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灰分的测定

第二节 灰份的测定
第二节 灰份的测定

一、概述 ◼ 食品经高温(500~6000C )灼烧后的残留物, 叫做灰分。 ◼ 食品中无机盐的总称。 ◼ 食品的组成十分复杂,除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外, 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成分。当这些组分经高温灼 烧时,将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 成分挥发逸散(CO2、H2O),而无机成分(主 要是无机盐及其氧化物)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 物称为灰分。灰分是标示食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 一项指标
一、概述 ◼ 食品经高温(500~6000C )灼烧后的残留物, 叫做灰分。 ◼ 食品中无机盐的总称。 ◼ 食品的组成十分复杂,除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外, 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成分。当这些组分经高温灼 烧时,将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 成分挥发逸散(CO2、H2O),而无机成分(主 要是无机盐及其氧化物)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 物称为灰分。灰分是标示食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 一项指标

◼ 食品的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 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 ◼ (1)食品在灰化时,某些易挥发元素,如氯、碘、 铅等,会挥发散失,磷、硫等也能以含氧酸的 形式挥发散失,使这些无机成分减少。 ◼ (2)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 氧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多。 ◼ 因此,灰分并不能准确地表示食品中原来的无 机成分的总量。从这种观点出发通常把食品经 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 食品的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 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 ◼ (1)食品在灰化时,某些易挥发元素,如氯、碘、 铅等,会挥发散失,磷、硫等也能以含氧酸的 形式挥发散失,使这些无机成分减少。 ◼ (2)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 氧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多。 ◼ 因此,灰分并不能准确地表示食品中原来的无 机成分的总量。从这种观点出发通常把食品经 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 (1) 总灰分 ◼ (2) 水溶性灰分 ◼ (3) 水不溶性灰分 按溶解性分类 ◼ (4) 酸不溶性灰分 ◼ 其中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可溶性的钾、钠、钙、镁 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 ◼ 水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铁、铝等氧化 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 ◼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中原来存 在的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二、灰分测定的内容
◼ (1) 总灰分 ◼ (2) 水溶性灰分 ◼ (3) 水不溶性灰分 按溶解性分类 ◼ (4) 酸不溶性灰分 ◼ 其中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可溶性的钾、钠、钙、镁 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 ◼ 水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铁、铝等氧化 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 ◼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中原来存 在的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二、灰分测定的内容

◼ (1) 评判食品的加工精度和食品品质 ◼ ① 面粉的加工精度 在面粉加工中,常以总灰分含量评定面粉 等级,富强粉为0.3~0.5%;标准粉为0.6~0.9%; ◼ ② 无机盐是六大营养要素之一,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要正确评价某食品的营养价值,其无机盐含量是一个评价指标。例 如,黄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除富含蛋白质外,它的灰分含量 高达5.0%。故测定灰分总含量,在评价食品营养方面有其重要意义。 ◼ ③ 生产果胶、明胶之类的胶质品时,灰分是这些制品的胶冻性能的 标志。果胶的含量<5%。 ◼ ④ 水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可作为食品生产的一项控制指标。 ◼ 水溶性灰分指示果酱、果冻制品中的果汁含量。 ◼ 酸不溶性灰分中的大部分,是一些来自原料本身中的,或在加工过 程中来自环境污染混入产品中的泥沙等机械污染物,另外,还含有 一些样品组织中的微量硅。 三、 测定灰分的意义
◼ (1) 评判食品的加工精度和食品品质 ◼ ① 面粉的加工精度 在面粉加工中,常以总灰分含量评定面粉 等级,富强粉为0.3~0.5%;标准粉为0.6~0.9%; ◼ ② 无机盐是六大营养要素之一,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要正确评价某食品的营养价值,其无机盐含量是一个评价指标。例 如,黄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除富含蛋白质外,它的灰分含量 高达5.0%。故测定灰分总含量,在评价食品营养方面有其重要意义。 ◼ ③ 生产果胶、明胶之类的胶质品时,灰分是这些制品的胶冻性能的 标志。果胶的含量<5%。 ◼ ④ 水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可作为食品生产的一项控制指标。 ◼ 水溶性灰分指示果酱、果冻制品中的果汁含量。 ◼ 酸不溶性灰分中的大部分,是一些来自原料本身中的,或在加工过 程中来自环境污染混入产品中的泥沙等机械污染物,另外,还含有 一些样品组织中的微量硅。 三、 测定灰分的意义

◼ 不同的食品,因所用原料、加工方法及测定条件的不 同,各种灰分的组成和含量也不相同,当这些条件确 定后,某种食品的灰分常在一定范围内。 ◼ 如果灰分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说明食品生产中使用 了不合乎卫生标准要求的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食品 在加工、贮运过程中受到了污染。因此,测定灰分可 以判断食品受污染的程度。 ◼ 富强粉为0.3~0.5%;标准粉为0.6~0.9% ◼ 茶叶为4~7%、水果0.2%~1.2% 、蔬菜0.5~2.0% ◼ 肉类0.5~1.2%,对虾1.1~1.7%、乳品0.5~1.5% ◼ 因此,灰分是某些食品的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是食 品成分分析的项目之一。 (2) 判断食品受污染的程度
◼ 不同的食品,因所用原料、加工方法及测定条件的不 同,各种灰分的组成和含量也不相同,当这些条件确 定后,某种食品的灰分常在一定范围内。 ◼ 如果灰分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说明食品生产中使用 了不合乎卫生标准要求的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食品 在加工、贮运过程中受到了污染。因此,测定灰分可 以判断食品受污染的程度。 ◼ 富强粉为0.3~0.5%;标准粉为0.6~0.9% ◼ 茶叶为4~7%、水果0.2%~1.2% 、蔬菜0.5~2.0% ◼ 肉类0.5~1.2%,对虾1.1~1.7%、乳品0.5~1.5% ◼ 因此,灰分是某些食品的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是食 品成分分析的项目之一。 (2) 判断食品受污染的程度

四、总灰分测定方法 (一) 原理:(P68) 把一定的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转 化,称量残留物的重量至恒重,计算出样品总 灰分的含量。 ◼ (二)仪器 ◼ ①高温炉 ②坩埚 ◼ ③坩埚钳 ④干燥器 ◼ ⑤分析天平
四、总灰分测定方法 (一) 原理:(P68) 把一定的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转 化,称量残留物的重量至恒重,计算出样品总 灰分的含量。 ◼ (二)仪器 ◼ ①高温炉 ②坩埚 ◼ ③坩埚钳 ④干燥器 ◼ ⑤分析天平

◼ 素烧瓷坩锅 ◼ 石英坩锅 ◼ 容器 铂坩锅 ◼ 铝箔 ◼
◼ 素烧瓷坩锅 ◼ 石英坩锅 ◼ 容器 铂坩锅 ◼ 铝箔 ◼

www.china.cn

y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酸度的测定.ppt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食品毒理学目录.doc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水产品原料、常用调味料.ppt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禽畜原料.ppt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果蔬原料.ppt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油脂原料.ppt
- 《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粮食原料.ppt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多糖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酸度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灰分的测定及灰化方法.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水分的测定.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样品的采取、制备、处理与保存.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常规分析技术.doc
- 《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蛋白质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干燥.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第八章 干燥 Basic Concepts.pdf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分析与检验绪论.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中的化学.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原料乳的分析与检验.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中元素的测定.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微生物的测定(含在饮料的检测中).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蛋白质的测定.ppt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熟肉中淀粉的测定(脂类的测定方法).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绪论.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含天然有毒物质的食物.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膳食结构中的不安全因素.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 概述.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第二节 毒理学评价.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 风险评价.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食品安全控制 第一节 食品标准与标准化.ppt
- 《食品安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食品安全控制 第二节 GMP与食品安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