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思考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55.2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思考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2005年第5期社会主义研究Na 5, 2005(总第163期)SerilNa 163SOCALISM STUD IES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思考郭宝宏【摘要】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出发,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际,分析了当前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趋势。【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中图分类号】DO-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27(2005)05-0109-03【作者简介】郭宝宏(1952-),男,宁波大学研究生部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人所有制成了它们发展的。"[21(P67)“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21(76)马克思在《资本论》冲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要点如下:(1)人们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与他们的物质也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垒断成了与这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垒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程楷。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它们的资本主义外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化:(3)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131(P267)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从以上引文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他们生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径楷。11(F82.83)这就是说,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活的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动中,生产关系既有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了,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程楷”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阶段,也有与之不相适合,以至于“变成生产力的栓楷“的束缚下畸形发展的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阶段。的力量”它应当被消除而且“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响了”。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以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主要在先行建立起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之所以为了使社会主义能够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少数国家内部表现出来,资本主义生产替资本主义而终生奋斗,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的。然而,马克关系早已冲过了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相适合“的阶段,两者之思恩格斯上面所说的情况,当时比较集中地发生在主要资本间的矛盾经常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周期性的以“生产过主义国家内部。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看到了“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质”"1(P267)但当时各国人民被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尚不深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已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楷”。他们在许多场合阐述过这一思想。例如,在入,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也远没有扩展到全世界,因此,《供产党宣言冲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也不可能完全看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全球蔓延之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21(P257)在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写到: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生产力,对于这些生产力说来,私那么,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栓楷的109D1994-2009China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hwv.cnki.net

2005年第 5期 (总第 163期 ) 社会主义研究 SOC IAL ISM STUD IES No. 5, 2005 Ser ia l No. 163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问题的思考 郭宝宏 【摘要 】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出发 ,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际 ,分析 了当前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 当代资本主义 ; 生产力 ; 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 】 D0 -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4527 (2005) 05 - 0109 - 03 【作者简介 】 郭宝宏 (1952 - ) ,男 ,宁波大学研究生部教授 ,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 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主要 要点如下 : (1)人们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与他们的物质 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种生产关系是 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 (2)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 (3)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 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 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 的桎梏。[ 1 ] (P82 - 83)这就是说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中 ,生产关系既有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 ” 的阶段 ,也有与之不相适合 ,以至于“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的 阶段。 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 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主要在先行建立起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少数国家内部表现出来 ,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早已冲过了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相适合 ”的阶段 ,两者之 间的矛盾经常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周期性的以“生产过 剩 ”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 ,甚至已变成生产力发 展的“桎梏 ”。他们在许多场合阐述过这一思想。例如 ,在 《共产党宣言 》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 , “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 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 ;相反 ,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 所不能适应的地步 ,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 ”。[ 2 ] (P257)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书中 ,马克思恩格斯写到 :资本主义大 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生产力 ,对于这些生产力说来 ,私 人所有制成了它们发展的桎梏。”[ 2 ] (P67)“生产力在其发展的 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 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 ,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 生产的力量 ,而是破坏的力量 ”。[ 2 ] (P76)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 也指出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 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 ,达到了它们的资本主义外 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 制的丧钟就要响了 ”。[ 3 ] (P267) 从以上引文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在他们生 活的那个时代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了 ,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了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束缚下畸形发展的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 ,而是破坏 的力量 ”,它应当被消除 ,而且“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 响了 ”。从一定意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以认为 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之所以为了使社会主义能够代 替资本主义而终生奋斗 ,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的。然而 ,马克 思恩格斯上面所说的情况 ,当时比较集中地发生在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内部。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看到了“各国人民日益被 卷入世界市场网 ,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 质 ”, [ 1 ] (P267)但当时各国人民被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尚不深 入 ,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也远没有扩展到全世界 ,因此 ,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 ,也不可能完全看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 全球蔓延之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 二 那么 ,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 109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动的)一如何能够成功地实现本国经济的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生产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化”[41(P104-105)而国家对于本国垒断资本对外扩张的支持主下,即在资本主义生产大规模跃出国界的条件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要是指“对地方性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笔者以为,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生存斗争给予必要的(调节性的、商业的、外交的或者政治的)支持”I41(PI0s)专家们还认为:“尽管各国之间有一些特殊系对于生产力的“桂楷“作用始终是存在的,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尚未在全球范围展开的时候,这种栓楷作用引起差异,多数国家运用的都是这样一个战略:为了保障私营公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激烈矛盾,表现司—首先是跨国康采恩—在所谓全球生存斗争中的竞争能力,它们把大量国家资源转让给私营产业部门11(Pi0)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些情况说明,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发达国家内部除了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在本国范围内摆脱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发展的程格作用,不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本国垒断资本的对外扩张过程中并没有发生经典作家曾经指出的那种“程楷作用,而是形成有能不依靠资本的对外扩张来使之减缓。这样,表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一种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而断资本的对外扩张的成功和世内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然束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就意味着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生产缚生产力的发展,以至仍然不断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仍力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代条件下,发达国家内部资存在着大批的产业后备军、贫富差距仍在拉大。而在世界范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程楷“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内,但围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作这种“释楷作用及其引起的经济、政治矛盾,由于华断资本为“总资本家”一国范围内私有制的最大代表者)却在竭尽对外扩张以及开拓世界市场的成功而不断得到缓解;这就进全力支持本国资本的对外扩张,协助本国垄断资本拓展全球一步使得发达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尽最大努力支持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即相对于国际范围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本国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因而在世界范围,不是束缚或者“楷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而言却不是生产力发展的程,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量。战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仍然能够在全球范力的发展。围高速发展,正与这种力量的推动有直接关系。虽然发达国家的对外资本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克服国内资本主义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楷作用,及其所引起的经济和政治冲突,但在客观上,却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伴随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已具有国关于这一点,国内外学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说明材料,这里不妨略举一二。际的性质。那么,国际范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我国学者李琮在当代国际垄断一巨型跨国公司综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论》一书中,讲到发达国家的政府竭诚为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笔者以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当前国际范围的资本主服务的情况。他写到:现代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是挚断资本义生产关系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尚未充分表现出“程家集团的代表为垄断资本集团服务,成为垄断资本集团的作用:第一跨国公司的发展仍势头强劲。世界资本主义忠诚的勤务员。近几十年来,大断企业都成了国际垄断生产力的发动机是发达国家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如果世组织,在全球发展它们的业务,它们在对外进军中,更加需要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国家充当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而为完成这一使的遇制,那么这种遍制应当首先从跨国公司的发展受到遏制命,整个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所有各部门特别是商务部、进出的情况中反映出来。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口银行、能源部、财政部、国防部、外交部、驻外使领馆和商业发展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呈机构、中央情报局等等,都围绕着大断集团运现迅猛增长的态势。从数量方面看,70年代末到80年代转",[3](P404-.405)初,西方跨国公司数目超过1万家,其国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10万余家。151(P381-382)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增长,1996在国外学者中,诸如此类的议论也很多。里斯本小组的专家们在争的极限一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一书中,年,世界跨国公司数量已达到445万家,海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达到27.6万家,[611999年跨国公司总数达到63万家,也谈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对本国华断资本对外海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增长到70万家。71从规模方面看,跨扩张的支持。指出:“这些国家可能像丹麦一样小,也可能像美国一样大”但这些“国家完全有意识地扮演着惟命是从的国公司的发展也异常迅速。在1976~1996年的20年间,世帮凶的角色”(是指惟本国跨国公司总裁之命是从一本文界巨型跨国公司的销售额都出现了极大增长。如通用汽车作者注)。“国家知道,在生气勃勃不断向前推进的全球化框公司的销售额从1976年的471.81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架内,自己的作用不得不发生长期的、根本性的变化,今天它164069亿美元,增长3.48倍;壳牌石油公司从1976年的认为自已的历史性作用在于关心本国关键的活动主体360.87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1390.83亿美元,增长3.85即区域的跨国公司(它是惟一能够在世界经济中进行活倍;日立公司从1976年的66.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110D1994-2009 ChinaAcademic Journal Eleci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is reservedhtp:/hnr.cnki.net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生产关系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 下 ,即在资本主义生产大规模跃出国界的条件下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 笔者以为 ,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对于生产力的“桎梏 ”作用始终是存在的 ,在资本主义的社 会化大生产尚未在全球范围展开的时候 ,这种桎梏作用引起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激烈矛盾 ,表现 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除了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 在本国范围内摆脱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作用 ,不 能不依靠资本的对外扩张来使之减缓。这样 ,表现在人们面 前的就是一种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现象 :在资本主义国家 内部 ,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然束 缚生产力的发展 ,以至仍然不断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仍 存在着大批的产业后备军、贫富差距仍在拉大。而在世界范 围 ,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作 为“总资本家 ”、一国范围内私有制的最大代表者 )却在竭尽 全力支持本国资本的对外扩张 ,协助本国垄断资本拓展全球 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 (即相对于国际范围的资本主义生产力 而言 )却不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发 展的推动力量。战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仍然能够在全球范 围高速发展 ,正与这种力量的推动有直接关系。虽然发达国 家的对外资本扩张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克服国内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桎梏作用 ,及其所引起的经济和政治冲 突 ,但在客观上 ,却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在全球范围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 ,国内外学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说明材料 ,这里 不妨略举一二。 我国学者李琮在《当代国际垄断 ———巨型跨国公司综 论 》一书中 ,讲到发达国家的政府竭诚为垄断资本对外扩张 服务的情况。他写到 :“现代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是垄断资本 家集团的代表 ,为垄断资本集团服务 ,成为垄断资本集团的 忠诚的‘勤务员 ’。近几十年来 ,大垄断企业都成了国际垄断 组织 ,在全球发展它们的业务 ,它们在对外进军中 ,更加需要 国家充当开路先锋 ,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而为完成这一使 命 ,整个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所有各部门 ,特别是商务部、进出 口银行、能源部、财政部、国防部、外交部、驻外使领馆和商业 机构、中 央 情 报 局 等 等 , 都 围 绕 着 大 垄 断 集 团 运 转 ”。[ 3 ] (P404 - 405) 在国外学者中 ,诸如此类的议论也很多。里斯本小组的 专家们在《竞争的极限 ———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 》一书中 , 也谈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对本国垄断资本对外 扩张的支持。指出 :“这些国家可能像丹麦一样小 ,也可能像 美国一样大 ”,但这些“国家完全有意识地扮演着惟命是从的 帮凶的角色 ”(是指惟本国跨国公司总裁之命是从 ———本文 作者注 )。“国家知道 ,在生气勃勃不断向前推进的全球化框 架内 ,自己的作用不得不发生长期的、根本性的变化 ,今天它 认为自己的历史性作用在于关心本国关键的活动主体 ——— 即‘区域的 ’跨国公司 (它是惟一能够在世界经济中进行活 动的 ) ———如 何 能 够 成 功 地 实 现‘本 国 ’经 济 的 全 球 化 ”。[ 4 ] (P104 - 105)而国家对于本国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支持主 要是指“对地方性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 生存斗争给予必要的 (调节性的、商业的、外交的或者政治 的 )支持 ”。[ 4 ] (P108)专家们还认为 :“尽管各国之间有一些特殊 差异 ,多数国家运用的都是这样一个战略 :为了保障私营公 司 ———首先是跨国康采恩 ———在所谓全球生存斗争中的竞 争能力 ,它们把大量国家资源转让给私营产业部门 ”。[ 4 ] (P109) 这些情况说明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 ,发达国家内部 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本国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过程中并 没有发生经典作家曾经指出的那种“桎梏 ”作用 ,而是形成有 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而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的成功和世 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 ,就意味着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生产 力的发展。因此 ,笔者认为 ,在当代条件下 ,发达国家内部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桎梏 ”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内 ,但 这种“桎梏 ”作用及其引起的经济、政治矛盾 ,由于垄断资本 对外扩张以及开拓世界市场的成功而不断得到缓解 ;这就进 一步使得发达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尽最大努力支持 本国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 ,因而在世界范围 ,不是束缚或者 “桎梏 ”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而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 力的发展。 三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 ,伴随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全 世界的迅猛发展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已具有国 际的性质。那么 ,国际范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 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 笔者以为 ,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当前国际范围的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尚未充分表现出“桎 梏 ”作用 :第一 ,跨国公司的发展仍势头强劲。世界资本主义 生产力的发动机是发达国家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如果世 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遏制 ,那么这种遏制应当首先从跨国公司的发展受到遏制 的情况中反映出来。然而 ,上世纪 7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的 发展不但没有减弱 ,反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 ,都呈 现迅猛增长的态势。从数量方面看 , 70年代末到 80年代 初 ,西方跨国公司数目超过 1万家 ,其国外子公司和分支机 构 10万余家。[ 5 ] (P381 - 382) 90年代 ,跨国公司迅猛增长 , 1996 年 ,世界跨国公司数量已达到 4. 45万家 ,海外子公司和分支 机构达到 27. 6万家 , [ 6 ] 1999年跨国公司总数达到 6. 3万家 , 海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增长到 70万家。[ 7 ]从规模方面看 ,跨 国公司的发展也异常迅速。在 1976~1996年的 20年间 ,世 界巨型跨国公司的销售额都出现了极大增长。如通用汽车 公司的销售额从 1976年的 471. 81亿美元增长到 1996年的 1640. 69亿美元 ,增长 3. 48倍 ;壳牌石油公司从 1976年的 360. 87亿美元增长到 1996年的 1390. 83亿美元 ,增长 3. 85 倍 ;日立公司从 1976年的 66. 8亿美元 ,增长到 1996年的 110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界。因此,如果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至少会出70677亿美元,增长10.58倍。销售额成数倍、十数倍的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大。从世界范围资现以下特征:(1)生产过剩不仅表现在少数发达国家,而且表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意义上看跨国公司的现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2)生产过程的中断不只出现在发展反映了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力向全球扩展的雄壮趋势,也少数发达国家内部的生产企业中,而应当是代表当今世界资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直到目前,两者之间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主导趋势的发达国家众多巨型跨国公司尚未发生剧烈的冲突。多数出现了生产过程的中断:(3)由生产过剩危机引起的萧第二,资本输出受到普遍的欢迎。资本主义是否在世界条通货膨胀、大批企业和银行的倒闭、工人的失业等,也决范围获得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不仅仅表现在少数国家而应当表现在大多数奉行资本主义本输出的情况得到反映。上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发展中制度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情况下,只有出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一度出现收缩,但1988现以上情况,才可以说出现了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然年以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强劲发展,由1988年的3694亿而事实上,战后发生的经济危机仍然大都表现在少数发达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8322亿美元。[81直到目前,这种趋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或少数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即使还在继续。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外资进入抱欢迎态是这一类危机,也由于跨国公司不断地奋力开拓国际市场和度,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想方设法吸引外资。据联合国贸发会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极力补救而得到极大的缓解。在议2003年9月日发布的题为《外国直接投资政策促进发展》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出现由于生产资料或生产资的报告认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外资政策,放宽外资准料支配权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与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严重的生产过剩发达国家众多入仅2002年就有70个国家调整了国内投资体制,涉及到248项政策措施,其中95.2%有利于外资流入。就连经济高的巨型跨国公司不仅没有因为产品滞销造成生产过程的中度发达的日本,也提出从2003年1月起5年内流入的FD量断,反而由于有效地开拓了东道国市场而紧荣兴盛:在大多增长1倍的目标,拟在5个方面采取742项措施鼓励跨国直数国家和地区,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但却没有因为接投资流入。9这种情况说明,二战以来国际范围的资本流全球性资本主义萧条而引起大规模的企业兼并、工人失业和动规模日趋壮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引进外资作为加速经济社会生产力追受严重破坏的情况。所有这些,说明世界性资发展的捷径,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本主义经济危机尚未出现。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包容能力。[参考文献 ]第三,全球性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尚未出现。[1]马恩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产生程楷作用的基本[2冯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表现之一,是周期性地发生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3李琮:当代跨国荃断—巨型跨国公司综论[M],上海:上海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这一类经济危机在主要资本主义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国家内部已经一再表现出来。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追及主[4埋斯本小组著:竞争的极限一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性大危机。二战以来,主要资本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国家各种形式的资本优其是生产资本)扩张异常迅猛,而资【5床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下卷)[M].北京:经济科学本的这种对外扩张对国内经济危机的调节作用也十分显著。出版社,199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6联合国贸发会议编:《世界投资报告》(1997年);本主义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危机的基本【7联合国贸发会议编:《世界投资报告》(2000年);表现是生产过剩大量产品滞销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在一【8志衰:走向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百年历程[],中国国范围内是如此,在世界范围内也应当是如此。二战以来,外汇管理1999(12)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继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随着[9]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编:2002年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特点与趋势。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向全球进军,许多国家的生产资料或[任编辑刘金海]生产资料的支配权越来越集中在发达国家垄断资产阶级手中,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从少数发达国家内部扩展到全世111D1994-2009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ironic PublishingHouse.All righis reserved.hitp:/h.cnki.ner

706. 77亿美元 ,增长 10. 58倍。销售额成数倍、十数倍的增 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大。从世界范围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意义上看 ,跨国公司的 发展反映了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力向全球扩展的雄壮趋势 ,也 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 ,直到目前 ,两者之间 尚未发生剧烈的冲突。 第二 ,资本输出受到普遍的欢迎。资本主义是否在世界 范围获得了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 本输出的情况得到反映。上世纪 80年代 ,由于受到发展中 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一度出现收缩 ,但 1988 年以后 ,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强劲发展 ,由 1988年的 3694亿 美元 ,增加到 1995年的 8322亿美元。[ 8 ]直到目前 ,这种趋势 还在继续。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 ,都对外资进入抱欢迎态 度 ,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想方设法吸引外资。据联合国贸发会 议 2003年 9月日发布的题为《外国直接投资政策促进发展 》 的报告认为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外资政策 ,放宽外资准 入 ,仅 2002年 ,就有 70个国家调整了国内投资体制 ,涉及到 248项政策措施 ,其中 95. 2%有利于外资流入。就连经济高 度发达的日本 ,也提出从 2003年 1月起 5年内流入的 FD I量 增长 1倍的目标 ,拟在 5个方面采取 742项措施鼓励跨国直 接投资流入。[ 9 ]这种情况说明 ,二战以来国际范围的资本流 动规模日趋壮大 ,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引进外资作为加速经济 发展的捷径 ,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包容能力。 第三 ,全球性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尚未出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产生桎梏作用的基本 表现之一 ,是周期性地发生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 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 ,这一类经济危机在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内部已经一再表现出来。20世纪 30年代发生了遍及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性大危机。二战以来 ,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各种形式的资本 (尤其是生产资本 )扩张异常迅猛 ,而资 本的这种对外扩张对国内经济危机的调节作用也十分显著。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 本主义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危机的基本 表现是生产过剩 ,大量产品滞销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在一 国范围内是如此 ,在世界范围内也应当是如此。二战以来 ,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继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而且随着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向全球进军 ,许多国家的生产资料或 生产资料的支配权越来越集中在发达国家垄断资产阶级手 中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从少数发达国家内部扩展到全世 界。因此 ,如果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它至少会出 现以下特征 : (1)生产过剩不仅表现在少数发达国家 ,而且表 现在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 ; (2)生产过程的中断不只出现在 少数发达国家内部的生产企业中 ,而应当是代表当今世界资 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主导趋势的发达国家众多巨型跨国公司 多数出现了生产过程的中断 ; (3)由生产过剩危机引起的萧 条、通货膨胀、大批企业和银行的倒闭、工人的失业等 ,也决 不仅仅表现在少数国家 ,而应当表现在大多数奉行资本主义 制度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情况下 ,只有出 现以上情况 ,才可以说出现了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然 而 ,事实上 ,战后发生的经济危机仍然大都表现在少数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 ,或少数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 ,而且即使 是这一类危机 ,也由于跨国公司不断地奋力开拓国际市场和 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极力补救而得到极大的缓解。在 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并没有出现由于生产资料或生产资 料支配权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 ,与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 之间的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严重的生产过剩 ;发达国家众多 的巨型跨国公司不仅没有因为产品滞销造成生产过程的中 断 ,反而由于有效地开拓了东道国市场而繁荣兴盛 ;在大多 数国家和地区 ,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但却没有因为 全球性资本主义萧条而引起大规模的企业兼并、工人失业和 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所有这些 ,说明世界性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尚未出现。 [参考文献 ] [ 1 ]马恩选集 ,第 2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72. [ 2 ]马恩选集 ,第 1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72. [ 3 ]李琮 :当代跨国垄断 ———巨型跨国公司综论 [M ] ,上海 :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2. [ 4 ]里斯本小组著 :竞争的极限 ———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 [M ]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0. [ 5 ]宋则行、樊亢主编 :世界经济史 (下卷 ) [M ] ,北京 :经济科学 出版社 , 1998. [ 6 ]联合国贸发会议编 :《世界投资报告 》(1997年 ) ;. [ 7 ]联合国贸发会议编 :《世界投资报告 》(2000年 ) ;. [ 8 ]鄂志寰 :走向全球化 ———国际资本流动百年历程 [J ],中国 外汇管理 1999 (12).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编 : 2002年以来全球跨 国直接投资的特点与趋势. [责任编辑 刘金海 ] 111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