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安徽大学:《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2
文件大小:1.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安徽大学:《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投莴博至至 :行學整誡 课程名称: 社会工作概论 课程代码 ZH50002 开课单位: 社会与政治学院 授课教师: 吴宗友 职称/学位: 教授/博士(在读) 开课时间:二O至二O学年第学期

1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社 会 工 作 概 论 课程代码: ZH50002 开课单位:_社 会 与 政 治 学 院_ 授课教师:_吴_宗_友_ 职称/学位: 教 授 /博 士(在读) 开课时间:二○_至二○_学年第_学期

课程基本情况 7H50002 器 社会工作概论 服 社会与政治学院 界 4学分 √口考试 口考查 口其他方式 课程 口公共基础课 √口专业必修课(包括专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口专业选修课 类别 口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口其他课程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任 教师 吴宗友 职称 教授 教师来源 √口本校教师 口外聘教师 翻 √口统编教材 口自编教材或讲义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教材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 王思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当代社会工作》 徐震、林万亿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6年 《社会工作学新论》 周永新 商务印书馆(香港) 1994年 教学 《社会工作理论导论》 大卫豪 汉茨:阿什盖特出版公司 1992年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 判性的导论》 一个批 佩恩 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 1991年 《个案社会工作》 张雄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王思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每年出两期

2 课程基本情况 1991年 1999年 每年出两期 M•佩恩 张雄 王思斌 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永新 商务印书馆(香港) 1994年 《社会工作理论导论》 大卫•豪 汉茨:阿什盖特出版公司 1992年 王思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当代社会工作》 徐震、林万亿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6年 教材 教学 参考 用书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 《社会工作学新论》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一个批 判性的导论》 《个案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教师来源 √□本校教师 □外聘教师 使用 教材 √□统编教材 □自编教材或讲义 任课 教师 吴宗友 职称 教 授 □公共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包括专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专业选修课 □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课 □其他课程 课程 类别 学时 数 总学时:_72_ 理论学时:_ 实验学时:_ 上机学时:_ ZH50002 社 会 工 作 概 论 社 会 与 政 治 学 院 课程 学分 教学 单位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4学分 √□考试 □考查 □其他方式 考核 方式

第1-2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课时数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概念 教学 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了解社会工作所发生的领域,掌握社会工作的内涵与 和要类型,理解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求 关于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讲授中,需要把社会工作的 教学 本质、特征、构成要件以及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区别向学生讲清楚,把我国 重点社会工作的类型与学生作明晰的介绍。另外,关于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之教学内容,也是 本章难点。 主 教学 口课堂教授 口小组活动 口实验演示 口难点答疑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使用 媒体 口文字材料 口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资源 口CAI课件 口IP课件 口其他资 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什么是社会 3、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公、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板书设计 仁、西方社会工作产生 1、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改良: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 革命:消灭旧的制度。 2、社会工作的产生 (1)社会工作的形成 (2)现代社会工作是实践的产物

3 第 _1-2_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1 课时数 4 教学 章节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概念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了解社会工作所发生的领域,掌握社会工作的内涵与 类型,理解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教学 重点 关于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讲授中,需要把社会工作的 本质、特征、构成要件以及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区别向学生讲清楚,把我国 社会工作的类型与学生作明晰的介绍。另外,关于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之教学内容,也是 本章难点。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缘起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 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二、西方社会工作产生 . 1、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改良: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 革命:消灭旧的制度。 2、社会工作的产生 (1)社会工作的形成 (2)现代社会工作是实践的产物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2、什么是社会工作。 3、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

第1-2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一、 社会工作内涵 1、定义 2、社会工作的性质 ①助人的活动 ②是一门专业 ①职业的服务性 ③是一门科学 利他性 ④是一种制度 ②工作的客观性 3、几个相关概念 ①社会保障②社会福利③社会服 ③崇尚专业的伦理 4、社会工作的特征 精神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 1、社会作的过程的解析 2、社会工作的要素(详见补充材料) 个人与环境 三、社会工作类型 的关 1、社会工作形态的变化 注重运用社会环 2、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①普通社会 团队协同工作 ②实际社会工作(行政性和半专业性,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 ⑧自助与民主参 ③专业社会工作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领域 1、定义 社会工作范围,指 2、社会工作领域的变化因素。 补会丁作在补会牛 ①随着新社会问题的出现而扩大,对社会问题的重新认定,从未遇到的新问 活中实施并起作用 题的产生。 的范围,是由社会 ②随若社会进步而扩大。 问题的出现和社会 社会工作领域的分类 作者对应的认识 ①按服务对象: 妇女 、老年等等 及有意识的干预确 ②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日常生活、就业 、个人行为等等。 定的 ③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发 与社会学 理学 与政治学 与管理学 与经济学 与伦理学 7、与人类学

4 第 _1-2_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板 书 设 计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社会学 2、与社会心理学 3、与政治学 4、与管理学 5、与经济学 6、与伦理学 7、与人类学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一、社会工作内涵 1、定义 2、社会工作的性质 ①助人的活动 . ②是一门专业 . ③是一门科学 . ④是一种制度 . 3、几个相关概念 ①社会保障 ②社会福利 ③社会服务 4、社会工作的特征 二、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 . 1、社会作的过程的解析 2、社会工作的要素(详见补充材料) 三、社会工作类型 . 1、社会工作形态的变化 . 2、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①普通社会工作 ②实际社会工作(行政性和半专业性,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 ③专业社会工作 ① 职业的服务性, 利他性 ②工作的客观性 ③崇尚专业的伦理 精神 ④督导 ⑤重视个人与环境 的关系 ⑥注重运用社会环 境资源 ⑦团队协同工作 ⑧自助与民主参与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1、定义 2、社会工作领域的变化因素。 ①随着新社会问题的出现而扩大,对社会问题的重新认定,从未遇到的新问 . 题的产生。 ②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 3、社会工作领域的分类。 ①按服务对象:儿童、妇女、老年等等。 ②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日常生活、就业、个人行为等等。 ③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救助、帮助、发展等等。 社会工作范围,指 社会工作在社会生 活中实施并起作用 的范围,是由社会 问题的出现和社会 工作者对它的认识 及有意识的干预确 定的

第3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2 课时数 2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教学 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社会工作者的特征及其角色,掌握社会工作的四大功能:治疗恢复功能、预防功 和要能、发展功能、稳定功能,知晓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途径,了解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求 教学 (一)社会工作者的概念、特征、角色、社会工作的四大功能。 重点(二)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途径,即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和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主要 学 口课堂教授 口小组活动 口实验演示 口难点答疑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使用 口文字材料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资源 □CAI课件 口电子教案 IP课件 其他资源 试述社 习 3、 试分析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节社会工作者的特征及其角色 概念: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 板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二、特征: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2、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3、掌握专业的工作方 设 角色 服务提供有、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对政策施以影响的人。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治疗恢复功能 预防功能 二、发展功能 四、稳定 能 五、功能的实现 六、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5 第_3_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2 课时数 2 教学 章节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社会工作者的特征及其角色,掌握社会工作的四大功能:治疗恢复功能、预防功 能、发展功能、稳定功能,知晓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途径,了解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教学 重点 (一)社会工作者的概念、特征、角色、社会工作的四大功能。 (二)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途径,即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和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的特征及其角色 一、概念: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二、特征: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2、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3、掌握专业的工作方 法。 三、角色: 服务提供有、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对政策施以影响的人。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治疗恢复功能 二、预防功能 三、发展功能 四、稳定功能 五、功能的实现 六、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试述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2、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3、试分析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第_4-5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3 课时数 4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教学 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务必使学生在学理上弄清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帮助他们明确 和要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求 (一)社会工作关于价值的概念,社会工作对人的价值的一般性论述,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 教学用具体表现,社会工作“反价值”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重点(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三大价值体系,即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价值体系、比斯台克的价值体 系、泰彻的价值体系: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主要 口课堂教授 口小组活动 口实验演示 口难点答疑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口文字材料 口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资源 OCAI课件 IP课件 口其他资源 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习 2、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工作关于价值的概念 1、什么是价值2、价值分类 二、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 (二)人的权力(三)人的责任 (四)社会的责任和需求 板 三、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表现 1、从事社会工作的动力系统。 2、社会工作者是“价值注满的个人”。 设 3、价值和知识的关系。 4、价值和技术的关系。 四、价值与反价值 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意义。有价值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 从理论形态而言,社会工作的反价值包括操纵和家长作风 1、操纵 2、家长作风 6

6 第 _4-5_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3 课时数 4 教学 章节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学习,务必使学生在学理上弄清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帮助他们明确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教学 重点 (一)社会工作关于价值的概念,社会工作对人的价值的一般性论述,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 用具体表现,社会工作“反价值”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三大价值体系,即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价值体系、比斯台克的价值体 系、泰彻的价值体系;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社会工作关于价值的概念 1、什么是价值 2、价值分类 二、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 (二)人的权力 (三)人的责任 (四)社会的责任和需求 三、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表现 1、从事社会工作的动力系统。 2、社会工作者是“价值注满的个人”。 3、价值和知识的关系。 4、价值和技术的关系。 四、价值与反价值 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意义。有价值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 . 从理论形态而言,社会工作的反价值包括操纵和家长作风。 1、操纵。 2、家长作风。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2、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45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板书设计 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2、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 3、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上的矛盾。 4、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7 第 _4-5_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 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 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1、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2、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 3、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上的矛盾。 4、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第6-7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4 课时数 4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教学 目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从作用、历史、结构、范式归类等方面,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作一简要而 要明晰的梳理,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及主要流派。 求 教学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七个阶段和主要的11种理论流派是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重点(二)关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理论归类。 教学 ■课微教授 ☐小组活动 ■实哈演示 口难占答舒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使用 口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口IP课件 口其他资源 作业 试述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或练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习 3、试述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 4、简述11种西方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一、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加强 书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1、提供现象的解释 2、设定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目标 3、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8 第 _6-7_次课程教学方案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一、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加强 .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1、提供现象的解释 . 2、设定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目标 . 3、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试述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2、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3、试述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 4、简述11种西方社会工作理论。 教学 重点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七个阶段和主要的11种理论流派是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关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理论归类。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教学 章节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从作用、历史、结构、范式归类等方面,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作一简要而 明晰的梳理,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及主要流派。 周次 4 课时数 4

第6-7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及流派 理论发展的七个阶 1、 “调查”价段 2、 “精神分析学”阶段 “助人的艺术” 3、 “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 4、“获得”阶段 5、“盘点”阶段 (系统论+结构功能 主义) 书 6、“理论统一”阶段 7、“理论归类”阶段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有问题的人” 计 1、心理分析学理论 2、认知理论 3、行为主义理论 4、社会系统理论 5、标签理论 6、沟通理论 理解”或“解释” 7、人文人义理论 8、激进的人文主义的理论 9、马克思主义理论 “增权”或“倡导”理论 “意义世界” 11、女权主义理论

9 第 _6-7_次课程教学方案(添加页) “助人的艺术” . (系统论+结构功能 主义) . “有问题的人” . “理解”或“解释” . “意义世界”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及流派 一、理论发展的七个阶段 . 1、“调查”价段 2、“精神分析学”阶段 . 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 . 4、“获得”阶段 5、“盘点”阶段 . 6、“理论统一”阶段 7、“理论归类”阶段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 1、心理分析学理论 2、认知理论 . 3、行为主义理论 4、社会系统理论 . 5、标签理论 6、沟通理论 . 7、人文人义理论 8、激进的人文主义的理论 . 9、马克思主义理论 10、“增权”或“倡导”理论 . 11、女权主义理论

第8-9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5 课时数 第五章社会工作个案(一) 教学 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需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方法技巧 和要及其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践。 求 教学(一)心理社会疗法的工作过程和治疗方法 重点(二)人本治疗法的基本概念假设和方法与技术 主要 教学 口课堂教授 口小组活动 圆实验演示 口难点答疑 口提问 方式 口作业讲评 口实践教学 口考试测验 口其他活动 体 口文字材料 口电子教案 口录像材料 口录音材料 口直播课堂 资 ☐CAI课件 OIP课件 己其他资源 简述心理社会疗法的理论背景 习 比较心理社会疗法和人本治疗法的治疗过程 第一节心理社会疗法 一、理论背景:受不同学说的影响心理社会疗法特别强调的几个理论假设 二、工作过程 1、开始接触 2、心理社会资料的收集 3、诊断:(I)心理动态诊断个人的自我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 板 (2)病因诊断 (3)分类诊断 三、治疗方法 设 (一)直接治疗,工作者直接与案主接触并进行研究、诊断及治疗的过程 1、非反映性(讨论)直接治疗 2、反映讨论的技术 (二)间接治疗的技术(①支持②直接影响③宣泄④反映讨论) 四、理论特点 1、融各家理论而为一体】 2、形成一套既丰富又细腻的工作技巧 3、强调环境工作 4、 要求案主有相当的沟通能力、内省能力和一个完整的自我

10 第 _8-9_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5 课时数 4 教学 章节 第五章 社会工作个案(一) 教学 目标 和要 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本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方法技巧 及其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实践。 教学 重点 (一)心理社会疗法的工作过程和治疗方法 (二)人本治疗法的基本概念假设和方法与技术 主要 教学 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活动 □实验演示 □难点答疑 □提问 □作业讲评 □实践教学 □考试测验 □其他活动_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心理社会疗法 一、理论背景:受不同学说的影响 心理社会疗法特别强调的几个理论假设 二、工作过程 1、开始接触 2、心理社会资料的收集 3、诊断:(1)心理动态诊断 个人的自我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 . (2)病因诊断 (3)分类诊断 三、治疗方法 . (一)直接治疗,工作者直接与案主接触并进行研究、诊断及治疗的过程 . 1、非反映性(讨论)直接治疗 2、反映讨论的技术 . (二)间接治疗的技术(①支持②直接影响③宣泄④反映讨论) 四、理论特点 1、融各家理论而为一体。 2、形成一套既丰富又细腻的工作技巧。 3、强调环境工作。 4、要求案主有相当的沟通能力、内省能力和一个完整的自我。 使用 媒体 资源 □文字材料 □电子教案 □录像材料 □录音材料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其他资源_ 作业 或练 习 1. 简述心理社会疗法的理论背景 2. 比较心理社会疗法和人本治疗法的治疗过程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