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农村人口和政治发展政策

农村人口和政治发展政策
农村人口和政治发展政策

主要内容 ■计划生育政策 ■劳动力流动政策 ■户籍改革制度 ■村民自治制度
主要内容 ◼ 计划生育政策 ◼ 劳动力流动政策 ◼ 户籍改革制度 ◼ 村民自治制度

计划生育政策 发展过程 ·1970年开始,中国将人口计划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1974年中央政府肯定了生育“晚、稀、少”的政策。 ·1978年中央政府又提出了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要求,“晚婚 年龄,农村提倡女23周岁,男25周岁结婚,城市略高于农村。 提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生育间隔3年 以上。 ·1980年代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 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可以生育第二 个孩子外,一对夫妇只生 一个孩子。农村某些群众确有特殊困难,包括独女户,要 生育二胎的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以后生二胎:,不论哪一种 情视都不能生脸,少数民族抄区也要提得计刻生育,具体 要求和做法由有关省自洽区粮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计划生育政策 ◼ 发展过程 ◼ 1970年开始,中国将人口计划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 1974年中央政府肯定了生育“晚、稀、少”的政策。 ◼ 1978年中央政府又提出了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要求,“晚婚 年龄,农村提倡女23周岁,男25周岁结婚,城市略高于农村。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生育间隔3年 以上。” ◼ 1980年代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 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外,一对夫妇只生 育一个孩子。农村某些群众确有特殊困难,包括独女户,要 生育二胎的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以后生二胎;不论哪一种 情况都不能生三胎。少数民族地区也要提倡计划生育,具体 要求和做法由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1991年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 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在进一步强调严格控制 人口增长的同时,重申了既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 策,要求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之后,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都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相继制定 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划生育条例,并且经 各地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作为地方法规执行。 ■中国在2001年所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 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不符合有关规定生育 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 1991年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 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在进一步强调严格控制 人口增长的同时,重申了既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 策,要求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之后,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都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相继制定 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划生育条例,并且经 各地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作为地方法规执行。 ◼ 中国在2001年所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 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不符合有关规定生育 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政策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一法三规
政策框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一法三规

成就 总和生育率(妇女终身生 140000 120000 100000 人口无计划增长的局面得 80000 到了控制和扭转,极大地 60000 推动了经济发 。据统计, 40000 3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 使全国少生4忆多人 20000 ,中 国13亿人▣日推迟了4年, 到2006年,农村平均每户 gg心心 的人口数为3.27人
◼ 成就 ◼ 总和生育率(妇女终身生 育的孩子数)由70年代的 5.4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 人口无计划增长的局面得 到了控制和扭转,极大地 推动了经济发展。据统计, 3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 使全国少生4亿多人,中 国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 到2006年,农村平均每户 的人口数为3.27人。 ◼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952 1962 1970 1978 1985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问题 ·出生性别比问题: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108.5 1987年1%人口抽样调杳 110.9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11.3 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 115.6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116.9老年化问题。 ■现在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的 11%
◼ 问题 ◼ 出生性别比问题: ◼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108.5 1987 年1%人口抽样调查 110.9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11.3 1995 年1%人口抽样调查 115.6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116.9老年化问题。 ◼ 现在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的 11%

■ 应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计划 ■2004年2月27日国家发布实施农村计划生育 家庭奖励制度的决定, ·从2004年起,国家首先在四川、云南、甘肃、 青海和重庆、河北、河南等9省市的各个地 市进行奖扶试点, ·2005年全国普遍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 庭奖励扶助制度
◼ 应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计划 ◼ 2004年2月27日国家发布实施农村计划生育 家庭奖励制度的决定, ◼ 从2004年起,国家首先在四川、云南、甘肃、 青海和重庆、河北、河南等9省市的各个地 市进行奖扶试点, ◼ 2005年全国普遍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 庭奖励扶助制度

政策内容 ·补贴对象: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 居民户口;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 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现有一个子女或两个 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 ·补贴方式: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 励扶助。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 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奖励扶 助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 政策内容 ◼ 补贴对象: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 居民户口;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 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现有一个子女或两个 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 ◼ 补贴方式: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 励扶助。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 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奖励扶 助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此外,一些地方还将双女户和独女户作 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充分条件 标志着中国的人口政策从“慈罚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
◼ 此外,一些地方还将双女户和独女户作 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充分条件 标志着中国的人口政策从“惩罚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中国农村发展政策概况.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政策分析概论.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农村发展经济政策.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政策概念.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农村公共政策过程.ppt
-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整理资料.ppt
-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总论(主讲:张蓉).ppt
-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ppt
-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ppt
-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与技术.ppt
-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研究设计、社会分层研究与方法.ppt
-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选题与测量.ppt
-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ppt
- 《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习题(判断题及对错题含答案).pdf
- 安徽大学:《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doc
- 安徽大学:《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老师:吴宗友).doc
-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黑白胶片的拍摄.ppt
-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黑白胶片的冲洗.ppt
- 《档案保护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老化前后纸张耐折度、撕裂度测定.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反贫困政策.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课程总结.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政策.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政策.ppt
- 《农村发展与管理的政策》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导论 Policy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China.ppt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农民的社会化与现代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农村家庭与家族.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农村社会组织与组织创新.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村落文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农村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农村土地问题与土地制度.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农村人口问题与农村人口城镇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问题.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一章 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三章 农民的社会化与现代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四章 农村家庭与家族.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