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Solid State Physics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固体物理学 课程编号:ZH32009 英文名称:Solid State Physics 学时:72学时 学 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应用物理、电子科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材 料化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 预修课程: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大学物理。 教材:《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C.Kittel著,John-wiley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固体物理学》是国内外物理类、材料类、微电子类专业的专业核 心课程。它在大学前期所学全部物理专业基础课一一普通物理学、理论 物理学、高等数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等基础上,学习晶体结 构、晶格振动、能带理论等基础知识。固体物理还是整个物理学中最大 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半导体、超导体、激光器件、磁记录薄膜、纳米材 料等所有材料的研究。通过《固体物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固 体物理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为学习后续的一些专业主干课程,如《半导 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电子材料》、《固体理论》等奠定必要的基 础。同时,《固体物理学》课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 方法、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固体物理学 课程编号:ZH32009 英文名称:Solid State Physics 学 时:72 学时 学 分:4 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应用物理、电子科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材 料化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 预修课程: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大学物理。 教 材:《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C. Kittel 著,John-wiley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固体物理学》是国内外物理类、材料类、微电子类专业的专业核 心课程。它在大学前期所学全部物理专业基础课--普通物理学、理论 物理学、高等数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等基础上,学习晶体结 构、晶格振动、能带理论等基础知识。固体物理还是整个物理学中最大 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半导体、超导体、激光器件、磁记录薄膜、纳米材 料等所有材料的研究。通过《固体物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固 体物理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为学习后续的一些专业主干课程,如《半导 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电子材料》、《固体理论》等奠定必要的基 础。同时,《固体物理学》课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 方法、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内容提要:基本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晶格理论,二是固体电子理论。 品格理论包括:品体的基本结构:品体结构的测试方法:品体中原子间的 结合力和品体的结合类型:品格的热振动及热容理论。固体电子论包 括: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金属中自由电子理论。 1、晶体的结构 晶体的特征,空间点阵,晶格周期性、基矢,密堆积,晶向、晶面、 密勒指数,晶体对称性。 2、晶体结构的测定 倒格子空间、布拉格方程、布里渊区、结构因子、X光衍射方法及 应用。 3、晶体的结合 原子的电负性,晶体的结合类型,结合力的一般性质,分子晶体的 结合能,离子晶体的结合能、离子半径,原子晶体的结合。 4、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一维原子链的振动,简正振动、声子,长波近似,晶格振动的热容 理论、固体比热,非简谐效应。 5、能带理论基础 能带理论的基本假设,周期场中单电子状态的一般性质,近自由电 子近似,紧束缚近似,能带计算的近似方法,费米面的构造。 6、金属电子论基础 电子运动的半经典模型,恒定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费米 面的测量,光电子谱研究能带结构,一些金属的能带结构。 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电子比热的量子理论,逸出功、接触电势 差,电场中的自由电子,光学性质,霍耳效应,金属热导率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2 内容提要:基本内容有两大部分: 一是晶格理论, 二是固体电子理论。 晶格理论包括:晶体的基本结构;晶体结构的测试方法;晶体中原子间的 结合力和晶体的结合类型; 晶格的热振动及热容理论。 固体电子论包 括: 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 金属中自由电子理论。 1、晶体的结构 晶体的特征,空间点阵,晶格周期性、基矢,密堆积,晶向、晶面、 密勒指数,晶体对称性。 2、晶体结构的测定 倒格子空间、布拉格方程、布里渊区、结构因子、X 光衍射方法及 应用。 3、晶体的结合 原子的电负性,晶体的结合类型,结合力的—般性质,分子晶体的 结合能,离子晶体的结合能、离子半径,原子晶体的结合。 4、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一维原子链的振动,简正振动、声子,长波近似,晶格振动的热容 理论、固体比热,非简谐效应。 5、能带理论基础 能带理论的基本假设,周期场中单电子状态的一般性质,近自由电 子近似,紧束缚近似,能带计算的近似方法,费米面的构造。 6、金属电子论基础 电子运动的半经典模型,恒定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费米 面的测量,光电子谱研究能带结构,一些金属的能带结构。 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电子比热的量子理论,逸出功、接触电势 差,电场中的自由电子,光学性质,霍耳效应,金属热导率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钢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晶体的结构 要求: 了解晶体的特征、空间点阵、空间群。 掌握晶格周期性、原胞、基矢。 掌握典型的晶格结构、密堆积以及配位数计算。 掌握品向、品面、密勒指数。 掌握原胞体积、面间距的计算。 掌握晶体对称性,以及七大晶系和14种布拉菲格子。 重点:立方晶系的三种格子、金刚石结构的特点和面间距的计算。 难点:密堆积结构、金刚石结构沿晶向的双层原子面排列。 说明:结晶学理论是后续各章内容学习的基础 2、晶体结构的测定 要求: 掌握倒格子空间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掌握布拉格方程、劳厄方程的本质及联系。 掌握布里渊区的概念和画法和结构因子的计算。 了解X光衍射方法及应用。 重点:倒格子和布里渊区性质的掌握、布拉格方程的应用、结构因 子的计算。 难点:倒格子基本性质及其证明、结构因子的计算、 说明:晶体结构与当前蛋白质科学以及物性关联间的关系。 3、晶体的结合 要求: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晶体的结构 要求: 了解晶体的特征、空间点阵、空间群。 掌握晶格周期性、原胞、基矢。 掌握典型的晶格结构、密堆积以及配位数计算。 掌握晶向、晶面、密勒指数。 掌握原胞体积、面间距的计算。 掌握晶体对称性,以及七大晶系和 14 种布拉菲格子。 重点:立方晶系的三种格子、金刚石结构的特点和面间距的计算。 难点:密堆积结构、金刚石结构沿晶向的双层原子面排列。 说明:结晶学理论是后续各章内容学习的基础 2、晶体结构的测定 要求: 掌握倒格子空间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掌握布拉格方程、劳厄方程的本质及联系。 掌握布里渊区的概念和画法和结构因子的计算。 了解 X 光衍射方法及应用。 重点:倒格子和布里渊区性质的掌握、布拉格方程的应用、结构因 子的计算。 难点:倒格子基本性质及其证明、结构因子的计算、 说明:晶体结构与当前蛋白质科学以及物性关联间的关系。 3、晶体的结合 要求: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了解原子的电负性。 理解品体的结合类型,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结合的规律性。 掌握结合力的一般性质。 掌握分子晶体结合的特点,掌握分子轨道法电子波函数、电离度、5即 杂化等。 掌握离子晶体的结合,能够计算马德隆常数、结合能,能够计算晶 格常数,离子半径。 了解原子品体的结合特点。 重点: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以及sp3杂化轨道理论: 难点:离子堆积与泡利规则:混合晶体与电离度。 说明:与“晶体结构”部分的内容结合紧密,能够根据原子负电性 和原子半径的差异解释晶体结构的特点。 4、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要求: 掌握一维原子链的振动。 掌握简正振动,了解声子、长波近似。 理解晶格振动的热容理论、固体比热。 理解非简谐效应。 重点、难点 重点:格波、波矢,声学波和光学波,色散关系,谐振子和声子, 晶格振动模式密度,晶格热容,热传导。 难点:晶格振动模式密度,能量量子化,U过程,非简谐效应。 说明:晶格振动理论是固体物理学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 可以从原子级的角度加深对晶体热学性质的理解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4 了解原子的电负性。 理解晶体的结合类型,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结合的规律性。 掌握结合力的—般性质。 掌握分子晶体结合的特点,掌握分子轨道法电子波函数、电离度、sp 杂化等。 掌握离子晶体的结合,能够计算马德隆常数、结合能,能够计算晶 格常数,离子半径。 了解原子晶体的结合特点。 重点: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以及 sp3 杂化轨道理论。 难点:离子堆积与泡利规则;混合晶体与电离度。 说明:与“晶体结构”部分的内容结合紧密,能够根据原子负电性 和原子半径的差异解释晶体结构的特点。 4、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要求: 掌握一维原子链的振动。 掌握简正振动,了解声子、长波近似。 理解晶格振动的热容理论、固体比热。 理解非简谐效应。 重点、难点 重点:格波、波矢,声学波和光学波,色散关系,谐振子和声子, 晶格振动模式密度,晶格热容,热传导。 难点:晶格振动模式密度,能量量子化,U 过程,非简谐效应。 说明:晶格振动理论是固体物理学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 可以从原子级的角度加深对晶体热学性质的理解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5、能带理论基础 要求: 掌握能带理论的基本假设。 掌握周期场中单电子状态的一般性质。 理解近自由电子近似、紧束缚近似。 能够应用能带计算的近似方法。 理解费米面的构造。 理解电子运动的半经典模型。 了解恒定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 重点:固体中电子的共有化运动,Bloch定理的特点、证明及其推论, 近自由电子近似微扰论,费密统计分布与费米能级,能态密度。 难点:动量空间的薛定鍔方程,微扰论:布里渊区中的等能面」 说明:固体能带理论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也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必 备基础。 6、金属电子论基础 要求: 掌握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 掌握电子比热的量子理论。 了解逸出功和接触电势差。 了解电场中的自由电子、光学性质、霍耳效应和金属热导率。 重点: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和电子比热的量子理论。 难点:电子比热的量子理论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5 5、能带理论基础 要求: 掌握能带理论的基本假设。 掌握周期场中单电子状态的一般性质。 理解近自由电子近似、紧束缚近似。 能够应用能带计算的近似方法。 理解费米面的构造。 理解电子运动的半经典模型。 了解恒定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 重点:固体中电子的共有化运动,Bloch 定理的特点、证明及其推论, 近自由电子近似微扰论,费密统计分布与费米能级,能态密度。 难点:动量空间的薛定鍔方程,微扰论;布里渊区中的等能面。 说明:固体能带理论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也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必 备基础。 6、金属电子论基础 要求: 掌握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 掌握电子比热的量子理论。 了解逸出功和接触电势差。 了解电场中的自由电子、光学性质、霍耳效应和金属热导率。 重点:金属自由电子气体模型和电子比热的量子理论。 难点:电子比热的量子理论

周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四、课程学时分配 讲课内容 学时 1、品体的结构 8 2、X光衍射与倒易空间 8 3、晶体的结合 4 4、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12 5、能带理论基础 14 6、金属电子论基础 10 7、习题答疑及实验 8 合计 72 五、课程习题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建议习题总量不少于10套。 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 1.“多模式扫描探针显微镜”实验 结合晶体表面结构的理论教学,我们开设了“多模式扫描探针显微 镜”实验。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 两探头分别用于观察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样品的表面形貌。要求 学生学会样品的制备、了解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原理结构、掌握扫描探针 显微镜的操作和调试、观察样品的形貌、验证隧道效应。 2.“材料晶体结构的X光衍射”实验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6 四、课程学时分配 讲 课 内 容 学 时 1、晶体的结构 8 2、X 光衍射与倒易空间 8 3、晶体的结合 4 4、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12 5、能带理论基础 14 6、金属电子论基础 10 7、习题答疑及实验 8 合计 72 五、课程习题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建议习题总量不少于 10 套。 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 1.“多模式扫描探针显微镜”实验 结合晶体表面结构的理论教学,我们开设了“多模式扫描探针显微 镜”实验。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 两探头分别用于观察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样品的表面形貌。要求 学生学会样品的制备、了解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原理结构、掌握扫描探针 显微镜的操作和调试、观察样品的形貌、验证隧道效应。 2.“材料晶体结构的 X 光衍射”实验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钢 在晶体结构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院X光衍射仪(日本MAC公司 MXP18HF),我们设计了“材料晶体结构的X光衍射”实验。利采用Jade 和Ful1prof软件,同时对样品进行物相标定、晶面标定、粒度测量,加 深学生对晶体结构的认识,也使学生体会到微观分析方法和手段对晶体 结构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能带、态密度计算”实验 在晶体结构和和能带结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Materials Studio、ab initio及VASP等计算软件,构建一些典型的晶体结构,并 对某些特定晶体进行电子态密度、电子能带、光学性质及电子声子输运 性质等属性的计算。 4.“热导率的测量”实验 通过材料热导率的测量,让学生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掌握 热导率的测量方法,深刻理解材料的导热机理取决于其微观结构,热量 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在金 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以晶格振动为主导 作用。 七、主要参考书目 1.自编多媒体英文版配套讲义《固体物理学》: 2.《Solid State Physics》,Neil W.Ashcroft.,N.David Mermin,t世界图书 出版公司,2004-04版 3.《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4.《固体物理概念题和习题指导》,王矜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固体物理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韦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2版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7 在晶体结构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院 X 光衍射仪(日本 MAC 公司 MXP18HF),我们设计了“材料晶体结构的 X 光衍射”实验。利采用 Jade 和 Fullprof 软件,同时对样品进行物相标定、晶面标定、粒度测量,加 深学生对晶体结构的认识,也使学生体会到微观分析方法和手段对晶体 结构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能带、态密度计算”实验 在晶体结构和和能带结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 Materials Studio、ab initio 及 VASP 等计算软件,构建一些典型的晶体结构,并 对某些特定晶体进行电子态密度、电子能带、光学性质及电子声子输运 性质等属性的计算。 4.“热导率的测量”实验 通过材料热导率的测量,让学生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掌握 热导率的测量方法,深刻理解材料的导热机理取决于其微观结构,热量 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在金 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以晶格振动为主导 作用。 七、主要参考书目 1. 自编多媒体英文版配套讲义《固体物理学》; 2.《Solid State Physics》,Neil W.Ashcroft, N.David Mermin,世界图书 出版公司,2004-04 版 3.《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4.《固体物理概念题和习题指导》,王矜奉,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5.《固体物理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韦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第 2 版

周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6.《固体物理学》(上),方俊鑫、陆栋,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 7.《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3 版。 8.专题文献综述。 八、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测验及作业:30%、课程论文集文献 阅读情况:10%、期末考试:60%。 制定人:吴明在 审定人:马永青 批准人:孙兆奇 2008年5月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8 6.《固体物理学》(上),方俊鑫、陆栋,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年, 7.《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4 月第 3 版。 8.专题文献综述。 八、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测验及作业:30%、课程论文集文献 阅读情况:10%、期末考试:60%。 制定人:吴明在 审定人:马永青 批准人:孙兆奇 2008 年 5 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机械振动基础.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动能定理.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_动量矩定理.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动量定理.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空间力系.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力系.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力系(静力学重点).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二章平面力系.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摩擦.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空间力系.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课程总结及工程案例.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虚位移原理.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动能定理.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动量矩定理.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动量定理.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动力学概述.ppt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用问题归约法求解物体系统平衡问题.doc
- 《固体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非谐效应——热膨胀研究性教学教案设计.doc
- 《固体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紧束缚近似理论研究性教学教案设计.doc
- 《固体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固体电子论基础.pdf
- 《固体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晶体能带结构理解电导特性.doc
- 《固体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晶体结构的测定.pdf
- 《固体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晶格振动.pdf
- 《固体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晶体的结合.pdf
- 《固体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晶体结构.pdf
- 《固体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能带理论.pdf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词汇汉英对照.pdf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1 Crystal Structure 1.7 Lattice Sites in a Cubic Unit Cell 1.8 crystal plane and miller index.ppt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1 Crystal Structure 1.6 typical crystal structure.ppt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1 Crystal Structure 1.1 Elementary Crystallography 1.2 Crystal Structure ≡ Lattice + Basis 1.3 Lattice Translation Vectors 1.4 Non-Bravais Lattices 1.5 Wigner-Seitz Method.ppt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Introduction.ppt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1 Crystal Structure(Supplement - microstructure and crystal system).ppt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1 Crystal Structure 1.9 Elements of Symmetry 1.10 Space groups 1.11 7 crystal system and 14 Bravis Lattice.ppt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2 Wave Diffraction & the Reciprocal Lattice(supplement - Review & Overview of X-Rays).ppt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2 Wave Diffraction & the Reciprocal Lattice 2.6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 2.7 Applications of XRD.ppt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2 Wave Diffraction & the Reciprocal Lattice(2.1-2.5).ppt
- 《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3 Interatomic Bonding 3.3 The cohesive energy for ionic crystal.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