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马克思地租视角下的农地使用权流转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151.4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马克思地租视角下的农地使用权流转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马克思地租视角下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口黄丽萍摘要:我国进口农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土地却出现了严重的抛荒现象,预示着我国农地正从耕作土地中被排挤出去。农地使用权流转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隐优的不是土地,也不是农产品,而是产品的生产者一一农民。文章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农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分析。关键词:地租理论: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图分类号:F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06)05-0029-04定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生产技术的装备落后于工一、马克思对地租理论的重大贡献业,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工业部门低。因此,等(一)马克思从根本上揭示了地租的真正来源量资本在农业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大于工业,全部西方经济学家虽然也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地租的农产品的总剩余价值要大于总平均利润,农产品的总来源,或者把地租着作是一种“剩余”,或者把地租看作价值要大于总生产价格。由手主地所有权的垒断所决是生产力的报酬。但是由于他们都不是以科学的劳动定的缴纳地租的必要,使农产品必须在生产价格以上价值论为出发点,所以,他们就放弃科学认识地租的按价值出卖。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这种差额,一切可能性,都没有从根本上正确解决地租的来源问就不参与全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过程,而留在农业中,构题。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真正的困难不在于“一成绝对地租的实体。般地说明农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和与之相适应马克思又指出,“如果农业资本的平均构成等手社的剩余价值",而“在于证明,在剩余价值已经在各个会平均资本的构成,那末,上述意义上的绝对地租,也部门之间平均化为平均利润之后,在待分配的全就是既和级差地租不同,又和以真正垒断价格为基础部剩余价值看来都已分配完毕之后,从哪里又会出现的地租不同的地租,就会消失”。这正说明地租的历史这种剩余价值的超额部分,由投在土地上的资本以地性质,但只要主地的所有权存在并且需要某一主地投租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入使用,绝对地租就不会完全消失,“而这种地租在这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种情况,只能来自市场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地租的真正来源是农业雇佣工余额,简单地说,只能来自产品的垒断价格”,即由垒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马克思对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断价格产生的地租。至于它的来源,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作了说明。由于资本主义主地经关于断价格理论中获得阐释。另外意义的地租不是营的星断,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从由生产中形成的,也不是由价值和价格形成中产生产条件来决定。的,它是由购买者来支付的。如果购买者是资本家,那中等地和优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么就是从他所剩前的剩余价值的扣除:如果购买者是生产价格的部分就是平均利润之外的超额利润,这个工人,那就是对工人所创造价值的进一步剥削;如果产部分也就是级差地租的实体。对于绝对地租的承认以品用于国际贸易,那就是对国外工人所创造的价值的及来源的深刻分析更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马克思认剥削。当然,与“上述意义的地租”即农产品的价值高于为,绝对地租的实体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可以超过社生产价格而产生的绝对地租不同的是,“上述意义的地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一个余额。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作者简介:黄丽萍(1970一),女,厦门大学经济系03级博士研究生,福建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的研究。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2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摘 要$我国进口农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土地却出现了严重的抛荒现象%预示着我国农地正从耕作 土地中被排挤出去& 农地使用权流转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隐忧的不是土地%也不是农产品%而是产品的 生产者’’农民& 文章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农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租理论(土地(使用权流转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 一)马克思对地租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马克思从根本上揭示了地租的真正来源 西方经济学家虽然也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地租的 来源%或者把地租看作是一种,剩余-%或者把地租看作 是生产力的报酬& 但是由于他们都不是以科学的劳动 价值论为出发点%所以%他们就放弃了科学认识地租的 一切可能性% 都没有从根本上正确解决地租的来源问 题& 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真正的困难不在于,一 般地说明农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产品和与之相适应 的剩余价值-)’* %而,在于证明%在剩余价值已经在各个 部门之间平均化为平均利润之后% .在待分配的全 部剩余价值看来都已分配完毕之后% 从哪里又会出现 这种剩余价值的超额部分% 由投在土地上的资本以地 租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 &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 理论的基础上% 揭示了地租的真正来源是农业雇佣工 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对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作了说明& 由于资本主义土地经 营的垄断%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地的生 产条件来决定& 中等地和优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 生产价格的部分就是平均利润之外的超额利润% 这个 部分也就是级差地租的实体& 对于绝对地租的承认以 及来源的深刻分析更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认 为% 绝对地租的实体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可以超过社 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一个余额&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 定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生产技术的装备落后于工 业%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工业部门低& 因此%等 量资本在农业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大于工业% 全部 农产品的总剩余价值要大于总平均利润% 农产品的总 价值要大于总生产价格& 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决 定的缴纳地租的必要% 使农产品必须在生产价格以上 按价值出卖& 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这种差额% 就不参与全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过程%而留在农业中%构 成绝对地租的实体& 马克思又指出%,如果农业资本的平均构成等于社 会平均资本的构成%那末%上述意义上的绝对地租%也 就是既和级差地租不同% 又和以真正垄断价格为基础 的地租不同的地租%就会消失-)&, & 这正说明地租的历史 性质% 但只要土地的所有权存在并且需要某一土地投 入使用% 绝对地租就不会完全消失%,而这种地租在这 种情况下% 只能来自市场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 余额%简单地说%只能来自产品的垄断价格-)-, %即由垄 断价格产生的地租& 至于它的来源%我们可以从马克思 关于垄断价格理论中获得阐释& 另外意义的地租不是 从由生产中形成的% 也不是由价值和价格形成中产生 的%它是由购买者来支付的& 如果购买者是资本家%那 么就是从他所剥削的剩余价值的扣除( 如果购买者是 工人%那就是对工人所创造价值的进一步剥削(如果产 品用于国际贸易% 那就是对国外工人所创造的价值的 剥削& 当然%与,上述意义的地租-即农产品的价值高于 生产价格而产生的绝对地租不同的是%,上述意义的地 作者简介$黄丽萍*(./"’+%女%厦门大学经济系"&级博士研究生%福建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的研究& 马克思地租视角下的农地使用权流转 ! 黄丽萍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租“的来源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劣等地生产的农产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也能取得垒断价格产生的地租,不但是对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平均利润,这就有人把务等地投入耕种。从上开的序列余价值,也可能是农业工人必要劳动的一个部分。看,如果只是劣等地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中等地和优等地也先后被投入耕种,只要市场的需求情况仍然需(二)马克思对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以及形成的条件和原因进行严格的区分要继续耕种劣等地,劣等地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仍然李嘉图等西方经济学者只承认级差地租,不承认就是社会生产价格。因此“无论价格不变,还是价格上绝对地租,而且把它们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混淆在一起。涨,无论是较坏土地不断发展到较好土地,还是由较好马克思则根据地租形成原因和条件的不同,把它们区土地不断倒退到较坏土地,级差地租总是同样发展和增加的"国。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并科学区分了它们所形成(四)马克思全面分析了级差地租Ⅱ的形成上所产的原因和条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是级差生的各种复杂组合19地租形成的条件,而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资本在分析级差地租Ⅱ时,李嘉图仅把其中的一种例主义经营的垒断。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数量是有限外的情况作为通常的情况,舍去其多种复杂的情况,片的,谁租用了较优的土地,谁就获得了这种土地的经营面地认为级差地租Ⅱ只有在生产价格上涨时才会形垒断权其他的竞争者就难以得到它们,因此租用较优成。马克思认为,追加投资也可能在A、B、C、D任何一级土地的资本家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地获得超额利的主地进行,并可能形成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任润,他们把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付给土地所有者,超额利何追加的投资只能取得A地的生产率,则对该投资只能润就转化为地租。“正是因为这个余额不是由于他的资提供同A地一样的由生产价格所提供的平均利润,不会本本身产生,而是由于支配一种可以和他的资本分离、提供超额利润,不会形成级差地租Ⅱ。第二种情况是,可以断、数量有限的自然力而产生,所以这个余额就如果追加的资本取得比A地更高的生产率,提供较高的转化为地租"5]。产量,并且农产品的供给仍然不存在过剩,那么农产品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土地所有权断的存的社会生产价格可能保持不变,级差地租Ⅱ仍会产生,在。在存在主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即使最劣的主地,如果并且地租总额也在增长。第三种情况是,如果追加的投不缴纳地租,土地所有者则宁可让其荒芜也不会白白地资取得比A地更高的生产率,提供较高的产量,并且农让渡给别人去耕种,所以,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要上涨产品的供给超过需求,从而导致增加的供给把A地从耕到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以上,才地中排挤出去,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下降,不再由A级能有余额作为绝对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这正如马克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这时,“价格的下跌和利润率的提思所说的:如果最坏土地“不提供一个超过生产价格的高会在什么程度上引起更大的超额(也就是更大的地余额,即地租,就不可能被人耕种,那么,土地所有权就租的形成这就完全取决于新追加的资本的生产率提是引起这个价格上涨的原因。王地所有权本身已经产生高的程度和新追加的资本的总量“地租间。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二、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不畅的症结:地租实体缩小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在生产发达的各国,农业的发展程度没有达到加工工业的水平,农业上一定量的资(一)农地使用权价格低廉使农地使用权流转陷入本,同由社会平均构成的同等数量的资本相比,会生产僵局较多的剩余价值,即推动和支配较多的剩余劳动,农产农地使用权价格的低廉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阻滞品这种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超额利润。由于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农地使用权供给的直接抑制。农地使用权价格的变化必然影响供给的变化,价格上升,供土地私有权的存在,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三)马克思科学考察了级差地租I形成的系列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右移: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供给在级差地租I形成的系列上,李嘉图等人认为,耕曲线左移。我国农地使用权价格是十分低廉的,对福种的序列是先耕种优等地然后再耕种劣等地,而有的建、湖南两省的调查发现,转让农地使用权的年平均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恰恰相反,认为是先耕种劣等地然金是250斤谷子/亩,有的农户还是无偿赠送。按照福建后再优等地。这些都是绝对化的片面看法,不符合历史人均耕地0.6亩计算,一个农民在转让主地使用权之后平均只能获得120元左右的收入。农民一且失去非农就发展的实际情况。马克思对级差地1的考察既分析了上升的序列,也分析了级差地租下降的序列他首先业机会,这120元的收入根本无法承担起就业,养老等考察了级差地租下降的序列,由于肥沃土地的农产品多方面的功能,农户可以暂时转让农地使用权但长期转让农地使用权的行为却非常谨慎。所以,农地使用权产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以致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30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租$的来源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而 垄断价格产生的地租& 不但是对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 余价值&也可能是农业工人必要劳动的一个部分% ’二(马克思对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以及形成的条 件和原因进行严格的区分 李嘉图等西方经济学者只承认级差地租& 不承认 绝对地租&而且把它们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混淆在一起% 马克思则根据地租形成原因和条件的不同& 把它们区 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并科学区分了它们所形成 的原因和条件% 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是级差 地租形成的条件& 而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资本 主义经营的垄断% 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数量是有限 的&谁租用了较优的土地&谁就获得了这种土地的经营 垄断权&其他的竞争者就难以得到它们&因此租用较优 土地的资本家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地获得超额利 润&他们把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付给土地所有者&超额利 润就转化为地租% )正是因为这个余额不是由于他的资 本本身产生&而是由于支配一种可以和他的资本分离* 可以垄断*数量有限的自然力而产生&所以这个余额就 转化为地租$%$& %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土地所有权垄断的存 在%在存在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即使最劣的土地&如果 不缴纳地租&土地所有者则宁可让其荒芜也不会白白地 让渡给别人去耕种&所以&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要上涨 到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以上&才 能有余额作为绝对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这正如马克 思所说的+如果最坏土地,不提供一个超过生产价格的 余额&即地租&就不可能被人耕种&那么&土地所有权就 是引起这个价格上涨的原因%土地所有权本身已经产生 地租$%#& %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 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在生产发达的各国&农业的发 展程度没有达到加工工业的水平$%’& &农业上一定量的资 本&同由社会平均构成的同等数量的资本相比&会生产 较多的剩余价值&即推动和支配较多的剩余劳动&农产 品这种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超额利润% 由于 土地私有权的存在&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三(马克思科学考察了级差地租!形成的系列 在级差地租!形成的系列上&李嘉图等人认为&耕 种的序列是先耕种优等地然后再耕种劣等地& 而有的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恰恰相反& 认为是先耕种劣等地然 后再优等地% 这些都是绝对化的片面看法&不符合历史 发展的实际情况% 马克思对级差地租!的考察既分析 了上升的序列&也分析了级差地租下降的序列% 他首先 考察了级差地租下降的序列& 由于肥沃土地的农产品 产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以致 劣等地生产的农产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也能取得 平均利润&这就有人把劣等地投入耕种% 从上升的序列 看&如果只是劣等地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中等地和优 等地也先后被投入耕种& 只要市场的需求情况仍然需 要继续耕种劣等地& 劣等地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仍然 就是社会生产价格% 因此&,无论价格不变&还是价格上 涨&无论是较坏土地不断发展到较好土地&还是由较好 土地不断倒退到较坏土地& 级差地租总是同样发展和 增加的$%(& % ’四(马克思全面分析了级差地租"的形成上所产 生的各种复杂组合%)& 在分析级差地租"时& 李嘉图仅把其中的一种例 外的情况作为通常的情况&舍去其多种复杂的情况&片 面地认为级差地租"只有在生产价格上涨时才会形 成% 马克思认为&追加投资也可能在**+*,*-任何一级 的土地进行&并可能形成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任 何追加的投资只能取得*地的生产率&则对该投资只能 提供同*地一样的由生产价格所提供的平均利润&不会 提供超额利润&不会形成级差地租"% 第二种情况是& 如果追加的资本取得比*地更高的生产率&提供较高的 产量&并且农产品的供给仍然不存在过剩&那么农产品 的社会生产价格可能保持不变&级差地租"仍会产生& 并且地租总额也在增长% 第三种情况是&如果追加的投 资取得比*地更高的生产率&提供较高的产量&并且农 产品的供给超过需求&从而导致增加的供给把*地从耕 地中排挤出去&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下降&不再由*级 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这时&,价格的下跌和利润率的提 高会在什么程度上引起更大的超额 ’也就是更大的地 租(的形成&这就完全取决于新追加的资本的生产率提 高的程度和新追加的资本的总量$%."& % 二*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不畅的症结+地租实体缩 小 ’一(农地使用权价格低廉使农地使用权流转陷入 僵局 农地使用权价格的低廉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阻滞 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农地使用权供给的直接抑制% 农地 使用权价格的变化必然影响供给的变化&价格上升&供 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右移-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供给 曲线左移% 我国农地使用权价格是十分低廉的& 对福 建*湖南两省的调查发现&转让农地使用权的年平均租 金是!$"斤谷子 / 亩&有的农户还是无偿赠送% 按照福建 人均耕地"0#亩计算& 一个农民在转让土地使用权之后 平均只能获得.!"元左右的收入% 农民一旦失去非农就 业机会&这.!"元的收入根本无法承担起就业*养老等 多方面的功能& 农户可以暂时转让农地使用权但长期 转让农地使用权的行为却非常谨慎% 所以&农地使用权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价格的低廉抑制了农地使用权特别是长期使用权的供欧洲国家,农业部门的生产力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所给。以世界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也大大提高,与世界社会农地使用权价格的低廉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阻滞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甚至有些作用还表现为对农地使用权需求的间接抑制。商品价国家的农业有机构成已经高手社会平均的有机构成。格的下跌本来应该引起需求量的上升,但是,我国自前所以,世界农业资本平均使用的活劳动与社会资本平均使用的活劳动相比,在逐步减少。在相同资本投入的的农地使用权价格是极其低廉的,但为什么农地使用权的需求却非常乏力。从表面上看来,农地使用权的需情况下,农业部门所能获得的剩余劳动和利润率也在求似乎是一种例外,似乎是农地使用权价格越低,需求降低。作为绝对地租实体的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量越少。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农地使用权的价格过于余额已经缩小或已经不存在。发达国家为了刺激农民低廉,土地使用权的供给者不愿长期转让土地使用权,生产的积极性,政府还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虽然转入户难以对主地进行长期投资,农业科技的含量不农业经营者仍要缴纳绝对地租,但已经不是“上述意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都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农义"的绝对地租,即这个绝对地租不是农产品价值高于业比较收益的局面也就得不到很大的改观,经营转入生产价格的余额,而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生产价土地的最后净收益仍然是非常微薄。所以,农地使用权格的余额。我们还要注意到,虽然土地所有权垒断能使农产的需求也跨踏不前。农地使用权的供求和价格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品的市场价格超过它们的生产价格,但市场价格将在相互影响。一方面,短期需求不足和长期供给不足抑制多大程度上高手生产价格,或者说农业生产的超过一了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价格:另一方面,农地使用权流转定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地租,价格的低廉又反过来阻滞农地使用权的流转。二者的还要取决于一般的市场状况。当今农业科技的快速发相互作用把农地使用权的价格和供求推进一个恶性循展,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都得到了快速的环,使农地使用权流转在这种恶性循环中陷入滞的提高,世界农产品的供给已经可以满足需求,基至还因局面。为相对过剩展开激烈的贸易战。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产(二)农地使用权流转价格低廉的决定性因素:地品价格优势的攻击下,我国当前的农产品已经超乎规租实体菱缩律地提前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国内的农产品市场正农地使用权价格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地租,地租实一步一步地被外国农产品占领。这就意味看我国的农体的变化是农地使用权价格的基础,农地使用权流转业耕地正从世界农业耕地中遂渐被排挤出来,不但我国农产品的价值不能高于生产价格,而且农产品的市价格始终是以地租实体为核心:受供求关系的影围绕着地租上下波动,所以地租实体的菱缩是农地使用场价格也不能或难以超过它们的生产价格。“上述意权流转价格低廉的决定性因素。义”的绝对地租和来自断价格的另外一种意义的绝1绝对地租实体的缩小。绝对地租的实体是农产对地租实体都在缩小或难以存在。品的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在分析资本主义绝2、级差地租实体的缩小。如前所述,由于土地经营对地租时,马克思以当时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低手工的垒断、投资于条件较好的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经营者,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虽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为条件。他指出,如果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那么在相同资但仍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这个本投入的情况下,农业部门将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土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的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农业经地所有权的垒断,排厅了社会资本对农业生产部门的营者获得平均利润。但在开放的条件下,情况显得更为投入,从而完全排斥或部分排斥剩余劳动一般平均化复杂,此时,国别价值转化为个别价值,社会生产价格为平均利润,使土地产品的价值超过它们生产价格的转化为个别生产价格。由于农业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追超额利润留在农业部门,这个超额利润就转化为绝对加投资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世地租缴纳给地主。界农产品的总量已经能够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从我国的实际看,农业的有机构成确实低于工业农产品已经能够满足有支付能力需求的前提下,按照的有机构成。但在开放的条件下,情况则完全不同。此马克思的分析,这些增加的供给将把一部分劣等地从时,绝对地租产生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国耕地中排挤出去,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下降,不再由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这就是说,在国际市场上,此而是世界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低于世界社会平均资本时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再是生产条件最差国家的的有机构成。作为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美国、加拿大和国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社会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3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价格的低廉抑制了农地使用权特别是长期使用权的供 给$ 农地使用权价格的低廉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阻滞 作用还表现为对农地使用权需求的间接抑制$ 商品价 格的下跌本来应该引起需求量的上升%但是%我国目前 的农地使用权价格是极其低廉的% 但为什么农地使用 权的需求却非常乏力$ 从表面上看来%农地使用权的需 求似乎是一种例外%似乎是农地使用权价格越低%需求 量越少$ 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农地使用权的价格过于 低廉%土地使用权的供给者不愿长期转让土地使用权% 转入户难以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 农业科技的含量不 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都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农 业比较收益的局面也就得不到很大的改观% 经营转入 土地的最后净收益仍然是非常微薄$ 所以%农地使用权 的需求也踌躇不前$ 农地使用权的供求和价格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一方面%短期需求不足和长期供给不足抑制 了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价格’另一方面%农地使用权流转 价格的低廉又反过来阻滞农地使用权的流转$ 二者的 相互作用把农地使用权的价格和供求推进一个恶性循 环% 使农地使用权流转在这种恶性循环中陷入僵滞的 局面$ (二) 农地使用权流转价格低廉的决定性因素*地 租实体萎缩 农地使用权价格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地租% 地租实 体的变化是农地使用权价格的基础% 农地使用权流转 价格始终是以地租实体为核心%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 绕着地租上下波动% 所以地租实体的萎缩是农地使用 权流转价格低廉的决定性因素$ %&绝对地租实体的缩小$ 绝对地租的实体是农产 品的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在分析资本主义绝 对地租时% 马克思以当时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低于工 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为条件$ 他指出%如果农业部门的有 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 那么在相同资 本投入的情况下%农业部门将获得更多的利润$ 由于土 地所有权的垄断% 排斥了社会资本对农业生产部门的 投入% 从而完全排斥或部分排斥剩余劳动一般平均化 为平均利润% 使土地产品的价值超过它们生产价格的 超额利润留在农业部门% 这个超额利润就转化为绝对 地租缴纳给地主$ 从我国的实际看% 农业的有机构成确实低于工业 的有机构成$ 但在开放的条件下%情况则完全不同$ 此 时%绝对地租产生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国 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 而是世界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低于世界社会平均资本 的有机构成$ 作为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美国&加拿大和 欧洲国家%农业部门的生产力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所 以世界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也大大提高% 与世界社会 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 甚至有些 国家的农业有机构成已经高于社会平均的有机构成$ 所以% 世界农业资本平均使用的活劳动与社会资本平 均使用的活劳动相比%在逐步减少$ 在相同资本投入的 情况下% 农业部门所能获得的剩余劳动和利润率也在 降低$ 作为绝对地租实体的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 余额已经缩小或已经不存在$ 发达国家为了刺激农民 生产的积极性%政府还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 虽然 农业经营者仍要缴纳绝对地租% 但已经不是 +上述意 义,的绝对地租%即这个绝对地租不是农产品价值高于 生产价格的余额% 而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生产价 格的余额$ 我们还要注意到% 虽然土地所有权垄断能使农产 品的市场价格超过它们的生产价格% 但市场价格将在 多大程度上高于生产价格% 或者说农业生产的超过一 定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地租% 还要取决于一般的市场状况$ 当今农业科技的快速发 展% 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都得到了快速的 提高%世界农产品的供给已经可以满足需求%甚至还因 为相对过剩展开激烈的贸易战$ 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产 品价格优势的攻击下% 我国当前的农产品已经超乎规 律地提前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 国内的农产品市场正 一步一步地被外国农产品占领$ 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农 业耕地正从世界农业耕地中逐渐被排挤出来% 不但我 国农产品的价值不能高于生产价格% 而且农产品的市 场价格也不能或难以超过它们的生产价格$ +上述意 义, 的绝对地租和来自垄断价格的另外一种意义的绝 对地租实体都在缩小或难以存在$ !&级差地租实体的缩小$ 如前所述%由于土地经营 的垄断% 投资于条件较好的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经 营者%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虽低于社会生产价格% 但仍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这个 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的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 农业经 营者获得平均利润$ 但在开放的条件下%情况显得更为 复杂%此时%国别价值转化为个别价值%社会生产价格 转化为个别生产价格$ 由于农业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追 加投资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世 界农产品的总量已经能够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在 农产品已经能够满足有支付能力需求的前提下% 按照 马克思的分析% 这些增加的供给将把一部分劣等地从 耕地中排挤出去%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下降%不再由 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这就是说%在国际市场上%此 时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再是生产条件最差国家的 国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社会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生产将下降到一定的点,这个点就是耕种该生产条件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而农业欠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的主地所提供的农产品能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社会率义一直难以提高,这就必然导致把农业欠发达国家生产价格的下降就会停止。这个生产价格就是世界市的土地从耕地中排挤出去,也就是导致农业欠发达国场上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家的农产品缺之竞争力,甚全从世界市场上被驱逐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国际农业发展的进程中,衡去。目前,我国农业正是面临这样的困境,由于发达国量农业生产条件好坏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家的追加投资特别是农业科技方面的投资,使农业生作为农业主要生产条件的土地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出现了巨大的飞跃。他们的农产又由于科技进步的日益加速,在农业生产条件中,科技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在的作用逐步凸显,所以农业生产条件的好环,除了主休耕,而且还以低廉的价格优势正在不断地扩大市场地这一要素票赋外,科技所表现出来的农业劳动生产份额,占领世界市场。而我国的农产品一方面是严峻的率的高低是衡量农业生产条件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过剩,另一方面又大量地进口国外廉价的农产品。国内虽然不能说我国的耕地就应属于劣等地的行列,但是的农产品正一步步地退出市场。这种趋势如果继续发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却是展下去,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地租规律作不争的事实。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我国农业劳动用的结果最终将把我国的农地从世界耕地中排挤出生产率低下,即使是条件较好的主地,农产品的国别生去,也就是意味着我国的农产品将从世界市场上被驱产价格只能略低于甚至高于世界生产价格,级差地租逐。所以,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加快实现农业的规实体缩小甚至不存在。模经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提高农产3、级差地租Ⅱ的菱缩。级差地租Ⅱ虽然在土地租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约期满之前归农业经营者所有,但在租约期满之后,则不完全归农业经营者所有。所以,级差地租Ⅱ的存在必2、破除对土地追加投资的障碍、提高农地使用权然增加农地使用权的需求,提高农地使用权的价格。在价格是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着力点。我国农地使用权马克思对级差地租Ⅱ形成的考察中,尽管也看到了追流转价格的低廉,已经严重抑制了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加投资的生产率呈现递减的趋势,但只要尚未达到投所以,应当着力提高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价格,才能调动资的最后界限之前即追加资本只提供平均利润,使用权供给者和需求者的积极性,促进农地使用权顺或它的个别生产价格和一般生产价格是一致的"叫之前畅流转。都是经济的。所以,不论在哪一级土地上进行投资,只3、农业税费改革是地租理论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农地流转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要取得比务等地更高的生产率同时增加的供给尚未超过社会的需求,那么就一定会产生级差地租Ⅱ。在国国家,所以,我国农民缴纳的税费本应只是剩余劳动的际农业竞争中,一国对土地的追加投资还会起到改进超额部分,其实体的大小应当小于或等于地租的实体,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作用。因此,对农业追加投资否则就会严重侵蚀农民的利益,抑制农地使用权的需获取级差地租Ⅱ是增加农业经营收益、提高农产品竞求,制约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农业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我国的农业经营剩余劳动的超额部分十分微小甚至不存在的情况下,从总体上还是小农经济的模式,在对农业追加投资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减轻农民的负担,完全符合不但遇到了资金、技术、制度的重重障碍,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发展我国农业的必然要求。分散不稳定的承包经营权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或抑制注释:了追加投资的生产率,所以阻碍了级差地租Ⅱ的形成。[1]2[3][4][5][6][7][8]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三、结论与启示版社,2004年版,第884、884865、865、728、854、859、737页。1、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当务之急。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如果[9]陈征:《资本论》解说(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4页。追加的投资取得比劣等地更高的生产率,提供较高的[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产量,并且农产品的供给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最终会第768页。导致增加的供给把劣等地从耕地中排挤出去。劣等地[1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的受排挤,实际上就是劣等地所提供的农产品缺乏竞版,第829页。争力,受到市场的排挤。那么在世界市场上,如果国别厦门361005)(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系,福建的农业生产率差别很大,农业发达国家的追加投资取(责任编辑:蔡雪雄)得比农业欠发达国家更高的生产率,提供的产量可以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3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生产将下降到一定的点$ 这个点就是耕种该生产条件 的土地所提供的农产品能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 社会 生产价格的下降就会停止% 这个生产价格就是世界市 场上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国际农业发展的进程中$衡 量农业生产条件好坏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 作为农业主要生产条件的土地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 又由于科技进步的日益加速$在农业生产条件中$科技 的作用逐步凸显$所以$农业生产条件的好坏$除了土 地这一要素禀赋外$ 科技所表现出来的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高低是衡量农业生产条件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虽然不能说我国的耕地就应属于劣等地的行列$ 但是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却是 不争的事实% 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我国农业劳动 生产率低下$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土地$农产品的国别生 产价格只能略低于甚至高于世界生产价格$ 级差地租 实体缩小甚至不存在% %&级差地租!的萎缩% 级差地租!虽然在土地租 约期满之前归农业经营者所有$但在租约期满之后$则 不完全归农业经营者所有% 所以$级差地租!的存在必 然增加农地使用权的需求$提高农地使用权的价格% 在 马克思对级差地租!形成的考察中$ 尽管也看到了追 加投资的生产率呈现递减的趋势$ 但只要尚未达到投 资的最后界限之前’’即(追加资本只提供平均利润$ 或它的个别生产价格和一般生产价格是一致的)&’’( 之前 都是经济的% 所以$不论在哪一级土地上进行投资$只 要取得比劣等地更高的生产率$ 同时增加的供给尚未 超过社会的需求$那么就一定会产生级差地租!% 在国 际农业竞争中$ 一国对土地的追加投资还会起到改进 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作用% 因此$对农业追加投资 获取级差地租!是增加农业经营收益& 提高农产品竞 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但是我国的农业经营 从总体上还是小农经济的模式$ 在对农业追加投资时 不但遇到了资金&技术&制度的重重障碍$更重要的是$ 分散不稳定的承包经营权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或抑制 了追加投资的生产率$所以阻碍了级差地租!的形成% 三&结论与启示 ’&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是提高 农业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如果 追加的投资取得比劣等地更高的生产率$ 提供较高的 产量$并且农产品的供给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最终会 导致增加的供给把劣等地从耕地中排挤出去% 劣等地 的受排挤$ 实际上就是劣等地所提供的农产品缺乏竞 争力$受到市场的排挤% 那么在世界市场上$如果国别 的农业生产率差别很大$ 农业发达国家的追加投资取 得比农业欠发达国家更高的生产率$ 提供的产量可以 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 而农业欠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 率又一直难以提高$ 这就必然导致把农业欠发达国家 的土地从耕地中排挤出去$ 也就是导致农业欠发达国 家的农产品缺乏竞争力$ 甚至从世界市场上被驱逐出 去% 目前$我国农业正是面临这样的困境$由于发达国 家的追加投资特别是农业科技方面的投资$ 使农业生 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出现了巨大的飞跃% 他们的农产 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 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在 休耕$ 而且还以低廉的价格优势正在不断地扩大市场 份额$占领世界市场% 而我国的农产品一方面是严峻的 过剩$另一方面又大量地进口国外廉价的农产品% 国内 的农产品正一步步地退出市场% 这种趋势如果继续发 展下去$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地租规律作 用的结果最终将把我国的农地从世界耕地中排挤出 去$ 也就是意味着我国的农产品将从世界市场上被驱 逐% 所以$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加快实现农业的规 模经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提高农产 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 务% !&破除对土地追加投资的障碍&提高农地使用权 价格是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着力点% 我国农地使用权 流转价格的低廉$已经严重抑制了农地使用权的流转$ 所以$应当着力提高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价格$才能调动 使用权供给者和需求者的积极性$ 促进农地使用权顺 畅流转% %&农业税费改革是地租理论的应有之义$也是促 进农地流转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 国家$所以$我国农民缴纳的税费本应只是剩余劳动的 超额部分$其实体的大小应当小于或等于地租的实体$ 否则就会严重侵蚀农民的利益$ 抑制农地使用权的需 求$制约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农业的发展% 在我国农业 剩余劳动的超额部分十分微小甚至不存在的情况下$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减轻农民的负担$完全符合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发展我国农业的必然要求% 注释*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 版社$!""*年版 $ 第-*&-*&-#$&-#$&,!-&-$*&-$.&,%, 页% +.)陈征*!资本论#解说+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年版$ 第,#-页% +’’) 马克思*!资本论#+第%卷,$ 人民出版社$!""*年 版$第-!.页%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系$福建 厦门 %#’""$, +责任编辑*蔡雪雄, !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