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B3(答案)

《西方经济学1》试卷B答案、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5BDcBABccDc6-10cDDDB11-15Dc16-20DBB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5VXVXV/NX6-10xXNVXx11-15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边际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5分)。2.收入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动(1分)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2分),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2分)无差异曲线:给消费者带来相同(1分)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2分)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3.轨迹(2分)。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商品时(2分),愿意支付的总价格(1分)和实际支付的4.总价格之间的差额(2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四、简答(共15分)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5分)1.答:(1)商品的替代性(1分)(2)商品用途的广泛程度(1分)(3)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1分)(4)商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1分)(5)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长短(1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2.简述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4分)答: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1分),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1分),每1单位(1分)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1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3.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6分)1
1 《西方经济学 1》试卷 B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5 C B B A D 6-10 B C C D C 11-15 D D C D B 16-20 D D B C B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 ×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边际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5 分)。 2. 收入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动(1 分)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2 分),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 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2 分) 3. 无差异曲线:给消费者带来相同(1 分)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2 分)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轨迹(2 分)。 4.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商品时(2 分),愿意支付的总价格(1 分)和实际支付的 总价格之间的差额(2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四、简答(共 15 分) 1.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5 分) 答:(1)商品的替代性(1 分) (2)商品用途的广泛程度(1 分) (3)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1 分) (4)商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1 分) (5)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长短(1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2. 简述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4 分) 答: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1 分),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1 分),每 1 单位(1 分) 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1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3.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6 分)

答:(1)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1分),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1分)。或者“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2分)”。(2)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1分),相反,提高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1分)。或者“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2分)”。(3)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2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解:(1)关于A厂商:由于PA=200-QA=200-50=150(1分),且A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QA=200-PA(-1)150doAPA=-3(1分)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e=50dPAOA关于B厂商:由于PB=300-0.5QB=300-0.5×100=250(1分),且B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QB=600-2PBdorPL=-(-2)250=5(1分)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es100dPAOA(2)令B厂商降价前后的价格分别为PB和P'B,且A厂商相应的需求量分别为QA和QA,根据题意有:PB=300-0.5QB=300-0.5×100=250:PB=300-0.5QB=300-0.5×160=220.(1分)QA=50和QA=40,因此,A厂商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AQAP_5(2分)EAR=△Pg .3(3)由(1)可知当P=250时,e:=5,也就是说B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1分)。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的价格和销售收入呈反方向变化(1分),所以当价格由PB=250下降为PB=220时,将会增加其收入,该公司降价在经济上是合理的(1分)。2.解:根据题意有:U=4XX,M=450P1=10P2=20,据此可写出预算线为:10X, +20X,=450①(2分)MU,MU,即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选择满足等边际原则,②(1分)PPauau=4X3,MU2:=8X,X,③(2分)MU,ax2ax,①(2分)将③式代入②式,有X,=X,由①式和④式得:X,=15X,=15(2分),即消费者对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分别为15单位。将上述结果代入效用函数U=4X,X,=4×15×152=13500(1分),即消费者最大的效用水平2
2 答: (1)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1 分),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 收入(1 分)。或者“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2 分)”。 (2)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1 分),相反,提高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 售收入(1 分)。或者“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2 分)”。 (3)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2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五、计算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解: (1)关于 A 厂商:由于 PA=200-QA=200-50=150(1 分),且 A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QA =200- PA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 3 50 150 = − = −(−1) = A A A A A Q P dP dQ e (1 分) 关于 B 厂商:由于 PB=300-0.5QB=300-0.5×100=250(1 分),且 B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QB =600-2 PB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 5 100 250 = − = −(−2) = A A A A B Q P dP dQ e (1 分) (2) 令 B 厂商降价前后的价格分别为 PB和 P’B,且 A 厂商相应的需求量分别为 QA 和 Q’A, 根据题意有:PB=300-0.5QB=300-0.5×100=250;P’B=300-0.5Q’B=300-0.5×160=220. (1 分) QA=50 和 Q’A=40 ,因此,A 厂商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 3 5 = = − A B B A AB Q P P Q e (2 分) (3)由(1)可知当 PB=250 时, eB = 5 ,也就是说 B 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1 分)。对于富有弹性的 商品而言,厂商的价格和销售收入呈反方向变化(1 分),所以当价格由 PB=250 下降为 P’B=220 时,将会 增加其收入,该公司降价在经济上是合理的(1 分)。 2. 解: 根据题意有: 2 U = 4X1X2 ,M=450 P1=10 P2=20,据此可写出预算线为: 10X1 + 20X2 = 450.①(2 分)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选择满足等边际原则,即 2 2 1 1 P MU P MU = .②(1 分) 2 2 1 1 4X X U MU = = , 8 1 2 2 2 X X X U MU = = .③(2 分) 将③式代入②式,有 X1 = X2 .④(2 分) 由①式和④式得: X1 =15, X2 =15 (2 分),即消费者对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消费分别为 15 单位。 将上述结果代入效用函数 4 4 15 15 13500 2 2 U = X1X2 = = (1 分),即消费者最大的效用水平

为13500。3
3 为 1350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答案,共二十九章).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题目,共二十九章).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Macroeconomics(二).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Microeconomics(一).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B卷(答案).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A卷(答案).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B卷(试题).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A卷(试题).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公共财政学 Public Finance(共九章).ppt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公共财政学重点难点.docx
- 《公共财政学》课程授课教案(完整讲义,共十六章,华北理工大学:鲁敏).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Public Finance A.doc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会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趋势.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会计人 之 “中国梦 ”.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武汉理工大学:陈晓芳).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3 Accounting Cycle(Ⅱ).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1 Accounting and Its Environment.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2 Accounting Cycle(Ⅰ).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5 Sales Revenue, Cash, and Accounts Receivable.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4 Accounting Cycle(Ⅲ).pdf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A3(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A3(试题).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B3(试题).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2(A卷,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2(B卷,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2(B卷,试题).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2(A卷,试题).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1讲 导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2讲 供求理论(1/3)第一节 需求分析 第二节 供给分析.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3讲 供求理论(2/3)第三节 弹性理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4讲 供求理论(3/3)第四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第五节 蛛网模型 第六节 需求和供给分析与弹性理论的实际应用.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5讲 消费者行为理论(1/2)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简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第三节 预算线(Budget Line).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6讲 消费者行为理论(2/2)第三节 消费者的均衡条件 第五节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六节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7讲 第二、三章练习题(无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8讲 生产理论(1/3)第一节 企业及其目标 第二节 生产过程与生产函数.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9讲 生产理论(2/3)第三节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0讲 生产理论(3/3)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第五节 规模报酬.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1讲 成本论(1/2)第一节 有关成本与利润的重要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厂商的短期成本.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2讲 成本论(2/2)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第四节 利润最大化原则.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3讲 生产成本习题(无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