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西北联启大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编号:y100103英文名称:OccupationalHealthand课程属性:必修课Occupational Medicine学时:56学分:3.5先修课程: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后续课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适用专业:预防医学一、课程简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Health andoccupationalMedicin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本课程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本课程内容包括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两个方面:职业卫生是从卫生学的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及其对职业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和改善劳动条件;职业医学则涉及临床医学的有关内容,即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性疾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学、应用和创新能力,适当介绍本学科的发展新动态。要求学生达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专业知识,并具有初步运用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和在公共卫生领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安排教学环节课时上机讲课讨论课实验课其它合计习题课5656第一单元:概论(建议学时数: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与职业病的特点、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课程编号:y100103 英文名称:Occupational Health and 课程属性:必修课 Occupational Medicine 学 时:56 学 分:3.5 先修课程: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 后续课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 一、课程简介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是 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 人群健康的影响。本课程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本课程 内容包括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两个方面:职业卫生是从卫生学的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 动条件及其对职业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和改善劳动条件;职业医学则涉及临床医学 的有关内容,即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性疾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和 防治措施。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 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学、应用和创新能力,适当介绍本学科的发展新动态。要求学 生达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专业知识,并具有初步运用 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和在公共卫生领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56 56 第一单元:概论(建议学时数:6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与职业病的特点、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

西北联后大学8三级预防原则。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劳动过程中有关疾病及预防。了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概念、人类工效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作业能力的动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自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发展趋势、职业生命质量、劳动负荷评价、职业心理适应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卫生思维和工作方式能力3.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指导法以及后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重点】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与职业病的特点;2.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三级预防原则;3.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4.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5.劳动过程中有关疾病及预防【难点】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与职业病的特点2.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三级预防原则第二单元: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建议学时数:38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职业中毒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铅、汞、刺激性气体、室息性气体、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等常见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生产性粉尘概念;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高温作业、噪声、振动、电离
三级预防原则。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劳 动过程中有关疾病及预防。了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概念、人类工效学的基本原 理与应用、作业能力的动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自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工作、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发展趋势、职业生命质量、劳动负荷评价、职业心理适应。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卫生思维和工作方式能力。 3.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指导法以及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重点】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与职业病的特点; 2.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三级预防原则; 3.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 4.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5.劳动过程中有关疾病及预防。 【难点】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与职业病的特点; 2.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三级预防原则。 第二单元: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建议学时数:38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职业中毒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铅、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苯、苯的氨基和硝 基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等常见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 施;生产性粉尘概念;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高温作业、噪声、振动、电离

西北联合大学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及其职业危害。熟悉职业中毒诊断、急救和治疗原则;粉尘对健康的影响。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镉、砷、锰等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粉尘的来源与分类;粉尘危害的控制措施。自学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毒作用机制,防治原则等方面的能力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法以及后发式、讨论式教学。【重点】1.职业中毒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毒物在体内的过程;3.铅、汞、刺激性气体、室息性气体、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等常见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4.生产性粉尘概念、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5.生产环境中常见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职业危害。【难点】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毒物在体内的过程;2.生产环境中常见化学性有害因素及其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3.空气动力学直径及其卫生学意义;4.高温、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所致的职业性病损第三单元: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建议学时数: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
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及其职业危害。熟悉职业中毒诊断、急救和治疗原则;粉 尘对健康的影响。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镉、砷、锰 等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粉尘的来源与分类;粉尘危害 的控制措施。自学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分析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毒作用机制,防治原则等方面的能力。 3.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法以及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重点】 1.职业中毒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3.铅、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 农药等常见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 4.生产性粉尘概念、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 5.生产环境中常见物理性有害因素及其职业危害。 【难点】 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2.生产环境中常见化学性有害因素及其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 施; 3.空气动力学直径及其卫生学意义; 4.高温、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所致的职业性病损。 第三单元: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建议学时数:6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西北联后大学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定的内容;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种类及概念;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制定依据及制定方法。熟悉生物接触限值的概念及制定原则。了解工业通风作用,通风方法的分类及基本卫生技术要求;作业场所采光与照明的基本要求;在不同的劳动条件下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条件及防护效果。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的能力。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法以及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重点】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定的内容;2.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种类及概念;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制定依据及制定方法。【难点】1.不同行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2.超限倍数的计算和使用。等效连续声级的计算和使用。第四单元: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健康监护的意义和内容;健康监护信息管理内容和方法。熟悉职业病与工伤致残程度鉴定的程序及等级。了解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意义、促进规划与评价2.能力培养使学生了解我国职业卫生现状,为将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有一个整体认识。3.教学方法
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定的内容;车 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种类及概念;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制定依据及 制定方法。熟悉生物接触限值的概念及制定原则。了解工业通风作用,通风方法的分类 及基本卫生技术要求;作业场所采光与照明的基本要求;在不同的劳动条件下个人防护 用品的使用条件及防护效果。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的能力。 3.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法以及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重点】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定的内容; 2.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种类及概念;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制 定依据及制定方法。 【难点】 1.不同行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 2.超限倍数的计算和使用。等效连续声级的计算和使用。 第四单元: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健康监护的意义和内容;健康监护信息管理内容和方法。熟悉职业病与工伤致 残程度鉴定的程序及等级。了解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意义、促进规划与评价。 2.能力培养 使学生了解我国职业卫生现状,为将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有一个整体认识。 3.教学方法

西北联启大学采用讨论式教学。【重点】健康监护的意义和内容、健康监护信息管理内容和方法;【难点】职业病与工伤致残程度鉴定的程序及等级。第五单元: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与方法,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种类及概念;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制定依据及制定原则;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熟悉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生物接触限值的概念及制定原则;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及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的内容及意义;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了解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化的发展;化学致癌物接触限值。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生物接触限值的概念及制定原则;【难点】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及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的内容及意义第六单元: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
采用讨论式教学。 【重点】 健康监护的意义和内容、健康监护信息管理内容和方法; 【难点】 职业病与工伤致残程度鉴定的程序及等级。 第五单元: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与方法,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种类及概念;工 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制定依据及制定原则;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熟悉职业病防 治法的主要内容;生物接触限值的概念及制定原则;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及经常性职业 卫生监督的内容及意义;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了解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化的发 展;化学致癌物接触限值。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 法。 3.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 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生物接触限值的概念及制 定原则; 【难点】 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及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的内容及意义。 第六单元: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西北联启后大学掌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熟悉常见职业事故类型及危险因素。了解职业伤害流行病学常用的统计指标。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职业伤害和职业安全事故隐患,预防对策等方面的能力。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重点】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2.常见职业事故类型及危险因素。【难点】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区别与联系。三、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笔试,平时成绩。考核要求:1.笔试:占80%。2.平时成绩:占20%,包括阶段小测验和出勤。四、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金泰虞主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第六版2.参考书:(1)何凤生主编,中华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2)王兰,刚葆琪主编,现代劳动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3)王莹,顾祖维,张胜年,李文煜主编,现代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
掌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熟悉常见职业事故类型及危险因素。了解 职业伤害流行病学常用的统计指标。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分析职业伤害和职业安全事故隐患,预防对策等方面的能力。 3.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重点】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 2.常见职业事故类型及危险因素。 【难点】 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区别与联系。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笔试,平时成绩。 考核要求: 1.笔试:占 80%。 2.平时成绩:占 20%,包括阶段小测验和出勤。 四、教材及参考书 1. 教材: 金泰廙主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8 月,第六版 2.参考书: (1)何凤生主编,中华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 (2)王簃兰,刚葆琪主编,现代劳动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 (3)王莹,顾祖维,张胜年,李文煜主编,现代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

西北联合大学(4)鲍含诚,范雪云主编,尘肺病,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7(5)李涛,陈曙肠,张敏主编,职业中毒案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6)李德鸿主编,职业健康监护指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7(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ww.moh.gov.cn五、责任认定1.大纲执笔人:金玉兰2.大纲审定人:姚三巧3.制定时间:2011年11月
(4)鲍含诚,范雪云主编,尘肺病,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7 (5)李涛,陈曙旸,张敏主编,职业中毒案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6)李德鸿主编,职业健康监护指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7 (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ww.moh.gov.cn 五、责任认定 1.大纲执笔人:金玉兰 2.大纲审定人:姚三巧 3.制定时间:2011 年 11 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Health(理论课,适用专业:预防医学).doc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Health(实验课,适用专业:预防医学).doc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疾病分布.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描述性研究.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筛检.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队列研究.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病例对照研究.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性研究.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偏倚及其控制.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病因及因果推断.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循证医学专题.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传染病流行病学.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分子流行病学.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传染病流行病学——性传播疾病.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传染病流行病学——流行病毒性肝炎.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传染病流行病学——流行性感冒.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职业流行病学.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实验指导书,共十十三个实验).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农药讲稿 Chemical Hazards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 Pesticides.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煤矿粉尘与煤工尘肺).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石棉粉尘与石棉肺).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概述).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概述.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第五章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第六章 职业伤害与安全.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概论 第二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 三、职业工效学.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概论 第二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练习题试题库(答案及要点).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练习题试题库(题目).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1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10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2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3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4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5及答案.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