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氧化还原

一、判断题: 1.已知MK是难溶盐,可推知°(M2+/M)(C12/C1-). () 7。电极电势越小的电对的还原型,其还原性越强,是更强的还原剂。 () 8.电池(-)Pb|Pbs04(s)IS042-(aq):P%b2+(aq|Pb(+)的E>0,这是 一个浓差电池。 () 9.下列两个原电池在298那时均能放电: (1)(-)Pt|Fe2+(cl),Fe3+(2)日Cr2072(3),H+(1.0molL-1), Cr3+(c4)|Pt(+) () (2②)(-)Pt|S2032-(5),S4062-(6)日Fe3+(c2),Fe2+(c1)|Pt ()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标准电极电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同一元素有多种氧化值时,由不同氧化值物种所组成的电 对,其标淮电极电势不同: (®)电对中有气态物质时,标准电极电势一般是指气体处在273邵 和1.00×105Pa下的电极电势: (C)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浓度相等时的电势就是标准电极 电势: (①)由标准电极电势不等的电对组成电池,都可以通过改变
一、判断题: 1.已 知 MX 是 难 溶 盐,可 推 知 E ( M2+ / MX ) (Cl2/Cl- )。 ( ) 7. 电极电势越小的电对的还原型,其还原性越强,是更强的还原剂 。 ( ) 8. 电 池 (−) Pb PbSO4 (s) SO42- (aq) Pb2+ (aq) Pb (+) 的 E > 0 , 这 是 一个浓差电池。 ( ) 9. 下列两个原电池在 298K 时均能放电: (1) (−) Pt Fe2+ ( c1 ) , Fe3+ ( c2 ) Cr2O72- ( c3 ) ,H+ ( 1.0 molL-1 ) , Cr3+ ( c4 ) Pt (+) ( ) (2) (−) Pt S2O32- ( c5 ), S4O62- ( c6 ) Fe3+ ( c2 ), Fe2+( c1 ) Pt (+) ( ) 二、选择题: 1.下 列 有 关 标 准 电 极 电 势 的 叙 述 中 正 确 的 是( )。 (A) 同 一 元 素 有 多 种 氧 化 值 时,由 不 同 氧 化 值 物 种 所 组 成 的 电 对,其 标 准 电 极 电 势 不 同; (B) 电 对 中 有 气 态 物 质 时, 标 准 电 极 电 势 一 般 是 指 气 体 处 在 273K 和 1.00 105 Pa 下 的 电 极 电 势 ; (C) 电 对 的 氧 化 型 和 还 原 型 浓 度 相 等 时 的 电 势 就 是 标 准 电 极 电 势 ; (D) 由 标 准 电 极 电 势 不 等 的 电 对 组 成 电 池 , 都 可 以 通 过 改 变

氧化型或还原型的物质浓度而改变°。 2.下列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H3CSNH2 H20 CH3COONH4 H2S: (®)XeF6+H20→XeOF4+F: (C)2XeF6 +Si02SiF4 +2XeOF4: (0)XeF2+C6H6→C6H5F+HF+Xe。 3.原电池:(-)Pb|P%2+(cd1)iGu2+(c2)|Cu(),°=0.47V 如果c(Pb2+)减小到0.10mol·L-1而c(Cu2+)不变,则电池电动势变 为()。 (a)0.41V:®)0.44V:(C)0.50V:(D)0.53V. 4在酸性介质中,锰元素的电势图为: 0564y 267Y 09 -118y Mn04- Mn042- Mn02 Mn3+ n2+ Mn 由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042是最强的氧化剂: (®)04和恤不发生歧化反应,在c()=1.0mol·L-1的水溶 液中都能稳定存在: (C)3+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D)溶液pH值对E(MnO2/h2+)的影响比对E(Mn04-/Mn2+)的影响 要大。 5.已知°(Ag+/Ag)=0.779V,昂(ABr)=5.0×10-13,在标准银 电极溶液中加入固体NaBr,使平衡后c(Br-)=0.50mol·L-l,此时B (Ag+/Ag)是()。 (A)0.78V:(B)0.071:(C)0.799V:(0)0.088V. 6.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Pbs+HN03→Pb003)2+H2S04+N0+H20: (®)H202+NaCr02+Na0H→Na2Cr04+H20: (C)La2(S04)3→La202S04+S02+02: (D)CC14+K2Cr207→C0C12+Cr02C12+KC1。 7.已知:9(Z2+/zn)=-0.763,°(Cu2+/Cu)=0.337V。将0.010mol-L-1 Zm03)2溶液与锌片组成一电极,1.0mol·L-1Cu(03)2溶液与铜片 组成另一电极,上述两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A)1.16V:(B)1.13V:(C)1.10V:(D)1.07V
氧 化 型 或 还 原 型 的 物 质 浓 度 而 改 变 E 。 2.下 列 反 应 为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是( )。 (A) CH3CSNH2 + H2O → CH3COONH4 + H2S; (B) XeF6 + H2O → XeOF4 + HF; (C) 2XeF6 + SiO2 → SiF4 + 2XeOF4; (D) XeF2 + C6H6 → C6H5F + HF + Xe。 3.原 电 池:(−) Pb Pb2+ ( c1 ) Cu2+ ( c2 ) Cu (+) , E = 0.47 V 如 果 c ( Pb2+ ) 减 小 到 0.10 mol·L-1 而 c ( Cu2+ )不 变, 则 电 池 电 动 势 变 为 ( )。 (A) 0.41V; (B) 0.44 V; (C) 0.50 V; (D) 0.53 V 。 4.在 酸 性 介 质 中 , 锰 元 素 的 电 势 图 为: MnO4- 0.564V MnO42- 2.67V MnO2 0.95V Mn3+ 1.51V Mn2+ −1.18V Mn 由 此 判 断下 列 叙 述 中 正 确 的 是( )。 (A) MnO42- 是 最 强 的 氧 化 剂 ; (B) MnO4- 和 Mn 不 发 生 歧 化 反 应, 在 c ( H+ ) = 1.0mol· L-1 的 水 溶 液 中 都 能 稳 定 存 在 ; (C) Mn3+水 溶 液 中 不 能 稳 定 存 在 ; (D) 溶液 pH 值 对 E ( MnO2 / Mn2+ ) 的 影 响 比 对 E ( MnO4- / Mn2+ ) 的 影 响 要 大。 5.已 知 E ( Ag+ / Ag ) = 0.779 V, K ( AgBr ) = 5.0 10-13 , 在 标 准 银 电 极 溶 液 中 加 入 固 体 NaBr, 使 平 衡 后 c ( Br- ) = 0.50 mol·L-1, 此 时 E ( Ag+ / Ag) 是( )。 (A) 0.78 V; (B) 0.071 V; (C) 0.799 V; (D) 0.088 V。 6.下 列 反 应 中 属 于 非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是( )。 (A) PbS + HNO3 → Pb(NO3)2 + H2SO4 + NO + H2O; (B) H2O2 + NaCrO2 + NaOH → Na2CrO4 + H2O; (C) La2 (SO4 )3 → La2O2SO4 + SO2 + O2; (D) CCl4 + K2Cr2O7 → COCl2 + CrO2Cl2 + KCl。 7.已 知:E ( Zn2+ / Zn ) = −0.763 V, E ( Cu2+ / Cu ) = 0.337 V。 将 0.010 mol·L-1 Zn (NO3 )2 溶 液 与 锌 片 组 成 一 电 极,1.0 mol·L-1 Cu (NO3 )2 溶 液 与 铜 片 组 成 另 一 电 极, 上 述 两 电 极 组 成 的 原 电 池 的 电 动 势 为 ( )。 (A) 1.16 V; (B) 1.13 V; (C) 1.10 V; (D) 1.07 V

8.己知°(Ag+/Ag)=0.779V,昂(AgBr)=5.0×10-13,在标准银 电极溶液中加入固体NaBr,使平衡后c(Br-)=Q.50mol·L-l,此时E (Agt/Ag)是()。 (A)0.78V:(B)0.071V:(C)0.799V:(D)0.088V。 9.己知E°(3As04/3As03)=0.58V,°(I2/I-)=0.54V,关于反应 BAs03+I2+20一BAs04+21-+2H+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标准状态下,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⑧)该反应的°=-0.04V很小,因此,在任何条件下正反 应不可能自发进行: (⑨)溶液的州值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D)溶液的pH值增大,As(V)的氧化性减弱。 10.已知下列电池反应:()A+B2+→A2++B 月>0v (2)A+C2+→A2++C 2>0v 其中A、B和C为金属单质则标准状态时,B2+和C之间的反应()。 (A)为自发反应: (⑧)处于平衡状态: (C)为非自发反应: (D)进行的方向不能判定。 11.己知°(2n2+/Zm)=-0.763V,E°(Ni2+/Ni)=-0.25V. 将下列反应:2m(s)+Ni2+(aq)=2n2+(aq)+Ni(s)构成一原电 池,测得电动势为 0.54,且c(Ni2+)=1.0olL-1,则此时c(2n2+)为()。 ()0.020molL-1: (B)0.320molL-1:(C)0.500mol-1: ()0.12 olL-1。 12.乙酰氯(CI3C0C1)中碳的氧化数是() (A)V(®)Ⅱ(C)0(D)-N 13.在Cr0,2+1一+H+③Cr2+L+H0反应式中,配平后各物种的化学计量数从左至右依 次为() (A)1,3,14,2,3/2,7(®)2,6,28,4,3,14 (⊙)1,6,14,2,3,7(D)2,3,28,4,3/2,14 14.在酸性溶液中用KCr0,溶液将10cm30.10mol.dm3I溶液完全氧化成12,需消耗 KCr0,(式量为294)的质量(mg)为() (A)49(®)98(C)0.049(D)0.098 15.如果将7.16×10mol1的X0(0H溶液还原到较低价态,需要用26.98cm 的0.066moL.d的NaS0,溶液,那么X元素的最终氧化态为()
8.已 知 E ( Ag+ / Ag ) = 0.779 V, K ( AgBr ) = 5.0 10-13 , 在 标 准 银 电 极 溶 液 中 加 入 固 体 NaBr, 使 平 衡 后 c ( Br- ) = 0.50 mol·L-1, 此 时 E ( Ag+ / Ag) 是( )。 (A) 0.78 V; (B) 0.071 V; (C) 0.799 V; (D) 0.088 V。 9.已 知 E (H3AsO4 / H3AsO3 ) = 0.58 V,E (I2 / I- ) = 0.54 V, 关 于 反 应 H3AsO3 + I2 + H2O H3AsO4 + 2I- + 2H+ 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标 准 状 态 下 , 正 反 应 不 能 自 发 进 行 ; (B) 该 反 应 的 E =- 0.04 V 很 小 , 因 此, 在 任 何 条 件 下 正 反 应 不 可 能 自 发 进 行 ; (C) 溶 液 的 pH 值 改 变 , 反 应 进 行 的 方 向 会 发 生 改 变 ; (D) 溶 液 的 pH 值 增 大 , As (Ⅴ) 的 氧 化 性 减 弱。 10. 已 知 下 列 电 池 反 应 : (1) A + B2+ → A2+ + B E > 0 V (2) A + C2+ → A2+ + C E > 0 V 其中 A 、B 和 C 为金属单质则标准状态时,B2+和 C 之间的反应( )。 (A) 为 自 发 反 应 ; (B) 处 于 平 衡 状 态 ; (C) 为 非 自 发 反 应 ; (D) 进 行 的 方 向 不 能 判 定。 11. 已 知 E ( Zn2+ / Zn ) = −0.763 V, E ( Ni2+ / Ni ) = −0.25 V。 将 下 列 反 应:Zn (s) + Ni2+ (aq) Zn2+ (aq) + Ni (s) 构 成 一 原 电 池, 测 得 电 动 势 为 0.54 V, 且 c ( Ni2+ ) = 1.0 mol·L-1 , 则 此 时 c ( Zn2+ ) 为 ( )。 (A) 0.020 mol·L-1; (B) 0.320 mol·L-1; (C) 0.500 mol·L-1; (D) 0.12 mol·L-1 。 12. 乙酰氯(CH3COCl)中碳的氧化数是 ( ) (A) Ⅳ (B) Ⅱ (C) 0 (D) -Ⅳ 13. 在 Cr2O7 2- +I-+H+ ® Cr3+ +I2 +H2O 反应式中,配平后各物种的化学计量数从左至右依 次为 ( ) (A) 1,3,14,2,3/2,7 (B) 2,6,28,4,3,14 (C) 1,6,14,2,3,7 (D) 2,3,28,4,3/2,14 14. 在酸性溶液中用 K2Cr2O7 溶液将 10cm3 0.10 mol.dm-3 KI 溶液完全氧化成 I2 ,需消耗 K2Cr2O7(式量为 294) 的质量(mg)为 ( ) (A) 49 (B) 98 (C) 0.049 (D) 0.098 15. 如果将 7.16×10-4 mol 的 XO(OH) + 2 溶液还原到较低价态,需要用 26.98cm3 的 0.066 mol.dm-3 的 Na2 SO3 溶液,那么 X 元素的最终氧化态为 ( )

(A)-2(B)-1(C)0(D)+1 16.己知:Fe++e=Fe2tjf=0.77V Cu+2e-=Cu j f =0.34 V Fet +2e-=Fe j f =-0.44 V A1++3e=A1jf=-1.66V 则最强的还原剂是() (A)Al(B)Fe(C)Fe (D)Al 17.向原电池Zn|Zm2+(1mol.dm)ICu2+(1mol.dm3)|Cu 的正极中通入S气体,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I8.用Nernst方程式计算Br/Br电对的电极电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r:的浓度增大,j增大(⑧)Br的浓度增大,j减小 (®)+浓度增大,j减小(①)温度升高对j无影响 19.对于电极反应02+4H+4e=2I0来说,当P0=101,3kPa时,酸度对 电极电势影响的关系式是() (A)j=jf+0.0592pH(B)j=jf-0.0592pH (C)j=jf+0.0148pH(D)j=jf-0.0148pH 20.A,B,C,D四种金属,将A,B用导线连接,浸在稀硫酸中,在A表面上有氢气放出, B逐渐溶解:将含有A,C两种金属的阳离子溶液进行电解时,阴极上先析出C:把D置 于B的盐溶液中有B析出。这四种金属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D>B>A>C (C)C>D>A>B (D)B>C>D>A 21.己知jf(Ti*/Ti)=-0.34V,jf(Ti*/Ti)=0.72V,则jf(Ti*/Ti)为( (A)(0.72+-0.34)/2V(B)(0.72-0.34)/2V (C)(0.72×3+0.34)/2V(D)0.72×3+0.34V 22.己知V*N2+的jf=-0.26V,02/H20的jf=1.23V,V2+离子在下述溶液中能放 出氢的是() ()H=0的水溶液(®)无氧的pH=?的水溶液 (C)H=10的水溶液(D)无氧的H=0的水溶液 23.已知jf(fe+/Fe2*)=+0.77V,jf(fe2+/Fe)=-0.44V,则jf(Fe3*/Fe)的值为() (A)-0.037V(B)+0.55V(C)+0.40V(D)+1.65V 24.已知金属M的下列标准电极电势数据: (1)M*(aq)e-=M'(aq)j 1 f =-0.60 V (2)M*(aq)2e-=M (aq)j 2 f=0.20 V
(A) -2 (B) -1 (C) 0 (D) +1 16. 已知: Fe3+ + e- = Fe2+ j f = 0.77 V Cu2+ + 2e- = Cu j f = 0.34 V Fe2+ + 2e- = Fe j f = -0.44 V Al3+ + 3e- = Al j f = -1.66 V 则最强的还原剂是 ( ) (A) Al3+ (B) Fe2+ (C) Fe (D) Al 17. 向原电池 Zn│Zn2+ (1 mol.dm-3 )‖Cu2+ (1 mol.dm-3 )│Cu 的正极中通入 H2S 气体,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8. 用 Nernst 方程式计算 Br2/Br-电对的电极电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Br2 的浓度增大,j 增大 (B) Br-的浓度增大,j 减小 (B) H+浓度增大,j 减小 (D) 温度升高对 j 无影响 19. 对于电极反应 O2 + 4H+ + 4e- = 2H2O 来说,当 PO2 = 101.3 kPa 时,酸度对 电极电势影响的关系式是 ( ) (A) j = j f + 0.0592 pH (B) j = j f - 0.0592 pH (C) j = j f + 0.0148 pH (D) j = j f - 0.0148 pH 20. A,B,C,D 四种金属,将 A,B 用导线连接,浸在稀硫酸中,在 A 表面上有氢气放出, B 逐渐溶解;将含有 A,C 两种金属的阳离子溶液进行电解时,阴极上先析出 C ;把 D 置 于 B 的盐溶液中有 B 析出。这四种金属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A>B>C>D (B) D>B>A>C (C) C>D>A>B (D) B>C>D>A 21. 已知 j f (Ti+ /Ti)= -0.34 V,j f (Ti3+ /Ti)= 0.72 V,则 j f (Ti3+ /Ti+ )为 ( ) (A) (0.72+0.34)/2 V (B) (0.72-0.34)/2 V (C) (0.72×3+0.34)/2 V (D) 0.72×3+0.34 V 22. 已知 V 3+ /V2+的 j f =-0.26 V,O2/H2O 的 j f = 1.23 V,V2+离子在下述溶液中能放 出氢的是 ( ) (A) pH = 0 的水溶液 (B) 无氧的 pH = 7 的水溶液 (C) pH = 10 的水溶液 (D) 无氧的 pH = 0 的水溶液 23. 已知 j f (Fe3+ /Fe2+ )=+0.77 V,j f (Fe2+ /Fe)=-0.44 V,则 j f (Fe3+ /Fe)的值为 ( ) (A) -0.037 V (B) +0.55 V (C) +0.40 V (D) +1.65 V 24. 已知金属 M 的下列标准电极电势数据: (1) M2+ (aq) + e- = M+ (aq) j 1 f = -0.60 V (2) M3+ (aq) + 2e- = M+ (aq) j 2 f = 0.20 V

则M+(aq)+e=M+(aa)的jf是() ()0.80V(®)-0.20V(C)-0.40V(0)1.00v 25。下面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 0-02)s0-2s03 C)Fe(CH)3-Fe()(D) 26.当pH=10时,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 (A)-0.59V(B)-0.30V(C)0.30V(D)0.59V 27.下列各电对中,jf值最小的是() (AgC1的Ksp=1.77X101,AgBr的Ksp=5.35X10 AgI的Ksp=8.51×10,Ag(CW2的K稳=1.3×10) (A)AgCl/Ag (B)AgBr/Ag (C)AgI/Ag (D)Ag(CN)/Ag 28.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与H值无关的是() Wc7m·围)00OC0@)s2-/S0f 29.己知:jfFe3+/Fe2+=0.77V,jfBr:/Br-=1.07V jf0:/20=1.78V,jfCu2+/Cu=0.34V j f Sn4+/Sn2+=0.15V 则下列各组物质在标准态下能够共存的是-() (A)Fe,Cu (B)Fe+,Bra (C)Sn',Fe+(D)H02 Fe+ 30.在由Cu2+/Cu和Ag十/Ag组成的原电池的正负极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达平衡后 NL.0]=1mol.d3,则电池的电动势比未加氨水前将() (CuN)2的K稳=2.1×10:,Ag(N)的K稳=1.1×10)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31.某氢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行f=+0.240)组成原电池,如若使电池电动势达到+0.299V, 则溶液的pH值是() (A)1(B)2(C)3(D)4 32。常用的三种甘汞电极,即 (1)饱和甘汞电极(2)摩尔甘汞电极(3)0.1mol.d-3甘汞电极其电极反应为:Hg,C12(s) +2e=2Hg(1)+2C1(aq), 在25℃时三种甘汞电极的jf的大小次序为() (A)j if j 2f j3f (B)j 2f j if j 3f
则 M 3+ (aq) + e- = M2+ (aq) 的 j f 是 ( ) (A) 0.80 V (B) -0.20 V (C) -0.40 V (D) 1.00 V 25. 下面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 ( ) (A) NO- 3 - HNO2 (B) SO 2- 4 - H2SO3 (C) Fe(OH)3 - Fe(OH)2 (D) MnO- 4 - MnO 2- 4 26. 当 pH = 10 时,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 ( ) (A) -0.59 V (B) -0.30 V (C) 0.30 V (D) 0.59 V 27. 下列各电对中,j f 值最小的是 ( ) (AgCl 的 Ksp = 1.77×10-10 ,AgBr 的 Ksp = 5.35×10-13 AgI 的 Ksp = 8.51×10-17 ,Ag(CN)- 2 的 K 稳= 1.3×1021 ) (A) AgCl/Ag (B) AgBr/Ag (C) AgI/Ag (D) Ag(CN)- 2 /Ag 28. 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与 pH 值无关的是 ( ) (A) MnO_ 4 /Mn2+ (B) H2O2 /H2O (C) O2 /H2O2 (D) S2O82-/SO2- 4 29. 已知: j f Fe3+ /Fe2+ = 0.77 V , j f Br2 /Br-= 1.07 V j f H2O2 /H2O = 1.78 V , j f Cu2+ /Cu = 0.34 V j f Sn4+ /Sn2+ = 0.15V 则下列各组物质在标准态下能够共存的是- ( ) (A) Fe3+,Cu (B) Fe3+,Br2 (C) Sn2+,Fe3+ (D) H2O2 ,Fe2+ 30. 在由 Cu2+/Cu 和 Ag+/Ag 组成的原电池的正负极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达平衡后 [NH3.H2O] = 1mol.dm-3 ,则电池的电动势比未加氨水前将 ( ) (Cu(NH3) 2+ 4 的 K 稳 = 2.1×1013 , Ag(NH3) + 2 的 K 稳 = 1.1×107 ) (A)变大 (B)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31. 某氢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j f =+0.240V)组成原电池,如若使电池电动势达到+0.299V, 则溶液的 pH 值是 ( ) (A) 1 (B) 2 (C) 3 (D) 4 32. 常用的三种甘汞电极,即 (1) 饱和甘汞电极 (2) 摩尔甘汞电极 (3) 0.1 mol.dm-3 甘汞电极其电极反应为: Hg2Cl2 (s) + 2e- = 2Hg(l) + 2Cl- (aq), 在 25℃时三种甘汞电极的 j f 的大小次序为 ( ) (A) j 1f > j 2f > j 3f (B) j 2f > j 1f > j 3f

(C)j 3 f>j 2f j lf (D)j lf j 2f j 3f 33.两个半电池,电极相同,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也相同,都可以进行电极反应,但溶液的 浓度不同,它们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A)Ef=0,E=0(®)Ef≠0,E≠0 (C)Ef≠0,E=0(①)Ef=0,E≠0 34.pH计上所用的指示电极是() (A)饱合甘汞电极(⑧)玻璃电极(C)氯化银电极(D)铂电 35.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A)Ha(g)Cla (g)2HCI(aq)(B)Ce Fe=Ce"++Fe (C)Zn Ni Zn+Ni (D)Cu Bra Cu*+2Br- 36。不用惰性电极的电池反应是() (A)H Cl 2HCl (aq)(B)Ce+Fe'Ce+Fe (C)Ag'+C1 AgCl(s)(D)2Hg*+Sn"*+2C1-%Hg:Cla +Sn 37。正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负极为玻璃电极,分别插入以下各种溶液,组成四种电池,使电 池电动势最大的溶液是() (A)0.10 mol.dm HAc (B)0.10 mol.dm HCOOH (C)0.10 mol.dmNaAc (D)0.10 mol.dm HCI 38.有一原电池:Pt1下e“(1mol.d恤),下e2+(1mol.da-3)川 Ce4+(1mol.dm),Ce“(1mol.dm)⅓Pt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A)Ce++Fe=Ce++Fe(B)Ce++Fe+Ce+Fe+ (C)Ce++Fe=Ce++Fe (D)Ce++Fe'+=Ce+Fe+ 39.在酸性溶液中,下列金属与离子相遇,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Zn与Mh+(B)Cu与Ag(CFe与Cm2*(①)2n与Fe 40.一个自发的电池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电动势f,对此反应可以计算出的热力学 函数是() (只有△rSmf(B)只有△rHmf (C)只有△rGmf(D)△rSaf,△rGmf,△rHf均可 4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E(Cr2072-/Cr3+)>E(Fe3+/Fe2+)>E(S4062-/s2032-): (B)E(Cr2072-/Cr3+)>E(S4062-/S2032-)>E(Fe3+/Fe2+): (C)由上述两个原电池中选择两个不同电对组成的第三个原电 池的电动势比以上两个原电池的电动势大:
(C) j 3 f > j 2f > j 1f (D) j 1f = j 2f = j 3f 33. 两个半电池,电极相同,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也相同,都可以进行电极反应,但溶液的 浓度不同,它们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 ) (A) Ef = 0, E = 0 (B) Ef ≠ 0, E≠ 0 (C) Ef ≠ 0, E = 0 (D) Ef = 0, E≠ 0 34. pH 计上所用的指示电极是 ( ) (A) 饱合甘汞电极 (B) 玻璃电极 (C) 氯化银电极 (D) 铂电 35. 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 ) (A) H2(g) + Cl2 (g) = 2HCl(aq) (B) Ce4+ + Fe2+ = Ce3+ + Fe3+ (C) Zn + Ni2+ = Zn2+ + Ni (D) Cu + Br2 = Cu2+ + 2Br- 36. 不用惰性电极的电池反应是 ( ) (A) H2 + Cl2 ® 2HCl(aq) (B) Ce4+ + Fe2+ ® Ce3+ + Fe3+ (C) Ag+ + Cl- ® AgCl(s) (D) 2Hg2+ + Sn2+ + 2Cl-® Hg2 Cl2 + Sn4+ 37. 正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负极为玻璃电极,分别插入以下各种溶液,组成四种电池,使电 池电动势最大的溶液是 ( ) (A) 0.10 mol.dm-3 HAc (B) 0.10 mol.dm-3 HCOOH (C) 0.10 mol.dm-3 NaAc (D) 0.10 mol.dm-3 HCl 38. 有一原电池:Pt│ Fe3+(1mol.dm-3 ),Fe2+ (1 mol.dm-3 )‖ Ce4+(1mol.dm-3 ),Ce3+(1mol.dm-3 ) ½ Pt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 ) (A) Ce3+ + Fe3+ = Ce4+ + Fe2+ (B) Ce4+ + Fe2+ = Ce3+ + Fe3+ (C) Ce3+ + Fe2+ = Ce4+ + Fe (D) Ce4+ + Fe3+ = Ce3+ + Fe2+ 39. 在酸性溶液中,下列金属与离子相遇,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 (A) Zn 与 Mn2+ (B) Cu 与 Ag+ (C) Fe 与 Cu2+ (D) Zn 与 Fe2+ 40. 一个自发的电池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电动势 Ef ,对此反应可以计算出的热力学 函数是 ( ) (A) 只有△rSmf (B) 只有△rHmf (C) 只有△rGmf (D) △rSmf ,△rGmf ,△rHmf 均可 41 下 列 叙 述 中 错 误 的 是( ) 。 (A) E ( Cr2O72- / Cr3+ ) > E ( Fe3+ / Fe2+ ) > E ( S4O62- / S2O32- ) ; (B) E ( Cr2O72- / Cr3+ ) > E ( S4O62- / S2O32- ) > E ( Fe3+ / Fe2+ ) ; (C) 由 上 述 两 个 原 电 池 中 选 择 两 个 不 同 电 对 组 成 的 第 三 个 原 电 池 的电 动 势 比 以 上 两 个 原 电 池 的 电 动 势 大;

(①)原电池(2)对应的反应是:2Fe3++2S2032-一2Fe2++ S4062-。 三、填空题: 1.69 In3+0434v Int In -0.342V E°(Int/In)= 。:能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2.下列A、B两个电池,电池反应式为: A:Fe(s)+C12(1.00×105Pa)=Fe2+(1.0olL-1)+2C1-(1.0mol-L-1) B:2fe(s)+2C12(1.00×105Pa)2Fe2+(1.0o1L-1)+C1-(1.0 ol·L-1) 它们的电动势之比A/B=一:1g层/1g层=。 3.已知:P(Ag/Ag)=079V,°(C2/ou)=a37V,将反应2g*+Cu一2Ag C2+组成原电池,其正极的电对是 ,负极的电对是 ,电动势°=」 一V,当c(Ag+)和c(Cu2+)增大相 同倍数时,电动势将变 4.将镁片和铁片分别浸在浓度相同的镁盐和铁()盐溶液中, 并组成一化学电池。则正极发生的是 反应,负极发生的 是 ,反应,原电池放电以后c(Mg2+)将变 -,c(fe2+) 将变 5.已知°(C12/C1-)=1.36V,°(B03-/B)=1.52V,°(2/1上) =0.54y,°(5n4+/5n2+)=0.154V,则在C12、C1-、Br03-、Br-、I2、I-、5n4+ S2+各物种中最强的氧化剂是 ,最强的还原剂是 以【作还原剂,能被其还原的物种分别是 和 6任何电极电势绝对值都不能直接测定,在理论上,某电对的标 准电极电势是将其与 一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定该 电池的电动势而得到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值。在实际测定中常以 电极为基准,与待测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定之。 7.原电池(-)PtH2(p)lH(c)HCI-(c)lAgC1(s)|Ag(+)在25oC时测 得°>0V,在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从 极到 极:电 池反应方程式是 :随者放电反应的进行,n (AgC1)将变
(D) 原 电 池(2) 对 应 的 反 应 是: 2 Fe3+ + 2 S2O32- 2 Fe2+ + S4O62- 。 三、填空题: 1.E In3+ -0.434V In+ In -0.342V E ( In+ / In ) = _ ; 能 发 生 歧 化 反 应 的 物 质 是 _。 2.下 列 A、B 两 个 电 池, 电 池 反 应 式 为: A: Fe (s) + Cl2 ( 1.00 105 Pa ) Fe2+ ( 1.0 mol·L-1 ) + 2Cl- ( 1.0 mol·L-1 ) B: 1 2 Fe (s) + 1 2 Cl2 ( 1.00 105 Pa ) 1 2 Fe2+ ( 1.0 mol·L-1 ) + Cl- ( 1.0 mol·L-1 ) 它 们 的 电 动 势 之 比 EA / EB = _; lg K / lg K =_。 3.已 知:E ( Ag /Ag ) 0.799 V + = ,E ( Cu /Cu ) 0.337 V 2+ = , 将 反 应 2Ag+ + Cu 2Ag + Cu2+ 组 成 原 电 池,其 正 极 的 电 对 是 _,负 极 的 电 对 是 _, 电 动 势 E = _ V, 当 c ( Ag+ ) 和 c ( Cu2+ ) 增 大 相 同 倍 数 时, 电 动 势 将 变 _ 。 4.将 镁 片 和 铁 片 分 别 浸 在 浓 度 相 同 的 镁 盐 和 铁 (II) 盐 溶 液 中, 并 组 成 一 化 学 电 池。则 正 极 发 生 的 是 反 应,负 极 发 生 的 是 反 应,原 电 池 放 电 以 后 c ( Mg2+ ) 将 变 ,c (Fe2+ ) 将 变。 5.已 知 E ( Cl2 / Cl- ) = 1.36 V, E ( BrO3- / Br- ) = 1.52 V, E ( I2 / I- ) = 0.54 V, E ( Sn4+ / Sn2+ ) = 0.154 V, 则 在 Cl2、Cl-、BrO3-、Br-、I2、I-、Sn4+、 Sn2+ 各 物 种 中 最 强 的 氧 化 剂 是_ ,最 强 的 还 原 剂 是_ , 以 I- 作 还 原 剂, 能 被 其 还 原 的 物 种 分 别 是 _ 和 _。 6.任 何 电 极 电 势 绝 对 值 都 不 能 直 接 测 定, 在 理 论 上, 某 电 对 的 标 准 电 极 电 势 E 是 将 其 与_ 电 极 组 成 原 电 池 测 定 该 电 池 的 电 动 势 而 得 到 的 电 极 电 势 的 相 对 值。在 实 际 测 定 中 常 以 _ 电 极 为 基 准 ,与待 测 电 极组 成 原 电 池 测 定 之。 7. 原 电 池 (−) PtH2 ( p )H+ ( c ) Cl- ( c )AgCl (s)Ag (+) 在 25C 时 测 得 E > 0 V,在 外 电 路 中 电 子 流 动 方 向 是 从 极 到 极;电 池 反 应 方 程 式 是 _ ; 随 着 放 电 反 应 的 进 行,n ( AgCl ) 将 变

8.已知°(AuC12-/Au)=1.35V,E°(AuC14-/AuC12-)=0.82V,使两 电对处于同一系统, 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相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9.己知p%2++2e-=Ph°=-0.126v, PbS04 2 e-Pb $042- °=-0.359y。 将两电对组成原电池时,正极反应: 一;负极反应: 一:原电池标准电动势°- 在原电池放电时,被还原的物质是 10.分别填写下列化合物中氨的氧化数: N-H.)NH-OH NCL NO.( 11.已知反应: (1)CH,(g)+20(g)=C02(g)+2H0(1) (2)2n(s)+Ag.A.(s)(1+4 0 (aQ)=2Ag(s)+2zm(H (aQ) 则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分别为(1) :(2) 12.将1olMn还原成Mm+,需要 F电量。 13.配平下列各反应方程式: (1)PbO:+MnBra+HNO,-Pb (NO)2 +Bra+HMnO.+HO (2)CrI+Cl:+KOH-KCr0+KI0 KCl H20 14.在ReCl,中Re的氧化数是 。在S,0中S的氧化数是。 15.在Mn+ne一=M电极反应中,加入M血+的沉淀剂,则可使电极电势数值变 同类型难溶盐的KS即值愈小,其电极电势数值愈 16.已知C10,+6H*+6e=C1+30j1f=1.45V c1+e=c1-jf=1.36V 求:C10+6*+5e-=号C1+30的j3f。 17.已知:AgNH)2K稳-1.1×10 AgCl Ksp=1.6X1010 Ag-Cr0,Ksp=9.0×10' Ag(NH)e=Ag 2NH,j f (A) Agcl e-=Ag Cl-j f (B)
8. 已 知 E (AuCl2- / Au ) = 1.35 V , E ( AuCl4- / AuCl2- ) = 0.82 V , 使 两 电 对 处 于 同 一 系 统, _离 子 发 生 歧 化 反 应,相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_。 9. 已 知 Pb2+ + 2 e- Pb E = −0.126V , PbSO4 + 2 e- Pb + SO42- E = −0.359V 。 将 两 电 对 组 成 原 电 池 时 ,正 极 反 应: _; 负 极 反 应: _ ; 原 电 池 标 准 电 动 势 E = _ ; 在 原 电 池 放 电 时,被 还 原 的 物 质 是 _ 。 10. 分别填写下列化合物中氮的氧化数: N2H4 ( ) , NH2OH ( ) , NCl3 ( ) , N2O4 ( ) 11. 已知反应 : (1) CH4(g) + 2O2 (g) = CO2 (g) + 2H2O(l) (2) 2Zn(s)+ Ag2O2 (s)+ 2H2O(l)+ 4 OH- (aq) = 2Ag(s)+ 2 Zn(OH)2- 4 (aq) 则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分别为(1)_;(2)_。 12. 将 1 mol MnO- 4 还原成 Mn2+,需要_ F 电量。 13. 配平下列各反应方程式: (1) PbO2 + MnBr2 + HNO3 →Pb(NO3)2 + Br2 + HMnO4 + H2O (2) CrI3 + Cl2 + KOH→ K2CrO4 + KIO4 + KCl + H2O 14. 在 Re2 Cl9 2- 中 Re 的氧化数是_。 在 HS3O 10-中 S 的氧化数是_。 15. 在 Mn+ +ne-= M 电极反应中,加入 Mn+ 的沉淀剂,则可使电极电势数值变_, 同类型难溶盐的 Ksp 值愈小,其电极电势数值愈_。 16. 已知 ClO3 - + 6H+ + 6e- = Cl- + 3H2O j 1 f = 1.45 V 1 2 Cl2 + e- = Cl- j 2f = 1.36 V 求: ClO3- + 6H+ + 5e-= 1 2 Cl2 + 3H2O 的 j 3f 。 17. 已知: Ag(NH3) + 2 K 稳= 1.1×107 AgCl Ksp= 1.6×10-10 Ag2CrO4 Ksp= 9.0×10-12 Ag(NH3) + 2 + e- = Ag + 2NH3 j f (A) AgCl + e-= Ag + Cl- j f (B)

AgsCr0+2e-=2Ag Cro.j f (C) 则jf(A) _(大于、小于)jf(B)。jf(B) (大于、小于)jf 18.在298K,101.3kPa的条件下,在酸性溶液中,jf(H+/L,)为 :在碱 性溶液中,jf(H20/H2,OH-)为 19。在下列氧化剂中:C1,(g),Cr0,Fe”,g,Mm04,随着溶液中H+浓度的增加:(1) 其氧化性增强的是 ;(②)其氧化性不变的是 :(3)其氧化性减弱的是 20.要使反应Cu+2H=Cu++2能够实现,[H+]最小为 (GfCu2+/Cu=0.347 21.(1)Zn+Cu(1ol.d恤)→Zn2*(1ol.dn)+Cu (2)2Zn+20u2+1mol.dm3)→2Zn2+(1mol.dm3)+20u 则两个反应的下述各项的关系是 Ef :E △rGm1= L△rGm。KI和K2 22.电池()Pt1C2+(aq),Cr+(aq)IH时(ao),C1(aq),HCI0(aa)1Pt()在下列条件 改变时,电池电动势将如何变化? (1)[HC10]的增加,E (2②)惰性电极尺寸的增大,E (3)电池正极溶液的pH值增大,E (4④)在含有C1-(aq)的电极中加入KCI(s),E 23.Cu|CuS0,(aq)和Zn|Zns0,(aq)用盐桥连接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正极是 负极是 。在CuS0,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溶液颜色变为 一,这时电动势 :在2S0,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这时电池的电动势】 24.将Ni+2Ag*=2g+Ni+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为一个原电池.则电池的负极为 ,正极为 ,原电池符号为 已知jf(Ni*/Ni)=-0.25V,jf(Ag+/Ag)=0.80V,则原电池的电动势Ef为 ,△Gmf为 一,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5.如果用反应Cr,0+6Fe2+14=2Cr2+6Fe++7阻,0设计一个电池,在该电池正 极进行的反应为 负极的反应为
Ag2CrO4 + 2e-= 2Ag + CrO4 2- j f (C) 则 j f (A)_(大于、小于)j f (B)。 j f (B)_(大于、小于)j f (C)。 18. 在 298K,101.3kPa 的条件下,在酸性溶液中,j f (H+/H2)为_V;在碱 性溶液中,j f (H2O/H2,OH-)为_V。 19. 在下列氧化剂中: Cl2 (g),Cr2O7 2-,Fe3+,Ag+,MnO - 4 ,随着溶液中 H+浓度的增加: (1) 其氧化性增强的是_;(2) 其氧化性不变的是 _。;(3) 其氧化性减弱的是 _。 20. 要使反应 Cu + 2H+ = Cu2+ + H2 能够实现,[H+]最小为_。 (j f Cu2+ /Cu= 0.34 V) 21. (1) Zn + Cu2+ (1 mol.dm-3 ) →Zn2+ (1 mol.dm-3 ) + Cu (2) 2Zn + 2Cu2+ (1 mol.dm-3 ) →2Zn2+ (1 mol.dm-3 ) + 2Cu 则两个反应的下述各项的关系是 Ef _; E _。 △rGm1 = _ △rGm2 。 K1 和 K2 _。 22. 电池 (-)Pt│Cr2+ (aq),Cr3+ (aq)‖H + (aq),Cl- (aq),HClO(aq)│Pt(+) 在下列条件 改变时,电池电动势将如何变化? (1) [HClO]的增加,E_。 (2) 惰性电极尺寸的增大,E_。 (3) 电池正极溶液的 pH 值增大,E_。 (4) 在含有 Cl-(aq)的电极中加入 KCl(s),E_。 23. Cu┃CuSO4(aq) 和 Zn┃ZnSO4(aq) 用盐桥连接构成原电池。 电池的正极是_, 负极是_。在 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溶液颜色变为_,这时电动势 _;在 Zn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这时电池的电动势_。 24. 将 Ni + 2Ag+ = 2Ag + Ni2+ 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为一个原电池. 则电池的负极为 _,正极为_,原电池符号为 _。 已知 j f (Ni2+ /Ni)= -0.25 V,j f (Ag+/Ag)= 0.80 V,则原电池的电动势 Ef 为 _,△rGmf 为_,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 25. 如果用反应 Cr2O7 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 设计一个电池,在该电池正 极进行的反应为_,负极的反应为 _

四、配平题: 1.Cr042- +CN-+H20 CNO-+Cr (0H)3 2.H5106+Mh2+ →Mn04- +103- H20 3.硫化铜被稀硝酸氧化后生成硫酸铜和一氧化氨(离子方程式)。 4.Ag2S+CN-+02 →S+Ag(CN)2- 0H- 五、计算题: 1.已知°(Ag+/Ag)和E°(Fe3+/Fe2+)分别为0.799V和0.771V。下 列原电池: (-)Ag|Agr|Br-(1.0mol·L-1)日Fe3+(1.0mol·L-1),Fe2+(1.0mol·L-1) |Pt(+)的标准电动势°0.7O0V,求AgBr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2.已知:I2+2e-=21- =0.5345V Cu2++e-=Cu+E°=0.159V 棉(Cu1)=1.1×10-12 计算反应:2Cu2++41-一2Cul+I2的标准平衡常数°。 3.己知水溶液中反应202++41-20uI+12的正反应速率表达式为:n=k[C2+][I-],问: (①)若往体系中加入可溶性淀粉,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和I广转化率分别如何变化? (②)若往体系中通入氨气又将如何变化? (两个过程皆忽略体积的变化,同时设N,与C+的配位平衡的建立速举远大于上述反应 速率) 4.下列反应:20(g)+2H(g)→N:(g)+2HO(g)其速率方程对0是二级,对围是 一级,试回答: (1)写出速率方程: (2)若浓度以mol·dm'表示,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什么? (3)分别写出用2和N0浓度变化率表示的速率方程式,这两个方程式中k在数值上是否 相等?其所对应的活化能Ea值是否相等? 5。试推导零级反应的半衰期。 6.有一个零级反应,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A]0,写出其半衰期表示式。此反应完成需要多 少时间? 六、问答题: 1.化学反应的级数和反应分子数的区别是什么? 2.指出下列公式中各物理量及常数的名称并回答公式后的问题: k=Ae一Ea/RT,讨论k与Ea,T的关系
四、配平题: 1. CrO42- + CN- + H2O → CNO- + Cr (OH)3 + OH- 2. H5IO6 + Mn2+ → MnO4- + IO3- + H2O + H+ 3. 硫 化 铜 被 稀 硝 酸 氧 化 后 生 成 硫 酸 铜 和 一 氧 化 氮(离 子 方 程 式)。 4. Ag2S + CN- + O2 → S + Ag (CN)2- + OH- 五、计算题: 1. 已 知 E ( Ag+ / Ag ) 和 E ( Fe3+ / Fe2+ ) 分 别 为 0.799 V 和 0.771 V。 下 列 原 电 池: (−) Ag AgBr Br- ( 1.0 mol·L-1 ) Fe3+ ( 1.0 mol·L-1 ),Fe2+ ( 1.0 mol·L-1 ) Pt (+) 的 标 准 电 动 势 E =0.700 V, 求 AgBr 的 标 准 溶 度 积 常 数。 2. 已 知: I2 + 2e- 2I- E = 0.5345 V Cu2+ + e- Cu+ E = 0.159 V K ( CuI ) = 1.1 10-12 计 算 反 应 : 2Cu2+ + 4I- 2CuI + I2 的 标 准 平 衡 常 数 K 。 3. 已知水溶液中反应 2Cu2++4I-2CuI+I2 的正反应速率表达式为:n =k[Cu2+][I-],问: (1) 若往体系中加入可溶性淀粉,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和 I -转化率分别如何变化? (2) 若往体系中通入氨气又将如何变化? (两个过程皆忽略体积的变化,同时设 NH3 与 Cu2+ 的配位平衡的建立速率远大于上述反应 速率) 4. 下列反应: 2NO(g) + 2H2 (g) → N2(g) + 2H2 O(g) 其速率方程对 NO 是二级,对 H2 是 一级,试回答: (1) 写出速率方程; (2) 若浓度以 mol·dm-3 表示,反应速率常数 k 的单位是什么? (3) 分别写出用 N2 和 NO 浓度变化率表示的速率方程式,这两个方程式中 k 在数值上是否 相等? 其所对应的活化能 Ea 值是否相等? 5. 试推导零级反应的半衰期。 6. 有一个零级反应,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 [A]0,写出其半衰期表示式。此反应完成需要多 少时间? 六、问答题: 1. 化学反应的级数和反应分子数的区别是什么? 2. 指出下列公式中各物理量及常数的名称并回答公式后的问题: k = Ae-Ea/RT , 讨论 k 与 Ea,T 的关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酸碱平衡.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原子结构.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难容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配位化合物.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无机化学综合练习题1.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分子结构.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非金属元素.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无机化学综合练习题2.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无机化学综合练习题3.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无机化学综合练习题4.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无机化学综合练习题5.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化学热力学初步.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溶液.doc
- 重庆医科大学:《无机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指导(药学专业,共二十四个实验).doc
- 重庆医科大学:《无机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指导(医学及相关专业,共二十个实验).doc
- 重庆医科大学:《无机化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药学专业).doc
- 重庆医科大学:《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授课教案(药学专业).doc
- 重庆医科大学:《无机化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医学及相关专业).doc
- 重庆医科大学:《无机化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药学专业).doc
- 重庆医科大学:《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药学专业).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化学反应速率.doc
-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化学平衡.doc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实验讲稿,重庆医科大学:赵华).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十章_s区元素性质.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十一章 ds区元素.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十二章 p区元素.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六章 氧化还原.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五章 酸碱平衡及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四章 化学平衡.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二章 化学反应方向.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一章 溶液.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绪论(重庆医科大学:赵华).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八章 分子结构.pptx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学专业)第七章 原子结构.pptx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及相关专业,实验讲稿)化学反应速度.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及相关专业,实验讲稿)双氧水含量测定.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及相关专业,实验讲稿)弱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及相关专业,实验讲稿)氧化还原与电化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