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6讲 完全竞争市场(2/2)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153.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推导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第九节 结束语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六讲:完全竞争市场(二)本讲自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知道如何由厂商的短期均衡推导行业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长期供给曲线。【本讲的重点】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长期供给曲线。【本讲的难点】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复习提问】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本讲课程的引入】在分析了对厂商的短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之后,我们要继续讨论长期厂商的均衡与供给曲线。【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假定生产要素价格不变(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后面会感觉到):1、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成的。用公式表示就是:S(P)= ZS(P)=n.S(P)I=1,2,3,4....n2、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一、完全竞争厂商长期行为的理解1、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原则。2、在短期的情况下,只要厂商出售产品的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变动成本(AR=P≥AVC)就可以开工生产。长期厂商则不能这样做。长期内厂商必须使得自己所出售的产品的平均收益能够弥补平均总成本(AR=P≥SAC),即平均变动成本加平均固定成本。如果长期调整也不能改变企业的亏损状态,则企业应该退出该行业,而转入那些其平均收益可以弥补其平均成本的行业生产。二、完全竞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的理解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要素的调整表现

第十六讲:完全竞争市场(二) 【本讲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知道如何由厂商的短期均衡推导行业的短 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长期供给曲线。 【本讲的重点】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长期供给曲线。 【本讲的难点】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 【复习提问】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本讲课程的引入】在分析了对厂商的短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之后,我们要继续 讨论长期厂商的均衡与供给曲线。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 假定生产要素价格不变(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后面会感觉到): 1、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 成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I=1,2,3,4.n 2、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长期行为的理解 1、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是通过对全部 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原则。 2、在短期的情况下,只要厂商出售产品的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变动成本(AR=P≥AVC) 就可以开工生产。长期厂商则不能这样做。长期内厂商必须使得自己所出售的产品 的平均收益能够弥补平均总成本(AR=P≥SAC),即平均变动成本加平均固定成本。 如果长期调整也不能改变企业的亏损状态,则企业应该退出该行业,而转入那些其 平均收益可以弥补其平均成本的行业生产。 二、完全竞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的理解 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要素的调整表现

为两个方面:单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单一厂商对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选择。三、完全竞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1、短期内因为生产规模不能变动,厂商只能根据MR=SMC原则,在既有的生产规模SACI与SMC1所表示的曲线下将均衡点选择在E1上,最佳产量点选择在Q1上;2、在长期条件下,因为生产规模可以变动,厂商便根据MR=LMC原则,努力调整并最终找到由SAC2与SMC2曲线所表示的最优生产规模,厂商在最优生产规模下将将均衡点选择在E2上,最佳产量点选择在Q2上;PLMCSMC2LACSMCEE2Pod(AR-MR-P)PACFSAC,H0QQQ2长期内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调整(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1、如果开始时的市场价格较高为P1时,短期内生产规模由SMC1与SAC1所代表。厂商无法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厂商根据MR=SMC原则将均衡点选择在E1上,选择产量点Q1,厂商获得盈利最大化。2、厂商在产量点Q1获得盈利最大化后,竞争者便纷纷加入,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由P1降为P3,此时因为是长期条件,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根据MR=LMC原则只能将均衡点选择在E3上,只能选择产量点Q3,这时,厂商陷入亏损,部分厂商随

为两个方面: 单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单一厂商对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选择。 三、完全竞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 (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1、短期内因为生产规模不能变动,厂商只能根据MR=SMC原则,在既有的生产规模SAC1 与SMC1所表示的曲线下将均衡点选择在E1上,最佳产量点选择在Q1上; 2、在长期条件下,因为生产规模可以变动,厂商便根据MR=LMC原则,努力调整并最 终找到由SAC2与SMC2曲线所表示的最优生产规模,厂商在最优生产规模下将将均衡 点选择在E2上,最佳产量点选择在Q2上; 长期内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调整 (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1、如果开始时的市场价格较高为P1时,短期内生产规模由SMC1与SAC1所代表。厂商 无法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厂商根据MR=SMC原则将均衡点选择在E1上,选择产量点 Q1,厂商获得盈利最大化。 2、厂商在产量点Q1获得盈利最大化后,竞争者便纷纷加入,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由 P1降为P3,此时因为是长期条件,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根据MR=LMC原则 只能将均衡点选择在E3上,只能选择产量点Q3,这时,厂商陷入亏损,部分厂商随

即撤出这一领域:3、部分厂商随即撤出这一领域后,市场由供大于求转为供不应求,价格由P1升为P2此时因为是长期条件,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厂商根据MR=LMC原则将均衡点选择在E2上,选择产量点02,此时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也有亏损,厂商在02点不再动荡,不再调整产量,从而实现长期均衡。PLACLMCSMCPfd,(AR,=MR,=P,)SMCSAC3+SAC,SMCP2d,(AR,=MR,-P,)tP3d,(AR,=MR,=P3)0QQ3Q2Q1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P=P3,则ARLAC,→增产、扩产→Qs>Qd→P3IP1→AR=LAC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E2点是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E2,LAC曲线达最低点,相应的LMC曲线经过该点:厂商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该点: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2曲线相切于该点,相应的SMC2曲线经过该点。总之,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最后,我们得到的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为:LMC=MR=SMC=LAC=SAC在理解长期均衡时,我们要注意两点:1、长期均衡点E就是收支相等点。这时,成本与收益相等。厂商所能获得的只是作

即撤出这一领域; 3、部分厂商随即撤出这一领域后,市场由供大于求转为供不应求,价格由P1升为P2, 此时因为是长期条件,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厂商根据MR =LMC原则将均衡 点选择在E2上,选择产量点Q2,此时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也有亏损,厂商在Q2点不 再动荡,不再调整产量,从而实现长期均衡。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 P=P3,则AR<LAC,→停产、减产→Qs <Qd→P3↑P1→ AR=LAC P=P2,则AR>LAC,→增产、扩产→ Qs >Qd→P3 ↓P1 → AR=LAC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E2点是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在厂商的长 期均衡点E2,LAC曲线达最低点,相应的LMC曲线经过该点;厂商的需求曲线与LAC 曲线相切于该点;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2曲线相切于该点,相应的SMC2曲线经过 该点。总之,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 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最后,我们得到的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为: LMC=MR=SMC=LAC=SAC 在理解长期均衡时,我们要注意两点: 1、长期均衡点E就是收支相等点。这时,成本与收益相等。厂商所能获得的只是作

为生产要素之一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一一利润。2、长期均衡点就是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点,即MR=AR=P。也就是这两曲线相交时,平均成本一定处于最低点。这也就说明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也就是经济效率最高。第七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推导在进行短期分析的时候,我们知道,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厂商供给的简单加总可以得到产业的供给曲线。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否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答案是否定的。1、在长期内产业的扩张、收缩会引起生产要素的价格将发生变化。2、长期内,厂商自由进出该产业,我们不知道对哪些企业的供给进行加总。所以,长期内我们不可能通过对单个厂商供给的简单加总得到产业供给曲线。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本节我们将分别不变成本产业、递增成本产业以及递减成本产业三种情况讨论产业长期供给曲线。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推导1、定义: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industry)是指随着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价格发生影响。例如餐饮业。成本不变行业的存在,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扩张或收缩,它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不会引起生产要素价格变化,进而不会引起自身的成本增加,自身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PPDSMCD,SS2SACP2P2LACPLSPQQ00QQQ2QiiQ2(a)行业(b)厂商成本不变行业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为生产要素之一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 2、长期均衡点就是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点,即MR=AR=P。也就是这两曲线相交 时,平均成本一定处于最低点。这也就说明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实现成本最 小化,从而也就是经济效率最高。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推导 在进行短期分析的时候,我们知道,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厂 商供给的简单加总可以得到产业的供给曲线。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否也可以通过 这种方法得到?答案是否定的。 1、在长期内产业的扩张、收缩会引起生产要素的价格将发生变化。 2、长期内,厂商自由进出该产业,我们不知道对哪些企业的供给进行加总。 所以,长期内我们不可能通过对单个厂商供给的简单加总得到产业供给曲线。 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本节我们将分别不变成本产 业、递增成本产业以及递减成本产业三种情况讨论产业长期供给曲线。 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推导 1、定义: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 cost industry)是指随着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 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价格发生影响。例如餐饮业。 成本不变行业的存在,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扩张或收缩,它的产量变化所引 起的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不会引起生 产要素价格变化,进而不会引起自身的成本增加,自身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成本不变行业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2、成本不变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推导:见上两图。左图描绘了厂商的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右描绘了行业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1)由市场需求曲线D1与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1的交点A形成一个长期均衡点,均衡价格P1;(2)假使短期中外在因素使市场需求增加,相应市场价格由P1变成P2,致使单个厂商获利,但竞争者很快就会加入,行业供给增加。相应对于K、L的需求量增加,本应引起TC总量的增加。但由于该行业系成本不变行业,行业供给增加不会导致行业成本TC的增加,企业的成本曲线(SAC、SMC为代表)的位置不会变,在长期中,供给增加最终会使市场价格又降至P1,市场需求曲线D2与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2的交点B形成一个新的长期均衡点,均衡价格P1:(3)连接短期供给曲线SS1的点A与短期供给曲线SS2的点B这两个长期均衡点A、B形成的连线,便是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理解这一曲线的关键是理解“长期”二字。通过对上面图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成本不变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提供产量,该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商不变的长期平均水平的最低点。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但长期均衡价格不会发生变化。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成本递增行业含义: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图形: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PPD2S2S1LSDSMC2SMC,LACP2P2LAC,PiPiV00QiQ2QQiQi1Qi2(a)行业(b)厂商

2、成本不变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推导: 见上两图。左图描绘了厂商的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右描绘了行业的供给曲线与需 求曲线。 ⑴由市场需求曲线D1与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1的交点A形成一个长期均衡点,均衡价 格P1; ⑵假使短期中外在因素使市场需求增加,相应市场价格由P1变成P2,致使单个厂商 获利,但竞争者很快就会加入,行业供给增加。相应对于K、L的需求量增加,本应 引起TC总量的增加。但由于该行业系成本不变行业,行业供给增加不会导致行业成 本TC的增加,企业的成本曲线(SAC、SMC为代表)的位置不会变,在长期中,供给 增加最终会使市场价格又降至P1,市场需求曲线D2与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2的交点B 形成一个新的长期均衡点,均衡价格P1; ⑶连接短期供给曲线SS1的点A与短期供给曲线SS2的点B这两个长期均衡点A、B形成 的连线,便是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 理解这一曲线的关键是理解“长期”二字。 通过对上面图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成本不变行业是在不 变的均衡价格水平提供产量,该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商不变的长期平均水平的最低 点。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但长期均衡价格不会 发生变化。 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递增行业含义: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 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图形: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开始的长期均衡点为A;均衡价格为P1,由于需求增加至B、便得价格上升至P2;新厂商加入,导致生产要素需求增加,由于该行业是成本递增行业,进而使厂商成本线位置由LAC1增加LAC2,并在此点形成新的长期均衡点B连接短期供给曲线SS1的点A与短期供给曲线SS2的点B这两个长期均衡点A、B形成的连线,便是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成本递减行业含义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industry)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造成这一状况的基本原因是外部经济的作用。例如由于规模扩大的优势而获得较便宜的投入,产业的扩张还有可能改进运输系统,降低运输成本等。这都有可能降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导致向右下方倾斜的长期产业供给曲线。2.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PPStLAC,SMCD1S2DPPSMC2YAC2P2P23LS0Q2Q0QQ1Qi1Qi2(a)行业(b)厂商

成本递增行业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开始的长期均衡点为A;均衡价格为P1, 由于需求增加至B、便得价格上升至P2; 新厂商加入,导致生产要素需求增加,由于该行业是成本递增行业,进而使厂 商成本线位置由LAC1增加LAC2,并在此点形成新的长期均衡点B; 连接短期供给曲线SS1的点A与短期供给曲线SS2的点B这两个长期均衡点A、B形 成的连线,便是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 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递减行业含义 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 cost industry)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 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造成这一状况的 基本原因是外部经济的作用。例如由于规模扩大的优势而获得较便宜的投入,产业 的扩张还有可能改进运输系统,降低运输成本等。这都有可能降低厂商的长期平均 成本,导致向右下方倾斜的长期产业供给曲线。 2.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和收益

成本递减行业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开始时厂商在E1点实现长期均衡,行业在A点实现长期均衡。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价格上升,新的厂商加入,由于该行业为成本递减行业,行业供给的增加所导至的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却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下降了,它使得图中原来的LAC1曲线与SMC1曲线的位置向下移动。一直到E2点为止。市场在B点形成新的均衡点。连接短期供给曲线SS1的点A与短期供给曲线SS2的点B这两个长期均衡点A、B形成的连线,便是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1、c图的D曲线是由a、b两图中的d1、d2曲线水平加总而得到的;2、SS曲线是由d、e两图中的SMC1、SMC2曲线水平加总而得到的;3、c图的E点同时又是市场的一个长期均衡点;4、在长期均衡点E上,厂商的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点,一方面,所有的厂商都以最低的成本提供产品,所有的消费者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产品;5、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市场上讨价还价,自动实现均衡,生产者实现了成本的最低化,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从而也就自动实现的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消费者统治是指在买方市场下,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产。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的一种证明。第九节结束语这一章的几个问题:1、完全竞争的假设不完全成立2、每一个厂商不一定按MR=MC原则来取得最大利润

成本递减行业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开始时厂商在E1点实现长期均衡,行业在A点实现长期均衡。 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价格上升,新的厂商加入,由于该行业为成本递减 行业,行业供给的增加所导至的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却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 格下降了,它使得图中原来的LAC1曲线与SMC1曲线的位置向下移动。一直到E2点为 止。市场在B点形成新的均衡点。 连接短期供给曲线SS1的点A与短期供给曲线SS2的点B这两个长期均衡点A、B形 成的连线,便是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 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c图的D曲线是由a、b两图中的d1、d2曲线水平加总而得到的; 2、SS曲线是由d、e两图中的SMC1、SMC2曲线水平加总而得到的; 3、c图的E点同时又是市场的一个长期均衡点; 4、在长期均衡点E上,厂商的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点,一方面,所有的厂商都以最 低的成本提供产品,所有的消费者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产品; 5、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市场上讨价还价,自动实现均衡,生 产者实现了成本的最低化,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从而也就自动实现的资源的 优化配置。 二、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消费者统治是指在买方市场下,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 起的决定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生 产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产。这种消费者统治的 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得到最 大的满足。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 的一种证明。 第九节结束语 这一章的几个问题: 1、完全竞争的假设不完全成立 2、每一个厂商不一定按MR = MC原则来取得最大利润

3、长期利润与短期利润不一定一致4、LAC曲线为U型图的说法不一定成立5、消费者是否真正进行统治很值得怀疑【本讲课程的作业】课后复习与思考9、10、11

3、长期利润与短期利润不一定一致 4、LAC曲线为U型图的说法不一定成立 5、消费者是否真正进行统治很值得怀疑 【本讲课程的作业】课后复习与思考 9、10、11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