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安徽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19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安徽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计量经济学》 教案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大学数学学院 2012年11月

《计量经济学》 教 案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大学数学学院 2012 年 11 月

教案内容 一·课程内容:《计量经济学》 二.课程设计思路:如何格经济理论模型化,如何对数学模型用经济语言加 以解释,突出应用性。完成好实验报告 三.实施班级与专业:经济大类和卓越班 《经济计量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由教有部批准的经管 专业的必修课程,经济类的核心课程均包含了《计量经济学》。 四.教学目标:学生应能对经济理论用数学语言做出描述,对经济问题学会 用实证方法加以解释、说明和论证。 强调《计量经济学》不是经济统计学。 五.教学内容:见附件教学大纲 六。教学方法:基础理论讲授、作业、讨论、统计软件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我们采取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每一章内容的第一节,给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首先思 考问题。 我们不主张教学模式非得用PPT课件讲解模式,我们主张理论讲解板书、案例分析用 PPT和实时在线演示、课堂讨论学生自己讲解所做的案例报告 七.教学效果评价:不仅仅依靠考试分数,考试分数只占60%,实验报告占 30%,平时作业占10% 教学考核依据学生意见,及时调整上课方式。对学生考核,一旦发现作业和实验报告雷 同,当场测试重做,确认同学之间存在抄袭行为,双方即刻已0分计算,否则失去考核宗台 对老师教学效果评价,完全依据学生评价,我们认为在现有评价体系下,相比较而言学 生评价最为客观公正,督导组评价仅作参考。 八。教学设计的关键点:选取好的案例,通过案例讲解内容 九。改革与提高的设想:增加数学课时,打好数学基础。如何将经济问题模 型化

1 教案内容 一. 课程内容:《计量经济学》 二. 课程设计思路:如何将经济理论模型化,如何对数学模型用经济语言加 以解释,突出应用性。完成好实验报告 三. 实施班级与专业:经济大类和卓越班 《经济计量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由教育部批准的经管 专业的必修课程,经济类的核心课程均包含了《计量经济学》。 四. 教学目标:学生应能对经济理论用数学语言做出描述,对经济问题学会 用实证方法加以解释、说明和论证。 强调《计量经济学》不是经济统计学。 五. 教学内容:见附件教学大纲 六. 教学方法:基础理论讲授、作业、讨论、统计软件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我们采取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每一章内容的第一节,给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首先思 考问题。 我们不主张教学模式非得用 PPT 课件讲解模式,我们主张理论讲解板书、案例分析用 PPT 和实时在线演示、课堂讨论学生自己讲解所做的案例报告 七. 教学效果评价:不仅仅依靠考试分数,考试分数只占 60%,实验报告占 30%,平时作业占 10% 教学考核依据学生意见,及时调整上课方式。对学生考核,一旦发现作业和实验报告雷 同,当场测试重做,确认同学之间存在抄袭行为,双方即刻已 0 分计算,否则失去考核宗旨。 对老师教学效果评价,完全依据学生评价,我们认为在现有评价体系下,相比较而言学 生评价最为客观公正,督导组评价仅作参考。 八. 教学设计的关键点:选取好的案例,通过案例讲解内容 九. 改革与提高的设想:增加数学课时,打好数学基础。如何将经济问题模 型化

第二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计量经济学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特点,掌握OLS估计的原 理、性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本章计划9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古典回归棋型 总体回归模型,样本回归模型,总体模型参数,样本模型参数 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一)OLS估计的基本思想 (二)古典模型的基本假定 (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OLS估计公式的推导 (四)OLS估计的性质 (五)残差的性质 第三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 第四节预测 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点预测,区间预测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样本回归模型,OLS估计的基本思想 (二)古典模型的基本假定,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OLS估计公式,OLS估计 的性质。 (三)残差的性质,拟合优度检验 Eviews演示OLS估计的过程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题2.1,2.2,2.4以课堂提问讨论为主:2.3,2.5课后练习为主。 2

2 第二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计量经济学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特点,掌握 OLS 估计的原 理、性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本章计划 9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古典回归模型 总体回归模型,样本回归模型,总体模型参数,样本模型参数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一)OLS 估计的基本思想 (二)古典模型的基本假定 (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 OLS 估计公式的推导 (四)OLS 估计的性质 (五)残差的性质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 第四节 预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点预测,区间预测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样本回归模型,OLS 估计的基本思想 (二)古典模型的基本假定,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 OLS 估计公式,OLS 估计 的性质。 (三)残差的性质,拟合优度检验 Eviews 演示 OLS 估计的过程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题 2.1,2.2,2.4 以课堂提问讨论为主;2.3,2.5 课后练习为主

五、上机实验内容 1、实验内容: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一一基于中国实际经济数据的计量分析 2、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 3、实验要求: (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 (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 (3)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4、实验数据 表2.1人均GDP与人均消费的原始数据(现价,单位:元) 年度 人均消费 人均GDP CPI CPI(1990)=100 1978 184 381 100.7 46.3 1979 208 419 101.9 47.2 1980 238 463 107.5 50.7 1981 264 492 102.5 52.0 1982 288 528 102.0 53.0 1983 316 583 101.7 53.9 1984 361 695 102.7 55.4 1985 446 858 109.3 60.6 1986 497 963 106.5 64.5 1987 565 11127 107.3 69.2 1988 714 1366 118.8 82.2 1989 788 1519 118.0 97.0 1990 833 1644 103. 100.0 1991 932 1893 103.4 103.4 1992 1116 2311 106.4 110.0 1993 1393 2998 114.7 126.2 1994 1833 4044 124.1 156.6 1995 2355 5046 117.1 183.4 1996 2789 5846 108.3 198.6 1997 3002 6420 102.8 204.2 1998 3159 6796 99.2 202.6 1999 3346 7159 98.6 199.8 2000 3632 7858 100.4 200.6

3 五、上机实验内容 1、实验内容: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实际经济数据的计量分析 2、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 3、实验要求: (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 (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 (3)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4、实验数据 表 2.1 人均 GDP 与人均消费的原始数据(现价,单位:元) 年度 人均消费 人均 GDP CPI CPI(1990)=100 1978 184 381 100.7 46.3 1979 208 419 101.9 47.2 1980 238 463 107.5 50.7 1981 264 492 102.5 52.0 1982 288 528 102.0 53.0 1983 316 583 101.7 53.9 1984 361 695 102.7 55.4 1985 446 858 109.3 60.6 1986 497 963 106.5 64.5 1987 565 1112 107.3 69.2 1988 714 1366 118.8 82.2 1989 788 1519 118.0 97.0 1990 833 1644 103.1 100.0 1991 932 1893 103.4 103.4 1992 1116 2311 106.4 110.0 1993 1393 2998 114.7 126.2 1994 1833 4044 124.1 156.6 1995 2355 5046 117.1 183.4 1996 2789 5846 108.3 198.6 1997 3002 6420 102.8 204.2 1998 3159 6796 99.2 202.6 1999 3346 7159 98.6 199.8 2000 3632 7858 100.4 200.6

2001 3887 8622 100.7 202.0 2002 4144 9398 99.2 200.4 2003 4475 10542 101.2 202.8 2004 5032 12336 103.9 210.7 2005 5573 14185 101.8 214.5 2006 6263 16500 101.5 217.7 2007 7255 20169 104.8 228.1 2008 8349 23708 105.9 241.6 2009 9098 25608 99.3 239.9 2010 9968 29992 103.3 247.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 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和学握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方法,有关的检 验。本章计划12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矩阵记法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0LS方法 (三)OLS估计的性质 (四)残差的性质 (五)随机扰动项ε的协方差 (六)无偏性、最小方差性的证明 第二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一)拟合优度检验 决定系数,调整决定系数,决定系数的变化规律 (二)参数显著性检验 (三)模型显著性检验

4 2001 3887 8622 100.7 202.0 2002 4144 9398 99.2 200.4 2003 4475 10542 101.2 202.8 2004 5032 12336 103.9 210.7 2005 5573 14185 101.8 214.5 2006 6263 16500 101.5 217.7 2007 7255 20169 104.8 228.1 2008 8349 23708 105.9 241.6 2009 9098 25608 99.3 239.9 2010 9968 29992 103.3 247.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年)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方法,有关的检 验。本章计划 12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矩阵记法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OLS方法 (三)OLS 估计的性质 (四)残差的性质 (五)随机扰动项ε的协方差 (六)无偏性、最小方差性的证明 第二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一)拟合优度检验 决定系数,调整决定系数,决定系数的变化规律 (二)参数显著性检验 (三)模型显著性检验

第三节预测 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点预测,区间预测 第四节非线性模型 (一)线性的含义 (二)可化为线性模型的非线性模型 (三)非线性模型参数的数值估计法 (四)模型参数的经济含义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墩学手段 (一)样本回归模型,OS估计的基本思想 (二)古典模型的基本假定,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OLS估计公式,OLS估计 的性质。 (三)e的协方差,残差与e的关系,统计检验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四)Eviews演示OLS估计的过程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题3.7,3.8,3.9,3.10,3.11以课堂提问讨论为主:3.12,3.13,3.14,3.15 课后练习或上机为主。 五、上机实验内容 1、实验内容: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分析一一基于64个国家的基础数据分析 2.实验目的:利用一元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EView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婴儿死亡率 与女性文言率等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单变量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比较各 模型拟合结果,并进行基本的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同时考查同学对一元回归模型与多 元回归模型统计检验的差异比较。 3.实验要求: (1)复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掌握EViews软件基本操作: (3)会对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进行基本的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 (4)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4、实验数据

5 第三节 预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点预测,区间预测 第四节 非线性模型 (一)线性的含义 (二)可化为线性模型的非线性模型 (三)非线性模型参数的数值估计法 (四)模型参数的经济含义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样本回归模型,OLS 估计的基本思想 (二)古典模型的基本假定,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 OLS 估计公式,OLS 估计 的性质。 (三)ε的协方差,残差与ε的关系,统计检验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四)Eviews 演示 OLS 估计的过程 四、思考与练习 练习题 3.7,3.8,3.9,3.10,3.11 以课堂提问讨论为主;3.12,3.13,3.14,3.15 课后练习或上机为主。 五、上机实验内容 1、实验内容:婴儿死亡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 64 个国家的基础数据分析 2.实验目的:利用一元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 EViews 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婴儿死亡率 与女性文盲率等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单变量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比较各 模型拟合结果,并进行基本的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同时考查同学对一元回归模型与多 元回归模型统计检验的差异比较。 3.实验要求: (1)复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掌握 EViews 软件基本操作; (3)会对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进行基本的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 (4)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4、实验数据

表3.164个国家婴儿死亡率、女性文盲率等相关数据 国家 婴儿死1 女性文百 人均GN 生有 儿死亡 女性文 人均GN 总生有率 代码 C 51 GNP TFR 128 1870 6.66 640 717 6.6 7.00 70 6.25 1620 3.91 670 200 2090 4.20 70 45 670 6.19 22 900 5.43 240 29 300 5.R9 22 230 6.50 241 11 120 5.89 215 12 140 6.25 0 290 2.36 246 30 7.10 87 1180 3.93 191 31 1010 7.10 120 55 900 5.99 19 300 7.00 12 93 1730 3.50 1730 14 50 05 15 94 77 1160 4.21 1300 4.82 16 0 1270 5.00 1A3 78 930 5.00 17 n 527 18 98 69 5.21 19 161 43 420 6.50 6.50 819 5 270 270 560 6.16 1340 4240 475 430 3020 6.66 8 142 72 147 .1 00 63 19830 5.23 63 4.10 84 420 5.79 220 6.09 32 224 23 530 6.50 149 0 720 数据来源:Chandan Mukherjee, Howard White and Marc Whytee.Ec nd Dats Analysi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utledge 998,p456

6 表 3.1 64 个国家婴儿死亡率、女性文盲率等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Chandan Mukherjee,Howard White,and Marc Whytee. Ecomoetrics and Data Analysi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Routledge,London,1998,p456 国家 代码 婴儿死亡 率 CM 女性文盲 率 FLR 人均 GNP PGNP 总生育率 TFR 国家 代码 婴儿死亡 率 CM 女性文盲 率 FLR 人均 GNP PGNP 总生育率 TFR 1 128 37 1870 6.66 33 142 50 8640 7.17 2 204 22 130 6.15 34 104 62 350 6.60 3 202 16 310 7.00 35 287 31 230 7.00 4 197 65 570 6.25 36 41 66 1620 3.91 5 96 76 2050 3.80 37 312 11 190 6.70 6 209 26 200 6.44 38 77 88 2090 4.20 7 170 45 670 6.19 39 142 22 900 5.43 8 240 29 300 5.89 40 262 22 230 6.50 9 241 11 120 5.89 41 215 12 140 6.25 10 55 55 290 2.36 42 246 9 330 7.10 11 75 87 1180 3.93 43 191 31 1010 7.10 12 129 55 900 5.99 44 182 19 300 7.00 13 24 93 1730 3.50 45 37 88 1730 3.46 14 165 31 1150 7.41 46 103 35 780 5.66 15 94 77 1160 4.21 47 67 85 1300 4.82 16 96 80 1270 5.00 48 143 78 930 5.00 17 148 30 580 5.27 49 83 85 690 4.74 18 98 69 660 5.21 50 223 33 200 8.49 19 161 43 420 6.50 51 240 19 450 6.50 20 118 47 1080 6.12 52 312 21 280 6.50 21 269 17 290 6.19 53 12 79 4430 1.69 22 189 35 270 5.05 54 52 83 270 3.25 23 126 58 560 6.16 55 79 43 1340 7.17 24 12 81 4240 1.80 56 61 88 670 3.52 25 167 29 240 4.75 57 168 28 410 6.09 26 135 65 430 4.10 58 28 95 4370 2.86 27 107 87 3020 6.66 59 121 41 1310 4.88 28 72 63 1420 7.28 60 115 62 1470 3.89 29 128 49 420 8.12 61 186 45 300 6.90 30 27 63 19830 5.23 62 47 85 3630 4.10 31 152 84 420 5.79 63 178 45 220 6.09 32 224 23 530 6.50 64 142 67 560 7.20

《计量经济学》 实验讲义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大学数学学院 2013年12月

《计量经济学》 实验讲义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大学数学学院 2013 年 12 月

实验讲义目录 实验1:计量经济学软件安装(EViews或R) 实验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实验3:多元回归模型 实验4:非线性回归模型 实验5:一阶自回归模型 实验6:含有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 实验7:回归模型中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 实验8:回归模型中自相关性问题的处理 实验9:回归模型中异方差问题的处理 实验10:相同经济学问题不同回归模型攺处理结果比较

1 实验讲义目录 实验 1: 计量经济学软件安装(EViews 或 R) 实验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实验 3: 多元回归模型 实验 4: 非线性回归模型 实验 5: 一阶自回归模型 实验 6: 含有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 实验 7: 回归模型中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处理 实验 8: 回归模型中自相关性问题的处理 实验 9: 回归模型中异方差问题的处理 实验 10:相同经济学问题不同回归模型处理结果比较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