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7讲 第二、三章练习题(无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34.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7讲 第二、三章练习题(无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七讲第二、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2.供给规律可以反映在()。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3、需求量之所以呈现反方向变化,是因为()。A、收入效应的作用。B、替代效应的作用。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4、对于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A、气候异常严寒。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大于4。B、小于4。C、等于4。D、小于或等于4。6、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第七讲 第二、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 )体现了需求规律。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2.供给规律可以反映在( )。 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3、需求量之所以呈现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 A、收入效应的作用。 B、替代效应的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4、对于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D、化肥价格上涨。 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 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 4,那么,当需求曲 线变为 Q=5-2P 后,均衡价格将( )。 A、大于 4。 B、小于 4。 C、等于 4。 D、小于或等于 4。 6、如果商品 A 和商品 B 是替代的,则 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A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7、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A、商品A的价格最低。B、商品A紧俏。C、商品A有多种。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8、下面除了()外,都是对物品的边际效用的正确理解。A、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B、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D、数学表达式为MU=△TUL△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9、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了最大满足,这意味着()。A、边际效用最大。B、总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零。D、总效用为正。1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11、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C、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12、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以上都不正确。13、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预算线将()。A、斜率不变,位置不变。B、斜率变化,位置不变。C、斜率不变,位置向右上方平移

7、某消费者偏好 A 商品甚于 B 商品,原因是( )。 A、商品 A 的价格最低。 B、商品 A 紧俏。 C、商品 A 有多种。 D、对其而言,商品 A 的效用最大。 8、下面除了( )外,都是对物品的边际效用的正确理解。 A、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B、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 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 D、数学表达式为 MU=△TU/ △Q(TU 表示总效用,Q 表示物品数量)。 9、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了最大满足,这意味着( )。 A、边际效用最大。 B、总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零。 D、总效用为正。 1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 D、消费剩余部分。 11、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 A、消费 X 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 Y 获得的总效用。 B、消费 X 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 Y 获得的边际效用。 C、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12、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D、以上都不正确。 13、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预算线将( )。 A、斜率不变,位置不变。 B、斜率变化,位置不变。 C、斜率不变,位置向右上方平移

D、斜率不变,位置向左下方平移。14、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法确定。二、计算题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P=14-3P,Q°=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2、假定在商品X的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QP=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均为Q°=20P。求解:(1)该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是多少?(2)如果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2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3)如果每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有了提高,其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3、消费X、Y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4,Py=2,消费者的收入为m=30,求其对X、Y的需求量。4、消费X、Y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X、Y的价格均为4、消费者的收入为144。求(1)求该消费者的需求及效用水平。(2)若X的价格上升为9,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3)X价格上升为9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多少?(4)求X价格上升为9,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D、斜率不变,位置向左下方平移。 14、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 )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Q P D = 14 − 3 , Q P S = 2 + 6 ,试求: 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2、假定在商品 X 的市场中,有 10000 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 Q P D =12 − 2 ;同时又有 1000 个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均为 Q P S = 20 。求 解: (1)该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是多少? (2)如果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 2 个单位,求收入变 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 (3)如果每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有了提高,其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 40 个单位,求技 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 3、消费 X、Y 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X Y 2 = ,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X = 4,PY = 2 ,消费者的收入为 m = 30 ,求其对 X、Y 的需求量。 4、消费 X、Y 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 XY ,X、Y 的价格均为 4、消费者 的收入为 144。求 (1)求该消费者的需求及效用水平。 (2)若 X 的价格上升为 9,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 (3)X 价格上升为 9 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多少? (4)求 X 价格上升为 9,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