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A3(答案)

《西方经济学1》试卷A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cBBDA1-5BcDcD6-10cDcDA11-15cDDAB16-20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根据答题酌情给分)1.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1分),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1分),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2分)。用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化来表示。2.替代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动(1分)所引起的商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1分),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1分),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1分)。3.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机会(1分)的最高价值(收益)(2分),是作出一种选择的真实代价(1分)。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1分),增加1单位(1分)的某种要素投入量4.时所减少的(1分)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分)。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1分)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5.度(1分)。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1分),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1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三、作图与简答(共30分,根据答题酌情给分)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5分)答:(1)商品本身的价格(1分)(2)消费者的收入(1分)(3)相关产品的价格(1分)(4)消费者偏好(1分)(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预期(1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6分)答:(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分)(2)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表示的满意度(效用)就越高(1分);(3)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2分);(4)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凸向原点(2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4分)答:在维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1分),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1分),消费1
1 《西方经济学 1》试卷 A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5 C B B D A 6-10 D B C D C 11-15 C D C D A 16-20 D C D A B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根据答题酌情给分) 1.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1 分),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1 分),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2 分)。用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化来表示。 2. 替代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动(1 分)所引起的商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1 分),在保持效用不 变的情况下(1 分),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1 分)。 3.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机会(1 分)的最高价值(收益)(2 分),是作出一 种选择的真实代价(1 分)。 4.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1 分),增加 1 单位(1 分)的某种要素投入量 时所减少的(1 分)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 分)。 5. 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1 分)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1 分)。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1 分),所引起的该商 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1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三、作图与简答(共 30 分,根据答题酌情给分) 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5 分) 答: (1)商品本身的价格(1 分) (2)消费者的收入(1 分) (3)相关产品的价格(1 分) (4)消费者偏好(1 分)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预期(1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6 分) 答: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 分) (2)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表示的满意度(效用)就越高(1 分); (3)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2 分); (4)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凸向原点(2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3.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4 分) 答:在维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1 分),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1 分),消费

者为得到每一单位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1分)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1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4.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9分)答:(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2分);(2)厂商之间各自提供产品的差别程度:(2分)(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2分)(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难易程度。(2分)(5)信息的完备程度。(1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5.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6分)答:(1)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1分),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1分)。或者“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2分)”。(2)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1分),相反,提高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1分)。或者“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2分)”。(3)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2分)。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解:根据题意有:U=3X,X,2,M=540P1=20P2=30,据此可写出预算线为:20X, +30X,=540①(2分)MU,MU2即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选择满足等边际原则,②(2分)PP,auau=3X2MU,MU2:6X,X2.③(4分)ax2ax,3①(3分)将③式代入②式,有X由式和④式得:X=9,X,=12(2分),即消费者对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分别为9和12单位。将上述结果代入效用函数U=3X,X2=3×9×122=3888(2分),即消费者最大的效用水平为3888.2.解:(1) 因为 STC=0.1α-20°+150+10, 所以 SMC=STC-0.3′-40+15 (1分))do2
2 者为得到每一单位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1 分)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1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4. 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因素(9 分) 答: (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2 分); (2)厂商之间各自提供产品的差别程度;(2 分) (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2 分) (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难易程度。(2 分) (5)信息的完备程度。(1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5.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6 分) 答: (1)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1 分),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 收入(1 分)。或者“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2 分)”。 (2)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1 分),相反,提高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 售收入(1 分)。或者“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2 分)”。 (3)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2 分)。 评分标准:其他答案,意思相近就得相应的分值。 四、计算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解:根据题意有: 2 U = 3X1X2 ,M=540 P1=20 P2=30,据此可写出预算线为: 20X1 + 30X2 = 540.①(2 分)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选择满足等边际原则,即 2 2 1 1 P MU P MU = .②(2 分) 2 2 1 1 3X X U MU = = , 6 1 2 2 2 X X X U MU = = .③(4 分) 将③式代入②式,有 1 2 4 3 X = X .④(3 分) 由①式和④式得: X1 = 9, X2 =12 (2 分),即消费者对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消费分别为 9 和 12 单 位。 将上述结果代入效用函数 3 3 9 12 3888 2 2 U = X1X2 = = (2 分),即消费者最大的效用水平为 3888。 2.解: (1)因为 0.1 2 15 10 3 2 STC = Q − Q + Q + ,所以 0.3 4 15 2 = = Q − Q + dQ dSTC SMC (1 分)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P=MC(2分),并且已知P=55,则有:0.3Q-4Q+15=55(1分),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20(负值舍去)(1分)将Q=20代入利润等式:II=TR-TC=PQ-TC=55×20-(0.1×20°-2×202+15×20+10)=790(1分)即厂商短期均衡产量为20,利润为790(2)当市场价格下降到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VC(1分)时,厂商必须停产。此时的价格P必定小于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AVCTVC_0.10°-20°+152=0.10°-20+15 (1分)根据题意有:AVC=QQ今dAVCdAVC=0.29-2=0,解得Q=10 (1分)=0,即有:dqdq即当Q=10时,AVC达到最小值,将Q=10代入AVC=0.1Q?-2Q+15=5(1分)则有,当价格P<5时,厂商必须停产。(3)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P=MC,有0.3Q?-4Q+15=P(1分)整理的0.3g°-4Q+(15-P)=0,解得Q=4±V16-1.2(15-)0.64 + /16-1.2(15- P)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MR<MC的要求,取Q=4,考虑到厂商只有在0.6P≥5时才生产(1分),在P<5时必定会停产(1分),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Q = 4+ V/6-1205- (P≥5)(1分)0.6Q-0(P<5)(1分)3
3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MR = P = MC (2 分),并且已知 P = 55 ,则有: 0.3 4 15 55 2 Q − Q + = (1 分),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Q=20(负值舍去)(1 分) 将 Q=20 代入利润等式:Π=TR -TC=PQ-TC =55×20-(0.1×203 -2×202+15×20+10)=790(1 分) 即厂商短期均衡产量为 20,利润为 790 (2)当市场价格下降到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 P AVC (1 分)时,厂商必须停产。此时的价格 P 必定小于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 AVC. 根据题意有: 0.1 2 15 0.1 2 15 2 3 2 = − + − + = = Q Q Q Q Q Q Q TVC AVC (1 分) 令 = 0 dQ dAVC ,即有: = 0.2Q − 2 = 0 dQ dAVC , 解得 Q = 10 (1 分) 即当 Q = 10 时,AVC 达到最小值,将 Q = 10 代入 0.1 2 15 2 AVC = Q − Q + =5(1 分) 则有,当价格 P<5 时,厂商必须停产。 (3)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MR = P = MC ,有 0.3Q − 4Q +15 = P 2 (1 分) 整理的 0.3 4 (15 ) 0 2 Q − Q + − P = ,解得 0.6 4 16 1.2(15 P) Q − − =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 ' ' MR MC 的要求,取 0.6 4 16 1.2(15 P) Q + − − = ,考虑到厂商只有在 P 5 时才生产(1 分),在 P<5 时必定会停产(1 分),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 0.6 4 16 1.2(15 P) Q + − − = ( P 5 ) (1 分) Q=0 (P<5) (1 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B3(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答案,共二十九章).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各章习题(题目,共二十九章).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Macroeconomics(二).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Microeconomics(一).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B卷(答案).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A卷(答案).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B卷(试题).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公共财政学A卷(试题).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公共财政学 Public Finance(共九章).ppt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公共财政学重点难点.docx
- 《公共财政学》课程授课教案(完整讲义,共十六章,华北理工大学:鲁敏).doc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Public Finance A.doc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会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趋势.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会计人 之 “中国梦 ”.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武汉理工大学:陈晓芳).ppt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3 Accounting Cycle(Ⅱ).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1 Accounting and Its Environment.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2 Accounting Cycle(Ⅰ).pdf
-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Chapter 5 Sales Revenue, Cash, and Accounts Receivable.pdf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A3(试题).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B3(试题).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2(A卷,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2(B卷,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2(B卷,试题).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宏观经济学试卷2(A卷,试题).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1讲 导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2讲 供求理论(1/3)第一节 需求分析 第二节 供给分析.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3讲 供求理论(2/3)第三节 弹性理论.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4讲 供求理论(3/3)第四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第五节 蛛网模型 第六节 需求和供给分析与弹性理论的实际应用.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5讲 消费者行为理论(1/2)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简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第三节 预算线(Budget Line).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6讲 消费者行为理论(2/2)第三节 消费者的均衡条件 第五节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六节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7讲 第二、三章练习题(无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8讲 生产理论(1/3)第一节 企业及其目标 第二节 生产过程与生产函数.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09讲 生产理论(2/3)第三节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0讲 生产理论(3/3)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第五节 规模报酬.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1讲 成本论(1/2)第一节 有关成本与利润的重要概念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厂商的短期成本.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2讲 成本论(2/2)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第四节 利润最大化原则.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3讲 生产成本习题(无答案).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第14讲 期中考试(无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