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蛋白质的测定

蛋白质的测定
蛋白质的测定

⚫ 一、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意义 ⚫ 二、常量凯氏定氮法 ⚫ 三、微量凯氏定氮法 ⚫ 四、自动凯氏定氮仪
⚫ 一、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意义 ⚫ 二、常量凯氏定氮法 ⚫ 三、微量凯氏定氮法 ⚫ 四、自动凯氏定氮仪

一、概述 ⚫ (一)测定意义 ⚫ 1、蛋白质作为三大供能物质,是食品的重要 营养指标。 ⚫ 2、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 3、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 ⚫ 4、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增加肾负担,骨质 疏松) ⚫ 5、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可作为质 量检验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概述 ⚫ (一)测定意义 ⚫ 1、蛋白质作为三大供能物质,是食品的重要 营养指标。 ⚫ 2、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 3、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 ⚫ 4、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增加肾负担,骨质 疏松) ⚫ 5、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可作为质 量检验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 在各种不同的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各不相同, 一般说来动物性食品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植物性 食品 ⚫ 例如牛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0.0%左右,猪肉中 为9.5%,兔肉为21%,鸡肉为20%,牛乳为 3.5%黄鱼为17.0%,带鱼为18.0%,大豆为 40%,稻米 为8.5%,面粉为9.9%,菠菜为 2.4%,黄瓜为1.0%,桃为0.8%,柑橘为0.9%, 苹果为0.4%和油菜为1.5%左右
(二)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 在各种不同的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各不相同, 一般说来动物性食品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植物性 食品 ⚫ 例如牛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0.0%左右,猪肉中 为9.5%,兔肉为21%,鸡肉为20%,牛乳为 3.5%黄鱼为17.0%,带鱼为18.0%,大豆为 40%,稻米 为8.5%,面粉为9.9%,菠菜为 2.4%,黄瓜为1.0%,桃为0.8%,柑橘为0.9%, 苹果为0.4%和油菜为1.5%左右

新型蛋白质类食品。 ⚫ 单细胞蛋白、螺旋藻 ⚫ 螺旋藻植物蛋白质含量最高达70%,相当于牛 肉的3倍,包含全部八种人体所需又无法自身 合成的氨基酸,是人类最为最理想的蛋白质天 然宝库
新型蛋白质类食品。 ⚫ 单细胞蛋白、螺旋藻 ⚫ 螺旋藻植物蛋白质含量最高达70%,相当于牛 肉的3倍,包含全部八种人体所需又无法自身 合成的氨基酸,是人类最为最理想的蛋白质天 然宝库

(三)测定原理 ⚫ 凯氏定氮法 ⚫ 通过测定食品中N的含量,再乘以蛋白质系数,就可以 得到蛋白质的含量 = N×6.25 = 蛋白质含量 ⚫ 而一般来说,食品中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6%,所以, 测得的含氮量再乘以6.25,就能得到蛋白质的含量。 16% N
(三)测定原理 ⚫ 凯氏定氮法 ⚫ 通过测定食品中N的含量,再乘以蛋白质系数,就可以 得到蛋白质的含量 = N×6.25 = 蛋白质含量 ⚫ 而一般来说,食品中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6%,所以, 测得的含氮量再乘以6.25,就能得到蛋白质的含量。 16% N

二、凯氏定氮法(国标法) ⚫ 1、原理 ⚫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 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 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 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 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 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二、凯氏定氮法(国标法) ⚫ 1、原理 ⚫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 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 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 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 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 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2NaOH+ (NH4 ) 2 SO4 = 2NH3 ↓+ Na2 SO4 + 2H2O 2NH3 + 4H3BO3=(NH4 ) 2B4O7+5H2O (NH4 ) 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2NH2 (CH)2COOH + 13H2SO4 = (NH4 )2SO4 + 6CO2 + 12SO2 + 16H2O
2NaOH+ (NH4 ) 2 SO4 = 2NH3 ↓+ Na2 SO4 + 2H2O 2NH3 + 4H3BO3=(NH4 ) 2B4O7+5H2O (NH4 ) 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2NH2 (CH)2COOH + 13H2SO4 = (NH4 )2SO4 + 6CO2 + 12SO2 + 16H2O

2、仪器和试剂 ⚫ ① 500ml凯氏烧瓶 ⚫ ② 定氮蒸馏装置 硫酸铜 ; 硫酸钾; 硫酸; 40g∕L硼酸溶液: 混合指示剂:(国标)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g∕L 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按2:1的比例混合。 或者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g∕L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按1:5的比例混合; 400g∕L氢氧化钠; 0.1mol∕L盐酸标准溶液
2、仪器和试剂 ⚫ ① 500ml凯氏烧瓶 ⚫ ② 定氮蒸馏装置 硫酸铜 ; 硫酸钾; 硫酸; 40g∕L硼酸溶液: 混合指示剂:(国标)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g∕L 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按2:1的比例混合。 或者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g∕L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按1:5的比例混合; 400g∕L氢氧化钠; 0.1mol∕L盐酸标准溶液

3、步骤 ⚫ 样品消化 蒸馏、吸收 滴定
3、步骤 ⚫ 样品消化 蒸馏、吸收 滴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微生物的测定(含在饮料的检测中).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中元素的测定.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原料乳的分析与检验.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中的化学.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分析与检验绪论.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灰分的测定.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酸度的测定.ppt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食品毒理学目录.doc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水产品原料、常用调味料.ppt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禽畜原料.ppt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果蔬原料.ppt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油脂原料.ppt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粮食原料.ppt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多糖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酸度的测定.doc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熟肉中淀粉的测定(脂类的测定方法).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绪论.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含天然有毒物质的食物.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膳食结构中的不安全因素.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 概述.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第二节 毒理学评价.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 风险评价.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食品安全控制 第一节 食品标准与标准化.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食品安全控制 第二节 GMP与食品安全.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食品安全控制 第三节 HACCP与食品安全.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食品安全控制 第四节 ISO9000与食品安全.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三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比较表.doc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三种审核的区别表.doc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食品安全控制关系图.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流体流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