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通用竞争战略

果断退出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 案例背景 通用电气(GE)一度是集世界销售额第一、股票市值第一、“全球最受人尊敬的公司” 等许多至高荣誉于一身的公司。GE在原子能系统、国防电子、医疗系统、飞机发动机系统、 金融服务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表现。 但就是这样一个经营能力非凡的公司,他们在业务选择上却不像中国企业一样稍有成 就就大搞多元化、铺摊子,而是坚持“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就不要做”的原则。GE选择 进入一个新行业的标准是,要么做到全球第一或第二,要么不做。这是GE的核心经营理 念,也是其成功的基础。 选择过程 GE确立这个原则其实也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的选择过程。以民用电子部门为例,由于 GE一直以来对民用电子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该部门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以1987年 GE将民用产品部门(电视机、录像机等)卖给法国汤姆森公司为分界线,G果断地、彻 底放弃了民用电子产品的生产,而集中精力发展公司其它的业务。 GE从二战后开始真正加入收音机的生产行列。1946年美国的收音机生产达1600万台, 其中台式收音机1330万台,携带式收音机107万台,汽车收音机161万台。1951年起, 时钟收音机一体机开始上市。1952年193万台,1955年224万台,1960年272万台。这 个时期的携带式收音机己经开始使用半导体,但几乎都是进口货,台式机大为减少。只有 时钟收音机全是美国制造,其中具有时钟定时功能的收音机几乎全部是GE生产的。GE公 司的小型同步马达在当时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公司保持着市场领先地位。70年代后,由 于收音机都采用了半导体元件,钟表趋于数字式,作为竞争对手的日本钟表厂商也能够生 产时钟收音机,不久美国的家用收音机市场几乎成了进口产品的天下。GE公司的生产从 1966年的488万台,降到1969年的250万台,1970年左右被迫停产。 50年代,美国电视机市场上是黑白电视机唱主角。黑白电视机的产量1947年接近18 万台,1949年达到300万台,1950年急剧上升到746万台.50年代的产量基本维持在600-700 万台之间。1949年GE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占有8%的份额,居第三位,1959年上升到第 二位。但70年以后,由于进口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GE在海外投资策略的失误,导致公 司停止了黑白电视机的生产。 GE从50年代开始推出彩电,1960年达到12万台,1964年140万台,1966年猛增到 501万台,几乎一年翻一番。但由于70年代中后期日本等国彩电的进口数量迅速增长,及 GE在彩电生产技术方面创新能力的不足,1983年开始GE的彩电部门出现亏损,公司着手 裁员,实行部门重组。1985年,GE决定除了显像管以外,中止彩电生产,不仅仅是在国 内裁员,还关闭了国外的几家生产基地。 案例点评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果断退出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 案例背景 通用电气(GE)一度是集世界销售额第一、股票市值第一、“全球最受人尊敬的公司” 等许多至高荣誉于一身的公司。GE 在原子能系统、国防电子、医疗系统、飞机发动机系统、 金融服务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表现。 但就是这样一个经营能力非凡的公司,他们在业务选择上却不像中国企业一样稍有成 就就大搞多元化、铺摊子,而是坚持“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就不要做”的原则。GE 选择 进入一个新行业的标准是,要么做到全球第一或第二,要么不做。这是 GE 的核心经营理 念,也是其成功的基础。 选择过程 GE 确立这个原则其实也经历了漫长的、艰难的选择过程。以民用电子部门为例,由于 GE 一直以来对民用电子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该部门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以 1987 年 GE 将民用产品部门(电视机、录像机等)卖给法国汤姆森公司为分界线,GE 果断地、彻 底放弃了民用电子产品的生产,而集中精力发展公司其它的业务。 GE 从二战后开始真正加入收音机的生产行列。1946 年美国的收音机生产达 1600 万台, 其中台式收音机 1330 万台,携带式收音机 107 万台,汽车收音机 161 万台。1951 年起, 时钟收音机一体机开始上市。1952 年 193 万台,1955 年 224 万台,1960 年 272 万台。这 个时期的携带式收音机已经开始使用半导体,但几乎都是进口货,台式机大为减少。只有 时钟收音机全是美国制造,其中具有时钟定时功能的收音机几乎全部是 GE 生产的。GE 公 司的小型同步马达在当时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公司保持着市场领先地位。70 年代后,由 于收音机都采用了半导体元件,钟表趋于数字式,作为竞争对手的日本钟表厂商也能够生 产时钟收音机,不久美国的家用收音机市场几乎成了进口产品的天下。GE 公司的生产从 1966 年的 488 万台,降到 1969 年的 250 万台,1970 年左右被迫停产。 50 年代,美国电视机市场上是黑白电视机唱主角。黑白电视机的产量 1947 年接近 18 万台,1949 年达到 300 万台,1950 年急剧上升到 746 万台。50 年代的产量基本维持在 600-700 万台之间。1949 年 GE 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占有 8%的份额,居第三位,1959 年上升到第 二位。但 70 年以后,由于进口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 GE 在海外投资策略的失误,导致公 司停止了黑白电视机的生产。 GE 从 50 年代开始推出彩电,1960 年达到 12 万台,1964 年 140 万台,1966 年猛增到 501 万台,几乎一年翻一番。但由于 70 年代中后期日本等国彩电的进口数量迅速增长,及 GE 在彩电生产技术方面创新能力的不足,1983 年开始 GE 的彩电部门出现亏损,公司着手 裁员,实行部门重组。1985 年,GE 决定除了显像管以外,中止彩电生产,不仅仅是在国 内裁员,还关闭了国外的几家生产基地。 案例点评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绿之源信箱.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给西服打个补丁.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目标市场营销.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白加黑治感冒.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疯狂英语夜.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热水器大战.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海信突袭进十强.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格兰仕培育市场.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柯达钓鱼.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柯达向对手学习.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杉杉西服.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日本村田制作所.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品牌联姻.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品牌促营销,营销树品牌.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员工危机意识.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卡西欧速度.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北极绒突破市场.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以低价取胜.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三星水到渠成.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万豪酒店.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酷儿之酷.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随需应变.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隐秘性销.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非常可乐.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风神汽车.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麦当劳的公关营销.doc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讲稿)科特勒市场营销案例.pdf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完整的市场营销教程(1/2).docx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完整的市场营销教程(2/2).docx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案例(经典营销案例100)市场营销策划案例集.docx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营销原理MBA案例教程全集.docx
-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2006中国经典营销案例库(含教师经典案例点评).docx
- 《零售学》课程教学大纲 Retailing(重庆工商大学:曾庆均).pdf
- 《零售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零售导论.doc
- 《零售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零售环境.doc
- 《零售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现代零售业态介绍.doc
- 《零售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零售组织设计.doc
- 《零售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零售战略.doc
- 《零售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商品规划.doc
- 《零售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商店布局与商品陈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