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72
文件大小:2.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第二节 非甾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留体抗炎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 and 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agents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第一节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第一节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Analgesics)解热镇痛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没有影响。该类药物对头痛、牙痛、神经痛和关节痛等常见的慢性钝痛效果较好,而对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无效。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 解热镇痛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发 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没有影 响。该类药物对头痛、牙痛、神经痛和关节痛等常 见的慢性钝痛效果较好,而对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 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无效。 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 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

一、水杨酸类CONH2COOHCOOH0OHOHCH3OCOCH3COOHOHcooNHCOCH3植物来源的水杨酸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早在15世纪就有记载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1838年,人们从植物中提取得到水杨酸,1860年Kolbe首次用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成功地合成得到水杨酸,从而开辟了一条大量且廉价合成水杨酸的途径。1875年Buss首次将水杨酸钠作为解热镇痛和抗风湿药物用于临床。水杨酸的酸性比较强(pKa3.0),即使将其制成钠盐后,对胃肠道的刺激仍比较大,因此,对水杨酸的结构改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水杨酸类 植物来源的水杨酸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早在15世纪就有记 载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1838年,人们从植物中提取得到水杨酸, 1860年Kolbe首次用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成功地合成得到水杨酸,从而开 辟了一条大量且廉价合成水杨酸的途径。1875年Buss首次将水杨酸钠作 为解热镇痛和抗风湿药物用于临床。 水杨酸的酸性比较强(pKa3.0),即使将其制成钠盐后,对胃肠道 的刺激仍比较大,因此,对水杨酸的结构改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水杨酸类1886年,水杨酸苯酯被合成并用于临床。1859年Gilm首次合成得到乙酰水杨酸,但40年后(1899年)才由Bayer公司的Dreser应用于临床,改名为阿司匹林(Asprin),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阿司匹林呈弱酸性(pKa),解热镇痛作用比水杨酸钠强,副作用相对较小,但若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时仍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甚至引起出血。在水杨酸结构中,羧酸基团是产生抗炎作用的重要基团,也是引起胃肠道刺激的主要官能团,降低羧酸的酸性,例如,制成水杨酰胺,也保留镇痛作用,且对胃肠道几乎无刺激性,但抗炎作用也基本消失。将二分子水杨酸进行分子间酯化,得到双水杨酸酯,口服后在胃中不分解,而在肠道的碱性条件下逐渐分解成两分子水杨酸,因而几乎无胃肠道的副作用。为了减小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采用前药原理和拼合原理,将阿司匹林的羧基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羟基进行缩合,得到贝诺酯扑炎痛,口服对胃无刺激,在体内分解又重新生成原来的两个药物,共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这种前药又称为协同前药(MutualProdrug)。贝诺酯的副作用较小,适合老人和儿童使用

一、水杨酸类 1886年,水杨酸苯酯被合成并用于临床。1859年Gilm首次合成得到乙酰水 杨酸,但40年后(1899年)才由Bayer公司的Dreser应用于临床,改名为阿司匹 林(Asprin),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司匹林呈弱酸性(pKa),解热镇痛作用比水杨酸钠强,副作用相对较小, 但若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时仍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甚至引起出血。 在水杨酸结构中,羧酸基团是产生抗炎作用的重要基团,也是引起胃肠道刺激 的主要官能团,降低羧酸的酸性,例如,制成水杨酰胺,也保留镇痛作用,且对胃 肠道几乎无刺激性,但抗炎作用也基本消失。将二分子水杨酸进行分子间酯化, 得到双水杨酸酯,口服后在胃中不分解,而在肠道的碱性条件下逐渐分解成两分子 水杨酸,因而几乎无胃肠道的副作用。为了减小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采用前药原 理和拼合原理,将阿司匹林的羧基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羟基进行缩合,得到贝诺酯- -扑炎痛,口服对胃无刺激,在体内分解又重新生成原来的两个药物,共同发挥解 热镇痛作用,这种前药又称为协同前药(Mutual Prodrug)。贝诺酯的副作用较 小,适合老人和儿童使用

一、水杨酸类coOOCOCH3. H3N*CH(CH2)4N*H3coo'OHOHCOO'COOOCOCH3AIOHOH.(CH3)3N*CH2CH2OH在水杨酸的5-位引入芳香环,可以增加其抗炎活性,例如,引入二氟苯基得到二氟尼柳(Diflunisal),其抗炎和镇痛活性均比阿司匹林强4倍体内的维持时间长达8~12h,胃肠道的刺激性小,可用于关节炎,手术后或癌症引发的疼痛的治疗。利用水杨酸和阿司匹林中羧基的酸性,将它们制成盐的形式,如阿司匹林铝,水杨酸胆碱,赖氨匹林)等。水杨酸胆碱的解热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大5倍,口服吸收比阿司匹林迅速,且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赖氨匹林的吸收良好,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小,且水溶性增大,可以制成注射剂使用

一、水杨酸类 在水杨酸的5-位引入芳香环,可以增加其抗炎活性,例如,引入二氟 苯基得到二氟尼柳(Diflunisal),其抗炎和镇痛活性均比阿司匹林强4倍, 体内的维持时间长达8~12h,胃肠道的刺激性小,可用于关节炎,手术后 或癌症引发的疼痛的治疗。 利用水杨酸和阿司匹林中羧基的酸性,将它们制成盐的形式,如阿司 匹林铝,水杨酸胆碱,赖氨匹林)等。水杨酸胆碱的解热镇痛作用比阿司匹 林大5倍,口服吸收比阿司匹林迅速,且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赖氨匹林 的吸收良好,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小,且水溶性增大,可以制成注射剂使 用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CH3COOHH,0OHOHCH3OH乙酰环氧酶环氧酶非活性型形式活性型形式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

二、水杨酸类阿司匹林AspirinOH2-(乙酰氧基)苯甲酸;2-(Acetyloxy)benzoicacidCH3阿司匹林的合成?H2S04OHOHCH3H3C70~75℃OHCH3

阿司匹林 Aspirin O OH O CH3 O 2-(乙酰氧基)苯甲酸; 2-(Acetyloxy)benzoic acid。 二、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的合成 OH OH O + H3 C O O CH3 O H2 SO4 70~75℃ O OH O O CH3

阿司匹林的合成中杂质乙酰水杨酸酐OCOCH3COOHOCOCH3OCOCH3(CH3CO)2O苯酚和乙酰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酯水杨酸OHOHHFe3+OOOFe3+OH

阿司匹林的合成中杂质 COOH OCOCH3 + (CH3CO) 2O OCOCH3 O O O OCOCH3 乙酰水杨酸酐 苯酚和乙酰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酯 O CH3 O O CH3 O O O 水杨酸 OH OH Fe 3+ O O OH O Fe 3+

阿司匹林化学稳定性?HOOHOHOHOHOH黄色0OHHOOHOH0OHOOH》0HOOoOOHOHO蓝至黑色

阿司匹林化学稳定性 OH OH O OH OH O HO OH O O O OH OH O HO HO O HO O OH O O HO »ò HO O - O O+ OH O O 黄色 蓝至黑色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