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1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 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都称为真核微生 物。 真核微生物 菌物界 酵母菌 丝状真菌—霉菌 担子菌 显微藻类(植物界) 原生动物(动物界) 真菌 粘菌 假菌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 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都称为真核微生 物。 真核微生物 菌物界 酵母菌 丝状真菌—霉菌 担子菌 显微藻类(植物界) 原生动物(动物界) 真菌 粘菌 假菌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真菌属于真核微生物,其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 等组成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真菌属于真核微生物,其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 等组成

细胞结构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壁 由肽聚糖、其它多糖、 蛋白质和糖蛋白组成 通常为多糖组成, 包括纤维素 质膜 不含固醇 含固醇 内膜 简单,仅存在于某些 细菌中 复杂,内质网、高尔 基体 核糖体 70s 80s(线粒体和叶绿体 的核糖体为70s) 具单位膜 的细胞器 无 有几种细胞器 呼吸系统 在部分质膜和内膜中 在线粒体中
细胞结构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壁 由肽聚糖、其它多糖、 蛋白质和糖蛋白组成 通常为多糖组成, 包括纤维素 质膜 不含固醇 含固醇 内膜 简单,仅存在于某些 细菌中 复杂,内质网、高尔 基体 核糖体 70s 80s(线粒体和叶绿体 的核糖体为70s) 具单位膜 的细胞器 无 有几种细胞器 呼吸系统 在部分质膜和内膜中 在线粒体中

光合色素 在内膜或绿色体中,无 叶绿体 在叶绿体中 细胞核 拟核 完整的核 核仁 无 有 DNA 通常为一个环状大分子, 也存在于质粒中 同组蛋白结合,存 在于染色体中 细胞分裂 缺有丝分裂 进行有丝分裂 有性生殖 不具备 具备,进行减数分 裂 鞭毛结构 鞭毛较细(中空管状结 构) 鞭毛较粗(“9+2” 结构) 细胞大小 1~10µm 10~100µm
光合色素 在内膜或绿色体中,无 叶绿体 在叶绿体中 细胞核 拟核 完整的核 核仁 无 有 DNA 通常为一个环状大分子, 也存在于质粒中 同组蛋白结合,存 在于染色体中 细胞分裂 缺有丝分裂 进行有丝分裂 有性生殖 不具备 具备,进行减数分 裂 鞭毛结构 鞭毛较细(中空管状结 构) 鞭毛较粗(“9+2” 结构) 细胞大小 1~10µm 10~100µm

真菌的特点: (1)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3)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 (4)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5)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6)陆生性较强
真菌的特点: (1)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3)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 (4)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5)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6)陆生性较强

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1.真菌的细胞壁 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多糖构成了细胞壁中有形的微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的成分。微 纤维可比作建筑物中的钢筋,可使细胞壁保持韧性,它们是 单糖的β(1,4)聚合物,而基质犹如混凝土等填充物包括甘 露聚糖、葡聚糖和少量蛋白质。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以纤 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而高等陆生真菌以几丁质 为主。即使同一真菌,在不同生长阶段,细胞壁的 (一)细胞壁
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1.真菌的细胞壁 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多糖构成了细胞壁中有形的微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的成分。微 纤维可比作建筑物中的钢筋,可使细胞壁保持韧性,它们是 单糖的β(1,4)聚合物,而基质犹如混凝土等填充物包括甘 露聚糖、葡聚糖和少量蛋白质。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以纤 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而高等陆生真菌以几丁质 为主。即使同一真菌,在不同生长阶段,细胞壁的 (一)细胞壁

成分也有明显不同。 2. 藻类的细胞壁 藻类的细胞壁厚度一般10~20nm,有的仅3~5nm。其 结构骨架多由纤维素组成,以微纤丝的方式排列,含量占干 重的50~80%,其余部分为间质多糖所占。间质多糖主要是 杂多糖,成分随种类而已,如褐藻酸、岩藻素或琼脂。 (二)鞭毛和纤毛 真菌也有鞭毛和纤毛。二者的构造基本相同,都由伸出细胞 外的鞭杆、嵌埋在细胞质膜上的基体以及把这两者相连的过 渡区3部分组成。鞭杆的横切面呈“9+2”型
成分也有明显不同。 2. 藻类的细胞壁 藻类的细胞壁厚度一般10~20nm,有的仅3~5nm。其 结构骨架多由纤维素组成,以微纤丝的方式排列,含量占干 重的50~80%,其余部分为间质多糖所占。间质多糖主要是 杂多糖,成分随种类而已,如褐藻酸、岩藻素或琼脂。 (二)鞭毛和纤毛 真菌也有鞭毛和纤毛。二者的构造基本相同,都由伸出细胞 外的鞭杆、嵌埋在细胞质膜上的基体以及把这两者相连的过 渡区3部分组成。鞭杆的横切面呈“9+2”型

中央微管 微管二联体 动力蛋白臂 鞭毛外膜

膜连丝动力 鞭毛外膜 B亚纤维 蛋白臂(外) A亚纤维 微管二联体 动力蛋自臂(内 微管连丝蛋白 放射辐条头 放射辐条 中央微管 中央鞘 中央微管桥 2006/09/2120:58

A亚纤维(13个微管蛋白) 中央微管 微管二联体(9条) 2条动力蛋白臂(ATP酶) B亚纤维(10个微管蛋白) 鞭杆(9+2型) 动力蛋白臂可水解ATP释放鞭毛运动的能量,通过动力蛋 白臂与微管二联体的作用可使鞭毛做弯曲运动。在相邻的微管 二联体间由微管连丝蛋白相连。每条微管二联体上还有伸向中 央微管的放射辐条。 基体为9+0型
A亚纤维(13个微管蛋白) 中央微管 微管二联体(9条) 2条动力蛋白臂(ATP酶) B亚纤维(10个微管蛋白) 鞭杆(9+2型) 动力蛋白臂可水解ATP释放鞭毛运动的能量,通过动力蛋 白臂与微管二联体的作用可使鞭毛做弯曲运动。在相邻的微管 二联体间由微管连丝蛋白相连。每条微管二联体上还有伸向中 央微管的放射辐条。 基体为9+0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11.3 第三讲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11.2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11.1 第一讲 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作用.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分类与鉴定 10.4 第四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分类与鉴定 10.3 第三节 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分类与鉴定 10.2 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4 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3 第三节 蓝细菌.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2 第二节 放线菌(Actinomycetes).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1 第一节 细菌(Bacteria).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控制.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与命名.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微生物学绪论.ppt
- 陕西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植物的进化与系统发育.ppt
- 天津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核糖体.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2 第二节 酵母菌.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3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4 第四节 蕈菌.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1 第一节 病毒.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2 第二节 亚病毒.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3 第三节 噬菌体的危害和应用.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1 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2 第二节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3 第三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4 第四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5 第五节 培养基.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0 概述.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2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回补途径.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3 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举例.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4 第四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1 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及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2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3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6.4 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