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体系构建

式汉理工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案例: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体系构建预测是根据对事物历史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而言,销售预测不仅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也是企业制定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策略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做好销售预测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负责参与了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咨询项目的研究,在此结合实证分析就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体系和方法进行探讨。1、销售预测的定位与现实问题经过我们的实际调研,发现很多企业首先对销售预测的定位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面表现为销售预测“无用论”,即企业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并没有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销售预测体系作为支撑,而仅仅是利用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确定的经验值。另一方面表现为销售预测“方能论”,即完全以量化预测模型的预测运算结果作为决策结果,过于依赖销售预测的结果,而缺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误以为预测精度高便万事无忧了。这两种表现形式是销售预测管理过程中的两个极端。而事实上,销售预测仅仅是依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其他影响销售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结果,预测结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准确,它只能对经营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起到辅助性的参考作用。所以,销售预测固然重要,但又不能生搬硬套,缺乏生产经营的灵活性。另外,从销售预测体系方面看来,“自上而下”的销售预测体系能够有机地利用更多的数据资源,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但是,为了提高销售预测的精确度和预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管理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大量的谈判、协调,耗费的时间和成本相对较多。而且,销售预测不能与紧贴终端销售市场,销售预测精度当然也就难以提高。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可取。而“自下而上”的销售预测体系通过基层销售数据的收集和销售人员的参与,能够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度,产生更为切实可行的销售计划。这也是目前生产企业一般采用的销售预测体系。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普遍存在的影响企业销售预测体系实施的相关操作问题:(1)销售人员可能有意低估或高估他们的销售额。当预测销售额成为一种任务定额时或者当销售人员想通过打破预测销售额充当英雄好汉时他可能会低估销售。当销售人员想取悦其销售经理或想保住工作或维持一种不现实的热情时,他就会高估预测销售额。同样,如果销售人员不理解如何进行预测或没有适当的预测工具,高估或低估销售的情况也会发生。(2)销售人员常常抵制销售预测与计划。因为许多企业将销售预测作为制定销售人员销售任务定额和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并将销售人员完成计划任务程度与其收益挂钩,从而增加了销-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1 案例: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体系构建 预测是根据对事物历史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生产制造型 企业而言,销售预测不仅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也是企业制定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策略的 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做好销售预测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负责参与 了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咨询项目的研究,在此结合实证分析就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 体系和方法进行探讨。 1、销售预测的定位与现实问题 经过我们的实际调研,发现很多企业首先对销售预测的定位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方面表现为销售预测“无用论”,即企业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并没有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销 售预测体系作为支撑,而仅仅是利用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确定的经验值。另一方面表现为销售预测 “万能论”,即完全以量化预测模型的预测运算结果作为决策结果,过于依赖销售预测的结果, 而缺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误以为预测精度高便万事无忧了。这两种表现形式是销售预测管理过 程中的两个极端。而事实上,销售预测仅仅是依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其他影响销售的因素进行统计 分析后得出的结果,预测结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准确,它只能对经营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起到辅助 性的参考作用。所以,销售预测固然重要,但又不能生搬硬套,缺乏生产经营的灵活性。 另外,从销售预测体系方面看来,“自上而下”的销售预测体系能够有机地利用更多的数据 资源,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但是,为了提高销售预测的精确度和预测工作的顺利 开展,需要管理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大量的谈判、协调,耗费的时间和成本相对较多。而且,销 售预测不能与紧贴终端销售市场,销售预测精度当然也就难以提高。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可取。而 “自下而上”的销售预测体系通过基层销售数据的收集和销售人员的参与,能够提高销售预测的 准确度,产生更为切实可行的销售计划。这也是目前生产企业一般采用的销售预测体系。但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普遍存在的影响企业销售预测体系实施的相关操作问题: (1)销售人员可能有意低估或高估他们的销售额。当预测销售额成为一种任务定额时或者 当销售人员想通过打破预测销售额充当英雄好汉时他可能会低估销售。当销售人员想取悦其销售 经理或想保住工作或维持一种不现实的热情时,他就会高估预测销售额。同样,如果销售人员不 理解如何进行预测或没有适当的预测工具,高估或低估销售的情况也会发生。 (2)销售人员常常抵制销售预测与计划。因为许多企业将销售预测作为制定销售人员销售 任务定额和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并将销售人员完成计划任务程度与其收益挂钩,从而增加了销

武汉理工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售人员的收益风险。(3)需要销售人员对销售预测方法体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要学会掌握和运用销售预测的基本方法工具。(4)许多销售经理由于存在对销售预测的认识偏差,担心销售预测误差可能会反映出其能力有限或工作业绩较差,从而使得企业的销售预测工作难以推行实施。这些具体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销售预测本身的问题。企业只能通过重组业务流程,制定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政策,不断完善培训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来使问题得到解决。2、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体系对于空调生产企业来说,销售预测是企业制定冷冻年度(每一年度的9月份~下一年度的8月份称为空调行业的一个冷冻年度)经营计划的重要依据,预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对公司意义重大。因此,在分析目前销售预测体系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考虑到空调行业季节性强的特点,着眼于以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为基础,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多层次集成销售预测体系。空调生产企业多层次集成销售预测体系74+企业空调总量空调总量分规格销分部门分规格销售预测量售预测量销售预测量+++年度采购计划年度经营计划库存策略年度生产计划战术层作业层战略层图1空调生产企业多层次集成销售预测体系在多层次集成销售预测体系中,总量预测、分规格预测、分部门分规格预测针对的是不同的应用层面。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维护预测的总体有效性,要确保三者在预测值总量上的一致性,即各层面的预测值之和要相等,且都应该等于销售总量预测值。销售总量预测是决策层制定年度经营计划的重要依据。企业战略层根据总量预测的结果(月度销量预测和年度总量预测),结合市场发展状况来确定企业年度经营任务。然后根据企业产能约束和资金等方面的约束,制定产销平衡计划,最终确定每月的总生产计划。由于空调品种繁多,仅仅对销售总量进行预测对于具体的生产计划安排来说意义并不大。因此,要将空调进行分类(如表1,在此不考虑窗机,对空调产品按照类型、规格和功率三个层次结构进行分类),然后依据历史销售数据进行分规格销售预测,以此作为指导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依据。特别是对于当前压缩机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情况下,空调总量分规格预测对于确定压缩机的年度采购计划是至关重要的。2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2 售人员的收益风险。 (3)需要销售人员对销售预测方法体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要学会掌握和运用销售 预测的基本方法工具。 (4)许多销售经理由于存在对销售预测的认识偏差,担心销售预测误差可能会反映出其能 力有限或工作业绩较差,从而使得企业的销售预测工作难以推行实施。 这些具体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销售预测本身的问题。企业只能通过重组业务流程, 制定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政策,不断完善培训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来使问题得到解决。 2、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体系 对于空调生产企业来说,销售预测是企业制定冷冻年度(每一年度的 9 月份~下一年度的 8 月份称为空调行业的一个冷冻年度)经营计划的重要依据,预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对公司意义重大。 因此,在分析目前销售预测体系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考虑到空调行业季节性强的特点,着眼于 以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为基础,建立了如图 1 所示的多层次集成销售预测体系。 分部门分规格 销售预测量 年度采购计划 年度生产计划 年度经营计划 空调总量分规格销 售预测量 企业空调总量 销售预测量 库存策略 战略层 战术层 作业层 空调生产企业多层次集成销售预测体系 图 1 空调生产企业多层次集成销售预测体系 在多层次集成销售预测体系中,总量预测、分规格预测、分部门分规格预测针对的是不同 的应用层面。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维护预测的总体有效性,要确保三者在预测值总量上的一致 性,即各层面的预测值之和要相等,且都应该等于销售总量预测值。 销售总量预测是决策层制定年度经营计划的重要依据。企业战略层根据总量预测的结果(月 度销量预测和年度总量预测),结合市场发展状况来确定企业年度经营任务。然后根据企业产能 约束和资金等方面的约束,制定产销平衡计划,最终确定每月的总生产计划。 由于空调品种繁多,仅仅对销售总量进行预测对于具体的生产计划安排来说意义并不大。 因此,要将空调进行分类(如表 1,在此不考虑窗机,对空调产品按照类型、规格和功率三个层 次结构进行分类),然后依据历史销售数据进行分规格销售预测,以此作为指导生产计划和采购 计划的依据。特别是对于当前压缩机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情况下,空调总量分规格预测对于确定 压缩机的年度采购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武汉理工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表1空调产品分类表柜机单冷小2P、2P、小3P、3P、5P冷暖小2P、2P、3P、5P电辅小2P、2P、小3P、3P、5P分体机单冷小1P、1P、小1.5P、1.5P、小2P、2P、小3P冷暖小1P、1P、小1.5P、1.5P、小2P、2P、小3P分部门分规格销售预测,是由各地区销售部门根据本地区市场状况和历史销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做出主观预测,并输入到预测系统模块中,系统自动返回综合预测值。生产企业销售部门据此可以结合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区域市场实际情况,对上述系统自动返回的综合预测值加以修正,从而制定地区销售部门的销售任务计划。这样有利于物流部门科学合理地进行库存管理决策和制定合理的补货策略。此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克服自前销售部门刻意回避销售任务或人为制定超高销售目标的弊端。同时,分部门分规格销售预测还能够作为生产企业考核地区销售部门业绩的一个重要依据。3、销售预测方法的选择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进行销售预测时,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单一预测模型的独立预测方法。特别是对于空调行业,季节性强,影响空调销售的主要因素比较明显,采用最多的就是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在此,我们建议在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回归分析法和主观预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法进行权重的动态分配,实施综合预测。如图2。我们对上述提到的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的研究实践也表明,综合预测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预测的精度。行业销售历史数据、企业销售历史数据、气温数据、销售政策、竞争对手状况等数据资料其他预测方法回归分析主观预测时间序列预测★★+企业月度企业月度/企业月度/企业月度旬预测值旬预测值旬预测值旬预测值误差分析误差分析误差分析误差分析综合预测权重分配月/旬综合预测值图2综合销售预测方法体系3.1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的指导思想是,历史上的销量模式可以分解为四组成份:趋势成份、季节成份、周期成份和随机成份。若以T表示趋势水平,S表示季节影响指数,C表示周期影3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3 表 1 空调产品分类表 类 型 规 格 功 率 柜 机 单冷 小 2P、2P、小 3P、3P、5P 冷暖 小 2P、2P、3P、5P 电辅 小 2P、2P、小 3P、3P、5P 分体机 单冷 小 1P、1P、小 1.5P、1.5P、小 2P、2P、小 3P 冷暖 小 1P、1P、小 1.5P、1.5P、小 2P、2P、小 3P 分部门分规格销售预测,是由各地区销售部门根据本地区市场状况和历史销售计划任务完 成情况,做出主观预测,并输入到预测系统模块中,系统自动返回综合预测值。生产企业销售部 门据此可以结合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区域市场实际情况,对上述系统自动返回的综合预测值 加以修正,从而制定地区销售部门的销售任务计划。这样有利于物流部门科学合理地进行库存管 理决策和制定合理的补货策略。此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克服目前销售部门刻意回避销售任务 或人为制定超高销售目标的弊端。同时,分部门分规格销售预测还能够作为生产企业考核地区销 售部门业绩的一个重要依据。 3、销售预测方法的选择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进行销售预测时,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单一预测模型的独立预测方法。 特别是对于空调行业,季节性强,影响空调销售的主要因素比较明显,采用最多的就是经典时间 序列分解法。在此,我们建议在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回归分析法和主观预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预测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法进行权重的动态分配,实施综合预测。如图 2。我们对上述提到的国 内某空调生产企业的研究实践也表明,综合预测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预测的精度。 主观预测 企业月度/ 旬预测值 企业月度/ 旬预测值 企业月度/ 旬预测值 时间序列预测 回归分析 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 综合预测权重分配 月/旬综合预测值 行业销售历史数据、企业销售历史数据、气温数据、销售政策、竞 争对手状况等数据资料 其他预测方法 企业月度/ 旬预测值 误差分析 图 2 综合销售预测方法体系 3.1 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 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的指导思想是,历史上的销量模式可以分解为四组成份:趋势成份、 季节成份、周期成份和随机成份。若以 T 表示趋势水平, S 表示季节影响指数, C 表示周期影

武式汉理工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响指数,R表示随机成分影响的残差指数。则有销量预测模型:F=T×S×C×R。但是实践中,好的模型的R一般等于1.0,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将周期性变化从随机波动中分离出来,通常令C=1.0。所以,实际的预测模型常被简化为仅包括趋势和季节性因素,即:F=T×S。在利用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进行空调行业冷冻年度销售预测时,对历史数据的选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年春节所在月份空调销售量波动较大,而且春节所在月又不固定,如果不加处理势必会影响最终的预测结果。特别是计算季节指数时需要考虑如何灵活处理这方面的数据。我们在为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进行销售预测时所采用的是“先剔后补”的方法,首先剔除历时数据中春节所在月份的数据,在冷冻年度(除去春节所在月)的时间序列分解预测完成之后,依据一定的比例预测春节月份销售量。经检验,这样处理后的预测效果比较显著。3.2多重回归分析法根据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多个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当变量间的结构关系在未来没有大的变动时,以自变量的预测值求得预测对象的未来值,这种方法即为多重回归分析。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测时,首先需要对影响空调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如行业发展情况、温度、人均收入、房地产等)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每个参数进行F检验和t检验的统计分析找出与空调产品销售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最终确定空调产品销售量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函数关系。3.3主观预测法主观预测法就是由企业的总负责人把与市场有关或熟悉市场情况的各部门负责人员(包括主管供销、生产、财务、产品开发与研究等人员)和中层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包括计划科、销售科、财务科、采购供应科等部门的管理决策人员)召集起来,让他们对未来的市场发展形势或某一重大市场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判断。然后,将各种意见汇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处理最后得出主观的销量预测结果。3.4综合预测综合预测的关键在于对各种单一方法进行权重分配,分配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就是“误差决定权重”。先分别对每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根据每种方法平均误差大小确定其在下一期销量综合预测中所占的权重。平均误差越大,权重越小,即如果某种方法上几期预测平均误差较大,那么综合预测中应该使该方法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越小,所以对其分配较小的权重。当然,每次对下一期的综合预测,对每种方法的权重分配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固定的。平均误差的确定可以取历史各期预测误差的平均值,也可以取近几期预测误差的平均值。然后以各种单一方法的预测结果和相应的权重进行加权,即可得到预测期销量的综合预测值4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4 响指数, R 表示随机成分影响的残差指数。则有销量预测模型: F T S C R 。但是实践中, 好的模型的 R 一般等于 1.0,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将周期性变化从随机波动中分离出来,通常 令 C 1.0。所以,实际的预测模型常被简化为仅包括趋势和季节性因素,即: F T S 。 在利用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进行空调行业冷冻年度销售预测时,对历史数据的选取需要注 意的是,由于每年春节所在月份空调销售量波动较大,而且春节所在月又不固定,如果不加处理 势必会影响最终的预测结果。特别是计算季节指数时需要考虑如何灵活处理这方面的数据。我们 在为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进行销售预测时所采用的是“先剔后补”的方法,首先剔除历时数据中 春节所在月份的数据,在冷冻年度(除去春节所在月)的时间序列分解预测完成之后,依据一定 的比例预测春节月份销售量。经检验,这样处理后的预测效果比较显著。 3.2 多重回归分析法 根据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多个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当变量间的结构关系在未来没有 大的变动时,以自变量的预测值求得预测对象的未来值,这种方法即为多重回归分析。采用多重 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测时,首先需要对影响空调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如行业发展情况、温度、人 均收入、房地产等)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每个参数进行 F 检验和 t 检验的统计分析, 找出与空调产品销售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最终确定空调产品销售量和这些影响因素之 间的量化函数关系。 3.3 主观预测法 主观预测法就是由企业的总负责人把与市场有关或熟悉市场情况的各部门负责人员(包括 主管供销、生产、财务、产品开发与研究等人员)和中层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包括计划科、销售 科、财务科、采购供应科等部门的管理决策人员)召集起来,让他们对未来的市场发展形势或某 一重大市场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判断。然后,将各种意见汇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处理, 最后得出主观的销量预测结果。 3.4 综合预测 综合预测的关键在于对各种单一方法进行权重分配,分配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就是“误差决 定权重”。先分别对每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根据每种方法平均误差大小确定其 在下一期销量综合预测中所占的权重。平均误差越大,权重越小,即如果某种方法上几期预测平 均误差较大,那么综合预测中应该使该方法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越小,所以对其分配较小的权 重。当然,每次对下一期的综合预测,对每种方法的权重分配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固定的。 平均误差的确定可以取历史各期预测误差的平均值,也可以取近几期预测误差的平均值。然后, 以各种单一方法的预测结果和相应的权重进行加权,即可得到预测期销量的综合预测值

武汉理工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这里取历史各期预测误差的平均值为例,简述具体的权重分配方法和综合预测过程:设F,表示第j种方法的第i期的销量预测值,Y,表示第i期的实际销量,以E表示第j种[Fj-Y,方法的第i期的预测误差,则:E元=Y.同时,以ME,表示第j种方法的平均预测误差;SE表示各方法的总平均预测误差;IPE,表ZE:SESE=ME, , ME, =示第j种方法占总平均预测误差的倒数。则有:IPE,ME;1JIPE;则第j种方法在综合预测中的权重为:,=IPE,j第i+1期的销量综合预测值可以表示为:Fi+=Zの,×Fπ。4、计算实例为了说明上述销售预测方法的效果,特别是综合预测方法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以上文提到的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为例,进行实例演算(在此仅对企业销售总量进行预测)。4.1历史数据准备现有该企业2002年9月~2004年7月近两个冷冻年度的历史销售数据(如表2)。考虑到模型精度检验和误差分析的需要,我们选取了2002年9月~2004年4月的数据进行建模(在建模过程中,春节所在月份采用如前所述的“先剔后补”的方法。另外,剔除一些受销售政策因素影响较大的“奇异点”数据)。剩下的历史数据用于检验模型预测精度,进行误差分析。表22002年9月~2004年7月历史销售数据序号时间序号时间实际销量实际销量1112002年9月4,3892003年9月20,9422122002年10月11,9742003年10月18,7063132002年11月2003年11月34,95814,26141414,55046,7552002年12月2003年12月5春节2004年1月先剔后补2003年1月11,169春节152003年2月先剔后补2004年2月34,56461640,4412003年3月2004年3月68,4617172003年4月60,8832004年4月83,04982003年5月44,139检2004年5月109,6909验2003年6月72,8012004年6月140,600数102003年7月76,0222004年7月113,497据未知2003年8月奇异点2004年8月5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5 这里取历史各期预测误差的平均值为例,简述具体的权重分配方法和综合预测过程: 设 Fji 表示第 j 种方法的第 i 期的销量预测值, Yi 表示第 i 期的实际销量,以 E ji 表示第 j 种 方法的第 i 期的预测误差,则: i ji i ji Y F Y E ; 同时,以 ME j 表示第 j 种方法的平均预测误差; SE 表示各方法的总平均预测误差; j IPE 表 示第 j 种方法占总平均预测误差的倒数。则有: j j ME SE IPE , j SE ME j , i E ME j ji j 。 则第 j 种方法在综合预测中的权重为: j j j j IPE IPE 。 第 i 1 期的销量综合预测值可以表示为: j Fi 1 j Fji 。 4、计算实例 为了说明上述销售预测方法的效果,特别是综合预测方法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以上文提 到的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为例,进行实例演算(在此仅对企业销售总量进行预测)。 4.1 历史数据准备 现有该企业 2002 年 9 月~2004 年 7 月近两个冷冻年度的历史销售数据(如表 2)。考虑到 模型精度检验和误差分析的需要,我们选取了 2002 年 9 月~2004 年 4 月的数据进行建模(在建 模过程中,春节所在月份采用如前所述的“先剔后补”的方法。另外,剔除一些受销售政策因素 影响较大的“奇异点”数据)。剩下的历史数据用于检验模型预测精度,进行误差分析。 表 2 2002 年 9 月~2004 年 7 月历史销售数据 序号 时 间 实际销量 序号 时 间 实际销量 1 2002 年 9 月 4,389 11 2003 年 9 月 20,942 2 2002年10月 11,974 12 2003 年 10 月 18,706 3 2002年11月 14,261 13 2003 年 11 月 34,958 4 2002年12月 14,550 14 2003 年 12 月 46,755 5 2003 年 1 月 11,169 春节 2004 年 1 月 先剔后补 春节 2003 年 2 月 先剔后补 15 2004 年 2 月 34,564 6 2003 年 3 月 40,441 16 2004 年 3 月 68,461 7 2003 年 4 月 60,883 17 2004 年 4 月 83,049 8 2003 年 5 月 44,139 检 验 数 据 2004 年 5 月 109,690 9 2003 年 6 月 72,801 2004 年 6 月 140,600 10 2003 年 7 月 76,022 2004 年 7 月 113,497 2003 年 8 月 奇异点 2004 年 8 月 未知

武汉理工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4.2各种销售预测方法预测结果总量预测中采用的基本方法有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一元回归分析法、多重回归分析法以及主观预测法。以2003年9月为预测起始月份,各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如表3~表6所示。采用一元回归分析方法时,暂时不考虑温度因素,而仅以行业销量为因变量,对企业销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再将行业销量和温度两个因素都考虑进来,对企业销售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且对回归模型中每个参数作F检验和t检验都获得通过,表明行业销量和温度两个因素与该空调生产企业产品销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也表明该回归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在主观预测法中,我们选取了企业04冷冻年度销售任务计划中的部分数据作为主观预测的数据来源。表3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预测结果表 4 一元回归分析法预测结果序实际序实际时间时间预测值MAPE(%)预测值MAPE(%)号销量号销量112003.920,94214,72129.712003.920,94224,28415.96122003.1018,70634,79185.9930,65763.892003.1018,70612136.092.252003.1134,95837,08632003.1134,95834,172142003.1234,62525.942003.1237,93218.8746,7551446,755152004.228.512004.24.1634,56424,7111534,56433,127162004.368,46184,17122.95162004.355,42319.0468,461172004.483,049120,29344.852004.483,04980,6752.8617表5多重回归分析法预测结果表6主观预测结果序序实际实际计划时间时间预测值MAPE(%)MAPE(%)销量号销量任务号2003.920,94233.192003.920,94224,75018.1813,9921111122003.1039.362003.1064.0718,70626,0681218,70630,6902.459.50132003.1134,95835,8162003.1134,95838,280132003.1246,75545,1643.402003.1246,75555,30018.281414152004.234,56439,41514.03152004.234,56423,85031.002004.368,46160,91411.022004.368,46167,0002.1316162.504.51172004.483,04985,124172004.483,04979,3004.3综合预测在以上各种预测方法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实施综合预测,赋予每种方法的初始权重均为1/)(j表示基本方法数)。本例中,由于采用了四种基本的预测方法,所以每种方法的初始权重均为0.25。而其它各月份中各方法的权重则根据每种预测方法的平均误差大小进行分配,分配方法前文已作阐述。具体的权重分配、综合预测值以及综合预测误差如表7所示。6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6 4.2 各种销售预测方法预测结果 总量预测中采用的基本方法有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一元回归分析法、多重回归分析法以 及主观预测法。以 2003 年 9 月为预测起始月份,各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 差(MAPE)分别如表 3~表 6 所示。 采用一元回归分析方法时,暂时不考虑温度因素,而仅以行业销量为因变量,对企业销量 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再将行业销量和温度两个因素都考虑进来,对企业销售量进行多重回归 分析。且对回归模型中每个参数作 F 检验和 t 检验都获得通过,表明行业销量和温度两个因素与 该空调生产企业产品销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也表明该回归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在主观预 测法中,我们选取了企业 04 冷冻年度销售任务计划中的部分数据作为主观预测的数据来源。 表 3 经典时间序列分解法预测结果 序 号 时间 实际 销量 预测值 MAPE(%) 11 2003.9 20,942 14,721 29.71 12 2003.10 18,706 34,791 85.99 13 2003.11 34,958 37,086 6.09 14 2003.12 46,755 34,625 25.94 15 2004.2 34,564 24,711 28.51 16 2004.3 68,461 84,171 22.95 17 2004.4 83,049 120,293 44.85 表 4 一元回归分析法预测结果 序 号 时间 实际 销量 预测值 MAPE(%) 11 2003.9 20,942 24,284 15.96 12 2003.10 18,706 30,657 63.89 13 2003.11 34,958 34,172 2.25 14 2003.12 46,755 37,932 18.87 15 2004.2 34,564 33,127 4.16 16 2004.3 68,461 55,423 19.04 17 2004.4 83,049 80,675 2.86 表 5 多重回归分析法预测结果 序 号 时间 实际 销量 预测值 MAPE(%) 11 2003.9 20,942 13,992 33.19 12 2003.10 18,706 26,068 39.36 13 2003.11 34,958 35,816 2.45 14 2003.12 46,755 45,164 3.40 15 2004.2 34,564 39,415 14.03 16 2004.3 68,461 60,914 11.02 17 2004.4 83,049 85,124 2.50 表 6 主观预测结果 序 号 时间 实际 销量 计划 任务 MAPE(%) 11 2003.9 20,942 24,750 18.18 12 2003.10 18,706 30,690 64.07 13 2003.11 34,958 38,280 9.50 14 2003.12 46,755 55,300 18.28 15 2004.2 34,564 23,850 31.00 16 2004.3 68,461 67,000 2.13 17 2004.4 83,049 79,300 4.51 4.3 综合预测 在以上各种预测方法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实施综合预测,赋予每种方法的初始权重均为 1 j ( j 表示 基本方法数)。本例中,由于采用了四种基本的预测方法,所以每种方法的初始权重均为 0.25。而其它 各月份中各方法的权重则根据每种预测方法的平均误差大小进行分配,分配方法前文已作阐述。具体的 权重分配、综合预测值以及综合预测误差如表 7 所示

武汉理工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表7综合预测结果权重分配综合实际MAPE时间销量(%)序列分解一元回归多重回归计划任务预测值0.250.250.252003.90.2519,43720,9427.192003.100.1660610.30307920,67218,7066.970.1855210.3453393.692003.110.1834720.2658420.2926070.25807936,24834,9582003.120.1840090.2729620.2987950.24423546.7556.4843,7262004.1(春节)2004.20.1757470.2571390.3311510.23596231,54134,5648.752004.30.2874235.600.1714500.3268760.21425264,62768,4612004.46.550.1689010.27093610.3251680.23499488.49083,049通过综合预测,可以发现相对于单一的基本预测方法而言,预测精度有了显著性的提高。在此,还可以以2004年4月份各种方法的权重值,对企业04冷冻年度5月份~7月份销量进行综合预测。如表8.表804冷冻年度5月~8月销量综合预测结果基本方法预测值综合实际MAPE时间序列分解元回归多重回归计划任务销量预测值(%)0.1689010.2709360.3251680.2349942004.583,38186,05187,035116,62093,104109,69015.122004.682,63580,087146,980105,306140,60025.10132,2402004.7113,4977.12133,406103,393102,691160,190121,581可见,在采用多种基本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预测,综合预测值与企业实际销售趋势比较吻合,预测效果较好。而且,我们通过分规格销量预测、分部门分规格销量预测的结果也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目前,该空调生产企业正在依据我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软件开发,从已经完成的部分模块运行结果看来,总量预测的精度基本上维持在90%左右,分规格预测精度和分部门分规格预测精度也都维持在80%左右。5、生产企业建立销售预测体系的具体要求销售预测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必须明确建立销售预测体系的相关要求。5.1建立完善的销售预测管理机制销售预测体系的高效推行实施和销售预测准确性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预测工具、方法和定量化预测模型的合理运用,更多地还取决于企业的销售预测管理机制。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组织结构或部门负责销售预测的推行实施和组织管理,并制定相关的组织管理制度,明确部门、岗位和个人的责、权、利。预测组织管理部门尤其要注重对市场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要加强与企业市场部门、地区销售部门和中间销售渠道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还要负责在企业中和整个供应链体系上贯彻销售预测管理的理7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7 表 7 综合预测结果 时间 权重分配 综合 预测值 实际 销量 MAPE 序列分解 一元回归 多重回归 计划任务 (%) 2003.9 0.25 0.25 0.25 0.25 19,437 20,942 7.19 2003.10 0.185521 0.345339 0.166061 0.303079 20,672 18,706 6.97 2003.11 0.183472 0.265842 0.292607 0.258079 36,248 34,958 3.69 2003.12 0.184009 0.272962 0.298795 0.244235 43,726 46,755 6.48 2004.1 (春节) 2004.2 0.175747 0.257139 0.331151 0.235962 31,541 34,564 8.75 2004.3 0.171450 0.287423 0.326876 0.214252 64,627 68,461 5.60 2004.4 0.168901 0.270936 0.325168 0.234994 88,490 83,049 6.55 通过综合预测,可以发现相对于单一的基本预测方法而言,预测精度有了显著性的提高。在此,还 可以以 2004 年 4 月份各种方法的权重值,对企业 04 冷冻年度 5 月份~7 月份销量进行综合预测。如表 8。 表 8 04 冷冻年度 5 月~8 月销量综合预测结果 时间 基本方法预测值 综合 预测值 实际 销量 MAPE (%) 序列分解 0.168901 一元回归 0.270936 多重回归 0.325168 计划任务 0.234994 2004.5 83,381 86,051 87,035 116,620 93,104 109,690 15.12 2004.6 132,240 82,635 80,087 146,980 105,306 140,600 25.10 2004.7 133,406 103,393 102,691 160,190 121,581 113,497 7.12 可见,在采用多种基本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预测,综合预测值与企业实际销售趋势比较吻合, 预测效果较好。而且,我们通过分规格销量预测、分部门分规格销量预测的结果也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 目前,该空调生产企业正在依据我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软件开发,从已经完成的部分模块运行结 果看来,总量预测的精度基本上维持在 90%左右,分规格预测精度和分部门分规格预测精度也都维持 在 80%左右。 5、生产企业建立销售预测体系的具体要求 销售预测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必须明确建立销售预测体系的相 关要求。 5.1 建立完善的销售预测管理机制 销售预测体系的高效推行实施和销售预测准确性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预测工具、方法和定量化预 测模型的合理运用,更多地还取决于企业的销售预测管理机制。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组织结构或部门负 责销售预测的推行实施和组织管理,并制定相关的组织管理制度,明确部门、岗位和个人的责、权、利。 预测组织管理部门尤其要注重对市场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要加强与企业市场部门、地区销售部门和 中间销售渠道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还要负责在企业中和整个供应链体系上贯彻销售预测管理的理

式汉理工大学《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念,培训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推行“合作预测”。这样才能够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为实施“合作计划、预测与补货”(CollaborativePlanning,ForecastingandReplenishment,CPFR)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5.2重组业务流程(BPR)销售预测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业务,首先必须对销售预测过程进行重组。要在建立销售预测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具体规范预测组织机构中各岗位和人员在销售预测体系中的位置,确定岗位与岗位之间、人员与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沟通方式。同时,销售预测本质上也要求对企业其他相关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规范。这主要涉及跨部门和管理层次之间的运作问题,因此必须在明确各自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加强部门之间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如各地区销售部门要在企业总部销售预测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分部门分规格预测,并反馈给总部预测部门和市场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和市场部门则要注意收集天气、居民收人和传播、促销、销售政策、价格、畅销型号产品特征以及整体行业和主要竞争对手在销量、市场占有率、库存等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总部预测机构再进行全国市场的综合销售预测。经过企业战略决策层和计划、采购、生产、研发等管理部门的协商决策,修正并确定最终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结合库存状况,生产部门编制生产计划大纲,并根据产能约束和资金约束等条件,确定生产作业计划安排采购、生产和分销配送等配套计划方案。最后,还要定期回顾销售与生产的实际吻合情况,评估预测与销售和生产指标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及时发现销售预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5.3数据要求销售预测需要收集方方面面的数据,如行业历史销售数据、本企业历史销售数据、全国气温历史记录数据、各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等等。不同的销售预测体系和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时间序列分解法要求最好一个半周期左右的历史数据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预测方法的优势。因此,企业在平时应该尽可能的将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做好,以便更好地为销售预测提供数据支持。5.4利用销售政策辅助企业生产经营销售预测为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宏观的指导方向,而且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持。企业根据销售预测结果,可以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市场销售或促销政策。以上只是以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为例,对销售预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预测方法作了简单阐述。具体销售预测模型的构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对于不同的行业或者不同的企业,适用的预测方法和模型也就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全盘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型和方法,必须在对本企业历史销售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于本企业的销售预测体系。案例来源:陈建华,马士华,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体系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05年第7期。80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8 念,培训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推行“合作预测”。这样才能够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为实施“合作计划、 预测与补货”(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CPFR)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5.2 重组业务流程(BPR) 销售预测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业务,首先必须对销售预测过程进行重组。要在建立销售预测管理机 制的基础上,具体规范预测组织机构中各岗位和人员在销售预测体系中的位置,确定岗位与岗位之间、 人员与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沟通方式。同时,销售预测本质上也要求对企业其他相关业务流程进行重 组和规范。这主要涉及跨部门和管理层次之间的运作问题,因此必须在明确各自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加 强部门之间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如各地区销售部门要在企业总部销售预测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分 部门分规格预测,并反馈给总部预测部门和市场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和市场部门则要注意收集天气、居 民收人和传播、促销、销售政策、价格、畅销型号产品特征以及整体行业和主要竞争对手在销量、市场 占有率、库存等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总部预测机构再进行全国市场的综合销售预测。经过企业战 略决策层和计划、采购、生产、研发等管理部门的协商决策,修正并确定最终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 结合库存状况,生产部门编制生产计划大纲,并根据产能约束和资金约束等条件,确定生产作业计划, 安排采购、生产和分销配送等配套计划方案。最后,还要定期回顾销售与生产的实际吻合情况,评估预 测与销售和生产指标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及时发现销售预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 5.3 数据要求 销售预测需要收集方方面面的数据,如行业历史销售数据、本企业历史销售数据、全国气温历史记 录数据、各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等等。不同的销售预测体系和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时间序列分 解法要求最好一个半周期左右的历史数据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预测方法的优势。因此,企业在平时应该尽 可能的将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做好,以便更好地为销售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5.4 利用销售政策辅助企业生产经营 销售预测为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宏观的指导方向,而且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持。企业根 据销售预测结果,可以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市场销售或促销政策。 以上只是以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为例,对销售预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预测方法作了简单阐述。 具体销售预测模型的构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对于不同的行业或者不同的企业,适用的预测方法和 模型也就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全盘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型和方法,必须在对本企业历史销售情况进行全面 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于本企业的销售预测体系。 案例来源:陈建华,马士华. 国内某空调生产企业销售预测体系实证研究[J]. 物流技术,2005 年 第 7 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5-1 供应链风险案例-日本2011地震海啸凸显全球供应链风险.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5-2 供应链风险案例-三鹿集团案例评析.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顺丰新O2O模式转型战略.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4-1 沃尔玛-宝洁VMI供应链合作案例.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3-1 MG公司燃气烤炉需求规划.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2-5 SC系统规划案例-from MIT.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2-3 供应链网络规划:雅戈尔的供应链网络优化.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2-4 啤酒游戏(BeerGame):百事可乐游戏.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1-1 Walmart 的高效供应链管理.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1-2 波音787梦幻客机的问题.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2-2 吉利公司配送网络改进.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案例2-1 Walmart 的配送中心选址.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及学习指南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docx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网络营销常用工具 6.3 搜索引擎营销基础.ppt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网络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设计.ppt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网络营销常用工具 6.4 微博营销.ppt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网络营销常用工具 6.2 视频营销.ppt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网络营销常用工具 6.5 微信营销.pptx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网络营销常用工具 6.6 电子邮件营销-程琦.pptx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网络营销常用工具 6.1 APP营销.ppt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P&G与Wal-Mart的供应链协同商务模式.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哈佛大学——利丰供应链2013年发展趋势研究.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海尔物流:从第三方物流到第四方物流.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麦当劳进退维谷:食品供应链危机非一日之寒.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互联网在如何重塑物流?.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扩展资源(教学案例)家乐福(Carrefour)店面选址.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服务业可持续供应链.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概况.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学科前沿-循环供应链管理与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学科前沿-维修供应链及其库存模型.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供应链管理的起源.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生鲜食品供应系统控制案例.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阿里上市——物流网络诉求加快.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大数据与物流.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全国仓储物流市场规模.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应用物联网技术管理智慧型仓库.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宜家——缔造家具供应链王国.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网络布局——物流供应链引各巨头布局.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专业知识)泰勒科学管理.pdf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资源(专业知识)快速响应系统 Quick Respons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