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参数估计 7.2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

47.2估计量的评选标准一、问题的提出二、 评选标准沈阳师范大学
7.2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评选标准

H中问题的提出(1)对于同一个参数究竟采用哪一个估计量好?(2)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是什么?下面介绍几个常用标准沈阳师范大学
问题的提出 (1)对于同一个参数究竟采用哪一个估计量好? (2)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是什么?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标准

1 无偏性若X,X2,,X,为总体X的一个样本,E④是包含在总体X的分布中的待估参数(是θ的取值范围)若估计量=(X,X2,,X,)的数学期望E() 存在,且对于任意 E ① 有 E()= Q, 则称是θ的无偏估计量无偏估计的实际意义::无系统误差若lim E(①)=,则称 是的渐近无偏估计,n→0沈阳师范大学
1 无偏性 若 X1 , X2 , , Xn为总体 X的一个样本, 是包含在总体 X的分布中的待估参数, ( 是 的取值范围) . ˆ ) , ˆ ) , ( ˆ ( ( , , , ) ˆ 1 2 是 的无偏估计量 存在 且对于任意 有 则称 若估计量 的数学期望 = = E E X X Xn 无偏估计的实际意义: 无系统误差. . ˆ ) , ˆ 若 lim ( = 则 称 是的渐近无偏估计 → E n

心-例1设总体X的k阶原点矩μ=E(X)(k≥l)存在又设X,X,,X,是X的一个样本,试证明不论总体服从什么分布,k阶样本原点矩A,=-x 是kn i=l阶总体原点矩从的无偏估计证日因为X,X2,,X,与X同分布,故有 E(X,)= E(X*)=μk, i=1,2,,n.1ZE(X) = μk即 E(A)=ni=l沈阳师范大学
1 2 1 ( ) ( 1) , , , , 1 , . k k n n k k i i k X k E X k X X X X k A X k n = = = 设 总 体 的 阶 原 点 矩 存 在 又 设 是 的 一 个 样 本,试 证 明 不 论 总 体 服 从 什 么 分 布 阶 样 本 原 点 矩 是 阶 总 体 原 点 矩 的 无 偏 估 计 证 因为 X1 , X2 ,, Xn与 X同分布, ( ) ( ) k k 故有 E Xi = E X , i 1,2, ,n. = k = = = ni k k E Xi n E A 1 ( ) 1 即 ( ) . = k 例 1

故k阶样本原点矩A是k阶总体原点矩u的无偏估计特别地:不论总体X服从什么分布只要它的数学期望存在X总是总体X的数学期望μ,=E(X)的无偏估计量。沈阳师范大学
. k k 故 k A k 阶样本原点矩 是 阶总体原点矩 的无偏估计 特别地: . ( ) 1 估计量 X 总是总体 X 的数学期望 = E X 的无偏 不论总体 X 服从什么分布, 只要它的数学期望存在

H4例2证明(1)样本均值X是总体均值μu的一个无偏估计:(2)样本方差S2是总体方差S2的一个无偏估计(③)未修正的样本方差S?是总体方差S2的一个渐近无偏估计沈阳师范大学
2 2 (2)样本方差S 是总体方差 的一个无偏估计; 例2 证明 (1) 样本均值X是总体均值的一个无偏估计; 2 2 . n (3)未修正的样本方差S 是总体方差 的一个 渐近无偏估计

设X,X,,X是来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显然它们具有相同的分布,从而有相同的期望和方差故EX, = EX, =... = EX, = μDX, = DX2 = ... = DX, = 21(ZX)>EX=EEX二==一nu=unni=所以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从的一个无偏估计,沈阳师范大学
EX EX EX 1 2 = = = = n 2 DX DX DX 1 2 = = = = n 1 1 1 1 1 n n i i i i E X E X EX n n n n = = = = = =

2ZZ(X,-Xx)2(2) ES? = EEnXn-n-=i=11nMEX? -nEXn-i=11E(u?n1=1n-所以样本方差S是。?的无偏估计沈阳师范大学
2 2 1 1 ( ) 1 n i i ES E X X n = = − − 2 2 1 1 1 n i i E X nX n = = − − 2 2 1 2 2 2 2 1 2 2 2 1 1 1 ( ) 1 1 ( ) 1 n i i n i EX nE X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2)

-n(3) ES? = EE'Snnn而lim ES?1nn→00所以未修正样本方差S是。?的渐近无偏估计沈阳师范大学
2 2 2 2 1 1 1 n n n n ES E S ES n n n − − − = = = 2 2 lim n n ES → = (3) 而

例3(1)设X,,X,,X,是来自总体N(u,α2)的一个样本,证明:5Yaui12ΛXX.Xu33412都是的无偏估计.(2)设 Xi,X2,,X来自总体N(u,α)的一个样本,证明:对于任意常数 C,C2,,Cn,若C,=1 ,则c,X, 是μ 的无偏估计.i=li=1沈阳师范大学
1 1 2 3 1 1 1 3 3 3 X X X = + + 2 1 2 3 1 1 5 3 4 12 X X X = + + 3 1 2 3 1 3 1 3 4 12 X X X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参数估计 7.1 点估计.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6.4 分位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6.3 统计量及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6.1 引言 6.2 总体与样本.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5.2 中心极限定理.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5.1 大数定律.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数字特征 4.4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数字特征 4.3 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数字特征 4.2 方差.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数字特征 4.1 数学期望.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6 两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5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4 条件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3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1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参数估计 7.3 区间估计.pdf
- 沈阳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参数估计 7.4 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Linear Algebra.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章 行列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2章 矩阵.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3章 向量与线性方程组.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4章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向量与线性方程组.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行列式.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矩阵及其运算.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向量与线性方程组.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pdf
- 沈阳师范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二次型.pdf
-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Mathematical Analysis(三).doc
-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义三)第十六章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第十七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pdf
-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案(讲义三)第十八章 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 含参量非正常积分 第二十章 曲线积分 第二十一章 重积分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d Algebra(一).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授课教案(一,授课教师:黄影).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一)第一章 多项式 1.1 数域.pdf
-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一)第一章 多项式 1.2 一元多项式及其运算.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