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1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生产性粉尘2.正辐射3.暂时性听位移4.振动性白指5.射频辐射6.职业性致癌因素7.接触评定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9.氧需10.物质蓄积二、填空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为主的疾病。2、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秒,间隔时间大于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dB的声音。炎症。3、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所致的急性和4、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三方面研究。和5、职业性有害因素是通过两种接触机会影响新生儿、乳儿健康的。6、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这类物质称谓7、漂浮在空气中的统称为气溶胶。和8、室息性气体依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以及三大类。9、劳动卫生调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以10、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最为凶险。11、一个工作日中,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和 12、卫生监督按监督实施的阶段,可分为13、室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环节均是可引起机体三、判断题1.质量分散度越高,表明径粒较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2.热射病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3.呼吸道肿瘤和皮肤癌在职业肿瘤中最常见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性粉尘 2.正辐射 3.暂时性听阈位移 4.振动性白指 5.射频辐射 6.职业性致癌因素 7.接触评定 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9.氧需 10.物质蓄积 二、填空 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 为主的疾病。 2、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 秒,间隔时间大于 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 于 dB 的声音。 3、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所致的急性 炎症。 4、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 、 和 三方面研究。 5、职业性有害因素是通过 和 两种接触机会影响新生儿、 乳儿健康的。 6、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 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这类物质称谓 。 7、漂浮在空气中的 _ 、_ 、_ 统称为气溶胶。 8、窒息性气体依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两大类:_ 和 _ 。 9、劳动卫生调查大致分为_,_以及_三大类。 10、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_ 、 _ 、 _ 三种类型,其中以 _最为凶险。 11、一个工作日中,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变化可分为 _ 、_ 、_、 _四个阶段。 12、卫生监督按监督实施的阶段,可分为 _ 和 _ 。 13、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环节均是可引起机体 _ 。 三、判断题 1.质量分散度越高,表明径粒较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 2.热射病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3.呼吸道肿瘤和皮肤癌在职业肿瘤中最常见

4.水溶性强的刺激性气体比水溶性弱的刺激性气体更容易引起肺水肿。5.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腐败臭鸡蛋味的气体。6.苯环境作业女工在怀孕期必须调离苯作业,而哺乳期在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以及保证生产环境中苯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可以不必调离苯作业。7.若反复性的低浓度接触有机磷农药,则可以产生明显的毒物物质蓄积作用。8.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粉尘不致癌。9.静力作业是依靠肌肉的等长性收缩来完成的。10.红细胞内形成赫恩小体的主要危害就是引起细胞破裂,导致溶血。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2.正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表面向人体发放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3.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4.振动性白指由局部振动所引起的手指的间歇性发白或发。5.射频辐射指频率在100kHz-300GHz的电离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6.职业性致癌因素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7.接触评定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按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容许浓度9.氧需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10.物质蓄积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内的毒物含量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这种现象叫物质蓄积。二、填空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2、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的声音。3、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所致的急性角膜结膜炎症。4、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临床观察—、实验研究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三方面研究
4.水溶性强的刺激性气体比水溶性弱的刺激性气体更容易引起肺水肿。 5.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腐败臭鸡蛋味的气体。 6.苯环境作业女工在怀孕期必须调离苯作业,而哺乳期在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以及保证生 产环境中苯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可以不必调离苯作业。 7.若反复性的低浓度接触有机磷农药,则可以产生明显的毒物物质蓄积作用。 8.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粉尘不致癌。 9.静力作业是依靠肌肉的等长性收缩来完成的。 10.红细胞内形成赫恩小体的主要危害就是引起细胞破裂,导致溶血。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性粉尘 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正辐射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表面向人体发放热辐射而使人 体受热。 3.暂时性听阈位移 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 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4.振动性白指 由局部振动所引起的手指的间歇性发白或发绀。 5.射频辐射 指频率在 100kHz-300GHz 的电离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 微波。 6.职业性致癌因素 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 7.接触评定 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 性和定量评价。 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是按 8 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容许浓度。 9.氧需 劳动 1 分钟所需要的氧量 10.物质蓄积 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内的毒物含量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这种现象 叫物质蓄积。 二、填空 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 0.5 秒,间隔时间大于 1 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 40 dB 的声音。 3、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所致的急性 角膜结膜 炎症。 4、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 临床观察 、 实验研究 和 职业流 行病学调查 三方面研究

5、职业性有害因素是通过_孕期接触_和产后接触两种接触机会影响新生儿、乳儿健康的。6、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这类物质称谓可疑致癌物,7.烟尘雾8.单纯室息性气体化学室息性气体9.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专题调查:事故调查10.热射病热挛热衰竭热射病11.入门期、稳定期、疲劳期、终末激发期12.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13.缺氧三、判断题1、V2、V3、V4、×5、×6、×7、×8、×9、V10、V
5、职业性有害因素是通过 孕期接触 和 产后接触 两种接触机会影响新生儿、乳儿健康 的。 6、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 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这类物质称谓可疑致癌物。 7.烟 尘 雾 8.单纯窒息性气体 化学窒息性气体 9.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专题调查;事故调查 10.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 热射病 11.入门期 、 稳定期、 疲劳期 、终末激发期 12.预防性卫生监督 经常性卫生监督 13.缺氧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练习题试题库(题目).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练习题试题库(答案及要点).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概论 第二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概论 第二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 三、职业工效学.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第五章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第六章 职业伤害与安全.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概述.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概述).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石棉粉尘与石棉肺).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煤矿粉尘与煤工尘肺).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农药讲稿 Chemical Hazards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 Pesticides.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实验指导书,共十十三个实验).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doc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Health(理论课,适用专业:预防医学).doc
-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Health(实验课,适用专业:预防医学).doc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疾病分布.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描述性研究.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10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2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3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4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5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6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7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8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试题09及答案.doc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Occupational Health & Occupational Medicine.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职业生理、职业心理与职业工效学 第三节 职业工效学 occupational ergonomics.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职业生理、职业心理与职业工效学 第一节 职业生理学 Work physiology.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职业生理、职业心理与职业工效学 第二节 职业心理学 Industrial psychology.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三 刺激性气体中毒.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四 窒息性气体中毒.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一 概述.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五 有机溶剂中毒.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八 农药中毒-双语.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二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ppt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Industrial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六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