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6讲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55
文件大小:1.2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 第二节 重量分析法 §2.1 概述 §2.2 沉淀重量法 一、几个概念 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要求 三、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四、沉淀的类型和形成 五、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 六、沉淀条件的选择 七、沉淀的过滤、洗涤及烘干、灼烧 八、结果的计算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西北联合大学药学院药分学科Email:Liuzhanun815@163.comQQ:873684359

第 七 章 1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INITEDHG北联务第一节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二、沉淀滴定法的条件:(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2)反应迅速、定量(3)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第七章(4)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终点的确定本章重点一难溶性银盐的沉淀滴定分析

第 七 章 2 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 一、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二、沉淀滴定法的条件: (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2)反应迅速、定量 (3)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4)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终点的确定 本章重点——难溶性银盐的沉淀滴定分析

INITEOH$ 1. 1银量法北联务银量法的原理及滴定分析曲线1.原理2.滴定曲线3.影响沉淀滴定突跃的因素4.分步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第七章二)铁铵钒指示剂法(Volhard法)()吸附指示剂法(Fayans法)2

第 七 章 3 §1.1 银量法 一、银量法的原理及滴定分析曲线 1.原理 2.滴定曲线 3.影响沉淀滴定突跃的因素 4.分步滴定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 (二)铁铵钒指示剂法(Volhard法) (三)吸附指示剂法(Fayans法)

UNITEDUAH一、银量法的原理及滴定分析曲线北联临务1.原理Ag+ + X->AgXlpX过量形成沉淀,指示终点到达1412BrX-→CL, Br, I, SCN-10CI'862.滴定曲线第七章20200100AgNO,滴人百分数(%)图7-1AgNO滴定卤素高子X的滴定曲线

第 七 章 4 一、银量法的原理及滴定分析曲线 1. 原理 2. 滴定曲线 Ag+ + X- AgX↓ 过量形成沉淀,指示终点到达 − → − − − − X CL ,Br ,I ,SCN

INITED续前H3.影响沉淀滴定突跃的因素(比较)5北联临务酸碱滴定→与C,和K,有关:C。个,K。个→滴定突跃个配位滴定→与CM和KM有关:C个,KM个→滴定突跃个沉淀滴定→与Cx和Ksp有关:Cx个,Ksp→滴定突跃个4.分步滴定第七章例:AgNO,→分别滴定等浓度的CL,Br-,IKsp(Agn最小→先沉淀;Ksp(AgCL)最大→后沉淀结论:溶解度小的沉淀先形成5

第 七 章 5 续前 3. 影响沉淀滴定突跃的因素(比较) 4. 分步滴定 酸碱滴定→与Ca 和Ka 有关:Ca ,Ka 滴定突跃 配位滴定→与 和 有关: , 滴定突跃 ' ' CM KMY CM KMY 沉淀滴定→与CX 和KSP有关:CX ,KSP 滴定突跃 最小 先沉淀; 最大 后沉淀 例: 分别滴定等浓度的 , , ( ) → ( ) → → − − − KS P AgI KS P AgCL AgNO CL Br I 3 结论:溶解度小的沉淀 先形成

INITEDDH.二、指示终点的方法G北联洁务心铬酸钾指示剂法心铁铵钒指示剂法吸附指示剂法第七章

第 七 章 6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 ❖铬酸钾指示剂法 ❖铁铵钒指示剂法 ❖吸附指示剂法

INITED一)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莫尔法)5北联临务原理:K,CrO,为指示剂,AgNO,→CL和Br-SP前:Ag*+CL →AgCL↓(白色)Ksp=1.8×10-10SP:2Ag*+CrO2-→Ag2CrO4(砖红色)Ksp=1.2×10-12滴定条件:A.指示剂用量过高—终点提前;过低终点推迟控制5×10-3mol/L恰成Ag,CrO4+(饱和AgCL溶液)B.溶液酸度:控制pH=6.5~10.5(中性或弱碱性)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导致终点提前第七章措施一滴定时充分振摇,解吸CL和Br适用范围:可测CL-,Br,Ag,CN-,不可测I,SCN-且选择性差7

第 七 章 7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莫尔法) ➢ 原理: ➢ 滴定条件: ➢ 适用范围: 1 0 1.8 10 + − − SP前:Ag +CL → AgCL (白色)Ksp =  1 2 2 4 2 4 2 1.2 10 + − − SP: Ag +CrO → Ag CrO (砖红色)Ksp =  → − − K CrO 为指示剂,AgNO CL 和Br 2 4 3 A.指示剂用量 过高——终点提前; 过低——终点推迟 控制5×10-3 mol/L恰成Ag2CrO4 ↓(饱和AgCL溶液) B.溶液酸度: 控制pH = 6.5~10.5(中性或弱碱性) 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导致终点提前 措施——滴定时充分振摇,解吸CL- 和 Br- 可测CL-, Br-,Ag+ ,CN-, 不可测I - ,SCN- 且选择性差

铁铵钒指示剂法(Volhard法,佛尔哈德涛北联临务1.直接法>原理:NH,Fe(SO^)·12H,O为指示剂,NH,SCN→AgSP前:Ag*+SCN-→AgSCN→(白色)Ksp=1.1×10-12SP:Fe3++SCN-→FeSCN2+(淡棕红色)>滴定条件:A.酸度:0.1~1.0mol/L HNO,溶液B.指示剂: [Fe3+]~ 0.015 mol/L第七章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造成终点提前预防:充分摇动溶液,及时释放Ag>适用范围:8酸溶液中直接测定Ag

第 七 章 8 (二)铁铵钒指示剂法(Volhard法,佛尔哈德法 ) 1.直接法 ➢ 原理: ➢ 滴定条件: ➢ 适用范围: 1 2 1.1 10 + − − SP前:Ag + SCN → AgSCN (白色)Ksp =  : + − → (淡棕红色) + + 3 2 SP Fe SCN FeSCN → + NH4 Fe(SO4 )2 12H2 O为指示剂,NH4 SCN Ag A.酸度: 0.1~1.0 mol/L HNO3溶液 B.指示剂: [Fe3+ ]≈ 0.015 mol/L 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造成终点提前 预防:充分摇动溶液,及时释放Ag+ 酸溶液中直接测定Ag+

INITED百2.返滴定法H5原理:北联务含卤离子溶液中NH,Fe(SO4)212H,O为指示剂,NH,SCN→定过量AgSP前:Ag*(定过量)+CL →AgCL(白色)Ksp=1.8×10-10Ag(剩余)+SCN-→AgSCN(白色)Ksp=1.1×10-12SP:Fe3++SCN-→FeSCN2+(淡棕红色)滴定条件:防止Fe3+水解和PO.3-,AsO.3-,CrO42-等干扰C.注意事项

第 七 章 9 续前 2.返滴定法 ➢ 原理: ➢ 滴定条件: 1 0 ( 1.8 10 + − − SP前:Ag 定过量)+CL → AgCL (白色)Ksp =  : + − → (淡棕红色) + + 3 2 SP Fe SCN FeSCN → + NH Fe SO  H O为指示剂,NH SCN 定过量Ag 含卤离子溶液中 4 4 2 12 2 4 ( ) 1 2 ( 1.1 10 + − − Ag 剩余)+ SCN → AgSCN (白色)Ksp =  A.酸度:稀HNO3溶液 防止Fe3+水解和PO4 3-,AsO4 3-,CrO4 2-等干扰 B.指示剂:[Fe3+]≈ 0.015 mol/L C.注意事项

INITED续前C.注意事项V测CL-时,预防沉淀转化造成终点不确定15北联大FeSCN2+(淡棕红色)→Fe3++SCNAgCL+SCN-→AgSCN(白色)+CL措施:加入AgNO,后,加热(形成大颗粒沉淀)加入有机溶剂(硝基苯)包裹沉淀以防接触√测I-时,预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措施:先加入AgNO,反应完全后,再加入Fe3+适当增大指示剂浓度,减小滴定误差适用范品?[Fe3+1=0.2 mol/L ,TE%<0.1%章返滴定法测定CL-,Br,I,SCN10选择性好

第 七 章 10 续前 C.注意事项 ✓ 测CL- 时,预防沉淀转化造成终点不确定 ✓ 测I -时,预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适当增大指示剂浓度,减小滴定误差 + + − FeSCN → Fe + SCN 2 (淡棕红色) 3 − − AgCL+ SCN → AgSCN (白色)+CL 措施: 加入AgNO3后,加热(形成大颗粒沉淀) 加入有机溶剂(硝基苯)包裹沉淀以防接触 措施:先加入AgNO3反应完全后,再加入Fe3+ [Fe3+ ]=0.2 mol/L,TE%<0.1% ➢适用范围: 返滴定法测定CL-,Br-,I -,SCN- 选择性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