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8周,第7讲次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2摘要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授课题目(章、节)第三节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理解国民收入均衡的形成机制,掌握国民收入均衡的推导过程及其政策含义。[重 点】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国民收入均衡形成机制,国民收入均衡的推导过程及其政策含义。【难点】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国民收入均衡的形成机制,国民收入均衡的推导过程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我们看到不同的国家的国民收入不同,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国民收入呢?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发达,而有的国家经济落后,其中内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今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始下面的课程。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三节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利用条件1推导假定:1)企业储蓄为常量02)除消费以外的其他支出均为自主性的,与收入无关。回忆:均衡条件:Y=E;S=I1在两部门经济条件下E=C+I根据假定2,我们更为关注消费(c)。■由于没有政府,根据假定1,Y=Ya。设消费函数为:C=α+βY(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 2 第 8 周,第 7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理解国民收入均衡的形成机制,掌握国民收入均衡的推导过 程及其政策含义。 【重 点】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国民收入均衡形成机制,国民收入均衡的推导过程及其政策含义。 【难 点】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国民收入均衡的形成机制,国民收入均衡的推导过程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我们看到不同的国家的国民收入不同,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国民收入呢? 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发达,而有的国家经济落后,其中内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今天我们带 着这一问题开始下面的课程。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利用条件1推导 假定: 1) 企业储蓄为常量 0 2) 除消费以外的其他支出均为自主性的,与收入无关。 回忆: ◼ 由于没有政府,根据假定1,Y = Yd。设消费函数为: (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

α+IY=C+IY=1-βLC=α+βYE=C+I=1600+0.8YEC=1000+0.8Y在A点,计划总支出等于计划1600总收入,非计划的库存投资1000为0,经济处于45Y均衡状态。08000E=C+I-1600+0.8YE在A点右侧,计划总HA支出小于计划总收入,非计划库存投资大于0,经济将出现收缩;在A点左侧,1600经济则会出现扩张。1-人45°-结论:经济会自V01200050008000动从不均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2)国民收入均衡的形成机制
(2)国民收入均衡的形成机制

国民收入低于均衡水平时国民收入高于均衡水平时AE>NI(总需求大于总供给)AE<NI(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价格上升,利润增加价格下降,利润减少NI减少NI增加消费减少消费增加AE增加(增加量小于NI的增加量)AE减少(减少量小于NI的减少量)¥是是否否AE-NI?AE=NI?经济达到均衡E'=(C+D)E=C+I=(α+ I) +βYEA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或(和)投资增加,那么由二者构成的总支出曲--线将向上移动,这-45必然导致均衡收入Yi的增加。Yo0消费或(和)投资α+的增加将导致均衡81 - 收入增加α、β和I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政策意义:要想改变均衡收入水平,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改变自主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来实现。二、利用条件2推导
◼ 政策意义:要想改变均衡收入水平,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改变自主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 投资来实现。 二、利用条件 2 推导

回忆:均衡条件(二)I =S■根据假定2,我们将关注储蓄(S)。■由消费函数C=α+BY,得储蓄函数S=Y-C= Y-(α+βY)=-α +(1-β)Y·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S=Iα+IV1-βS=-α+(1-B)YS=-1000+0.2Ys,1在A点,计划600储蓄等于计划投资,非计划V08000的库存投资为0,经济处于均衡状态。1000S=-1000+0.2YS,IA推论:在其他1000A条件不变的情600况下,增加投资将增加均衡V收入。0800010000-1000【节俭的悸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全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增加储蓄,那么最终的
回忆:均衡条件(二) 【节俭的悖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全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增加储蓄,那么最终的

结果是人均收入会下降,最初为增加财富而进行储蓄的目标难以实现。SS,IAAYYYo0储蓄的减少或(和)α+I投资的增加将导致均1-β衡收入增加α、β和I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产品支出注入漏出企业家庭收入设资储蓄要素4金融市场■政策意义:通过政策手段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本讲课程的小结】今天的课程是这一章的重点,主要介绍了两部门均衡收入的形成条件、推导以及市场形成机制,及其政策含义,并且分别对两个均衡条件都进行了应用,主要希望大家这两种方法都要掌握
结果是人均收入会下降,最初为增加财富而进行储蓄的目标难以实现。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 ◼ 政策意义:通过政策手段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本讲课程的小结】 今天的课程是这一章的重点,主要介绍了两部门均衡收入的形成条件、推导以及市场 形成机制,及其政策含义,并且分别对两个均衡条件都进行了应用,主要希望大家这两种方 法都要掌握

【本讲课程的思考题】1、现实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自主性消费,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经济运行
【本讲课程的思考题】 1、 现实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自主性消费,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经济运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二节 消费理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与消费函数.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四节 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变量.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三节 国民收入统计核算.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内涵 第二节 GDP的核算方法.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框架及研究问题.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26讲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2/2)第三节 外部影响与产权配置 第四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25讲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2)第一节 非对称信息与市场失灵 第二节 垄断.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24讲 福利经济学.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23讲 一般均衡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22讲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2/2).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21讲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1/2).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20讲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9讲 不完全竞争厂商(3/3)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厂商均衡 第四节 不同市场结构经济效率的简单比较 第五节 博弈论与决策行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8讲 不完全竞争市场(2/3)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厂商均衡.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7讲 不完全竞争市场(1/3)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6讲 完全竞争市场(2/2).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5讲 完全竞争市场(1/2).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4讲 期中考试(无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3讲 生产成本习题(无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节 三、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五节 乘数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四章 IS-LM曲线模型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四章 IS-LM曲线模型 第二节 产品市场与IS曲线.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四章 IS-LM曲线模型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四章 IS-LM曲线模型 第四节 LM曲线.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四章 IS-LM曲线模型 第四节 IS-LM模型分析.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五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五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 财政政策与政府预算.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二节 货币政策实践.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七章 AD-AS模型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1/2).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七章 AD-AS模型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2/2).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八章 失业理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九章 通货膨胀理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第十章 经济增长理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绪论 Microeconomics.pdf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pdf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论.pdf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