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正确认识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及其变动趋势_兼谈级差地租量的规定理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164.7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正确认识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及其变动趋势_兼谈级差地租量的规定理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理论研究THEORY STUDY正确认识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及其变动趋势一兼谈级差地租量的规定理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潘永强【摘要】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的级差地租量规定的表述,并不是马克思的最后规定,面只是马克思在论述级差地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虽然土地的改良使各种不同的等级的土地之间差距在不断地缩小,但是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而是上升:在城镇土地经济活动中,由于土地这个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级差地租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对城镇建设用地更具有调节作用。关键词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ⅡI:量的规定:变动趋势:城镇建设用地【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2-0015-03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占有思对级差地租量的最后规定,而只是马克思在论述级差地重要地位,是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下面,笔者就此间题稍加分析。结构和理论内容是非常完整和科学的。然而,我们对马克1.关于级差地租【量的规定。思的级差地租理论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有些问题还须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分析资本主义地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仅就马克思的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和租时,运用的是科学抽象法。首先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级差变动趋势,以及其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问题,谈点地租。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时,假定农产品在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理论界的同行。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在这一前提下,级差地租1计算方法确实如我国学术界所表述的那样:级差地租「由一、正确认识马克思级差地租量的规定较优土地初次投资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I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但是,随着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地量的规定表述,基本上都采用以下说法:级差地租在量租理论进程的推进,在马克思论述绝对地租和农产品在市上等于较优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场上按社会价值出售的条件下,上述级差地租I的计算方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级差地租Ⅱ在量上等于各级土法就要加以修正。地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因为,面积相等的各级土地所缴纳的绝对地租量相价格的差额。等,各级土地的绝对地租量均等于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笔者认为,上述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级差地租和级差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地租IⅡ量的规定表述,虽然均来自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又由于面积相等的各级土地所需要的初次投资相同(参见卷中对级差地租量规定的有关论述,但是,这并不是马克潘永强、姜再勇:《对绝对地租量与农业所投资本关系的认识》*该文为2009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实践》子课题(项目编号:HNSK09—69)C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建场前特2009年第22期15

20 0 9年 第22期 THEORY STUDY 理 论 研 究 [摘要] 我 国 学 术 界 对 马 克 思 《资 本 论 》第 3 卷中的级差地租量规 定的表述 ,并 不 是 马 克 思 的 最 后 规 定 , 而 只是马克思在论述级差地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 ;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 , 虽然土地的改良使 各种不同的等级 的土地之间差距在不断地缩小 , 但是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 , 而 是 上 升 ; 在城镇土地经济活动中 , 由于土地这个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 因此级差地租作为一种经济杠杆 , 对 城 镇 建 设 用 地 更 具 有 调 节 作 用 。 [关键词] 级 差 地 租Ⅰ; 级 差 地 租Ⅱ; 量 的 规 定 ; 变 动 趋 势 ; 城 镇 建 设 用 地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9)22-0015-03 马 克 思 的 级 差 地 租 理 论 ,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占有 重 要 地 位 , 是马克思的地 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 理 论 结构和理论内容是非 常完整和科学的 。 然 而 ,我 们 对 马 克 思的级差地租理论的研究 , 还 很 不 够 深 入 , 有 些 问 题 还 须 进一步研究探讨 。 本文仅就马克思的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和 变 动 趋 势 , 以及其对我国 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问题 , 谈 点 自己的粗浅看法 ,以就教于理论界的同行 。 一 、正确认识马克思级差地租量的规定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级差地租 Ⅰ和 级 差 地 租Ⅱ 量 的 规 定 表 述 , 基 本 上 都 采 用 以 下 说 法 : 级 差 地 租 Ⅰ在 量 上等于较优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 价 格 低 于 社 会 生 产 价 格 的 差 额 ;级 差 地 租Ⅱ在 量 上 等 于 各 级 土 地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 生 产 价 格 的 差 额 。 笔 者 认 为 , 上述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级差地租 Ⅰ 和 级 差 地 租Ⅱ量 的 规 定 表 述 ,虽然均来自马克思在 《 资 本 论 》 第 3 卷中对级差地租量规定的 有关论述 , 但 是 , 这 并 不 是 马 克 思对级差地租量的 最后规定 ,而 只 是 马 克 思 在 论 述 级 差 地 租理论行程中的中间结论 。 下 面 ,笔者就此问题稍加分析 。 1.关 于 级 差 地 租Ⅰ量 的 规 定 。 众 所 周 知 ,马 克 思 在 《资 本 论 》第 3 卷 分 析 资 本 主 义 地 租 时 ,运 用 的 是 科 学 抽 象 法 。 首 先 分 析 的 是 资 本 主 义 级 差 地 租 。 马 克 思 在 分 析 资 本 主 义 级 差 地 租 时 ,假 定 农 产 品 在 市 场 上 按 社 会 生 产 价 格 出 售 。 在 这 一 前 提 下 ,级 差 地 租 Ⅰ 计算方法确实如我国学术界所 表述的那样 :级 差 地 租 Ⅰ 由 较优土地初次投资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 于社会 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 。 但 是 ,随 着 马 克 思 分 析 资 本 主 义 地 租理论进程的推进 ,在 马 克 思 论 述 绝 对 地 租 和 农 产 品 在 市 场 上 按 社 会 价 值 出 售 的 条 件 下 ,上 述 级 差 地 租 Ⅰ的 计 算 方 法就要加以修正 。 因 为 , 面积相等的各级土地 所缴纳的绝对地租量相 等 ,各级土地的绝 对地租量均等于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 次投资所生产的农 产品社会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 又 由 于 面 积 相 等 的 各 级 土 地 所 需 要 的 初 次 投 资 相 同 ( 参 见 潘 永 强 、 姜 再 勇 : 《 对绝对地租量与农业所投资本关系的认识 》 , * 该 文 为 2009 年海南省哲学社会 科学规划课题 《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城镇 建设用地实践 》子 课 题 (项 目 编 号 :HNSK09—69 ) 正确认识级差地租量的 规定及其变动趋势 ——兼谈级差地租量的规定理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 潘永强 * 15

理论研究THEORYSTUDY《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因此,各级较好土地初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能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要全部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必然多于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留在农业部门。于是农产品在市场上要按劣等土地生产条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这样,较好土地初次投资比同等件决定的社会价值出售。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农业资本家面积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多生产出来的那部分农产品的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全部转化为地租,那么,这部社会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应视为何种形式的地分地租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租呢?不难看出,这部分差额是由土地本身的自然差别造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构成。就是说,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地成的。因此,它应属于级差地租I范畴,即属于农产品按社租,除了包括上面所讲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外,还应包括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的社会会价值出售后的级差地租的增量。在马克思论述绝对地租和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级差地租1的计算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问题的关键是,由追加投方法就必须要加以修正。修正后的级差地租「计算方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为为:各级土地级差地租等于各级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什么不属于绝对地租范畴,而应属于级差地租II范畴呢?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减去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再加上各从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来看,农业资本家因租种了较好级土地初次投资比同等面积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多生产土地,比租种同等面积劣等土地所多交纳的那部分地租,出来的那部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减去社会生产价格的差应称为级差地租。土地所有者之所以能占有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就是因为追加投资改良了土壤从而使土地额的总和。2.关于级差地租Ⅱ量的规定。的肥力比以前提高了,如原来是劣等地,现在可能变成中马克思把由追加投资所产生的级差地租,在理论上称等地或优等地了。可见,土地所有者在重新订立租约时,比为级差地租Ⅱ。追加投资在量上等于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所原来所多征收的由追加投资产生的地租,是由于土地的肥投入的全部资本量减去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指力比以前提高所造成的。因此,这部分由追加投资所产生初次投资量)的差额。(参见陈征:《资本论》解说,福建人民出的地租,也就不应该包括绝对地租,而应全部视为级差地版社1997年版第611、618页)租,准确地说,应视为级差地租Ⅱ。如前所述,我国经济学界普遍把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二、正确认识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视为级差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随着农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地租Ⅱ,而把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地在不断的改良,从而使原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视为绝对地租。笔者认为,由追加投资来各种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缩小。这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不应种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变化,无疑会引起现代级差地租量被视为绝对地租,而应同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的变动。对此,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现代级差地租量有下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一起构成级差地租Ⅱ,降趋势的看法。然而,笔者根据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研究,即级差地租Ⅱ在量上等于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认为现代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而是上升。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马克思为分析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ⅡI,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分析级差地租从理论上把农业资本家在同一块土地上所投入的全部资Ⅱ时,同分析级差地租1一样运用的是科学抽象法,即在本区分为初次投资和追加投资两部分。初次投资是指单位撤开绝对地租和假定农产品在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出面积土地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由于较售这一前提条件下,来分析和研究级差地租IⅡI的。在这一好土地的有限性和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垒断,使农产品条件下,由农业资本家追加投资生产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的社会生产价格或社会价值由经营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超额利润,在租约有效期内,决定。因此,单位面积土地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归农业资本家占有。租约期满以后,土地所有者重新订立均资本量,要由能够经营劣等土地这种生产条件所需要的租约或把土地转租给别人经营时,会采用提高地租的办资本量来决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农法,占有这部分超额利润。马克思把这部分由追加投资所产品的生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这时,由于未产生的超额利润,称之为级差地租Ⅱ。但是,当马克思分析开垦的荒地文很少因此,就需要把资本集中在被开垦过绝对地租时,由于土地本身的有限性和资本主义土地私有的土地上,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进行农业集约权的垄断,阻碍了其他部门的资本向农业部门转移,使得C1994-201o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16格前得2009年第22期

20 0 9年 第22期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6 年 第 2 期 ) , 因 此 , 各级较好土地初 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必然多于同等面积的劣等土地初 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 。 这 样 ,较 好 土 地 初 次 投 资 比 同 等 面积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多生产出来的那部分农产品的 社会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 格的差额 ,应 视 为 何 种 形 式 的 地 租 呢 ? 不 难 看 出 ,这 部 分 差 额 是 由 土 地 本 身 的 自 然 差 别 造 成 的 。 因 此 ,它应属于级差地租Ⅰ范 畴 ,即属于农产品按社 会价值出售后的级差地租Ⅰ的 增 量 。 在马克思论述绝对地 租和农产品按社会价值出售的条件下 ,级 差 地 租Ⅰ的 计 算 方法就必须要加以修正 。 修 正 后 的 级 差 地 租 Ⅰ 计 算 方 法 为 :各 级 土 地 级 差 地 租 Ⅰ等 于 各 级 土 地 初 次 投 资 所 生 产 的 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减去 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再 加 上 各 级土地初次投资比同等面积劣等土地初次投资所多生产 出来的那部分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减去社会生产价格的差 额 的 总 和 。 2.关 于 级 差 地 租Ⅱ量 的 规 定 。 马 克 思 把 由 追 加 投 资 所 产 生 的 级 差 地 租 , 在 理 论 上 称 为 级 差 地 租Ⅱ。 追加投资在量上等于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所 投入的全部资本量减去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 (指 初 次 投 资 量 )的 差 额 。 ( 参 见 陈 征 : 《 资 本 论 》 解 说 , 福 建 人 民 出 版 社 1997 年 版 第 611 、618 页) 如 前 所 述 ,我国经济学界普遍把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 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视为级差 地 租Ⅱ,而把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 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 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视为绝 对地租 。 笔 者 认 为 ,由 追 加 投 资 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不应 被视为绝对地租 ,而 应 同 由 追 加 投 资 所 生 产 的 农 产 品 个 别 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一起构成级差地租 Ⅱ, 即 级 差 地 租 Ⅱ 在量上等于追加投 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 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 众 所 周 知 ,马 克 思 在 《资 本 论 》第 3 卷 中 分 析 级 差 地 租 Ⅱ 时 , 同分析级差地租 Ⅰ 一样运用的是 科学抽象法 , 即 在 撇开绝对地租和假定农产品在市场上按社会生产价格出 售 这 一 前 提 条 件 下 ,来分析和研究级 差地租Ⅱ的 。 在 这 一 条 件 下 ,由农业资本家追 加投资生产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 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 的超额利润 , 在 租 约 有 效 期 内 , 归农业资本家占有 。 租 约 期 满 以 后 ,土 地 所 有 者 重 新 订 立 租约或把土地转租给别人经营时 , 会采用提高地租的办 法 ,占有这部分超额利润 。 马 克 思 把 这 部 分 由 追 加 投 资 所 产生的超额利润 ,称之为级差地租Ⅱ。 但 是 ,当 马 克 思 分 析 绝 对 地 租 时 ,由 于 土 地 本 身 的 有 限 性 和 资 本 主 义 土 地 私 有 权 的 垄 断 , 阻碍了其他部门的 资本向农业部门转移 , 使 得 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 价值不能参与利润的平均化 ,要 全 部 留 在 农 业 部 门 。 于是农产品在市场上要按劣等土地生产条 件决定的社会价值出售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假 定 农 业 资 本 家 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 润全部转化为地租 , 那 么 , 这 部 分地租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 于 社 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构成 。 就 是 说 ,由 追 加 投 资 所 产 生 的 地 租 ,除了包括上面所 讲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 产价格的差额外 ,还 应 包 括 农 产 品 按 社 会 价 值 出 售 的 社 会 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 值的差额 。 问 题 的 关 键 是 ,由 追 加 投 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 额 为 什么不属于绝对地租范畴 , 而 应 属 于 级 差 地 租 Ⅱ范 畴 呢 ? 从马克思的级差地租 理论来看 ,农 业 资 本 家 因 租 种 了 较 好 土 地 , 比租种同等面 积劣等土地所多交纳的那部分地租 , 应称为级差地租 。 土地所有者之所以能占有追加投资所产 生 的 超 额 利 润 ,就 是 因 为 追 加 投 资 改 良 了 土 壤 从 而 使 土 地 的肥力比以前提高了 , 如 原 来 是 劣 等 地 , 现在可能变成中 等地或优等地了 。 可 见 ,土地所有者在重新订立租约时 ,比 原来所多征收的由追 加投资产生的地租 ,是 由 于 土 地 的 肥 力比以前提高所造成的 。 因 此 ,这 部 分 由 追 加 投 资 所 产 生 的 地 租 , 也就不应该包括 绝对地租 , 而应全部视为级差地 租 ,准 确 地 说 ,应视为级差地租Ⅱ。 二 、正确认识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 在 现 代 农 业 生 产 中 ,随着农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 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 土地在不断的改良 , 从 而 使 原 来各种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缩小 。 这 种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的变化 ,无 疑 会 引 起 现 代 级 差 地 租 量 的 变 动 。 对 此 ,我 国 一 些 学 者 提 出 了 现 代 级 差 地 租 量 有 下 降 趋 势 的 看 法 。 然 而 ,笔者根据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研究 , 认为现代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 ,而 是 上 升 。 马克思为分析资本主义的级差 地 租 Ⅰ 和 级 差 地 租 Ⅱ , 从理论上把农业资本家在同一块土地上所投入的全 部 资 本区分为初次投资和追加投资两部分 。 初次投资是指单位 面积土地所需要的最 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 ,由 于 较 好土地的有限性和对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使 农 产 品 的社会生产价格或社会价值由经营劣等土地的生产 条 件 决 定 。 因 此 ,单 位 面 积 土 地 所 需 要 的 最 低 限 度 的 标 准 的 平 均 资 本 量 ,要 由 能 够 经 营 劣 等 土 地 这 种 生 产 条 件 所 需 要 的 资 本 量 来 决 定 。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人 口 不 断 增 加 ,农 产品的生产满足不了 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 。 这 时 ,由 于 未 开垦的荒地又很少 , 因 此 , 就需要把资本集中在被开垦过 的 土 地 上 , 在同一块土地 上连续追加投资 , 进 行 农 业 集 约 理 论 研 究 THEORY STUDY 16

理论研究THEORYSTUDY耕作。马克思把这种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集约耕作所投入城镇建设用地在利用和管理上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的资本量,称之为追加投资。追加投资在量上等于在单位加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用和管理,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面积土地上所投入的全部资本量减去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城镇级差地租和农业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与表现形式是一样的,也同样存在着级差平均资本量(指初次投资量)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农业生产一般是实行“粗放经营”,这时形成的级差地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两种形式。然而在城镇土地经济活动租,就是级差地租I。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农中,由于土地这个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业生产经营方式便转向以“集约经营”为主,由此形成的级此级差地租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对小城镇建设用地更具有差地租,就是级差地租II。调节作用。既然初次投资是指单位面积土地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级差地租调节城镇各产业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由城市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这种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地理位置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是城市级差地租的主要形式。量,又是由依靠劣等王地的自然肥力,进行粗放耕作并且因为在城市中,级差地租1完全是由土地的位置决定的,土能够保证获得平均利润所需要的资本量决定的,那么,各地的质量几乎不起什么作用。虽然在城市任何地区,都可以级单位面积土地所需要的初次投资量总是一定的。又由于通过追加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收益,形成和增加各级土地初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土地没有经过改良,级差地租Ⅱ,这样,就必然会出现城市不同位置土地之间级差地租差距缩小的现象,但是,即使旧的土地位置优劣的差完全由土地原始的自然肥力决定,因此,各级单位面积土地初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也总是一定的。由此,又进一步距消灭了,更大范围的差距又会出现,由位置差别而形成的决定了各级单位面积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产量级差地租永远是城市级差地租的主要形式。这样,不同的产也同样是一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各级单位面积土业,由于其生产过程和经营的特殊性,对土地位置的要求和地初次投资所提供的级差地租I的量也总是一定的,它不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同一地块上创办不同的产业,会导致会因农业生产的发展而有所变动的结论。不同的产出效率,形成不同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商业等至于说,先进的农用科学技术和耕作技术等在农业生服务行业级差地租对土地位置最为敏感,这是由商业等服产中应用,改良了土壤,使原来各种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务行业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与商业等服务行业所在位置所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则是由于农业资本家在初次投资决定的顾客稠密度、营业额等指标成正相关来决定的。至于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追加投资,即由粗放耕作转向集约耕工业企业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其所获利润的相关性,就远远作,从而改造了土地,使原来劣等土地变成了中等地或优不如商业等服务行业那样明显、直接和密切。据日本的有关等地,各级土地之间的肥沃程度差别缩小了。根据马克思统计资料表明,用于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土地的单位面积的级差地租IⅡ理论,追加投资所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只产值之比为1:100:1000。因此,在小城镇建设用地上,由于各要高于原来劣等土地初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就会产生超产业支付高低悬殊的级差地租的能力有差别,就会自动形成一种产业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方式,从而促进土地资源额利润。在租约期满以后,这种由追加投资所生产的超额利润,就要以级差地租Ⅱ的形式归土地所有者占有。农业的最优配置,使城镇建设用地潜在的效率得到最大的发挥。资本家越是不断追加农业科学技术要求的投资,改良土另外,级差地租的这种调节作用不仅存在于同一城镇或大壤,提高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土地的农产品中城市的不同区位上,也存在于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一般产量也就越多。于是,由追加投资所提供的级差地租Ⅱ的来说,大城市的级差地租量总是要高于中小城市。因此,大量也就必然不断随之增加。可见,在现代农业中,由初次投城市昂贵的地价最终会形成一种排力,将那些占地面积资所产生的级差地租在量上是固定不变的,而由追加投过大的企业或经济效率不是很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向周资所产生的级差地租1在量上却是不断增加的。所以,现围的地价相对较低的中小城市,从而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代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而是上升。有利于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本文作者: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三、级差地租量的规定理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责任编辑柳波进程的加快,必然产生一定量的土地需求。所以,城镇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建设用地问题。自前我国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lronic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p:/www.cnki.net我珍前海2009年第22期17

20 0 9年 第22期 耕 作 。 马克思把这种在同一块土地上进行集约耕作所投入 的 资 本 量 ,称之为追加投资 。 追 加 投 资 在 量 上 等 于 在 单 位 面积土地上所投入的全部资本量减去最低限度的标准的 平 均 资 本 量 (指 初 次 投 资 量) 的 差 额 。 在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初 期 , 农业生产一般是实行 “ 粗 放 经 营 ” , 这 时 形 成 的 级 差 地 租 ,就 是 级 差 地 租Ⅰ。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农 业生产经营方式便转向以 “集 约 经 营 ”为 主 ,由 此 形 成 的 级 差 地 租 ,就 是 级 差 地 租Ⅱ。 既然初次投资是指单位面积土地所需要的最 低限度 的标准的平均资本量 , 这种最低限度的标准的平均资本 量 , 又是由依靠劣等土地的自 然肥力 , 进行粗放耕作并且 能够保证获得平均利润所 需要的资本量决定的 , 那 么 ,各 级单位面积土地所需要的初次投资量总是一定的 。 又 由 于 各级土地初次投资的劳动 生产率是指土地没有经过改良 , 完全由土地原始的自然肥力决定 , 因 此 , 各级单位面积土 地初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 也总是一定的 。 由 此 ,又 进 一 步 决定了各级单位面积土地初次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产量 也同样是一定的 。 这 样 ,我 们 就 可 以 得 出 各 级 单 位 面 积 土 地 初 次 投 资 所 提 供 的 级 差 地 租 Ⅰ的 量 也 总 是 一 定 的 ,它 不 会因农业生产的发展而有所变动的结论 。 至 于 说 ,先进的农用科学技术和耕作技术等在农业生 产 中 应 用 , 改 良 了 土 壤 , 使原来各种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 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则 是 由 于 农 业 资 本 家 在 初 次 投 资 的 基 础 上 , 又进行了追加投资 , 即由粗放耕作转向集约耕 作 , 从而改造了土地 , 使原来劣等土地变成了中等地或优 等 地 ,各级土地之间的肥 沃程度差别缩小了 。 根 据 马 克 思 的 级 差 地 租 Ⅱ理 论 ,追加投资所带来 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只 要高于原来劣等土地初次 投资的劳动生产率 ,就 会 产 生 超 额 利 润 。 在租约期满以后 ,这 种 由 追 加 投 资 所 生 产 的 超 额 利 润 ,就 要 以 级 差 地 租 Ⅱ的 形 式 归 土 地 所 有 者 占 有 。 农 业 资本家越是不断追加农业科学技术要求的投资 , 改 良 土 壤 , 提高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 , 单位面积土地的农产品 产 量 也 就 越 多 。 于 是 ,由追加投资所 提供的级差地租 Ⅱ的 量也就必然不断随之增加 。 可 见 ,在 现 代 农 业 中 ,由 初 次 投 资 所 产 生 的 级 差 地 租 Ⅰ在量上是固定 不变的 ,而 由 追 加 投 资 所 产 生 的 级 差 地 租 Ⅰ在量上却是不 断增加的 。 所 以 ,现 代级差地租量的变动趋势并不是下降 ,而 是 上 升 。 三 、级差地租量的规定理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我 国 的 城 市 化 进 程 明 显 加 快 。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必然产生一定量的土地需求 。 所 以 ,城 镇 建 设 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 是 建 设 用 地 问 题 。 目 前 我 国 城镇建设用地在利用 和管理上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 ,如 何 加强对城镇建设用地 的利用和管理 ,是 农 村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 城镇级差地租和农业级差 地租产生的基础与表 现形式是一样的 ,也 同 样 存 在 着 级 差 地 租Ⅰ和 级 差 地 租Ⅱ两 种 形 式 。 然而在城镇土地经济活动 中 , 由于土地这个生 产要素的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因 此级差地租作为一种 经济杠杆 ,对 小 城 镇 建 设 用 地 更 具 有 调 节 作 用 。 级差地租调节城镇各产业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 。由 城 市 地理位置而形成的级 差地租是城市级差地租的主要形式 。 因 为 在 城 市 中 ,级 差 地 租Ⅰ完全是由土地的位置决定的 ,土 地的质量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虽然在城市任何地区,都 可 以 通 过 追 加 投 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收益 ,形 成 和 增 加 级 差 地 租Ⅱ,这 样 ,就必然会出现城市不同位置土地之间级 差地租差距缩小的现象 ,但 是,即使旧的土地位置优劣的差 距 消 灭 了 ,更大范围的差距又会出现 ,由位置差别而形成的 级差地租永远是城市级差地租的主要形式 。 这 样,不 同 的 产 业,由于其生产过程和经营的特殊性 ,对土地位置的要求和 敏 感 程 度 不 同 ,因此在同一地块上创办不同的产业 ,会 导 致 不同的产出效率 ,形成不同的经济效 益 。 一 般 来 说 ,商 业 等 服务行业级差地租对土地位置最为敏感 , 这是由商业等服 务行业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与商业等服务行业所在位置所 决定的顾客稠密度、营业额等指标成正相关来决定的。 至 于 工业企业在城市中的位置 ,与其所获利润的相关性 ,就 远 远 不如商业等服务行业那样明显、直 接 和 密 切。 据 日 本 的 有 关 统 计 资 料 表 明 ,用 于 第 一 、二 、三 次 产 业 的 土 地 的 单 位 面 积 产 值 之 比 为 1∶100∶1000。 因 此,在小城镇建设用地上,由 于 各 产业支付高低悬殊的级差地租的能力有差别 , 就 会 自 动 形 成一种产业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方式 , 从而促进土地资源 的 最 优 配 置 ,使城镇建设用地潜在的效率得到最大的发挥 。 另 外, 级差地租的这种调节作用不仅存在于同一城镇或大 中城市的不同区位上,也存在于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 一 般 来 说,大城市的级差地租量总是要高于中小城市 。 因 此 ,大 城市昂贵的地价最终会形成一种排斥力 , 将那些占地面积 过大的企业或经济效率不是很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向周 围的地价相对较低的中小城市 ,从而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 , 有利于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 ( 本 文 作 者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教 授 ,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 任 编 辑 柳 波 THEORY STUDY 理 论 研 究 17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