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4 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的比较 特征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病毒 直径(μm) 0.5~2.0 0.15~0.3 (0.3~0.6)* (0.8~2) 0.2~0.3 < 0.25 可见性 光学显微 镜 光显勉强 可见 光学显微镜 光显勉强可 见 电镜 过滤性 不能过滤 能过滤 不能过滤 能过滤 能过滤 革兰染色 阳或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细胞壁 有坚韧细 胞壁 缺 与细菌相似 与细菌相似 无细胞结 构
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的比较 特征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病毒 直径(μm) 0.5~2.0 0.15~0.3 (0.3~0.6)* (0.8~2) 0.2~0.3 < 0.25 可见性 光学显微 镜 光显勉强 可见 光学显微镜 光显勉强可 见 电镜 过滤性 不能过滤 能过滤 不能过滤 能过滤 能过滤 革兰染色 阳或阴性 阴性 阴性 阴性 细胞壁 有坚韧细 胞壁 缺 与细菌相似 与细菌相似 无细胞结 构

特征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病毒 繁殖方式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复制 培养方式 人工培养基 人工培养基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核酸种类 RNA和DNA RNA和DNA RNA和DNA RNA和 DNA RNA或DNA 对抗生素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不敏感 (对青霉素不敏感) 细胞构造 有 有 有 有 无 核糖体 有 有 有 有 无 繁殖时个体 保持 保持 保持 保持 不保持 的完整性 大分子合成能力 有 有 有 无 无 产ATP系统 有 有 有 无 无
特征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病毒 繁殖方式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二均分裂 复制 培养方式 人工培养基 人工培养基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核酸种类 RNA和DNA RNA和DNA RNA和DNA RNA和 DNA RNA或DNA 对抗生素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不敏感 (对青霉素不敏感) 细胞构造 有 有 有 有 无 核糖体 有 有 有 有 无 繁殖时个体 保持 保持 保持 保持 不保持 的完整性 大分子合成能力 有 有 有 无 无 产ATP系统 有 有 有 无 无

一、支原体(Mycoplasmas) 又名类菌质体,是介于细菌与立克次体之间的原核生 物,最早从患胸膜肺炎的牛体中分离得到,命名为胸膜肺 炎微生物,后来也能从羊、猪、鼠、禽及人体中分离到具 有类似形态及特征的机体,统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 (Pleuropneumoniae-like organisms简称PPLO)现一般称 为支原体。 它们突出的形态特征是没有细胞壁。细胞柔软而且形 态多变,具有高度多形性。着色力弱,革兰氏阴性
一、支原体(Mycoplasmas) 又名类菌质体,是介于细菌与立克次体之间的原核生 物,最早从患胸膜肺炎的牛体中分离得到,命名为胸膜肺 炎微生物,后来也能从羊、猪、鼠、禽及人体中分离到具 有类似形态及特征的机体,统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 (Pleuropneumoniae-like organisms简称PPLO)现一般称 为支原体。 它们突出的形态特征是没有细胞壁。细胞柔软而且形 态多变,具有高度多形性。着色力弱,革兰氏阴性

在同一培养中细胞常出现大小不同的球状、长短不一 的丝状及各种分枝状。球状体直径一般为0.15~0.3μm,丝 状体长短不一从几微米到150μm,可通过细菌滤器。 支原体细胞中含有固醇,这也是其他生物罕有的。细 胞内有核糖体及类似原核细胞的核。 支原体广泛分布在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 体中,除可引起胸膜肺炎病外,尚可引起猪喘气病、鸡呼 吸首慢性病,现已发现人、畜、禽、植物的支原体多种, 大多数为致病性,少数为腐生性
在同一培养中细胞常出现大小不同的球状、长短不一 的丝状及各种分枝状。球状体直径一般为0.15~0.3μm,丝 状体长短不一从几微米到150μm,可通过细菌滤器。 支原体细胞中含有固醇,这也是其他生物罕有的。细 胞内有核糖体及类似原核细胞的核。 支原体广泛分布在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 体中,除可引起胸膜肺炎病外,尚可引起猪喘气病、鸡呼 吸首慢性病,现已发现人、畜、禽、植物的支原体多种, 大多数为致病性,少数为腐生性

二、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Ricketts于1909年研究落基山斑疹热首先发现这个病害 的病原菌。次年他不幸感染斑疹伤寒(typhus fever)而丧 命。为纪念他,把这类病原体命名为立克次氏体,把与其 相关的微生物归纳在立克次氏体内。 立克次氏体比细菌小,一般为0.3~0.6× 0.8~2.0μm。立 克次氏体一般为球状或杆状,在不同宿主中或不同的发育阶 段可表现出不同形态,如球状、双球状、杆状或丝状。除个 别(如Q热立克次体)外,均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二、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Ricketts于1909年研究落基山斑疹热首先发现这个病害 的病原菌。次年他不幸感染斑疹伤寒(typhus fever)而丧 命。为纪念他,把这类病原体命名为立克次氏体,把与其 相关的微生物归纳在立克次氏体内。 立克次氏体比细菌小,一般为0.3~0.6× 0.8~2.0μm。立 克次氏体一般为球状或杆状,在不同宿主中或不同的发育阶 段可表现出不同形态,如球状、双球状、杆状或丝状。除个 别(如Q热立克次体)外,均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生殖为二分分裂式繁殖。在寄主细胞内寄生或互惠共 生。人类感染的一些立克氏体病害,通常通过昆虫叮刺传染, 致病性很强,斑疹热病和洛矶山斑疹伤害是两种主要的立克 次体病害。大多数立克次体适存在于某些动物体内,特别是 啮齿动物,并在节肢动物如虱蚤、蜱和螨的体内生长并繁殖, 但对这些宿主通常不致病,并且可能借卵传递给后代
生殖为二分分裂式繁殖。在寄主细胞内寄生或互惠共 生。人类感染的一些立克氏体病害,通常通过昆虫叮刺传染, 致病性很强,斑疹热病和洛矶山斑疹伤害是两种主要的立克 次体病害。大多数立克次体适存在于某些动物体内,特别是 啮齿动物,并在节肢动物如虱蚤、蜱和螨的体内生长并繁殖, 但对这些宿主通常不致病,并且可能借卵传递给后代

衣原体是仅在脊椎动物的细胞质内寄生的一类原核生物。 革兰氏阴性,不游动一般为球状。体积通常比立克次体小,直 径为0.2~0.7mm或可达1.5mm。衣原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 脂类、多糖组成。其中核酸有RNA与DNA两大类。 衣原体在形态、构造、大小、染色等方面都与立克次体相 似,寄生于脊椎动物的细胞内,离开寄主细胞就不能繁殖。 衣原体与立克次体的不同处有两点:一为不必经节肢动物 而传播;二是在细胞内有一定的发育阶段。 三、衣原体(Chlamydia)
衣原体是仅在脊椎动物的细胞质内寄生的一类原核生物。 革兰氏阴性,不游动一般为球状。体积通常比立克次体小,直 径为0.2~0.7mm或可达1.5mm。衣原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 脂类、多糖组成。其中核酸有RNA与DNA两大类。 衣原体在形态、构造、大小、染色等方面都与立克次体相 似,寄生于脊椎动物的细胞内,离开寄主细胞就不能繁殖。 衣原体与立克次体的不同处有两点:一为不必经节肢动物 而传播;二是在细胞内有一定的发育阶段。 三、衣原体(Chlamydia)

0 )①⑥细胞裂解后 D 释放原体 ①原体攻击 ● 宿主细胞 ⑤始体转 变成原体 ②原体借 吞赠侵入 ④始体繁殖成 ③原体转 “包涵体” 变成始体 2006/09/1809:15

e end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3 第三节 蓝细菌.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2 第二节 放线菌(Actinomycetes).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1 第一节 细菌(Bacteria).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控制.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与命名.ppt
- 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微生物学绪论.ppt
- 陕西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植物的进化与系统发育.ppt
- 天津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核糖体.ppt
- 天津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细胞膜与染色体.ppt
- 天津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物质的跨模运输与信号传递.ppt
- 天津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ppt
- 天津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METHODS AND TECHNIQUES.ppt
- 天津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历史与展望 HISTORY AND PERSPECTIVE.ppt
- 天津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细胞衰老与凋亡.ppt
- 天津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细胞分化 Breast Epithelial Tumor Cell.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分类与鉴定 10.2 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分类与鉴定 10.3 第三节 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分类与鉴定 10.4 第四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11.1 第一讲 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作用.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11.2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 11.3 第三讲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1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2 第二节 酵母菌.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3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4 第四节 蕈菌.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1 第一节 病毒.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2 第二节 亚病毒.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3 第三节 噬菌体的危害和应用.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1 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2 第二节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3 第三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4 第四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4.5 第五节 培养基.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0 概述.ppt
-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5.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