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分方程引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Lec2 Note of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

Lec2 Note of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Xuxuayame日期:2022年9月1日我们再来看个可分离变量的方程的例子。例2.1.求解微分方程:(r2+1)(y?1)dr+rydy=0。解.首先,y=±1和=0是特解。对≠0,y≠±1,有r2 + 1ydr+dy=0y2-1c+ 1ydrdy=o?+ In+n(g?-1)= C=e r?ly2 - 1l= ec→y?-1= ±eCα-2e-r2因此,通解为y2-1=Cr-2e-2,C为任意常数,特解为=0。口82.3一阶线性方程考虑一阶线性方程崇+p()y=q(r),p(c),q(r)是I=(a,b)上的连续函数。dr先考虑齐次方程dy(1)+p(r)y = 0dr显然,y=0是一个解。若y≠0,1dy+p(r)dr= 0ylyl→lnp(s)ds=Cyolgl = eCe- g p(s)ds→y=±e℃e-Jp(s)ds再结合前面的y=0,可知y=Ce-gnla)ds,C是任意常数。现在考虑非齐次方程。1
Lec2 Note of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 Xuxuayame 日期:2022 年 9 月 1 日 我们再来看个可分离变量的方程的例子。 例 2.1. 求解微分方程:(x 2 + 1)(y 2 − 1)dx + xydy = 0。 解. 首先,y = ±1 和 x = 0 是特解。对 x ̸= 0, y ̸= ±1,有 x 2 + 1 x dx + y y 2 − 1 dy = 0 ⇒ Z x 2 + 1 x d x + Z y y 2 − 1 d y = C ⇒ 1 2 x 2 + ln |x| + 1 2 ln(y 2 − 1) = C ⇒e x 2 x 2 |y 2 − 1| = e C ⇒y 2 − 1 = ±e Cx −2 e −x 2 因此,通解为 y 2 − 1 = Cx−2 e −x 2,C 为任意常数,特解为 x = 0。 §2.3 一阶线性方程 考虑一阶线性方程 dy dx + p(x)y = q(x),p(x), q(x) 是 I = (a, b) 上的连续函数。 先考虑齐次方程 dy dx + p(x)y = 0 (1) 显然,y ≡ 0 是一个解。 若 y ̸= 0, 1 y dy + p(x)dx = 0 ⇒ ln |y| |y0| + Z x x0 p(s) d s = C ⇒|y| = e C e − ∫ x x0 p(s) d s ⇒y = ±e C e − ∫ x x0 p(s) d s 再结合前面的 y ≡ 0,可知 y = Ce− ∫ x x0 p(s) d s,C 是任意常数。 现在考虑非齐次方程。 1

令它的解是y=C(a)e-Jgp(a)ds,则C(r)e- Jg p(a)ds + C(r)e- Jeg p(s)ds(-p(r) + p(r)C(a)e- Jeo p(a)ds = q(r)故 C(n) = q(r)eo p(s)ds, 因此, C(r)=C+ / q(s)eJo p(t)dt d s。从而原方程的解为y = Ce- J.oplo)ds +/q(s)e-Je p(t)dt ds若y(ro)=yo。则y(r) = yoe- Jrg p(s)ds +q(s)e-Jp(t)dt ds这个方法叫作常数变易法(Variationofparameters),它的动机在于,对于齐次方程我们已经求得了它的解,而且意识到相应的通解之间无非是差了个倍数。只要你把一个特解的每一处都同比例放缩,就可以得到另一个特解。现在我们再考虑非齐次方程,假如9()特别小,那么可以预见的是,非齐次方程的解应当十分接近齐次方程的解,而9()无非影响了每一处的放缩比例,使得这不成为一个常数,因此这个放缩比例依赖于,记作C(),也就是把常数变成了函数。举个例子,假如齐次方程有个特解,C=2,那么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相应的解可能在某处C=1.99,在另外一处C=2.01,这和是相关的。当然,C(a)的变化程度取决于q(r)的大小,但不管怎么说,用C(r)来替代C这件事情当然是合理的。评论。对于方程=(a,9),如果要考虑其含义的话,可以理解为,方程在R2的每一dr点处都指定了一个斜率值,由f(r,y)给出,而方程求解无非就是找一个函数y=p()使得函数在每一点处的切线斜率均与给定的斜率一致,()的图象又叫积分曲线。dy1例2.2.求微分方程+=(0)的解。dy+型=0的解为解。当>0时,齐次方程dr+ry=e-ids_1=(取o=1)c1,则令非齐次方程的解为y=C(r)2C(r)11=33C"(r)=(a)+a2-C(r) = r41+C→C(r) =51a4+ C故通解为y==口当a<0时,同样计算可得y=r4+C,C为任意常数。命题2.1.齐次方程(1)的解或者恒为零,或者恒不为零。2
令它的解是 y = C(x)e − ∫ x x0 p(s) d s,则 C ′ (x)e − ∫ x x0 p(s) d s + C(x)e − ∫ x x0 p(s) d s (−p(x)) + p(x)C(x)e − ∫ x x0 p(s) d s = q(x) 故 C ′ (x) = q(x)e ∫ x x0 p(s) d s,因此,C(x) = C + Z x x0 q(s)e ∫ s x0 p(t) d t d s。 从而原方程的解为 y = Ce− ∫ x x0 p(s) d s + Z x x0 q(s)e − ∫ x s p(t) d t d s 若 y(x0) = y0。则 y(x) = y0e − ∫ x x0 p(s) d s + Z x x0 q(s)e − ∫ x s p(t) d t d s 这个方法叫作常数变易法 (Variation of parameters),它的动机在于,对于齐次方程 我们已经求得了它的解,而且意识到相应的通解之间无非是差了个倍数。只要你把一个 特解的每一处都同比例放缩,就可以得到另一个特解。 现在我们再考虑非齐次方程,假如 q(x) 特别小,那么可以预见的是,非齐次方程 的解应当十分接近齐次方程的解,而 q(x) 无非影响了每一处的放缩比例,使得这不成 为一个常数,因此这个放缩比例依赖于 x,记作 C(x),也就是把常数变成了函数。举 个例子,假如齐次方程有个特解,C = 2,那么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相应的解可能在某处 C = 1.99,在另外一处 C = 2.01,这和 x 是相关的。 当然,C(x) 的变化程度取决于 q(x) 的大小,但不管怎么说,用 C(x) 来替代 C 这 件事情当然是合理的。 评论. 对于方程 dy dx = f(x, y),如果要考虑其含义的话,可以理解为,方程在 R 2 的每一 点处都指定了一个斜率值,由 f(x, y) 给出,而方程求解无非就是找一个函数 y = φ(x) 使得函数在每一点处的切线斜率均与给定的斜率一致,φ(x) 的图象又叫积分曲线。 例 2.2. 求微分方程 dy dx + 1 x y = x 3 (x ̸= 0) 的解。 解. 当 x > 0 时,齐次方程 dy dx + y x = 0 的解为 y = e − ∫ x x0 1 s d s = 1 x (取x0 = 1) 令非齐次方程的解为 y = C(x) 1 x ,则 C ′ (x) 1 x − 1 x 2 C(x) + C(x) x 2 = x 3 ⇒C ′ (x) = x 4 ⇒C(x) = 1 5 x 5 + C 故通解为 y = 1 5 x 4 + C x 。 当 x < 0 时,同样计算可得 y = 1 5 x 4 + C,C 为任意常数。 命题 2.1. 齐次方程 (1) 的解或者恒为零,或者恒不为零。 2

证明.若y(co)=0,且y不恒为零,由(1)+eo故y(r)elop(s)ds = y(ro) = 0, Vae (a,b)。p(s)ds0为常数,f(a)是周期为2元的连续函数,dr试求方程的2元周期解。f(s)e-a(r-s) ds.解。通解为y(r)=Ce-ar要找y()使得y()=y(+2),。令u()=y()-y(+2元),则崇=(e)-g(e+2m)dr=(-ay(r) + f(α)) -(-ay(r +2)+ f(r))du即+au=0,要使u(c)=0,由性质1,只要u(0)=0即可,即y(0)=y(2元)。dr于是Sf(r)e-asds-e-2xaC =Ce-2元ae~2元a-→C:f(s)eas ds1-e-2元故f(s)e-a(r-s) d sf(s)e-a(r-s) d s +y(r) :10-21口3
证明. 若 y(x0) = 0,且 y 不恒为零,由 (1) d dx (y(x)e ∫ x x0 p(s) d s ) = (y ′ + p(x)y)e ∫ x x0 p(s) d s = 0 故 y(x)e ∫ x x0 p(s) d s = y(x0) = 0, ∀ x ∈ (a, b)。 由 x0 ∈ (a, b),p 在 (a, b) 上连续, Z x x0 p(s) d s 0 为常数,f(x) 是周期为 2π 的连续函数, 试求方程的 2π 周期解。 解. 通解为 y(x) = Ce−ax + Z x 0 f(s)e −a(x−s) d s。 要找 y(x) 使得 y(x) = y(x + 2π), ∀ x。 令 u(x) = y(x) − y(x + 2π),则 du dx = y ′ (x) − y ′ (x + 2π) = (−ay(x) + f(x)) − (−ay(x + 2π) + f(x)) 即 du dx + au = 0,要使 u(x) ≡ 0,由性质 1,只要 u(0) = 0 即可,即 y(0) = y(2π)。 于是 C = Ce−2πa + Z 2π 0 f(x)e −as d s · e −2πa ⇒C = e −2πa 1 − e −2πa Z 2π 0 f(s)e as d s 故 y(x) = e −2πa 1 − e −2πa Z 2π 0 f(s)e −a(x−s) d s + Z x 0 f(s)e −a(x−s) d s 3

顺带一提,这里你设任意的y(ro)=y(ro+2元)都会解出一致的C值。82.4几类重要的常微分方程(一阶)1、齐次方程P(a,y)dr+Q(r,y)dy=0,P(r,y),Q(r,y)是同次齐次函数,即P(ta,ty)=tmP(r,y), Q(tr,ty) = tmQ(r,y)。解法如下。令y=ur,则dy=rdu+udr,原方程为P(r,ur)dr +Q(r,ur)(rdu+udr) = 0→rm(P(1, u) + uQ(1,u))dr + am+1Q(1, u)du= 0这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方程。dy_r+y例2.4.da-r-y解。令y=ua,则原方程变为du1 + ua+uru+r-dr1-ur-urdu1+u?dr1-u显然=0不是解,因此≠0,于是1-u1du==dr1 +u2 In(1 +u2) = lnr|+ C-arctanu-21→earctanuVi+=[alec=Cearctan 1= Vr?+ y?用极坐标则更为简便。令=rcosa,y=rsine,则通解为r=Cee4
顺带一提,这里你设任意的 y(x0) = y(x0 + 2π) 都会解出一致的 C 值。 §2.4 几类重要的常微分方程(一阶) 1、齐次方程 P(x, y)dx + Q(x, y)dy = 0,P(x, y), Q(x, y) 是同次齐次函数,即 P(tx, ty) = t mP(x, y), Q(tx, ty) = t mQ(x, y)。 解法如下。 令 y = ux,则 dy = xdu + udx,原方程为 P(x, ux)dx + Q(x, ux)(xdu + udx) = 0 ⇒x m(P(1, u) + uQ(1, u))dx + x m+1Q(1, u)du = 0 这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方程。 例 2.4. dy dx = x + y x − y 解. 令 y = ux,则原方程变为 u + x du dx = x + ux x − ux = 1 + u 1 − u ⇒x du dx = 1 + u 2 1 − u 显然 x = 0 不是解,因此 x ̸= 0,于是 1 − u 1 + u 2 du = 1 x dx ⇒arctan u − 1 2 ln(1 + u 2 ) = ln |x| + C ⇒e arctan u 1 √ 1 + u 2 = |x|e C ⇒Cearctan y x = p x 2 + y 2 用极坐标则更为简便。令 x = r cos θ, y = r sin θ,则通解为 r = Ceθ 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分方程引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Lec1 Note of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概率论》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讲解)Probability Full Note.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高中数学基本观念.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习题课讲义 Recitation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B1,宗语轩、余启帆).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任课教师:杨艳梅).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运输问题.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整数规划(Integer Programming).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图与网络分析(Graph Theory and Network Analysis).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目标规划.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pdf
- 《运筹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运筹学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共七章).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上机指导).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八章).pdf
- 华北理工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Operational Research.pdf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曲面论 2.1 曲面的概念.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曲线论 1.1 向量函数.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曲面论 2.7 常高斯曲率的曲面.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曲面论 2.6 曲面上的测地线.ppt
- 《微分几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曲面论 2.5 曲面论的基本定理.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分方程引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Lec3 Note of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分方程引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Lec4 Note of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1 度量空间.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Lec2 Note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B3.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2 拓扑空间.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3 开集、闭集、聚点、极限点和闭包.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4 连续映射和同胚映射.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5 可数性和分离性.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6 连通性.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7 列紧和紧致(覆紧).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概率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习题课讲义 Recitation of Probability(试用版).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7、单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9、回归分析.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6、单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8、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4、样本统计量的计算.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2、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3、计算数学期望与方差.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1、古典概型的计算.doc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5、统计量三大分布图形描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