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实务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师范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技能课,属教师职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概念、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对学生进行教学基本技能、综合技能以及教研技能等的综合应用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目标1.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2.熟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堂板书、课堂提问、课堂结束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3.熟悉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课堂非言语行为、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技能要点,并初步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4.初步掌握教学研究的技能。(三)课程内容1.教师教学技能概述:2.教学设计技能训练:3.课堂教学技能训练:4.课堂组织和管理技能训练;5.课堂教学评价技能训练:6.学法指导技能训练:7.教学研究技能训练:8.教学文体写作技能训练。(四)学时分配本课程2学分,总课时为30学时。建议安排15学时的讲授,15学时的案例分析与学生模拟教学点评指导。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定量的课外训练,以提高技能指导的实效性。(五)教学方式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现场观摩等教学方式。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在保证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突出技能训练的指导。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和内容处理上应注意:第一、向学生讲明白每项教学技能的实施要点和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操作方法,明确操作步骤,明确实施要求。第二、教学技能的操作要点与具体的教学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支撑学生对技能要点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实务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师范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技能课,属教师职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 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教学技能的基本概念、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 并对学生进行教学基本技能、综合技能以及教研技能等的综合应用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教师 教学的基本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 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 2.熟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堂板书、课堂提问、课 堂结束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 3.熟悉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课堂非言语行为、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技 能要点,并初步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 4.初步掌握教学研究的技能。 (三)课程内容 1.教师教学技能概述;2.教学设计技能训练;3.课堂教学技能训练;4.课堂组织和 管理技能训练;5.课堂教学评价技能训练;6.学法指导技能训练;7.教学研究技能训练; 8.教学文体写作技能训练。 (四) 学时分配 本课程 2 学分,总课时为 30 学时。建议安排 15 学时的讲授,15 学时的案例分析与 学生模拟教学点评指导。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一定量的课外训练,以提高技能 指导的实效性。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现场观摩等教学方式。基本原理以教师 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在保证基本 原理的前提下突出技能训练的指导。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和内容处理上应注意: 第一、向学生讲明白每项教学技能的实施要点和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操作方法,明 确操作步骤,明确实施要求。 第二、教学技能的操作要点与具体的教学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支撑学生对技能要点

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每项教学技能的实施程序和要求。第三、选择中小学学科教材的一课时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并面向全体同学试讲或介绍,由全体同学进行评议,教师给予指导。第四、针对每一教学技能的实施要求,选择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由学生自主阅读,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对该教学技能的认识和把握。阅读一般在课下进行,上课不定期组织学生讨论。二、本文第一章教师教学技能概述教学要点1教学技能的界定2教学技能的体系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师教学技能的界定一技能的一般概念二教学技能的一般概念三教师职业技能、专业技能的一般概念第二节教师教学技能的体系一教育部关于教师教学技能内容的界定二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技能分类新时期的中小学教育教师应掌握的体系三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第四节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和方法教学要求了解教学技能的一般概念,熟悉我国教师教学技能体系的构成,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第二章教学设计技能训练教学要点1编写教学目标的方法
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每项教学技能的实施程序和要求。 第三、选择中小学学科教材的一课时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并面向全体同学试讲 或介绍,由全体同学进行评议,教师给予指导。 第四、针对每一教学技能的实施要求,选择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由学生自主阅读,以 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对该教学技能的认识和把握。阅读一般在课下进行,上课不定期组 织学生讨论。 二、本文 第一章 教师教学技能概述 教学要点 1 教学技能的界定 2 教学技能的体系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师教学技能的界定 一 技能的一般概念 二 教学技能的一般概念 三 教师职业技能、专业技能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教师教学技能的体系 一 教育部关于教师教学技能内容的界定 二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技能分类 三 新时期的中小学教育教师应掌握的体系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第四节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教学技能的一般概念,熟悉我国教师教学技能体系的构成,理解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第二章 教学设计技能训练 教学要点 1 编写教学目标的方法

2教学内容设计技能3教学策略的制定4学生作业设计的一般程序5教学方案设计的一般程序与要求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目标设计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设计技能概述二教学目标设计技能训练第二节教学内容设计技能训练一教学内容设计技能概述二教学内容设计技能训练第三节教学策略设计技能训练教学策略设计技能概述二教学策略设计技能训练第四节教学过程设计技能训练一教学过程设计技能概述二教学过程设计技能训练第五节教学方案编写技能训练一教学方案编写技能概述二教学方案编写技能训练第六节说课技能训练一说课技能概述二说课技能训练教学要求获得教学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教学设计对教学教学目标实现的作用,初步学会根据课程学段目标设计课时教学目标、选择内容、教学过程,学会撰写课时教学设计,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第三章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学要点1教学导入技能2板书设计技能
2 教学内容设计技能 3 教学策略的制定 4 学生作业设计的一般程序 5 教学方案设计的一般程序与要求 教学时数 6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技能训练 一 教学目标设计技能概述 二 教学目标设计技能训练 第二节 教学内容设计技能训练 一 教学内容设计技能概述 二 教学内容设计技能训练 第三节 教学策略设计技能训练 一 教学策略设计技能概述 二 教学策略设计技能训练 第四节 教学过程设计技能训练 一 教学过程设计技能概述 二 教学过程设计技能训练 第五节 教学方案编写技能训练 一 教学方案编写技能概述 二 教学方案编写技能训练 第六节 说课技能训练 一 说课技能概述 二 说课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 获得教学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教学设计对教学教学目标实现的作用,初步学会根 据课程学段目标设计课时教学目标、选择内容、教学过程,学会撰写课时教学设计,通 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第三章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教学要点 1 教学导入技能 2 板书设计技能

3讲授技能4提问技能5结束技能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课堂导入技能训练一课堂导入技能概述二课堂导入技能训练第二节课堂讲授的技能训练一课堂讲授技能概述二课堂讲授技能训练第三节课堂提问技能训练一课堂提问技能概述二课堂提问技能训练第四节教学演示技能训练1教学演示技能概述二教学演示技能训练第五节教学板书技能训练一教学板书技能概述二教学板书技能训练第六节教学语言表达技能训练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概述-二教学语言表达技能训练第七节教学结束技能训练教学结束技能概述二教学结束技能训练教学要求了解课堂教学技能的作用,获得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应用导入、讲解、提问等基本教学技能进行课堂教学。第四章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训练教学要点1课堂沟通的技能与策略
3 讲授技能 4 提问技能 5 结束技能 教学时数 10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堂导入技能训练 一 课堂导入技能概述 二 课堂导入技能训练 第二节 课堂讲授的技能训练 一 课堂讲授技能概述 二 课堂讲授技能训练 第三节 课堂提问技能训练 一 课堂提问技能概述 二 课堂提问技能训练 第四节 教学演示技能训练 一 教学演示技能概述 二 教学演示技能训练 第五节 教学板书技能训练 一 教学板书技能概述 二 教学板书技能训练 第六节 教学语言表达技能训练 一 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概述 二 教学语言表达技能训练 第七节 教学结束技能训练 一 教学结束技能概述 二 教学结束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 了解课堂教学技能的作用,获得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应用导入、讲解、提问 等基本教学技能进行课堂教学。 第四章 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训练 教学要点 1 课堂沟通的技能与策略

2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技能与策略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技能与策略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了解学生技能训练一了解学生技能概述二了解学生技能训练第二节课堂沟通技能训练课堂沟通技能概述一二课堂沟通技能训练第三节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训练二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概述二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训练第四节学习动机激发技能1学习动机激发技能概述二学习动机激发技能训练教学要求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需求;了解课堂沟通的意义,知道课堂沟通障碍与冲突产生的原因,并使用沟通技术创建良好沟通的课堂:了解课堂组织的作用,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程序,学习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的相关理念与原则。第五章课堂教学评价技能训练教学要点1教学评价理念和原则2学业测评的技能与策略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一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二教学评价的理念与原则三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第二节课堂观察技能训练
2 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技能与策略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技能与策略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了解学生技能训练 一 了解学生技能概述 二 了解学生技能训练 第二节 课堂沟通技能训练 一 课堂沟通技能概述 二 课堂沟通技能训练 第三节 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训练 一 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概述 二 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训练 第四节 学习动机激发技能 一 学习动机激发技能概述 二 学习动机激发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 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需求;了解课堂沟通的意义,知道课堂沟通障碍与冲 突产生的原因,并使用沟通技术创建良好沟通的课堂;了解课堂组织的作用,掌握课堂 管理的基本程序,学习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的相关理念与原则。 第五章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训练 教学要点 1 教学评价理念和原则 2 学业测评的技能与策略 教学时数 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一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二 教学评价的理念与原则 三 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节 课堂观察技能训练

课堂观察技能概述二课堂观察技能训练第三节教师教学评价技能训练教师教学评价技能概述二教师教学评价技能训练第四节学生学习评价技能训练一学习评价技能概述二学习评价技能训练教学要求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掌握课堂观察的基本方法:了解学业测评的基本知识,掌握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方法,能根据评价基本要求编制单元问卷。第六章学法指导技能训练教学要点1自主学习指导技能2探究学习指导技能3合作学习指导技能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自主学习指导技能训练自主学习指导技能概述自主学习指导技能训练二第二节探究学习指导技能训练探究学习指导技能二探究学习指导技能训练第三节合作学习指导技能训练一合作学习指导技能概述二合作学习指导技能训练教学要求了解自主学习指导策略;了解探究学习指导策略;了解合作学习指导策略。第七章教学研究技能训练
一 课堂观察技能概述 二 课堂观察技能训练 第三节 教师教学评价技能训练 一 教师教学评价技能概述 二 教师教学评价技能训练 第四节 学生学习评价技能训练 一 学习评价技能概述 二 学习评价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掌握课堂观察的基本方法;了解学业测评的基本 知识,掌握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方法,能根据评价基本要求编制单元问卷。 第六章 学法指导技能训练 教学要点 1 自主学习指导技能 2 探究学习指导技能 3 合作学习指导技能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主学习指导技能训练 一 自主学习指导技能概述 二 自主学习指导技能训练 第二节 探究学习指导技能训练 一 探究学习指导技能 二 探究学习指导技能训练 第三节 合作学习指导技能训练 一 合作学习指导技能概述 二 合作学习指导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 了解自主学习指导策略;了解探究学习指导策略;了解合作学习指导策略。 第七章 教学研究技能训练

教学要点1教学反思技能2校本教研技能3教学课堂研究技能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反思技能训练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一二四种常用教学反思的撰写方法三撰写教学反思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学科研讨技能训练一学科研讨活动队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二2学科研讨活动的主要方式第三节校本教研技能训练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意义二有效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要素第四节教学课题研究技能训练中小学教师确定课题的一般思路二课题研究方案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三选择具体研究方法是注意的问题四撰写研究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学要求掌握反思成果的四种表达方式;掌握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了解教学研讨活动的主要方式;初步了解教学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第八章教学文体写作技能训练教学要点1教学计划和教学总结写作技能2教育调查报告写作技能3操行评语写作技能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
教学要点 1 教学反思技能 2 校本教研技能 3 教学课堂研究技能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学反思技能训练 一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二 四种常用教学反思的撰写方法 三 撰写教学反思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学科研讨技能训练 一 学科研讨活动队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二 学科研讨活动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校本教研技能训练 一 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意义 二 有效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教学课题研究技能训练 一 中小学教师确定课题的一般思路 二 课题研究方案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 选择具体研究方法是注意的问题 四 撰写研究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要求 掌握反思成果的四种表达方式;掌握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了解教学研讨活动的主 要方式;初步了解教学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八章 教学文体写作技能训练 教学要点 1 教学计划和教学总结写作技能 2 教育调查报告写作技能 3 操行评语写作技能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规章类文体写作技能训练一教学工作计划写作技能训练二教学工作总结写作技能训练第二节教学报告类文体写作技能训练一试卷分析报告写作技能训练二教育调查报告写作技能训练第三节评语评议类文体写作技能训练一操行评语写作技能训练二教学随笔写作技能训练教学要求掌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写作技能:掌握操行评语写作技能:了解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写作的基本方法。三、参考书目1.孙玉洁,教师专业技能的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卫建国,张海珠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郑金洲.新编教学工作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刘敬瑞.新编教师书写技能与书面表达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吴永军.校本教学研究设计[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6.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7.陈利平,王仲杰,范希运,章跃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语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朱新春.教学工作技能训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马兰.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李学农.班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王桂波,王国君.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3.魏书敏.教师职业技能训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杨九俊.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张听,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6.齐学红.新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M].2002
第一节 教学规章类文体写作技能训练 一 教学工作计划写作技能训练 二 教学工作总结写作技能训练 第二节 教学报告类文体写作技能训练 一 试卷分析报告写作技能训练 二 教育调查报告写作技能训练 第三节 评语评议类文体写作技能训练 一 操行评语写作技能训练 二 教学随笔写作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 掌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写作技能;掌握操行评语写作技能;了解教育调 查研究报告写作的基本方法。 三、参考书目 1.孙玉洁,教师专业技能的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卫建国,张海珠. 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郑金洲.新编教学工作技能训练[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敬瑞.新编教师书写技能与书面表达训练[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吴永军.校本教学研究设计[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一版 6.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一版 7.陈利平,王仲杰,范希运,章跃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语言[M]. 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 8.朱新春.教学工作技能训练[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马 兰.合作学习[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李学农.班级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王桂波,王国君.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3.魏书敏.教师职业技能训练[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4.杨九俊.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5.张听,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6.齐学红.新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M].2002

四、课外学习(一)课外阅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1.目标以本课程为基点,通过课外读书活动和浏览课程资源网上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教师技能的新内容和新方法,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学习要求写出相应阅读书目的读书笔记。3.时间安排按课程学习进度阅读相关书目、浏览相关内容的网页,撰写相关读书笔记,学期结束前交任课教师查阅。5.评价方式每章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平均成绩可记一次平时成绩或由任课教师灵活采取其它的评价方式。(二)课外讨论1.目标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使学生利用所学技能进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2.讨论内容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怎样进行技能选择和运用。3.讨论要求结合所学理论及课外读书活动以宿舍为单位讨论。4.评价方式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三)课外作业1.目标了解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程度;强化行为训练,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内化。2.作业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布置课外作业。3.作业要求以电子版的形式发给或以纸质文本形式上缴任课教师
四、课外学习 (一)课外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 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 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 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1.目标 以本课程为基点,通过课外读书活动和浏览课程资源网上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扩大 知识面,了解教师技能的新内容和新方法,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要求 写出相应阅读书目的读书笔记。 3.时间安排 按课程学习进度阅读相关书目、浏览相关内容的网页,撰写相关读书笔记,学期结 束前交任课教师查阅。 5.评价方式 每章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平均成绩可记一次平时成绩或由任 课教师灵活采取其它的评价方式。 (二)课外讨论 1.目标 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使学生利用所学技能进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讨论内容 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怎样进行技能选择和运用。 3.讨论要求 结合所学理论及课外读书活动以宿舍为单位讨论。 4.评价方式 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 (三)课外作业 1.目标 了解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程度;强化行为训练,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内化。 2.作业内容 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布置课外作业。 3.作业要求 以电子版的形式发给或以纸质文本形式上缴任课教师

4.时间安排整个授课期间随时布置,原则上要求每章布置一次作业。5.评价方式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五、评价建议教学技能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应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4.时间安排 整个授课期间随时布置,原则上要求每章布置一次作业。 5.评价方式 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评价建议 教学技能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 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课程内容,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 教学技能的提高。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应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应加 强形成性评价。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 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基本技能.pptx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基本技术.pptx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基本理论.pptx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基本概念.pptx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理论基础.pptx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授课教案.docx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教学大纲.pdf
- 《中学教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共四章讲义).pdf
- 《小学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管理.pdf
- 《小学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实施方法.pdf
- 《小学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小学生问题行为及障碍的识别与矫正.pdf
- 《小学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形式.pdf
- 《小学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pdf
- 《小学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绪论.pdf
- 《社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文字版).pdf
-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pdf
-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pdf
-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pdf
-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pdf
-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语言游戏.pdf
- 《教学实务》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教学设计技能.doc
- 《教学实务》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全面育人技能.doc
- 《教学实务》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教学评价技能.doc
- 《教学实务》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课堂教学技能.doc
- 《教学实务》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教师专业技能概述.doc
- 《教学实务》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教师专业技能习得的原则与方法.doc
- 《教学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教学评价技能.ppt
- 《教学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教学设计技能.ppt
- 《教学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全面育人技能.ppt
- 《教学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课堂教学技能.ppt
- 《教学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教师专业技能习得的原则和方法.ppt
- 《教学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教师专业技能概述.ppt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大纲.pdf
-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pdf
-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什么是中学生心理辅导.ppt
-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上).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知觉.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pdf
- 《普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感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