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陕西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植物的进化与系统发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39
文件大小:930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一、真核藻类的起源与演化 二、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三、裸子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四、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五、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八章 植物的进化与系统发育

一、真核藻类的起源与演化 二、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三、裸子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四、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五、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一、真核藻类的起源与演化 二、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三、裸子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四、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五、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植物演化地质年代表 代 纪 世 距今年代 /百万年前 优势植物 新生代 Cenozoic 第四纪 Quaternary 现代 12 000年前 有花植物 第三纪 Tertiary 更新世 2.5 上新世 7.0 中新世 26 渐新世 38 始新世 54 古新世 65 中生代 Mesozoic 白垩纪 晚白垩世 90 被子植物形成优势 被子植物起源, 裸子植物繁盛 早白垩世 136 侏罗纪 晚侏罗世 166 早侏罗世 190 三叠纪 晚三叠世 200 早三叠世 225 古生代 二叠纪 晚二叠世 260 蕨类植物及种子蕨繁盛 早二叠世 280

植物演化地质年代表 代 纪 世 距今年代 /百万年前 优势植物 新生代 Cenozoic 第四纪 Quaternary 现代 12 000年前 有花植物 第三纪 Tertiary 更新世 2.5 上新世 7.0 中新世 26 渐新世 38 始新世 54 古新世 65 中生代 Mesozoic 白垩纪 晚白垩世 90 被子植物形成优势 被子植物起源, 裸子植物繁盛 早白垩世 136 侏罗纪 晚侏罗世 166 早侏罗世 190 三叠纪 晚三叠世 200 早三叠世 225 古生代 二叠纪 晚二叠世 260 蕨类植物及种子蕨繁盛 早二叠世 280

代 纪 世 距今年代/(百 万年前) 优势植物 古生代 Paleozoic 石炭纪 Carboniferous 晚石炭世 325 蕨类植物兴起, 苔藓及裸子植物发生 早石炭世 345 泥盆纪 Devonian 晚泥盆世 360 中泥盆世 370 早泥盆世 395 志留纪 Silurian 430 简单维管植物,最早的蕨类 奥陶纪 Ordovician 500 藻类植物繁盛 寒武纪 Cambrian 570 元古代 太古代 前寒武纪 Precambrian 570-1500 1 500~5 000 细菌及蓝藻 植物演化地质年代表-续

代 纪 世 距今年代/(百 万年前) 优势植物 古生代 Paleozoic 石炭纪 Carboniferous 晚石炭世 325 蕨类植物兴起, 苔藓及裸子植物发生 早石炭世 345 泥盆纪 Devonian 晚泥盆世 360 中泥盆世 370 早泥盆世 395 志留纪 Silurian 430 简单维管植物,最早的蕨类 奥陶纪 Ordovician 500 藻类植物繁盛 寒武纪 Cambrian 570 元古代 太古代 前寒武纪 Precambrian 570-1500 1 500~5 000 细菌及蓝藻 植物演化地质年代表-续

高等植物演化的地质年代表 返回

高等植物演化的地质年代表 返回

① 单核丝状蓝藻,与现代的颤藻属(Oscillatoria)和念珠藻 属(Nostoc)相似; ② 细菌; ③ 真核真菌; ④ 真核绿藻。 一、真核藻类的起源与演化

① 单核丝状蓝藻,与现代的颤藻属(Oscillatoria)和念珠藻 属(Nostoc)相似; ② 细菌; ③ 真核真菌; ④ 真核绿藻。 一、真核藻类的起源与演化

距今6亿~20亿年间,海洋中充满了生物,包括 了许多原始的动、植物类型。除志留纪(Silurian)、泥 盆纪、二叠纪的冰川时期外,类似于现代的热带气候 统治着整个世界,物种的大爆发就在这时发生。在寒 武纪(Cambrian)、奥陶纪(Ordovician)以及志留纪的 大部分时间,藻类一直在植物界里占优势,红藻、褐 藻等许多与现在种类相似的类群已出现,绿藻的门类 齐全

距今6亿~20亿年间,海洋中充满了生物,包括 了许多原始的动、植物类型。除志留纪(Silurian)、泥 盆纪、二叠纪的冰川时期外,类似于现代的热带气候 统治着整个世界,物种的大爆发就在这时发生。在寒 武纪(Cambrian)、奥陶纪(Ordovician)以及志留纪的 大部分时间,藻类一直在植物界里占优势,红藻、褐 藻等许多与现在种类相似的类群已出现,绿藻的门类 齐全

志留纪和泥盆纪化石表明:松叶蕨、石松、 楔叶以及原始蕨登陆成功。 费氏藻(Fritshiella tuberose Iyengar) 莱尼蕨属(Rhynia) 最早的木本植物瘤指蕨 (Pseudosporochnus nodosus) 二、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志留纪和泥盆纪化石表明:松叶蕨、石松、 楔叶以及原始蕨登陆成功。 费氏藻(Fritshiella tuberose Iyengar) 莱尼蕨属(Rhynia) 最早的木本植物瘤指蕨 (Pseudosporochnus nodosus) 二、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佛氏藻 1. 块状细胞群 2. 匍匐枝 3. 直立气生枝系 4. 丝状假根

佛氏藻 1. 块状细胞群 2. 匍匐枝 3. 直立气生枝系 4. 丝状假根

无脉蕨(Aneurophyton) 古蕨 (Archaeopleris) 最早的种子是在晚泥盆世发现的, 被称为古籽(Archeosperma)。 鳞木(Lepidodendron) 芦木(Calamites) 裸蕨类(Psilophyta)

无脉蕨(Aneurophyton) 古蕨 (Archaeopleris) 最早的种子是在晚泥盆世发现的, 被称为古籽(Archeosperma)。 鳞木(Lepidodendron) 芦木(Calamites) 裸蕨类(Psilophyta)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