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配位化合物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6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配位化合物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一、判断题: 1.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其带异号电荷离子的内界和外界之间 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几乎完全解离成内界和外界。() 2.在1.0L6.0ol·L-1氨水溶液中溶解0.10o1CuS04固体,假定Cu2全 部生成[Cu():],则平衡时的浓度至少为5.6olL。() 3.在M2+溶液中,加入含有X和Y的溶液,可生成X沉淀和[WY] 配离子。如果扁(M)和(MY]严)越大,越有利于生成[Y]。() 4.金属离子、B可分别形成[AH)]”和[B):]P,它们的稳 定常数依次为4×10和2×10,则相同浓度的[A(H)。]”和 [B)G]溶液中,A”和B”的浓度关系是c(A)>c(B)。() 5.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 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 和配体() 6.已知K[i(CN):】与Ni(Co),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 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7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湿、层、碍,则该配离子的 不稳定常数启=·层·3·得。() 8.gS溶解在王水中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9.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 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 和配体。() 二、选择题: 1.下列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A[Zm(0m.]2(1gA星=17.66)>[A1(0m,J(1gA星=33.03): (®)[g1,](1gA9=29.83)>[Pb1,](1g2=4.47): (C[cu(en),(1g9=10.8)>[cu(em:]2(1ghf=20.0): (D)【Co(NH)6](1gA2=5.14)>[CoY](1gA=16.31). 2.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内轨型配合物的是()。 ()【V0)。]",4=2.8B.M.:(B)[m(CN0。],4=1.8B.M:

一、判断题: 1.含 有 配 离 子 的 配 合 物, 其 带 异 号 电 荷 离 子 的 内 界 和 外 界 之 间 以 离 子 键 结 合, 在 水 中 几 乎 完 全 解 离 成 内 界 和 外 界。 ( ) 2.在 1.0 L 6.0 mol·L-1 氨 水 溶 液 中 溶 解 0.10 mol CuSO4 固 体, 假 定 Cu2+ 全 部 生成[ Cu (NH3 )4 ] 2+,则平衡时 NH3 的浓 度 至 少 为 5.6 mol·L -1 。( ) 3.在 M2+ 溶 液 中, 加 入 含 有 X - 和 Y - 的 溶 液, 可 生 成 MX2 沉 淀 和 [MY4] 2- 配离子 。如果 K ( MX2 )和 K ([ MY4] 2- ) 越大,越有利于生成[MY4] 2-。( ) 4.金 属 离 子 A 3+、B 2+ 可 分 别 形 成 [ A(NH3 )6 ] 3+ 和 [ B(NH3 )6 ] 2+, 它 们 的 稳 定 常 数 依 次 为 4  105 和 2  1010, 则 相 同 浓 度 的 [ A(NH3 )6 ] 3+ 和 [ B(NH3 )6 ] 2+ 溶 液 中, A 3+ 和 B 2+ 的 浓 度 关 系 是 c ( A3+ ) > c ( B2+ ) 。( ) 5.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 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 和配体( ) 6. 已 知 K2 [ Ni (CN)4 ] 与 Ni (CO)4 均 呈 反 磁 性, 所 以 这 两 种 配 合 物 的 空 间 构 型 均 为 平 面 正 方 形。( ) 7.某 配 离 子 的 逐 级 稳 定 常 数 分 别 为 K 、K 、K 、K , 则 该 配 离 子 的 不 稳 定 常 数 K = K ·K ·K ·K 。 ( ) 8.HgS 溶解在王水中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 9.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 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 和配体。( ) 二、选择题: 1.下 列 配 离 子 在 水 溶 液 中 稳 定 性 大 小 关 系 中 正 确 的 是 ( )。 (A) [ Zn (OH)4 ] 2- ( lg K = 17.66 ) > [Al (OH)4 ] - ( lg K = 33.03 ); (B) [ HgI4 ] 2- ( lg K = 29.83 ) > [ PbI4 ] 2- ( lg K = 4.47 ); (C) [ Cu (en)2 ] + ( lg K = 10.8 ) > [ Cu (en)2 ] 2+ ( lg K = 20.0 ); (D) [ Co (NH3 )6 ] 2+ ( lg K = 5.14 ) > [ CoY ]2- ( lg K = 16.31) 。 2.下 列 配 合 物 中, 属 于 内 轨 型 配 合 物 的 是( )。 (A) [ V(H2O)6 ] 3+, = 2.8 B. M.; (B) [ Mn (CN)6 ] 4-, = 1.8 B. M.;

(C)[Zn(OHJF,u=0B.M.:(D)【CoNH,),],4=4.2B.M.。 3.在一定温度下,某配离子M4的遂级稳定常数为?()、异(2) A吊(3)、吊(④,逐级不稳定常数为启(、启(②)、A启(3、启(④。则下 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景(1)·星(2②)·9(3)·星(④=[8(1)·8(2)·品(3)·8(4④)]-1: (⑧)?()=[8(①)]-1: (C)(④)=[启(1)]-1: )早(2=[层(3)]-1。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配合物必定是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 (⑧)配位键由配体提供孤对电子,形成体接受孤对电子而形成: (C配合物的内界常比外界更不易解离: (⑩)配位键与共价键没有本质区别。 5.配合物4)3[SbC16]的中心离子氧化值和配离子电荷分别是()。 (A)+2和-3:(⑧)+3和-3:(C)-3和+3:D)-2和+3。 6.下列配离子的形成体采用s即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且4=0B.M.的是()。 (A)[Cu (en)]":(B)[CuCl]:(C)[AuCI.]:(D)[BeCI.]" 7.Ni(em)3)"离子中镍的价态和配位数是() (A)+2,3(®)+3,6(C)+2,6(D)+3,3 8.[Co(SCW)4]2-离子中钴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 (-2,4(B)+2,4(C)+3,2(D0)+2,12 9.0.01mol氯化铬(CrC1,·6H0)在水溶液中用过量AgNO,处理,产生0.02 molAgCl沉淀 此氯化铬最可能为() (A)[Cr(,0)]C1,(®)[Cr(L.0)C1]C12·H.0 (C)[Cr(H0),C1]C1·2H0(D)[Cr(L.0)C1]·3H0 10.在[Co(en)(C0,)]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A)3(B)4(C)5(D)6 11.在K[Co(NH)C1.]中,Co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2和4(⑧)+4和6(C)+3和6(D)+3和4 12.在[Ru(NH)Br]+中,Ru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C) [Zn (OH)4] 2-, = 0 B. M.; (D) [ Co(NH3)6 ] 2+, = 4.2 B. M.。 3.在 一 定 温 度 下, 某 配 离 子 ML4 的 逐 级 稳 定 常 数 为 K (1)、 K (2)、 K (3)、 K (4), 逐 级 不 稳 定 常 数 为 K (1)、 K (2)、 K (3)、 K (4)。 则 下 列 关 系 式 中 错 误 的 是( )。 (A) K (1)· K (2)· K (3)· K (4) = [ K (1)· K (2)· K (3)· K (4) ]-1 ; (B) K (1) = [K (1) ]-1; (C) K (4) = [K (1) ]-1; (D) K (2) = [K (3) ]-1。 4.下 列 叙 述 中 错 误 的 是( )。 (A) 配 合 物 必 定 是 含 有 配 离 子 的 化 合 物; (B) 配 位 键 由 配 体 提 供 孤 对 电 子,形 成 体 接 受 孤 对 电 子 而 形 成; (C) 配 合 物 的 内 界 常 比 外 界 更 不 易 解 离; (D) 配 位 键 与 共 价 键 没 有 本 质 区 别 。 5.配合物(NH4 )3 [ SbCl6 ]的中心离子氧化值和配离子电荷分别是( )。 (A) + 2 和 − 3; (B) + 3 和 − 3; (C) − 3 和 + 3; (D) − 2 和 + 3。 6.下列配离子的形成体采用 sp 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且  = 0 B.M.的是( )。 (A) [Cu (en)2] 2+; (B)[CuCl2] -; (C)[AuCl4] -; (D) [BeCl4] 2-。 7. [Ni(en)3]2+离子中镍的价态和配位数是 ( ) (A) +2,3 (B) +3,6 (C) +2,6 (D) +3,3 8. [Co(SCN)4]2-离子中钴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 ( ) (A) -2,4 (B) +2,4 (C) +3,2 (D) +2,12 9. 0.01mol 氯化铬( CrCl3·6H2O )在水溶液中用过量 AgNO3 处理,产生 0.02molAgCl 沉淀, 此氯化铬最可能为 ( ) (A) [Cr(H2O)6]Cl3 (B) [Cr(H2O)5Cl]Cl2·H2O (C) [Cr(H2O)4Cl2]Cl·2H2O (D) [Cr(H2O)3Cl3]·3H2O 10. 在[Co(en)(C2O4)2]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 (A) 3 (B) 4 (C) 5 (D) 6 11. 在 K[Co(NH3)2Cl4] 中,Co 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 ) (A) +2 和 4 (B) +4 和 6 (C) +3 和 6 (D) +3 和 4 12. 在 [Ru(NH3)4Br2]+中,Ru 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 )

()+2和4(B)+2和6(C)+3和6(D)+3和4 13.在[Co(),C1]中,Co的氧化数为() (A)0(B)+1(C)+2(D)+3 14.假定下列配合物浓度相同,其中导电性(摩尔电导)最大的是() (A)[PtCl(NH)s]Cl (B)[Pt (NH).]CI.(C)K[PtCl.(D)[PtCI.(NH)=] 15.下列配合物中,属于整合物的是() (A)[Ni(en):]Cl (B)K[PtCI.](C)(NH)[Cr(NH)(SCN)](D)Li[AIH.] 16.[Ca(EDTA)]-配离子中,Ca的配位数是() ()1(B)2(C)4(D)6 17.已知水的Kf=1.86,0.005mo1·kg化学式为下eKCN的配合物水溶液,其凝固点为 -0.037℃,这个配合物在水中的离解方式() (A)Fe KCN.-Fe"+(CW,(B)®Fe KCN。→3X++Fe(CW.- (C)FeK,C,N。→3KCN+Fe(CN)+CN(D)Fe KCN。一3Kt+Fe+6CN 18。面体或正方形瓦合物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有错误的是() (A[PtNH.NO,.NH),](B)[Co(O),(en),Cl,】下列八 (C)K-[Fe(CN).(NO)](D)[PtCI(Br)(Py)(NH) 19.当0.01mo1CC1,·6阻0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处理时,有0.02mo1氯化银沉淀 出来,此样品中配离子的最可能表示式是() (A[GrL,0)](®)[CrC1(H0)](C)[CrC1(L0),](D)[CrCL,(L,0)4 20.F3+具有d5电子构型,在八面体场中要使配合物为高自旋态,则分裂能△和电子成对 能P所要满足的条件是() ()△和P越大越好(B)△>P(C)△<P(D)△=P 21.根据晶品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由于场强的不同,有可能产生高自旋和低自+ 旋的电子构型是() (A)d2 (B)d3 (C)d4 (D)d8 22.在[Co(C204)2(en)]-中,中心离子Co*的配位数为() (A)3(B)4(C)5(D)6 23.己知[PC1,(O州]-有两种不同的结构,成键电子所占据的杂化轨道是() (A)sp3(®)d2sp3(C)sp3和dsp2(D)dsp2 24.A"与EDTA形成()

(A) +2 和 4 (B) +2 和 6 (C) +3 和 6 (D) +3 和 4 13. 在 [Co(NH3)4Cl2]中,Co 的氧化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14. 假定下列配合物浓度相同,其中导电性(摩尔电导)最大的是 ( ) (A)[PtCl(NH3)5]Cl3 (B)[Pt(NH3)6]Cl4 (C)K2[PtCl6 ] (D) [PtCl4(NH3)2] 15. 下列配合物中,属于螯合物的是 ( ) (A) [Ni(en)2]Cl2 (B) K2[PtCl6] (C) (NH4)[Cr(NH3)2(SCN)4] (D) Li[AlH4] 16. [Ca(EDTA)]2- 配离子中,Ca2+的配位数是 ( ) (A) 1 (B) 2 (C) 4 (D) 6 17. 已知水的 Kf=1.86,0.005mol·kg-1 化学式为 FeK3C6N6 的配合物水溶液,其凝固点为 -0.037℃,这个配合物在水中的离解方式 ( ) (A) Fe K3C6N6 → Fe3+ + K3(CN)6 3- (B) Fe K3C6N6 → 3K++ Fe(CN)6 3- (C) Fe K3C6N6 → 3KCN+ Fe(CN)2+ + CN- (D) Fe K3C6N6 → 3K+ + Fe3+ + 6CN- 18. 面体或正方形配合物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有错误的是 ( ) (A) [PtNH2NO2(NH3)2] (B) [Co(NO2)2(en)2Cl2] 下列八 (C) K2[Fe(CN)5(NO)] (D) [PtCl(Br)(Py)(NH3)] 19. 当 0.01 mol CrCl3·6H2O 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处理时,有 0.02 mol 氯化银沉淀 出来,此样品中配离子的最可能表示式是 ( ) (A) [Cr(H2O)6] 2+ (B) [CrCl(H2O)5] 2+ (C) [CrCl(H2O)3] 2+ (D) [CrCl2(H2O)4]+ 20. Fe3+具有 d5 电子构型,在八面体场中要使配合物为高自旋态,则分裂能△和电子成对 能 P 所要满足的条件是 ( ) (A) △和 P 越大越好 (B) △>P (C) △<P (D) △=P 21. 根据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由于场强的不同,有可能产生高自旋和低自+ 旋的电子构型是 ( ) (A) d2 (B) d3 (C) d4 (D) d8 22. 在[Co(C2O4)2(en)]- 中,中心离子 Co3+的配位数为 ( ) (A) 3 (B) 4 (C) 5 (D) 6 23. 已知[PdCl2(OH)2] 2- 有两种不同的结构,成键电子所占据的杂化轨道是 ( ) (A) sp3 (B) d2s p3 (C) sp3 和 dsp2 (D) d s p2 24. Al3+与 EDTA 形成 ( )

(A)整合物(⑧)聚合物(C)非计量化合物(D)夹心化合物 25.已知[PtC12(O:]有两种顺反异构体,成键电子所占据的杂化轨道应该是() (A)sp3 (B)d2sp3 (C)dsp2 (D)sp3d2 6。已知某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磁矩为4.90B.M.,而同一氧化态的该金属离子形成的另一配 合物,其磁矩为零,则此金属离子可能为() (A)Cr (III)(B)Mn(II)(C)Fe(II)(D)Mn(III) 27。己知巯基(S与某些重金属离子形成强配位键,预计是重金属离子的最好的整合剂的 物质为() (A)CH-SH (B)H-SH (C)CH,-S-S-CH (D)HS-CH-CH-CH-0H 28.第一过渡系列二价金属离子的水合热对原子序数作图时有两个峰,这是由于-() ()前半系列是6配位,后半系列是4配位 (®)d电子有成对能 (C)气态离子半径大小也有类似变化规律 (①)由于品体场稳定化能存在,使水合热呈现这样的规律 29.Fe(D形成的配位数为6的外轨配合物中,下e“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A)d2sp3 (B)sp3d2 (C)p3d3 (D)sd5 30.[NiC1,]是顺磁性分子,则它的几何形状为() (A)平面正方形(®)四面体形(C)正八面体形(D)四方锥形 三、填空题: 1.A9([ZnN)4]2+)比月([Zn(en)2]2+) 。当在[2n(N)4]2 溶液中,加入足够量的乙二胺(e),可能发生的取代反应为(以离 子方程式表示之) 2.配合物[CoC1N3(en)2]C12的中心离子是 一:配离子是 :配位体是」 :配位原子是 3.有两个化学组成均为CxC13·620的配合物,但它们的颜色不同。 呈亮绿色者加入Ae3溶液可沉淀析出专的氯:呈紫色者加入 AgO3溶液可使全部氯沉淀析出。则:

(A) 螯合物 (B) 聚合物 (C) 非计量化合物 (D) 夹心化合物 25. 已知[PtCl2(OH)2]有两种顺反异构体,成键电子所占据的杂化轨道应该是 ( ) (A) sp3 (B) d2sp3 (C) dsp2 (D) sp3d2 26. 已知某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磁矩为 4.90 B.M.,而同一氧化态的该金属离子形成的另一配 合物,其磁矩为零,则此金属离子可能为 ( ) (A) Cr(Ⅲ) (B) Mn(Ⅱ) (C) Fe(Ⅱ) (D) Mn(Ⅲ) 27. 已知巯基(-SH)与某些重金属离子形成强配位键,预计是重金属离子的最好的螯合剂的 物质为- ( ) (A) CH3-SH (B) H-SH (C) CH3-S-S-CH3 (D) HS-CH2-CH-CH2-OH 28. 第一过渡系列二价金属离子的水合热对原子序数作图时有两个峰,这是由于- ( ) (A) 前半系列是 6 配位,后半系列是 4 配位 (B) d 电子有成对能 (C) 气态离子半径大小也有类似变化规律 (D) 由于晶体场稳定化能存在,使水合热呈现这样的规律 29. Fe(Ⅲ)形成的配位数为 6 的外轨配合物中,Fe3+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 ) (A) d2sp3 (B) sp3d2 (C) p3d3 (D) sd5 30. [NiCl4] 2-是顺磁性分子,则它的几何形状为 ( ) (A) 平面正方形 (B) 四面体形 (C) 正八面体形 (D) 四方锥形 三、填空题: 1.K ( [ Zn (NH3 )4 ]2+ ) 比 K ( [ Zn (en)2 ]2+ ) _。 当 在 [ Zn (NH3 )4 ]2+ 溶 液 中,加 入 足 够 量 的 乙 二 胺 (en),可 能 发 生 的 取 代 反 应 为(以 离 子 方 程 式 表 示 之)_。 2.配 合 物 [CoCl NH3 (en)2 ]Cl2 的 中 心 离 子 是 _; 配 离 子 是 _; 配 位 体 是 _; 配 位 原 子 是 _ 。 3.有 两 个 化 学 组 成 均 为 CrCl3·6 H2O 的 配 合 物, 但 它 们 的 颜 色 不 同。 呈 亮 绿 色 者 加 入 AgNO3 溶 液 可 沉 淀 析 出 2 3 的 氯; 呈 紫 色 者 加 入 AgNO3 溶 液 可 使 全 部 氯 沉 淀 析 出。 则:

亮绿色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紫色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4.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1)六氟合铝()酸 ②)二氯化三乙二胺合镍() (3)氯化二氯·四水合铬(⑩ (④六氰合铁()酸铵 5.配合物[Cr(Om(C,0,)(em)(0)]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 6.四氯合铂(Ⅱ)酸四氨合铂(Ⅱ)的结构简式为 7.配位化合物[PtC1,N)]的中心离子是 ,配位原子是 ,配位数为 ,它的系统命名的名称为 8.配合物(NH):FeF:(L.O)]的系统命名为 ,配离子的电荷是 ,配位体是 ,配位原子是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一。根据品 体场理论,5电子的挂布为(△P) 根据价健理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 道为」 型配合物。 9.配合物CoC1,·5NH·H0,当用AgNO溶液处理时,产生 沉淀,将过滤后的溶 液加热至沸,再加入AgO,溶液,无任何变化。当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放出 同时产生 沉淀。该配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命名 为 一,配离子异构体的数目为 个 10.某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oC1,·4NH·,0,内界为正八面体构型配离子。1ol该化合物 溶于水中,加入过量AgNO,有2 mol AgC1生成。它的结构式是 ,按无机 化合物系统命名原则,命名为 1L.[Co(en)]Cl,的名称为 ,中心离子及其价数为 ,配位体的结构简式是」 ,配位数是 12.已知:[CoH)]C1x呈抗磁性,[Co(N)]C1y呈顺磁性,则x= ,y= 13.已知CoC1,·xN的配合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若用AgNO,沉淀0.05 molCoCl:·xNH 中的氯离子,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消耗了0.15ol的AgN0:另一种则消耗了0.10mol 的AgNO,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和 14.四异硫氰根合钴(Ⅱ)酸钾和二氯化亚硝酸根.三氨.二水合钴(⑩)两者的结构简式分别

亮 绿 色 配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为 _, 紫 色 配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为 _。 4.写 出 下 列 配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1) 六 氟 合 铝 (Ⅲ) 酸 _; (2) 二 氯 化 三 乙 二 胺 合 镍 (Ⅱ) _; (3) 氯 化 二 氯·四 水 合 铬 (Ⅲ) _; (4) 六 氰 合 铁 (Ⅱ) 酸 铵 _。 5. 配合物[Cr(OH)(C2O4)(en)(H2O)]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 _。 6. 四氯合铂(Ⅱ)酸四氨合铂(Ⅱ)的结构简式为 _。 7. 配位化合物 H[PtCl3(NH3)]的中心离子是 _,配位原子是 _,配位数为 _,它的系统命名的名称为 _。 8. 配合物(NH4)2[FeF5 (H2O)]的系统命名为_,配离子的电荷是 _ ,配位体是 _ ,配位原子是 _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_ 。根据晶 体场理论,d5 电子的排布为(△<P)_,根据价键理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 道为 _ ,属 _型配合物。 9. 配合物 CoCl3·5NH3·H2O,当用 AgNO3 溶液处理时,产生_ 沉淀,将过滤后的溶 液加热至沸,再加入 AgNO3 溶液,无任何变化。当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放出 _, 同时产生_沉淀。该配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命名 为_,配离子异构体的数目为_个。 10. 某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CoCl3·4NH3·H2O, 内界为正八面体构型配离子。1 mol 该化合物 溶于水中,加入过量 AgNO3,有 2 mol AgCl 生成。它的结构式是_,按无机 化合物系统命名原则 ,命名为_。 11. [Co(en)3]Cl3 的名称为 _ ,中心离子及其价数为 _,配位体的结构简式是 _,配位数是 _。 12. 已知∶ [Co(NH3)6]Clx 呈抗磁性,[Co(NH3)6]Cly 呈顺磁性,则 x= _,y=_ 。 13. 已知 CoCl3·xNH3 的配合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若用 AgNO3 沉淀 0.05 molCoCl3·xNH3 中的氯离子,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消耗了 0.15 mol 的 AgNO3 ;另一种则消耗了 0.10 mol 的 AgNO3,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_和 _ 。 14. 四异硫氰根合钴(Ⅱ)酸钾和二氯化亚硝酸根.三氨.二水合钴(Ⅲ)两者的结构简式分别

为 15.在配合物[Cr0)(en)(C0)(O)]中,中心原子的氧化态是,配位数是,配 位原子是和,按系统命名法应称为 16.在水溶液中Fe”易和KC,0,生成K2[Fe(C,0),],此化合物应命名为 .。Fe"的配位数为,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此配合物具有很强的顺磁性,中心离子磁矩为5.9B.M,按品体场理论, 中心原子d电子排布为 17.向六水合铬(离子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生成四羟基·二水合铬( 酸离子的逐级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1) (②) (3) (④ 18.五氰.一羰基合铁()配离子、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W)、四硫氰根.二氨合铬(D 酸铵、二水合一溴化二溴.四水合铬(D和六氰合钴()酸六氨合铬()的结构简式依次是 和 19.K[PtCl6]晶体具有反萤石的结构,PtCI2按ABC,ABC,ABC密堆积方式排列,K 填入所有四面体空隙: (1)K*的配位数:(2)PtC1的配位数;(3)品胞中K+的数目: (④晶胞中PtC12一的数目一:(⑤)晶胞中八面体空隙数目为 20.经实验测定:nPy:C1,(Py为毗啶分子)的磁矩为3.88B.M,试指出: ()中心原子氧化态 :(2)中心原子的配位数—:(3)中心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一:(4)配合物空间构型 一:(⑤)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四、计算题: 1.固体CrC1,·6H,0有三种水合异构体:[Cr(H0)C1,[Cr(H0):C1]C12·H0, [Cr(,0),C1]C1·20。若将一份含0.5728gCrC1·6H0的溶液通过一支酸型阳离子交换 柱,然后用标准Na0H溶液滴定取代出的酸,消耗了28.84cm3的0.1491mol·dmNa0H。试 确定此Cr()配合物的正确化学式。(原子量:Cr52.00,H1.008,C135.45,016.00) 2.己知:

为_和_ 。 15. 在配合物[Cr(H2O)(en)(C2O4)(OH)]中,中心原子的氧化态是_,配位数是_,配 位原子是_和_,按系统命名法应称为_ 。 16. 在水溶液中 Fe3+ 易和 K2C2O4 生成 K2[Fe(C2O4)3] , 此化合物应命名为_ _ 。 Fe3+的配位数为_ ,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_。此配合物具有很强的顺磁性,中心离子磁矩为 5.9 B.M.,按晶体场理论, 中心原子 d 电子排布为_。 17. 向六水合铬(Ⅲ)离子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生成四羟基·二水合铬(Ⅲ) 酸离子的逐级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1) _ ; (2) _ ; (3) _ ; (4) _ 。 18. 五氰.一羰基合铁(Ⅱ)配离子、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Ⅳ)、四硫氰根.二氨合铬(Ⅲ) 酸铵、二水合一溴化二溴.四水合铬(Ⅲ)和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的结构简式依次是 _、_、_、 _和_。 19. K2[PtCl6 ] 晶体具有反萤石的结构,PtCl6 2- 按 ABC,ABC,ABC 密堆积方式排列,K + 填入所有四面体空隙: (1) K+的配位数_;(2)PtCl6 2-的配位数_;(3) 晶胞中 K+的数目_; (4) 晶胞中 PtCl62-的数目_;(5) 晶胞中八面体空隙数目为_ 。 20. 经实验测定:MnPy2Cl2(Py 为吡啶分子)的磁矩为 3.88 B.M. ,试指出: (1) 中心原子氧化态_;(2)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_;(3) 中心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_ ;(4) 配合物空间构型_ ;(5)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_。 四、计算题: 1. 固体 CrCl3·6H2O 有三种水合异构体: [Cr(H2O)6]Cl3,[Cr(H2O)5Cl]Cl2·H2O , [Cr(H2O)4Cl2]Cl·2H2O 。 若将一份含 0.5728gCrCl3·6H2O 的溶液通过一支酸型阳离子交换 柱,然后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取代出的酸,消耗了 28.84cm3 的 0.1491mol·dm-3 NaOH。试 确定此 Cr(Ⅲ)配合物的正确化学式。( 原子量:Cr 52.00, H 1.008, Cl 35.45, O 16.00 ) 2. 已知:

(a)某配合物的组成(质量分数)是:Cr20.0%:NB39.2%:C140.8%。它的化学式量是260.6 (原子量:Cr52.0:C135.5:N14.0:H1.00): (6)25.0cm30.052mol·dm该溶液和32.5cm30.121mol·dm'AgN03恰好完全沉淀 (c)往盛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NaOH,并加热,在试管口的湿pH试纸不变蓝。 根据上述情况 (1)判断该配合物的结构式:(2)写出此配合物的名称: (③)指出配离子杂化轨道类型:(④推算自旋磁矩。 3.计算在1.0dm30.10mol·dm-3KCN溶液中可溶解AgI多少摩尔? 己知KspAgI=1.5×1016,K稳Ag(CN)2=1.0X1021 4.200cm31.0mo1·dm的氨水可溶解AgC1多少克? 己知:AgC1摩尔质量为144g·ol,KspAgC1=1.6×10- KAg(NH3)2+=1.0×107. 5.欲用100cm氨水溶解0.717gAgC1(式量为143.4),求氨水的原始浓度至少为多少 (mol·dm)?(K稳AgNH3)2=1.1×10:KspAgC1=1.8×10-) 6.1.0dm30.10mol·dmCuS0,溶液中加入6.0mol·dm的N·01.0dm,求平衡时溶液 中Cu2+的浓度。(K稳=2.09×10) 7.在0.20ol·d恤Ag(C)2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20mol·dm的KI溶液,问可 否形成AgI沉淀?(K稳[Ag(CN)2-]=1.0×1.0,Ksp(AgI)=1.5×10) 8.在50cm30.10mol·dm AgNO0,溶液中加入30cm3密度为0.932g·cm3含318.24%的氢 水,冲稀到100cm后再加入0.10mol·dmKC1溶液10cm,问有无AgC1沉淀析出? (K稳[Ag3)2]-1.7×10,Ksp AgC1=1.5×1010 9.已知下列数据: Co"+e=Co2j中=1.808V Co2+6CN=Co(CN)6-K稳=1.00×10 Co3+6CN=Co(CN)6-K稳=1.00×104 l+2H0+4e=40HjΦ=0.402V (I)求Co(CN),+e=Co(CW的j中值 (②)讨论Co(CW)。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a)某配合物的组成(质量分数)是:Cr 20.0%;NH3 39.2%;Cl 40.8%。它的化学式量是 260.6 (原子量:Cr 52.0;Cl 35.5;N 14.0;H 1.00); (b)25.0cm30.052mol·dm-3 该溶液和 32.5cm30.121mol·dm-3 AgNO3 恰好完全沉淀; (c) 往盛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 NaOH,并加热,在试管口的湿 pH 试纸不变蓝。 根据上述情况 (1) 判断该配合物的结构式; (2) 写出此配合物的名称; (3) 指出配离子杂化轨道类型; (4) 推算自旋磁矩。 3. 计算在 1.0 dm3 0.10 mol·dm-3 KCN 溶液中可溶解 AgI 多少摩尔? 已知 KspAgI =1.5×10-16 , K 稳 Ag(CN)2- =1.0×1021 4. 200 cm31.0 mol·dm-3 的氨水可溶解 AgCl 多少克? 已知:AgCl 摩尔质量为 144 g·mol-1,KspAgCl =1.6×10-10 , KAg(NH3)2+ = 1.0×107. 5. 欲用 100 cm3 氨水溶解 0.717 g AgCl(式量为 143.4),求氨水的原始浓度至少为多少 (mol·dm-3 )? (K 稳 Ag(NH3)2 =1.1×107;KspAgCl =1.8×10-10 ) 6. 1.0dm30.10mol·dm-3 CuSO4 溶液中加入 6.0mol·dm-3 的 NH3·H2O 1.0dm3,求平衡时溶液 中 Cu2+的浓度。(K 稳=2.09×1013 ) 7. 在 0.20 mol·dm-3 Ag(CN)2-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0.20 mol·dm-3 的 KI 溶液,问可 否形成 AgI 沉淀? (K 稳[Ag(CN)2-] =1.0×1.021 , Ksp(AgI)=1.5×10-16 ) 8. 在 50cm30.10mol·dm-3 AgNO3 溶液中加入 30cm3 密度为 0.932 g·cm -3 含 NH318.24%的氨 水,冲稀到 100cm3 后再加入 0.10mol·dm-3 KCl 溶液 10cm3,问有无 AgCl 沉淀析出? (K 稳[Ag(NH3)2]+ =1.7×107,Ksp AgCl =1.5×10-10) 9. 已知下列数据: Co3++ e- = Co2+ j φ= 1.808 V Co2++ 6CN- = Co(CN)64- K 稳=1.00×1019 Co3++ 6CN- = Co(CN)63- K 稳=1.00×1064 H2 + 2H2O + 4e- = 4OH- j φ= 0.402 V (1) 求 Co(CN)6 3- + e- = Co(CN)6 4- 的 j φ值 (2) 讨论 Co(CN)6 4-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