中学物理实验。 中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 方法; 中学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的结构、 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数字化手段测量物理量的能 力; 实验行为规范与实验素养; 自制教具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 法; 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理 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并改进中 学物理实验的能力。 1.预习情况 2.课堂表现 3.实验报告 4.期末考核 课程目标 3.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形成严谨 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形成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学 会以团队形式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并在交 流讨论中反思、分析、解决实验教学中的 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情怀; 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教学反思、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 力。 1.预习情况 2.课堂表现 3.实验报告 4.期末考核

七、成绩评定方法平时考核占比70%,包括预习情况(10%)、课堂表现(20%)、实验报告(40%);期末考核为对学生自制教具作品的考核,占比30%。预习课堂实验期末情况表现报告考核课程目标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10%)(20%)(40%)(30%)分目标达成度=(0.1X分目标在预习情况成绩平均50203020课程目标1分+0.2×分目标在课堂表现成绩平均分+0.4×分目标在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0.3×分目标在期末考核成绩平均分)/(0.1×分目课程目标240505050标在预习情况成绩总分+0.2×分目标在课堂表现成绩总分+0.4×分目标在实验报告成绩总分+0.3×课程目标310302030分目标在期末考核成绩总分)八、教材与参考资料[1]《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张德启,李新乡,陶洪,王崇光.科学出版社,2005[2]《物理实验论.阎金铎,陶洪.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3]《数字化物理实验设计与案例》丁益民,科学出版社,2017九、课程学习建议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以个体或小组方式提出相关研究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可形成研究性实验论文
5 七、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考核占比 70%,包括预习情况(10%)、课堂表现(20%)、实验报告 (40%);期末考核为对学生自制教具作品的考核,占比 30%。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1]《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张德启,李新乡,陶洪,王崇光.科学出版社,2005. [2]《物理实验论.阎金铎,陶洪.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数字化物理实验设计与案例》.丁益民,科学出版社,2017. 九、课程学习建议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以个体或小组方式提出 相关研究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可形成研究性实验论文。 课程目标 预习 情况 (10%) 课堂 表现 (20%) 实验 报告 (40%) 期末 考核 (30%)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1 50 20 30 20 分目标达成度={(0.1×分 目标在预习情况成绩平均 分+0.2×分目标在课堂表 现成绩平均分+0.4×分目 标在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 +0.3×分目标在期末考核 成绩平均分)/(0.1×分目 标在预习情况成绩总分 +0.2×分目标在课堂表现 成绩总分+0.4×分目标在 实验报告成绩总分+0.3× 分目标在期末考核成绩总 分) 课程目标2 40 50 50 50 课程目标3 10 30 20 30

十、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059课程教学目标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课程目标1.知道中(1)对中学物理实验的(1)对中学物理实验的(1)对中学物理实验的主(1)简单了解中学物理(1)对中学物理实验的学物理实验特点、类型、特点、类型与教学基本要主要内容、特点、类型与要内容、特点、类型与教实验的主要内容、特点、主要内容、特点、类型与作用与教学基本要求,认求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教学基本要求有比较正学基本要求有基本的认类型与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没有了解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识: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简单了解中学物理实验或有明显错误认识:认识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确而全面的认识:对中学重要性,掌握中学物理实目的与价值及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的目的与价值及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价值及物不到对中学物理实验教验中典型的实验方法,能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价值及物理实验的重要的重要性有基本的认识。理实验的重要性。学的目的与价值及物理(2)熟练掌握中学物理性有比较明确的认识。(2)知道中学物理实验中(2)简单了解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依托相关实验项目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法,(2)较为熟练掌握中学典型的实验方法,依托相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2)不知道知道中学物能依托相关实验项目熟物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关实验项目开展各类型实法,依托相关实验项目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练开展各类型实验的教方法,能依托相关实验项验的教学能力一般。开展各类型实验的教学法,不能依托相关实验项学。能力较差。目较为熟练开展各类型目开展各类型实验的教学。实验的教学。课程目标2.形成开(1)形成了扎实的开展(1)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教(1)具备简单的中学物(1)不具备简单的中学(1)开展中学物理实验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教学的基本技能较为扎学的基本技能一般。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技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技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掌握本技能。实。(2)实验行为规范与实验能。能。中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2)实验行为规范与实素养一般。(2)养成良好的实验行(2)实验行为规范与实(2)不具备实验行为规原理和方法,掌握中学物为规范与实验素养。验素养较好。(3)知道自制教具与改进验素养较差。范与实验素养。理实验基本仪器的结构、(3)熟练掌握自制教具(3)对自制教具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能够根(3)简单了解自制教具(3)不知道自制教具与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实验方案的方法掌握较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无项,会使用数字化手段测能够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好,能够根据中学物理教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自行法,需要在他人协助下法能够根据中学物理教6
6 十、评分标准 课程教学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知道中 学物理实验特点、类型、 作用与教学基本要求,认 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 重要性,掌握中学物理实 验中典型的实验方法,能 依托相关实验项目开展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活动。 (1)对中学物理实验的 特点、类型与教学基本要 求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 目的与价值及物理实验 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 (2)熟练掌握中学物理 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法, 能依托相关实验项目熟 练开展各类型实验的教 学。 (1)对中学物理实验的 主要内容、特点、类型与 教学基本要求有比较正 确而全面的认识;对中学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 价值及物理实验的重要 性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2)较为熟练掌握中学 物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 方法,能依托相关实验项 目较为熟练开展各类型 实验的教学。 (1)对中学物理实验的主 要内容、特点、类型与教 学基本要求有基本的认 识;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的目的与价值及物理实验 的重要性有基本的认识。 (2)知道中学物理实验中 典型的实验方法,依托相 关实验项目开展各类型实 验的教学能力一般。 (1)简单了解中学物理 实验的主要内容、特点、 类型与教学基本要求; 简单了解中学物理实验 教学的目的与价值及物 理实验的重要性。 (2)简单了解中学物理 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 法,依托相关实验项目 开展各类型实验的教学 能力较差。 (1)对中学物理实验的 主要内容、特点、类型与 教学基本要求没有了解 或有明显错误认识;认识 不到对中学物理实验教 学的目的与价值及物理 实验的重要性。 (2)不知道知道中学物 理实验中典型的实验方 法,不能依托相关实验项 目开展各类型实验的教 学。 课程目标 2.形成开 展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 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掌握 中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原理和方法,掌握中学物 理实验基本仪器的结构、 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项,会使用数字化手段测 (1)形成了扎实的开展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 本技能。 (2)养成良好的实验行 为规范与实验素养。 (3)熟练掌握自制教具 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 能够根据中学物理教学 (1)开展中学物理实验 教学的基本技能较为扎 实。 (2)实验行为规范与实 验素养较好。 (3)对自制教具与改进 实验方案的方法掌握较 好,能够根据中学物理教 (1)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教 学的基本技能一般。 (2)实验行为规范与实验 素养一般。 (3)知道自制教具与改进 实验方案的方法,能够根 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 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自行 (1)具备简单的中学物 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技 能。 (2)实验行为规范与实 验素养较差。 (3)简单了解自制教具 与改进实验方案的方 法,需要在他人协助下 (1)不具备简单的中学 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技 能。 (2)不具备实验行为规 范与实验素养。 (3)不知道自制教具与 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无 法能够根据中学物理教

量物理量,养成良好的实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的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出相关实验,方案相完成设计方案。的要求,自行设计出相关对合理。验行为规范与实验素养。要求,自行设计出最佳改的要求,设计出改进方案。掌握自制教具与改进实进方案。实验,方案合理。验方案的方法,能够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并改进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目标3.通过实(1)具有非常严谨的科(1)具有较为严谨的科(1)具有基本的科学态度(1)科学态度和工作作(1)没有形成科学态度验教学训练,形成严谨的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风较差:教师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没有形成教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教师作作风:教师职业道德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规范和教育情怀较差: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教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情范和教育情怀较好:情怀一般:(2)开展简单的团队合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怀:(2)能较好地开展团队(2)基本能开展团队合作作学习:(2)不能开展团队合作情怀:学会以团队形式积(2)能很好地开展团队合作学习:学习:(3)在他人帮助下方可学习:合作学习:组织、协调和引导学生极开展合作学习,并在交(3)能较为有效组织、(3)基本能组织、协调和(3)不能能组织、协调流讨论中反思、分析、解(3)能有效组织、协调协调和引导学生有序进引导学生有序进行实验。有序进行实验。和引导学生有序进行实验。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有序进行实行实验。验。7
7 量物理量,养成良好的实 验行为规范与实验素养。 掌握自制教具与改进实 验方案的方法,能够根据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和物 理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 并改进中学物理实验。 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的 要求,自行设计出最佳改 进方案。 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 的要求,自行设计出相关 实验,方案合理。 设计出相关实验,方案相 对合理。 完成设计方案。 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教学 的要求,设计出改进方 案。 课程目标 3.通过实 验教学训练,形成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 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 情怀;学会以团队形式积 极开展合作学习,并在交 流讨论中反思、分析、解 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1)具有非常严谨的科 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 作作风;具有良好的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情 怀; (2)能很好地开展团队 合作学习; (3)能有效组织、协调 和引导学生有序进行实 验。 (1)具有较为严谨的科 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 作作风;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和教育情怀较好; (2)能较好地开展团队 合作学习; (3)能较为有效组织、 协调和引导学生有序进 行实验。 (1)具有基本的科学态度 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 情怀一般; (2)基本能开展团队合作 学习; (3)基本能组织、协调和 引导学生有序进行实验。 (1)科学态度和工作作 风较差;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和教育情怀较差; (2)开展简单的团队合 作学习; (3)在他人帮助下方可 组织、协调和引导学生 有序进行实验。 (1)没有形成科学态度 和工作作风;没有形成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 情怀 (2)不能开展团队合作 学习; (3)不能能组织、协调 和引导学生有序进行实 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三).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二).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一).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量子力学》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二).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一).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电磁学》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电动力学》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热学》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模拟电路》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三).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二).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一).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数字电路》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固体物理》教学大纲(双语).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固体物理》教学大纲.doc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原子物理》教学大纲.docx
-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核心主干课程《物理教学论》教学大纲.doc
- 北京大学:《微纳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超材料光学讲稿)第一章 表面等离激元基础.pdf
- 北京大学:《微纳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超材料光学讲稿)第二章 表面等离激元的发展、前沿及应用.pdf
- 北京大学:《微纳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超材料光学讲稿)第三章 介观光学的理论方法.pdf
- 北京大学:《微纳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超材料光学讲稿)第四章 零折射率材料及超构表面 4.1 零折射率材料及其应用.pdf
- 北京大学:《微纳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超材料光学讲稿)第四章 超构表面及零折射率材料 4.2 超构表面及其应用.pdf
- 北京大学:《微纳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超材料光学讲稿)第五章 量子微纳光学 5.1 分子荧光 5.2 纳米结构近场区域偶极子弛豫系数 5.3 SPP增强分子荧光的前沿进展 5.4 SPP 的量子性.pdf
- 北京大学:《微纳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超材料光学讲稿)第五章 量子微纳光学 5.5 基于超构表面的量子性质 5.6 基于拓扑光子结构的量子性质.pdf
- 北京大学:《微纳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超材料光学讲稿)第五章 量子微纳光学 5.7 微纳尺度腔量子电动力学及应用.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简介 Quantum Optics(主讲:古英).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粒子数表象.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角动量表象.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电磁场量子化.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相干态和压缩态.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PQW表示.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光子的干涉测量(第一部分).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光子的干涉测量(第二部分)量子分束.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二能级原子半经典理论.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二能级原子全量子理论.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相干布居囚禁和电磁感应透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