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弯曲内力 4.4 弯曲内力练习

材料力学第 7章弯曲内力弯曲的概念和梁的计算简图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梁的内力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叠加原理、反问题分析静定多跨梁、刚架、曲杆的内力图
第 7 章 弯曲内力 弯曲的概念和梁的计算简图 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 梁的内力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叠加原理、反问题分析 静定多跨梁、刚架、曲杆的内力图

材料力学*刚架的内力图刚架或框架刚节点横梁由若干直杆组成的结构两杆件杆件变形时连接处保持刚性即两(一般为杆轴线的夹角直角)保持不变立柱A刚架的组成:横梁、立柱与刚节点
B 刚架的组成: 横梁、立柱与刚节点 立柱 刚节点 横梁 * 刚架的内力图 刚架或框架—— 由若干直杆组成的结构 ,杆件变形时,两杆件 连接处保持刚性,即两 杆轴线的夹角(一般为 直角)保持不变

材料力学刚架特点④轴力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无关一1剪力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无关M④弯矩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有关不再标出正负号,只画在受拉侧
刚架特点 轴力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无关 剪力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无关 弯矩的正负号与观察者位置有关 -不再标出正负号,只画在受拉侧

材料力学刚架内力图的画法无需建立坐标系;12控制面、微分关系:(3)轴力、剪力画在里侧和外侧均可,但需标出正负号:弯矩图画在受拉侧,无需标出正负号;(5)注意节点处的平衡关系
刚架内力图的画法 (1) 无需建立坐标系; (2) 控制面、微分关系; (3) 轴力、剪力画在里侧和外侧均可, 但需标出正负号; (4) 弯矩图画在受 拉 侧, 无需标出正负号; (5) 注意节点处的平衡关系

材料力学例题B已知平面刚架上的均布载荷集度g,长度l。试:画出刚架的内力图
例 题 已知平面刚架上的均 布载荷集度q,长度l。 B 试:画出刚架的内力图

材料力学Bql解:1、确定约束力2
B 解: 1、确定约束力 ql 2 ql 2 ql

材料力学B"Bqla解:2、确定控制面。2ql2
B ql 2 ql 2 ql 解: 2、确定控制面。 B' B" A C

材料力学解:3、确定控制面上的内力。考察竖杆AB的平衡SZF, =0, ql-ql+F(B)=0qlFN(B)Fo(B)=0g2M(B)Fo(B')ql=0ZF,=0, F(B)-2AFR(B)=号2qlZM(F)=0, M(B)-qlxl+qlx=(22qlM(B)= 92qlM(A)=0Fo(A)=qlFn(A)2
B ql 2 ql 2 ql 解: 3、确定控制面上的内力。 FQ (B') FN (B') M(B') 考察竖杆AB的平衡 Q Q 0 0 0 , F ql ql F B x F B N N 0 0 2 2 , y ql F FB ql F B 2 0 0 2 2 , B l M F M B ql l ql ql M B FQ A ql N 2 ql F A M A 0

材料力学考察横杆BC的平衡解:3、确定控制面上的内力。ZF,=0Fn(B")= 0qlFo(B")+ZF, =0,=(2B"M(B")F (B")=- l22FN(B")qlx1- M(B")=0ZMg(F)=0,Fo(B")2q1?M(B")=2F。(C)= -ql / 2F (C)=0M(C)= 0
B" B C 解:3、确定控制面上的内力。 FN(B") FQ(B") M(B") 考察 横杆BC的平衡 F FB x 0 0 N Q Q 0 0 2 2 y ql F FB ql F B , 2 0 0 2 2 , B ql M F l MB ql M B F C ql Q / 2 F C N 0 M C 0

材料力学剪力图标上正负号。解:4、画剪力图和弯矩图。弯矩图画在受拉的一侧。Fo(A)=qlF。(B')= 0Fn(B')Fa(B")M(B)ABqlF。(B")=CM(B)F(C)=-ql / 2d29业-2B0CqlB"塔Fo图由Aglql21B'9CM(A)=0ql2M(B")B"22M图912M(B")= M(C)=02
解:4、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A B' C B" 2 2 ql 2 2 ql 剪力图标上正负号。 弯矩图画在受拉的一侧。 ql A B' + - B" C 2 2 ql ql M C 0 M A 0 FQ C ql / 2 FQ A q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截面几何性质.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弯曲应力 5.1 纯弯曲应力分析及强度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弯曲应力 5.2 弯曲应力分析及强度设计-纯弯曲.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弯曲应力 5.3 梁的合理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弯曲变形 6.1 弯曲变形基本方程 6.2 计算梁位移的叠加法.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弯曲变形 6.3 简单超静定梁 6.4 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应力状态分析及强度理论(一点的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分析).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应力状态分析及强度理论(空间应力状态分析、平面应变状态、广义胡克定律).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应力状态分析及强度理论(应变能、强度理论).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组合变形 8.1 叠加原理、拉弯组合(偏心压缩).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组合变形 8.2 斜弯曲.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组合变形 8.3 弯扭组合.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4.1 压杆稳定概念 4.2 压杆临界载荷的确定.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3 压杆稳定校核与合理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能量法(杆件应变能的计算、卡氏定理1/2).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能量法(卡氏定理2/2、单位载荷法 - 莫尔积分).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动载荷(1/2).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动载荷(2/2).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1 压杆稳定的概念(The basic concepts of columns).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压杆稳定 Buckling of Columns §9-2 两端绞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The Critical Load for a straight, uniform, axially loaded, pin-ended columns).ppt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弯曲内力 4.2 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弯曲内力 4.3 梁的内力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弯曲内力 4.1 弯曲的概念和梁的计算简图 4.2 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扭转 3.3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计算和刚度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扭转 3.2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计算和强度设计 3.3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计算和刚度设计.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扭转 3.1 扭转的概念和内力计算 3.2 薄壁圆筒扭转.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2.5 拉压杆件的超静定问题 2.6 拉压杆件的应变能 2.7 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2.5 拉压杆件的超静定问题.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2.3 轴向拉压变形分析.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2.2 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2.1 拉压杆的内力与应力.pdf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绪论(北京交通大学:陈阿丽).pdf
- 电子工业出版社:《材料力学》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材料力学电子教材)Mechanics of MaterialsⅠ(主编:汪越胜、梁小燕).pdf
- 电子工业出版社:《材料力学》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材料力学电子教材)Mechanics of MaterialsⅠ(教材勘误).pdf
- 《高等岩石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9 岩石力学研究新进展.pptx
- 《高等岩石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8 相似模型试验.pptx
- 《高等岩石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5 岩体工程中的反分析方法.pptx
- 《高等岩石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4 岩石流变力学.pptx
- 《高等岩石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 岩石的强度理论与弹塑性本构模型.pptx
- 《高等岩石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3 地应力及其测量原理.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