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7讲 不完全竞争市场(1/3)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0
文件大小:20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7讲 不完全竞争市场(1/3)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七讲不完全竞争市场(1)【本讲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进一步论证其长期均衡产量确定的特点。【本讲的重点】完全垄断厂商的D曲线与R曲线、MR与AR、TR与AR、MR与Ed等之间的关系。【本讲的难点】MR与AR、MR与Ed之间的关系。【复习提问】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本讲课程的引入】本章是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的研究,主要介绍不完全竞争的各种市场的结构特征、均衡形成过程及厂商的定价策略。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完全垒断市场厂商均衡一、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及其特性完全垄断又称独占、卖方垄断或纯粹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反,完全垒断市场结构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具有以下特征:1.厂商数目唯一,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企业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独自控制了一个行业的供给。由于整个行业仅存在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2.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由于垄断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供给,也就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成为价格制定者。完全垄断企业可以有两种经营决策:以较高价格出售较少产量,或以较低价格出售较多产量。3.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否则,其他企业可以生产替代品来代替断企业的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就不可能成为市场上唯一的供给者。因此消费者无其它选择。4.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要素资源难以流动。完全垄断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其他厂商难以参与生产。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都只是一种理论假定,是对实际中某些产品的一种抽象,现实中绝大多数产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完全垄断是如何形成的呢?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够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是由于该厂商控制了这种产品的供给,使其他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并生产同种产品。导致垄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资源的独家控制。如果一家厂商控制了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其他厂商就不能生产这种产品,从而该厂商就可能成为一个垄断者。第二,规模经济的要求形成自然垄断。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性,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要持续到一个很高的产

第十七讲 不完全竞争市场(1) 【本讲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 线,进一步论证其长期均衡产量确定的特点。 【本讲的重点】完全垄断厂商的 D 曲线与 R 曲线、MR 与 AR、TR 与 AR、MR 与 Ed 等之间的关系。 【本讲的难点】MR 与 AR、MR 与 Ed 之间的关系。 【复习提问】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本讲课程的引入】 本章是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的研究,主要介绍 不完全竞争的各种市场的结构特征、均衡形成过程及厂商的定价策略。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及其特性 完全垄断又称独占、卖方垄断或纯粹垄断,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反,完全 垄断市场结构是指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完全垄断 市场上,具有以下特征: 1. 厂商数目唯一,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完全垄断市场上 垄断企业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独自控制了一个行业的供给。由于整个行业仅存在 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 2. 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由于垄断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供 给,也就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成为价格制定者。完全垄断企业可以有两种经 营决策:以较高价格出售较少产量,或以较低价格出售较多产量。 3. 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否则,其他企业可以生 产替代品来代替垄断企业的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就不可能成为市场上唯一的供给 者。因此消费者无其它选择。 4.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要素资源难以流动。完 全垄断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其他厂商难以参与生产。 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都只是一种理论假定,是对实际中某些 产品的一种抽象,现实中绝大多数产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 完全垄断是如何形成的呢? 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够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是由于该厂商控制了这种 产品的供给,使其他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并生产同种产品。导致垄断的原因一般 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资源的独家控制。如果一家厂商控制了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 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其他厂商就不能生产这种产品,从而该厂商就可能成为一 个垄断者。 第二,规模经济的要求形成自然垄断。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具有十分明显的 规模经济性,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要持续到一个很高的产

量水平,此时,大规模生产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那么由一个大厂商供给全部市场需求的平均成本最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厂商供给该产品就难以获得利润。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就形成自然垄断。许多公用行业,如电力供应、煤气供应、地铁等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第三,拥有专利权。专利权是政府和法律允许的一种垄断形式。专利权是为促进发明创造,发展新产品和新技术,而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发明人的一种权利。专利权禁止其他人生产某种产品或使用某项技术,除非得到发明人的许可。一家厂商可能因为拥有专利权而成为某种商品的垄断者。不过专利权带来的断地位是暂时的,因为专利权有法律时效。在我国专利权的法律时效为15年,美国为17年。第四,政府特许权。某些情况下,政府通过颁发执照的方式限制进入某一行业的人数,如大城市出租车驾驶执照等。很多情况下,一家厂商可能获得政府的特权,而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如邮政、公用事业等。执照特权使某行业内现有厂商免受竞争,从而具有垄断的特点。作为政府给予企业特许权的前提,企业同意政府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P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ed.ed.=1.需求曲线((d)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企业和行业合二为一,企业就是行业。因此4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MAD(AR=P)求曲线,这是断厂商的重要特征。垄断厂商(a)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销售量与价格成反比关系。因此,完全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可以通过减少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在其产量水平较高时,市场价格也随之下降。这一点与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不同。知道了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可以UQ(b)分析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如图7一1所示。图7一1垒断厂商的收益曲线2.收益曲线(R)首先看平均收益。由于完全垄断厂商的P与Q之间成反比关系,因此,垄断厂商的总收益TR=P(Q)·Q,由AR定义可知,此时:AR==P(0)(7.1)0即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其次看总收益。由于AR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AR呈递减趋势,根据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可知MR曲线在AR曲线的下方。假定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则可确定MR的函数形式,进而确定MR曲线的位置。具体分析如下:设垄断厂商的总需求函数形式为:(7.2)P=a-b.Q

量水平,此时,大规模生产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那么由一个大厂商供给全部市 场需求的平均成本最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厂商供给该产品就难以获得利润。这 种情况下,该厂商就形成自然垄断。许多公用行业,如电力供应、煤气供应、地 铁等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 第三,拥有专利权。专利权是政府和法律允许的一种垄断形式。专利权是为 促进发明创造,发展新产品和新技术,而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发明人的一种权利。 专利权禁止其他人生产某种产品或使用某项技术,除非得到发明人的许可。一家 厂商可能因为拥有专利权而成为某种商品的垄断者。不过专利权带来的垄断地位 是暂时的,因为专利权有法律时效。在我国专利权的法律时效为 15 年,美国为 17 年。 第四,政府特许权。某些情况下,政府通过颁发执照的方式限制进入某一行 业的人数,如大城市出租车驾驶执照等。很多情况下,一家厂商可能获得政府的 特权,而成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如邮政、公用事业等。执照特权使某行业 内现有厂商免受竞争,从而具有垄断的特点。作为政府给予企业特许权的前提, 企业同意政府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 线 1. 需求曲线(d) 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 企业和行业合二为一,企业就是行业。因此垄 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 求曲线,这是垄断厂商的重要特征。垄断厂商 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销售量 与价格成反比关系。因此,完全垄断厂商是价 格的制定者,可以通过减少销售量来提高市场 价格,在其产量水平较高时,市场价格也随之 下降。这一点与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 接受者不同。 知道了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可以 分析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如图 7—1 所示。 2. 收益曲线(R) 首先看平均收益。由于完全垄断厂商的 P 与 Q 之间成反比关系,因此,垄断厂商的总收益 TR = P(Q)Q ,由 AR 定义可知, 此时: P(Q) Q TR AR = = (7.1) 即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其次看总收益。由于 AR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 AR 呈递减趋势,根据边际 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可知 MR 曲线在 AR 曲线的下方。假定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 线性的,则可确定 MR 的函数形式,进而确定 MR 曲线的位置。具体分析如下: 设垄断厂商的总需求函数形式为: P = a − b  Q (7.2) P O Q H F MR ed.>1 ed.=1 ed.<1 D(AR=P) G (a) P O Q TR (b) 图 7—1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式中a、b为常数,a、b>0,则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TR(O)=P.Q=(a-b·Q)·Q=a·Q-b·QMR() TR() =a-2bo(7. 3)do根据MR的函数形式即可得图7一1所示的MR曲线,MR曲线的斜率为一2b,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与需求曲线相同,在横轴上的截距是需求曲线在横轴上截距的一半。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不仅与价格相关,还与需求弹性相关。设需求函数为:P = P(Q)则: TR(Q)= P()·QMR(g)= dTR(Q)2=P+0.2pdodo1+0.dpP.do即:MR=P1-(7.4)e.式中ea为需求价格弹性。从上式可以看出:当需求富有弹性时,即ea>1时,MR>0,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增加将使总收益增加。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即e<1时,MR<0,缺之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增加将使总收益减少。当需求具有单位弹性时,即ea=1时,MR=0,此时垄断厂商的总收益达到最大。图7一1反映了需求价格弹性、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三垒断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1。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与完全竞争市场类似。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也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的。其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MC,这也是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在短期里,垄断厂商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模成本过高,或面对的市场需求较小等,可能导致短期里盈亏平衡甚至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蒙受损失。*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图7一2反映了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状态。运用边际收益一边际成本分析法,垄断厂商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产量水平P.C

式中 a、b 为常数,a、b>0,则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 ( ) ( ) 2 TR Q = P  Q = a − b  Q  Q = a  Q − b  Q ( ) ( ) a bQ dQ dTR Q MR Q = = − 2 (7.3) 根据 MR 的函数形式即可得图 7—1 所示的 MR 曲线,MR 曲线的斜率为—2b, 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与需求曲线相同,在横轴上的截距是需求曲线在横轴上截距 的一半。 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不仅与价格相关,还与需求弹性相关。设需求函数为: P = P(Q) 则: TR(Q) = P(Q) Q ( ) ( ) dQ dP P Q dQ dTR Q MR Q = = +            = + P dQ Q dP P 1 即:         = − d e MR P 1 1 (7.4) 式中 ed为需求价格弹性。 从上式可以看出: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即 ed>1 时,MR>0,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 增加将使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即 ed<1 时,MR<0,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意味着产量的 增加将使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具有单位弹性时,即 ed=1 时,MR=0,此时垄断厂商的总收益达到最 大。 图 7—1 反映了需求价格弹性、边际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三 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与完全竞争市场类 似。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也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的。其利 润最大化条件为 MR=MC,这也是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在短期里,垄断厂商 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模成本过高,或面对的市场需求较小等,可能导致短期 里盈亏平衡甚至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三 种情况: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蒙受损失。 * 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 图 7—2 反映了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状态。 运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垄断厂商按照 MR=MC 的原则确定产量水平 P、C MC

Q,与Q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可由需求曲线得到为P,对应的成本由AC曲线得到为G,显然P>G,厂商存在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为矩形PCBA的面积。从图7一2中看,在Q产量水平上,MR=MC,所以Q是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产量。*获得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如图7一3所示。此时按照MR=MC确定的产量水平在Q,这一产量水平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正好是AC曲线与需求曲线D的切点,因此在这一产量水平上P与C相等,即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因而断厂商的TR等于TC,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只获得正常利润。CPCMC/TCTVCTRD(AR)NFC2Q2Q0QQ3(a)图7—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二)CP*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获得利MCATCC3润,但并不意味着总能获得利润,断厂商也可能发AVC生亏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既定生产规模的生产成MRDCAR)本过高,也可能是由于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图7一O4反映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Q3(b)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的产量水平在的水平上,从需求曲线得到与这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价格为图7一4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三)P3,从AC曲线上得到相应的总成本为C,从图中可看出PAVC,因此垄断厂商继续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总收益在补偿了全部可变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补偿了部分固定成本。如果B<AVC,厂商将会停止生产。从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7.5)MR=SMC2.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垄断条件下,长期中不会有新的厂商进入该市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

Q1,与 Q1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可由需求曲线得到为 P1,对应的成本由 AC 曲线得 到为 C1,显然 P1>C1,厂商存在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为矩形 P1C1BA 的面积。 从图 7—2 中看,在 Q1产量水平上,MR=MC,所以 Q1是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 时的均衡产量。 * 获得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 如图 7—3 所示。此时按照 MR=MC 确定的产量水平在 Q2,这一产量水平与需 求曲线的交点正好是 AC 曲线与需求曲线 D 的切点,因此在这一产量水平上 P 与 C 相等,即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因而垄断厂商的 TR 等于 TC,厂商的经济利 润为零,只获得正常利润。 * 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获得利 润,但并不意味着总能获得利润,垄断厂商也可能发 生亏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既定生产规模的生产成 本过高,也可能是由于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图 7— 4 反映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按照 MR=MC 的原则确定的产量水平在 Q3的水平 上,从需求曲线得到与这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价格为 P3,从 AC 曲线上得到相应的总成本为 C3,从图中可 看出 P3  C3 ,即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蒙受损失,但这时的损失额是最小 的,等于矩形 P3ABC3的面积。此时 P3>AVC,因此垄断厂商继续进行生产,所获得 的总收益在补偿了全部可变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补偿了部分固定成本。如 果 P3<AVC,厂商将会停止生产。 从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7.5) 2. 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完全垄断条件下,长期中不会有新的厂商进入该市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 图 7—3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二) Q C O Q2 P MC AC P2 A MR D(AR) C P O Q3 Q FC TR TVC TC C P O Q MR D(AR) B P3 A C3 AVC ATC MC Q3 (a) (b) 图 7—4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三)

产规模调整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形成过程中不存在厂商数量的调整,因而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并不以利润消失为标志。如果垄断厂商短期内获得利润,长期内只要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厂商仍然可以获得利润。垄断厂商短期有三种状态。因此厂商的调整过程分别从这三种状态开始,其调整过程非常类似,本书以第一种情况为例分析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如图7—5所示。P假定垄断厂商目前的生产规模为S4ACLACHSAG、SMG表示的生产规模,在SMG=MRDA所确定的产量水平Q上,垄断厂商实现P2了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其利润为矩形HPAB所表示的面积。D(AR)但是从长期看,这并不是最优的生产规模。由于长期中其他厂商不能进入,MR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规模调整实现更大的0QQ利润。垄断厂商将会把产量调整到MR=LMC=SMC所确定的产量Q水平上,此图7—5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对应的生产规模为SAC和SMC所表示的生产规模。对应的总利润为矩形IP,FG所表示的面积,此时的总利润大于短期内所获得的总利润。从图7一5中可以看出在Q产量水平上,MR曲线、LMC曲线、SMC曲线交于一点,这表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不仅在短期得到满足,而且在长期也得到满足,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TR>TC或 AC>AC(7.6)当这一条件满足时,SAC=LAC,即图形中SMC和LMC的交点对应的LAC上的点,也就是相应的SAC与LAC的切点。四断厂商价格与产量的关系一一供给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可以确定产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唯一关系,这种关系可用行业的供给曲线表示。但完全断市场则不同,由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是同时决定的,两者之间并无唯一关系。如果需求曲线发生变动,由于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均衡点也相应的发生变动,有可能出现同一均衡价格对应不同的均衡产量,或者同一均衡产量对应不同的均衡价格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不变甚至反而下降的现象。这些都说明完全断市场中,价格与产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如图7-6所示。在(a)图中,MC曲线是固定的,当需求曲线为D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I,按照MR=MC的原则,垄断厂商生产Q的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是P,如果需求曲线由D移到D,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移到MR,此时厂商生产的产量为Q对应的价格仍为P2。在(b)图中,MC曲线也是固定的,假定需求曲线由D移到D,则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由MR移到MR,产量水平保持不变,仍然生产Q的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分别为R和P2

产规模调整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市场长期均衡形成过程中不存在厂 商数量的调整,因而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并不以利润消失为标志。如果垄断厂商 短期内获得利润,长期内只要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厂商仍然可以获得利润。 垄断厂商短期有三种状态。因此厂商的调整过程分别从这三种状态开始,其 调整过程非常类似,本书以第一种情况为例分析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 如图 7—5 所示。 假定垄断厂商目前的生产规模为 SAC1、SMC1表示的生产规模,在 SMC1=MR 所确定的产量水平 Q1上,垄断厂商实现 了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其利润为矩形 HP1AB 所表示的面积。 但是从长期看,这并不是最优的生 产规模。由于长期中其他厂商不能进入, 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规模调整实现更大的 利 润 。垄 断厂 商 将会 把产 量 调整 到 MR=LMC=SMC 所确定的产量 Q2水平上,此 时对应的生产规模为 SAC2和 SMC2所表示 的生产规模。对应的总利润为矩形 IP2FG 所表示的面积,此时的总利润大于短期 内所获得的总利润。 从图 7—5 中可以看出在 Q2产量水平上,MR 曲线、LMC 曲线、SMC 曲线交于 一点,这表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MR=MC,不仅在短期得到满足,而且在长期 也得到满足,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MR=LMC=SMC TR>TC 或 AC> AC (7.6) 当这一条件满足时,SAC=LAC,即图形中 SMC2和 LMC 的交点对应的 LAC 上的 点,也就是相应的 SAC 与 LAC 的切点。 四 垄断厂商价格与产量的关系——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可以确定产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唯一关系,这种 关系可用行业的供给曲线表示。但完全垄断市场则不同,由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 价格和产量是同时决定的,两者之间并无唯一关系。如果需求曲线发生变动,由 于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均衡点也相应的发生变动,有可能出现 同一均衡价格对应不同的均衡产量,或者同一均衡产量对应不同的均衡价格的现 象;也有可能出现市场价格上升,供给量不变甚至反而下降的现象。这些都说明 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与产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如图 7-6 所示。 在(a)图中,MC 曲线是固定的,当需求曲线为 D1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 为 MR1,按照 MR=MC 的原则,垄断厂商生产 Q1的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是 P1,如 果需求曲线由 D1移到 D2,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移到 MR2,此时厂商生产的产量为 Q2对应的价格仍为 P2。 在(b)图中,MC 曲线也是固定的,假定需求曲线由 D1移到 D2,则相应的边 际收益曲线由 MR1移到 MR2,产量水平保持不变,仍然生产 Q1的产量水平,对应 的价格分别为 P1和 P2。 P O Q LMC SAC1 SAC2 SMC2 LAC B MR Q1 Q2 SMC1 D(AR) F G E1 E2 P1 P2 H I 图 7—5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A

由此可知,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唯一的对应关系,因而完全垄断市场上DI也不存在PIPMR2MRIC/MC供给曲线。PIP2这一结论可推广到P,带有不同DEI(E2D程度垄断MRMR0Q1Q2Q因素的不090(a)完全竞争图7—6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市场中。五、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与完全竞争市场所有商品按同一市场价格销售不同,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取不同的定价策略确定市场价格。1.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请学生列举实例)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是不同市场之间可以有效的分离。否则消费者将在价格低的市场购买商品,或者把低价购进的商品在价格更高的市场上重新出售,从而使价格歧视难以维持。P二是被分隔开的多个市场上需求弹性不同。只有P在这种情况下,垄断者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对同一商品索取不同的价格,方能获得多于索取相同价格时的2利润,否则最佳策略是对同一商品收取相同价格。一般来说价格歧视分为三类: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12Qn①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根图77一级价格歧视据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已知,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厂商已知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即已知消费者对每一单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厂商就可以按此价格逐个制定商品价格。如图7一7所示。如图所示,第一单位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P,厂商就按P价格出售,第二单位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P2,厂商就按P的价格出售,依次类推,直至厂商销售完全部的商品。这是一种理想的极端情况。假定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为Pr,则此时厂商的利润为PrAB,而通常情况下,厂商按单一价格P销售,利润为零。可见实行一级价格定价后,厂商的利润增加了三角形PrAB的面积。由消费者理论知,这部分面积正好是消费者剩余,因此,实行一级价格歧视的厂商实际上是将所有消费者剩余榨光,转化为了生产者的垄断

由此可知,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唯一的对应关系,因而完全垄 断市场上 也不存在 供给曲线。 这一结论 可推广到 带有不同 程度垄断 因素的不 完全竞争 市场中。 五 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 与完全竞争市场所有商品按同一市场价格销售不同,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价 格的制定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取不同的定价策略确定市场价格。 1.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 的价格。 (请学生列举实例)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不同市场之间可以有效的分离。否则消费者将在价格低的市场购买商 品,或者把低价购进的商品在价格更高的市场上重新出售,从而使价格歧视难以 维持。 二是被分隔开的多个市场上需求弹性不同。只有 在这种情况下,垄断者根据不同的需求弹性对同一商 品索取不同的价格,方能获得多于索取相同价格时的 利润,否则最佳策略是对同一商品收取相同价格。 一般来说价格歧视分为三类:一级价格歧视、二 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① 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根 据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 位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已知,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 每一单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如果厂商已知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即已知消费者对每一单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厂商就可以按此价 格逐个制定商品价格。如图 7—7 所示。 如图所示,第一单位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 P1,厂商就按 P1 价 格出售,第二单位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 P2,厂商就按 P2 的价格 出售,依次类推,直至厂商销售完全部的商品。这是一种理想的极端情况。假定 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为 PN,则此时厂商的利润为 PN AB,而通常情况下,厂商按 单一价格 PN 销售,利润为零。可见实行一级价格定价后,厂商的利润增加了三 角形 PN AB 的面积。由消费者理论知,这部分面积正好是消费者剩余,因此,实 行一级价格歧视的厂商实际上是将所有消费者剩余榨光,转化为了生产者的垄断 P Q E1 MC MR1 Q1 Q2 P1 MR2 D1 D2 E2 P Q1 Q E1(E2) MC MR1 MR2 D1 D2 P1 P2 O O (a) (b) 图 7—6 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 P O 1 2 Q P1 P2 PN A n B 图 7—7 一级价格歧视

利润。②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和消费者确定的价格。日常生活中。二级价格歧视比较普遍,如电力公司实行的分段定价等。二级价格歧视主要适用于那些容易度量和记录的劳务,如煤气、电力、水、电话通讯等的出售。如图7—8所示。假定消费者对电力公司产品的需求曲线为D,当消费者的耗电量低于Q时,公司按P价格向消费者收费:当耗电量达到Q时,P增加消费的部分QQ按P价格收费:当耗电量达到Q时,按超过Q的部分QQ以更低的价格P收费。P从图中可见,二级价格歧视与一级价格歧视不同,P2用4:对不同的数量制定不同价格。假设龙断厂商的平均3EF成本为P3,则销售量为P6时,厂商的收益为图中阴影部分FCGBPP的面积。当按同一价格,例如0QP9293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P价格销售Q产量时利润为零。而阴影部分面积属图7一8二级价格歧视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在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将这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成了垄断利润。③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实际中的例子很多,如同一种产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价格不一样,黄金时间和非黄金的广告费不一样等。三级价格歧视下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比较复杂。本书对最简单的、两个子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很容易推广到多个市场的情况。如图7一9所示。假定厂P商的规模报酬不变,则PM边际成本MC曲线为一水平线。假定AMCMC市场的需求MRA/DAMRBDB弹性较小,QAQBQA需求曲线较0QB市场A市场B陡峭;B市场图7—9三级价格歧视的需求弹性较大,需求曲线较平坦。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当MR=MC时厂商利润最大。由此得出,A市场的产量为Q,价格为PA:B市场的产量为QB价格为P。由图中可以看出P>PB,这说明厂商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状况制定不同的价格,即对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索取较高价格,对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这一结论适用于复杂三级价格歧视情况。证明过程如下:根据式7.4,市场A有:AR市场B有:

利润。 ② 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和消费者确定的价格。日常生 活中。二级价格歧视比较普遍,如电力公司实行的分段定价等。二级价格歧视主 要适用于那些容易度量和记录的劳务,如煤气、电力、水、电话通讯等的出售。 如图 7—8 所示。 假定消费者对电力公司产品的需求曲线为 D,当消费者的耗电量低于 Q1时, 公司按 P1价格向消费者收费;当耗电量达到 Q2时, 增加消费的部分 Q1Q2按 P2价格收费;当耗电量达到 Q3时,按超过 Q2的部分 Q2Q3以更低的价格 P3收费。 从图中可见,二级价格歧视与一级价格歧视不同, 对不同的数量制定不同价格。假设垄断厂商的平均 成本为 P3,则销售量为 P2Q3时,厂商的收益为图中 阴影部分 FCGBP1P3 的面积。当按同一价格,例如 P3价格销售 Q3产量时利润为零。而阴影部分面积属 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在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将 这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成了垄断利润。 ③ 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 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实际中的例子很多,如同一种产品,国内市场和国际 市场价格不一样,黄金时间和非黄金的广告费不一样等。 三级价格歧视下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比较复杂。本书对最简单的、两个子市 场的情况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很容易推广到多个市场的情况。如图 7—9 所示。 假定厂 商的规模报 酬不变,则 边际成本 MC 曲线为一水 平线。假定 A 市场的需求 弹性较小, 需求曲线较 陡峭;B 市场 的需求弹性 较大,需求曲线较平坦。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当 MR=MC 时厂商利润最大。由此 得出,A 市场的产量为 QA,价格为 PA;B 市场的产量为 QB,价格为 PB。由图中可 以看出 PA>PB,这说明厂商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状况制定不同的价格,即对 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索取较高价格,对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这 一结论适用于复杂三级价格歧视情况。证明过程如下: 根据式 7.4,市场 A 有:         = − 1 1 1 1 1 d e MR P 市场 B 有: P Q2 Q E P1 P2 A B C D F G P3 O Q1 Q3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图 7—8 二级价格歧视 QA QB P PA PB MRA O MC MC DA MRB DB 市场 A 市场 B 图 7—9 三级价格歧视 QA QB

MR, =1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应相等,即MR=MR,否则,厂商将会把产品从边际收益小的市场调整到边际收益大的市场销售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则有:P11--11--P=ed2整理得:(7.7)P,11e该式说明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应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价格,而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2.双重收费双重收费又称两部收费,是与价格歧视有关但不完全等同于价格歧视的一种定价策略,其目的也是为了搜取消费者剩余。在双重收费中,垄断厂商要求消费者先付费以获得一种商品的购买权,然后再要求消费者为他们所希望消费的每一单位该商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当厂商只面临一类消费者时,实行双重收费等同于一级价格歧视。日常生活中实行双重收费的例子很多,如出租车的起步价和所走路程的价格,手机的月租费和话费等。双重收费定价策略中,垄断厂商面临的如何确定进入费(用T表示)和使用费(用P表示)的问题。进入费T为固定价,与消费量无关:而使用费P是不固定的,它与消费量的变化有关。3捆绑销售捆绑销售是指厂商要求客户购买其某种商产品的同时也必须购他的另一种产品。在顾客偏好存在差异而厂商又无法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下,使用这一决策,可以增加厂商的利润。下面以表7一1为例说明捆绑销售如何增进垄断厂商的利润。假设有一电影公司出租两种影片:A和B,有两家影院:甲和乙,每家影院愿意为每部影片支付的最高费用如表7一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单独出租影片A时,如果索取的租费为10000元,电影公司得到的总收入2万元,如果索取的租费为12000元,则电影公司只能得到12000元,因为乙表7一1每家影院愿为两部影片支付的最高租费(负相关)单位:美元影片BA组合(A与B)甲12000300015000影院N10000400014000影院将退出租赁,所以电影公司只能索取10000元的租费。同样的道理,单独出租影片B时,电影公司能索取的最高费用为3000元。这样,分别单独出租影片

        = − 2 2 2 1 1 d e MR P 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应相等,即 MR1=MR2,否则,厂商将会把 产品从边际收益小的市场调整到边际收益大的市场销售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则 有:         = −         − 2 2 1 1 1 1 1 1 d d e P e P 整理得: 1 2 2 1 1 1 1 1 d d e e P P − − = (7.7) 该式说明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应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价格,而 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 2. 双重收费 双重收费又称两部收费,是与价格歧视有关但不完全等同于价格歧视的一种 定价策略,其目的也是为了攫取消费者剩余。在双重收费中,垄断厂商要求消费 者先付费以获得一种商品的购买权,然后再要求消费者为他们所希望消费的每一 单位该商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当厂商只面临一类消费者时,实行双重收费等同于 一级价格歧视。日常生活中实行双重收费的例子很多,如出租车的起步价和所走 路程的价格,手机的月租费和话费等。 双重收费定价策略中,垄断厂商面临的如何确定进入费(用 T 表示)和使用 费(用 P 表示)的问题。进入费 T 为固定价,与消费量无关;而使用费 P 是不固 定的,它与消费量的变化有关。 3 捆绑销售 捆绑销售是指厂商要求客户购买其某种商产品的同时也必须购他的另一种 产品。在顾客偏好存在差异而厂商又无法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下,使用这一决策, 可以增加厂商的利润。下面以表 7—1 为例说明捆绑销售如何增进垄断厂商的利 润。假设有一电影公司出租两种影片:A 和 B,有两家影院:甲和乙,每家影院 愿意为每部影片支付的最高费用如表 7—1 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单独出租影片 A 时,如果索取的租费为 10000 元,电 影公司得到的总收入 2 万元,如果索取的租费为 12000 元,则电影公司只能得到 12000 元,因为乙 表 7—1 每家影院愿为两部影片支付的最高租费(负相关) 单位:美元 影片 A B 组合(A 与 B) 影院 甲 12000 3000 15000 乙 10000 4000 14000 影院将退出租赁,所以电影公司只能索取 10000 元的租费。同样的道理,单独出 租影片 B 时,电影公司能索取的最高费用为 3000 元。这样,分别单独出租影片

A和B,电影公司得到的总租费为26000元。如果将这两部片捆绑销售,那么甲影院愿意出的最高租费为15000元,乙影院愿意出的最高租费为14000元,则此时捆绑出租可索取的最高费用为14000元,电影公司的总收入为28000元,高于单独出租的总收入,所以此时捆绑销售对厂商有利。需要注意的是,捆绑销售只适用于两座影院对两个影片的相对评价是反向的情况,即需求是负相关的,愿意为A影片支付最多的消费者愿意为B影片支付的最少。如图两座影院对两部电影的需求是正相关的,则捆绑销售不会给厂商带来额外的收益。如表7一2所示。分析原理同表7一1,这里不在赞述。表7一2每家影院愿为两部影片支付的最高租费(正相关)单位;美元影片BA组合(A与B)甲12000400016000影院乙10000300013000六完全垄断市场效率评价通过对完全垄断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到完全断市场在资源使用的效率上有以下特点:1.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企业都在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进行生产。而完全垄断条件下,虽然厂商是在所选生产规模的最低平均成本上生产均PP/LMCLMCmLACLACPeKMRQm00QQQe(b)(a)图7一10长期均衡比较衡产量,但这并不是以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生产该产品的那种规模。如果垄断厂商扩大其长期均衡产量,它将能以更低的平均成本生产更多的产量。如图7一10所示,(a)图反映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长期的均衡情况。(b)图反映了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均衡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完全垄断条件下的成本水平高于完全竞争时LAC最低点所表示的成本。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社会资源在完全竞争行业里比在完全断行业里更能得到有效的利用。2.价格较高但产量较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产量高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而价格却低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厂商在LAC的最低点进行生产,而且其销售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见图7一10(a)所示,但是完全断厂商的价格却高于边际成本,而且也没有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生产。如图7一11所示

A 和 B,电影公司得到的总租费为 26000 元。如果将这两部片捆绑销售,那么甲 影院愿意出的最高租费为 15000 元,乙影院愿意出的最高租费为 14000 元,则此 时捆绑出租可索取的最高费用为 14000 元,电影公司的总收入为 28000 元,高于 单独出租的总收入,所以此时捆绑销售对厂商有利。 需要注意的是,捆绑销售只适用于两座影院对两个影片的相对评价是反向的 情况,即需求是负相关的,愿意为 A 影片支付最多的消费者愿意为 B 影片支付的 最少。如图两座影院对两部电影的需求是正相关的,则捆绑销售不会给厂商带来 额外的收益。如表 7—2 所示。分析原理同表 7—1,这里不在赘述。 表 7—2 每家影院愿为两部影片支付的最高租费(正相关) 单位;美元 影片 A B 组合(A 与 B) 影院 甲 12000 4000 16000 乙 10000 3000 13000 六 完全垄断市场效率评价 通过对完全垄断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到完全垄断市场在资源使用的效率上有 以下特点: 1. 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企业都在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进行 生产。而完全垄断条件下,虽然厂商是在所选生产规模的最低平均成本上生产均 衡产量,但这并不是以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生产该产品的那种规模。如果垄断厂 商扩大其长期均衡产量,它将能以更低的平均成本生产更多的产量。如图 7—10 所示,(a)图反映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长期的均衡情况。(b)图反映了完全垄断 条件下的均衡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完全垄断条件下的成本水平高于完全竞争 时 LAC 最低点所表示的成本。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社会资源在完全竞争行业里 比在完全垄断行业里更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 价格较高但产量较低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产量高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而价格却低于完全垄断市 场结构。完全竞争厂商在 LAC 的最低点进行生产,而且其销售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见图 7—10(a)所示,但是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却高于边际成本,而且也没有 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生产。如图 7—11 所示。 P O Q Pe LAC LMC Qe P O Q MR D Pm LAC LMC Qm Pe (a) (b) 图 7—10 长期均衡比较

图7一11中给出了市场需求曲线、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假定完全断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具有完全相同的成本曲线。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其均衡价格P.由MC与D的交点确定,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MC曲线相当于供给曲线。而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价格P.与产量有关,厂商按MR=MC确定产量,再根据D曲线确定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P>Pe,而Q<Qe。三、垄断造成的净损失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图7一13中可以看出,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的剩余为P。SA,而完全垄断市场的消费者剩余为PRA,比较这两部分面积可以看出,完全垄断市场将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数额为梯形PSRP的面积与三角形RKS面积的和。PA1消费者剩余损失净摄失MCRPmoDLMR0QQmQe图7—11垒断造成的净损失再从厂商的角度分析。当完全垄断厂商以较高的价格P销售Q.商品时,比以P价格销售Q的商品多获得长方形P.KRP.的收益。但却损失了面积为三角形ESK的收益,这是它以完全竞争性价格出售(OQ。一OQ)的产量时原本可获得额外利润,因此完全垄断条件下造成的厂商收益增加相当于长方形PKRP.的面积减去三角形ESK的面积①。将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与厂商收益的增加综合起来考虑,可以看出完全垄断行业存在相当于三角形ESR面积的净损失。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竞争形成的产量确实高于完全垄断形成的产量,完全垄断存在净损失,但并不意味着将一个垄断厂商拆散,以增加产量将符合社会利益,尤其是在充分就业情况下。因为在充分就业情况下,断行业产量的增加将需要从其他行业抽走资源,其他行业的价格将会上升。在对垄断厂商进行拆分前,必须考虑到资源转移这一重新配置的影响。【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完全垄断厂商,需要掌握的是:D曲线与R曲线、MR与AR、TR与AR、MR与Ed等之间的关系;明确完全垄断是没有供给曲线的。【本讲课程的作业】课后复习题15题;预习垄断竞争厂商

图 7—11 中给出了市场需求曲线、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曲线。假定完全垄断 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具有完全相同的成本曲线。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其均衡价 格 Pe由 MC 与 D 的交点确定,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 MC 曲线相当于供给曲线。而 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价格 Pm与产量有关,厂商按 MR=MC 确定产量,再根据 D 曲 线确定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 Pm>Pe,而 Qm<Qe。 三、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图 7—13 中可以看出,完全竞争条件下, 消费者的剩余为 Pe SA,而完全垄断市场的消费者剩余为 PmRA,比较这两部分面 积可以看出,完全垄断市场将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数额为梯形 PeSRPm的面积与 三角形 RKS 面积的和。 再从厂商的角度分析。当完全垄断厂商以较高的价格 Pm销售 Qm商品时,比 以 Pe价格销售 Qm的商品多获得长方形 PeKRPm的收益。但却损失了面积为三角形 ESK 的收益,这是它以完全竞争性价格出售(OQe—OQm)的产量时原本可获得额外 利润,因此完全垄断条件下造成的厂商收益增加相当于长方形 PeKRPm的面积减去 三角形 ESK 的面积①。 将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与厂商收益的增加综合起来考虑,可以看出完全垄断行 业存在相当于三角形 ESR 面积的净损失。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竞争形成的产量确 实高于完全垄断形成的产量,完全垄断存在净损失,但并不意味着将一个垄断厂 商拆散,以增加产量将符合社会利益,尤其是在充分就业情况下。因为在充分就 业情况下,垄断行业产量的增加将需要从其他行业抽走资源,其他行业的价格将 会上升。在对垄断厂商进行拆分前,必须考虑到资源转移这一重新配置的影响。 【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完全垄断厂商,需要掌握的是:D 曲线与 R 曲线、MR 与 AR、TR 与 AR、MR 与 Ed 等之间的关系;明确完全垄断是没有供给 曲线的。 【本讲课程的作业】课后复习题 15 题;预习垄断竞争厂商。 P O Q Pm Qm Pe MR D MC C R S Qe 消费者剩余损失 失 净损失 图 7—11 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A E K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